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论著(基础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小鼠大脑和脊髓自噬变化的研究
    李丽喜, 章素芳, 张 鑫, 等
    2012 (5):  53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02

    摘要 ( 1937 )   PDF(945KB) ( 1535 )  

    目的 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大脑和脊髓自噬变化情况。方法 分离3月、8月和11月龄AD小鼠和同龄正常对照小鼠(n=6)的大脑和脊髓,左侧半脑和脊髓腰段用于组织切片的制备,右侧半脑及剩余脊髓用于提取蛋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脑内和脊髓淀粉样斑块;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自噬指标LC3在脑内和脊髓运动神经元中的分布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8月龄小鼠大脑及脊髓LC3-II和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Nissl染色计数脊髓运动神经元。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3月龄AD小鼠脑内无明显淀粉样斑块沉积,8月龄时皮层和海马出现大量斑块,11月龄时斑块数量明显增多;AD小鼠脊髓腰段运动神经元内存在淀粉样蛋白,但未检测到细胞外斑块沉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8月龄AD小鼠大脑皮层LC3阳性自噬小泡数量多于对照小鼠;3月龄AD小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内存在LC3阳性自噬小泡,自噬小泡数量在8月龄和11月龄时明显增多。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8月龄对照小鼠比较,8月龄AD小鼠脑组织LC3-II蛋白表达升高(P<0.01),脑组织Beclin 1蛋白表达降低(P<0.05),脊髓LC3-II蛋白表达升高(P<0.05),脊髓Beclin 1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Nissl染色结果显示:与8月龄对照小鼠比较,8月龄AD小鼠脊髓腰段运动神经元数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AD小鼠大脑和脊髓存在自噬改变,自噬水平的变化可能与细胞内淀粉样蛋白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肝衰竭早期尾加压素Ⅱ表达及其与前炎症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关系
    赵 亮, 梁冬雨, 刘亮明, 等
    2012 (5):  54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03

    摘要 ( 1775 )   PDF(1113KB) ( 1343 )  

    目的 探讨小鼠急性肝衰竭(ALF)早期尾加压素Ⅱ(UⅡ)表达和分泌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前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6周龄雄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预处理组,每组30只。两组均建立ALF动物模型,即采用脂多糖(LPS)50 μg/kg联合右旋半乳糖胺(D-GalN)800 mg/kg(LPS/DGalN)腹腔注射;预处理组在LPS/D-GalN注射前0.5 h,以UⅡ受体拮抗剂urantide 0.6 mg/kg尾静脉注射。两组均在LPS/D-GalN注射后0、0.5、1、2和6 h处死动物(每一时间点各6只小鼠),其中0 h作为对照(仅腹腔内注射0.2 mL无菌生理盐水);采集动物血清和肝组织标本。采用RT-PCR及ELISA方法分别检测U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β(IL-1β)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LPS/D-GalN注射后0.5 h,肝组织和血清中UⅡ的表达和分泌即快速上升并达峰值,且峰值水平持续至LPS/D-GalN攻击2 h后,至6 h时UⅡ的表达与分泌虽有所降低,但仍显著高于正常水平(P<0.05);而TNF-α水平在LPS/D-GalN攻击后0.5 h内无明显升高(P>0.05),直到1 h后才快速上升达峰值(P<0.05),至6 h时开始下降(P<0.05);IL-1β的表达与分泌则直到6 h后才有明显上升(P<0.05)。Urantide的应用不仅显著抑制了LPS/D-GalN攻击诱导的UⅡ高表达,也使上调的TNF-α和IL-1β表达和分泌明显受抑(P<0.05)。结论 UⅡ可刺激TNF-α的表达,有可能作为炎症级联效应的触发者在ALF的发生或启动中发挥关键性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房神经重构和电重构的影响
    余 涛, 李京波, 朱 伟, 等
    2012 (5):  55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04

    摘要 ( 1510 )   PDF(582KB) ( 1183 )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房神经重构和电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建立心肌梗死模型成功的2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n=11)和辛伐他汀组(n=11);另设假手术组(n=11):在大鼠心脏的相同部位只穿线不结扎。4周后,对大鼠行超声心动图和心房电生理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和密度;Real-Time PCR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mRNA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梗死组NGF mRNA表达升高、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增加、左心房内径增大、射血分数降低,并伴随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缩短及房性快速心律失常(AT)诱发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肌梗死组比较,辛伐他汀组NGF mRNA表达降低、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减少、左心房内径减小、射血分数升高,并伴随AERP延长及AT诱发率降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辛伐他汀组仍不能使上述指标恢复到假手术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通过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心房神经重构及电重构而起到预防AT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GF表达下调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JAK2/STAT5通路在胰岛对妊娠适应中的作用
    陈焕珍, 王 晓, 李凤英, 等
    2012 (5):  55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05

    摘要 ( 1602 )   PDF(374KB) ( 1266 )  

    目的 探讨妊娠中晚期SD大鼠胰岛功能增强的机制。方法 以妊娠15 d的SD大鼠(实验组,n=24)和同批次未妊娠的雌性SD大鼠(对照组,n=24)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原位灌注胰岛分离的方法获得单个胰岛,用胰酶消化胰岛,形成单个细胞,原代分离的胰岛加入含5.6 mmol/L葡萄糖和15% FBS的DMEM培养基终止消化,用含2.8 mmol/L葡萄糖(对照)或5.6 mmol/L葡萄糖的KRB缓冲液培养1 h,利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B细胞膜电压依赖型钾通道(Kv)电流。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测定胰岛JAK2/STAT5通路的关键分子催乳素受体(PRLR)、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5(STAT5A和STAT5B)、葡萄糖代谢的关键分子葡萄糖转运体2(GLUT2)、葡萄糖激酶(GK),以及胰岛素分泌相关的分子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电压依赖性钙通道(VDCC)mRNA的表达。结果 在10~60 mV膜电压条件下,实验组大鼠在5.6 mmol/L葡萄糖刺激下,胰岛单个B细胞细胞膜Kv电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胰岛组织PRLR、JAK2、STAT5A、STAT5B、GLUT2、VDCC、KATP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上调,分别为对照组的2.50、1.84、1.54、2.45、1.41、1.68、1.55倍(P<0.05或P<0.01),两组大鼠胰岛组织GK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中晚期SD大鼠胰岛功能增强可能与催乳素促进JAK2/STAT5通路、葡萄糖代谢及胰岛素分泌相关分子的表达有关,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杆状病毒载体介导钠碘转运体基因放射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乌海飞, 刘 帅, 潘 昱, 等
    2012 (5):  56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06

    摘要 ( 1540 )   PDF(772KB) ( 1398 )  

    目的 探讨以杆状病毒为载体、钠碘转运体(NIS)基因介导131I放射治疗肝细胞癌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重组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和NIS基因杆状病毒(Bac-GFP和Bac-NIS)。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在有无丁酸钠条件下HepG2细胞的感染效率和荧光表达强度,以及在高感染复数(MOI)杆状病毒条件下对HepG2细胞的毒性。进行Bac-NIS感染HepG2细胞的动态摄碘实验和高氯酸钠(NaClO4)摄碘抑制实验,以及Bac-NIS感染HepG2细胞的131I杀伤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结果 HepG2的感染效率和荧光强度随着Bac-GFP MOI的增加而增加,Bac-GFP对HepG2具有较高的感染效率(MOI=200时,感染效率为65%),丁酸钠可进一步提高HepG2的感染效率。在高MOI(MOI=400)条件下,未见Bac-GFP对HepG2的细胞毒性作用,与对照组(MOI=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c-NIS感染的HepG2细胞表现出摄碘功能和NaClO4抑制的特性。细胞克隆形成实验表明,Bac-NIS感染的HepG2细胞克隆存活率明显低于Bac-GFP感染的HepG2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ac-NIS可有效介导肝癌细胞的碘摄取,高效杀伤肿瘤细胞,为肝癌细胞的靶向基因放射治疗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种消化酶分离胰岛对移植胰岛存活的影响
    刘定志, 杜成友, 罗诗樵, 等
    2012 (5):  56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07

    摘要 ( 1614 )   PDF(914KB) ( 1301 )  

    目的 比较三种消化酶分离胰岛的效率和质量及对移植胰岛存活的影响,为临床胰岛移植消化酶的选取提供参考。方法 相同条件下采用Liberase TL (A1组)、Collagenase P (B1组)和CollagenaseⅤ(C1组)(n=35)消化酶消化小鼠胰腺,Ficoll-400密度梯度纯化获得胰岛;DTZ染色观察胰岛细胞形态,并计算IEQ(直径>150 μm的胰岛细胞团定义为1个IEQ)和纯度;锥虫蓝染色检测胰岛细胞成活率。C57BL/6糖尿病(DM)小鼠作为受体分为A2、B2和C2三组(n=7),采用同基因胰岛肾被膜下移植,监测术后血糖浓度变化;于移植成功后15 d切取移植物,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 3种消化酶分离C57BL/6小鼠胰腺可获得的IEQ、胰岛纯度和胰岛细胞成活率均为A1组>B1组>C1组,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只受体小鼠移植(900±30)个IEQ胰岛;移植前各组小鼠血糖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术后第2天血糖浓度达最低值,第3天有一个短暂的回升,随后达到一个相对较平稳的状态,至第13天血糖浓度依次为A2组<B2组<C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A2组胰岛形态完整,胞质、胞核区分明显,存活状态良好,炎症浸润不明显;B2组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淡染,多核,炎症细胞浸润较A2组多;C2组炎症细胞浸润明显,伴胰岛破坏,形态欠规则。结论 与Collagenase P和CollagenaseⅤ比较,Liberase TL消化小鼠胰腺可提高胰岛细胞团的收获量、活性和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硫酸脱氢表雄酮刺激MIN6细胞胰岛素分泌的机制研究
    苏布德格日乐, 黄 融, 刘 伟, 等
    2012 (5):  57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08

    摘要 ( 1677 )   PDF(307KB) ( 1133 )  

    目的 初步探讨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促进MIN6细胞胰岛素分泌的机制。方法 选用小鼠胰岛B细胞株MIN6作为实验对象,在葡萄糖浓度为2.8 mmol/L和16.7 mmol/L的条件下,分别以0.1、1、5、10、50 μmol/L的DHEAS干预10 min和24 h,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胰岛素的含量,应用相关试剂盒检测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TP)和二磷酸腺苷(ADP)的生物发光水平及比率(ATP/ADP);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不同浓度DHEAS干预24 h的细胞内葡萄糖激酶(GCK) mRNA的表达。结果 两种葡萄糖浓度条件下,以5、10、50 μmol/L DHEAS干预10 min和24 h的MIN6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胰岛素含量和细胞内ATP/ADP比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5、10、50 μmol/L DHEAS干预24 h的MIN6细胞内GCK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 DHEAS可能通过增加ATP/ADP的比率,促进MIN6细胞胰岛素的分泌;干预24 h的效应可能与上调GCK mRNA的表达、促进葡萄糖酵解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opolymer 1保护高眼压大鼠视神经的免疫学机制
    孙静芬, 王 玲
    2012 (5):  57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09

    摘要 ( 1584 )   PDF(289KB) ( 1257 )  

    目的 探讨Copolymer 1 (Cop 1)对实验性高眼压性青光眼视神经保护作用的相关免疫学机制。方法 对27只大鼠采用烧灼巩膜上静脉制作双眼高眼压模型,在眼压升高的第3周,取12只模型大鼠于后脚皮内注射100 μg Cop 1和等体积的完全弗氏佐剂(CFA)混合乳化液(实验组);另取12只模型大鼠作为对照组,后脚皮内注射等体积PBS和CFA的混合乳化液;其余3只模型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1周后取出大鼠脾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的变化;ELISA法检测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变化;[3H]thymidine标记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结果 实验组大鼠的CD4+CD25+Treg/CD4+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实验组IL-10分泌量和分泌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间INF-γ分泌量和分泌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体外刺激淋巴细胞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 1 能诱导CD4+CD25-向CD4+CD25+Treg转化,促进Th1转化为Th2,并增加IL-10的分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ST-p43/AIMP1融合蛋白表达和纯化以及与NF-L的相互作用
    张珍珍, 尹延青, 周嘉伟, 等
    2012 (5):  58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10

    摘要 ( 1674 )   PDF(490KB) ( 1390 )  

    目的 构建人p43/AIMP1蛋白与谷胱甘肽转移酶(GST)重组的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纯化,通过GST pull-down方法验证其与神经中间丝轻链(NF-L)的体外直接相互作用。方法 以重组质粒pcDNA3.1-p43为模板,扩增p43/AIMP1基因,产物经纯化回收后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连接构建成新载体GST-p43/AIMP1,经鉴定完全正确后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通过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表达,并纯化获得目的蛋白;将myc-NF-L体外转染HEK293T细胞,利用GST pull-down原理和方法验证人p43蛋白与神经中间丝轻链蛋白NF-L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GST-p43/AIMP1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考马斯亮蓝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成功获得有生物活性的GST-p43/AIMP1融合蛋白;GST pull-down实验结果证实,p43/AIMP1与NF-L存在直接相互作用。结论 获得有生物活性的GST-p43/AIMP1蛋白,并成功应用GST pull-down方法证实p43/AIMP1与NF-L在体外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管内介入技术制作兔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陈 丽, 戴 炯, 严国锋, 等
    2012 (5):  58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11

    摘要 ( 1470 )   PDF(849KB) ( 1373 )  

    目的 建立一种微创、可控性强的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家兔6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34)和假手术组(n=32),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将微导丝由股动脉送入栓塞右侧大脑中动脉,2 h后拔除微导丝建立模型,而假手术组微导丝进入右侧大脑中动脉后即退出。临床神经功能检查家兔左侧肢体对疼痛刺激的反应、蹲立时的姿势和行走时的步态;分别于术后6 h、12 h和2周处死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各24只家兔,取脑组织并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梗死灶情况;术后2 周处死剩余家兔,取脑组织并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在模型组,临床神经功能检查显示家兔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症状,建模成功率为94.12%;TTC染色证实术后6 h存在脑梗死灶,12 h后脑梗死灶趋于稳定;术后2周脑组织HE染色显示右侧额顶叶脑组织缺血性改变。假手术组家兔未出现上述症状及病变。结论 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制作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该方法微创、可控性强,模型稳定可靠,是用于研究局灶性脑缺血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张 劼, 罗永艾
    2012 (5):  58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12

    摘要 ( 1607 )   PDF(460KB) ( 1458 )  

    目的 通过分离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噬菌体,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为噬菌体治疗CRAB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利用噬菌斑法从医院污水中分离CRAB噬菌体,电子显微镜观察噬菌体的形态特征,提取其基因组行酶切电泳,SDS-PAGE分析噬菌体表面衣壳蛋白,测定噬菌体感染复数和耐受突变率,并观察其一步生长曲线。结果 筛选出1株具有较宽裂解谱的无尾双链DNA的CRAB噬菌体,命名为噬菌体AB3。其基因组大小约35 kb,表面主要衣壳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5×103。该噬菌体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为20 min,爆发期为60 min,裂解量为350,耐受突变率为2.5×10-10,对pH值耐受范围广,热稳定性好。结论 噬菌体AB3具有较宽的噬菌谱,潜伏期短、裂解量大、耐受突变率低,对理化因素稳定性好,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聚氨酯复合材料表面变形链球菌黏附状况的实验研究
    李 静, 孔方圆, 郑元俐
    2012 (5):  59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13

    摘要 ( 1391 )   PDF(863KB) ( 1320 )  

    目的 观察含纳米聚磷腈的氨酯复合材料表面变形链球菌的黏附情况。方法 室温下分别固化含1%和5%纳米聚磷腈的氨酯复合材料(PZS-1%和PZS-5%组)和硅橡胶软衬材料(对照组),经试件准备和变形链球菌菌液制备后行黏附试验。厌氧培养48 h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经革兰染色试件表面的细菌黏附情况;经超声和漩涡震荡后,试件表面黏附的细菌脱落,收集菌悬液行变形链球菌菌落计数。结果 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3组试件表面黏附的变形链球菌形态相近,呈典型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3组试件表面黏附的变形链球菌菌落形成数与相应吸光度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ZS-1%组、PZS-5%组和对照组试件表面变形链球菌菌落形成数分别为(405.000±60.046)、(253.000±62.946)和(1 008.000±119.955)(×102CFU/mL),PZS-5%组显著低于PZS-1%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含5%纳米聚磷腈的氨酯复合材料表面的变形链球菌黏附数量较少,可能与其添加的聚磷腈成分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种楔状缺损充填材料对口腔微生物滞留的影响
    沈一吟, 陆 群
    2012 (5):  59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14

    摘要 ( 1333 )   PDF(284KB) ( 1196 )  

    目的 观察不同的楔状缺损充填材料对患牙龈上菌斑和龈沟液内微生物滞留的影响。方法 将57例单侧上颌第一前磨牙楔状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水门汀(RMGI组,n=19)、聚羧酸改性复合树脂(PMCR组,n=20)和光固化复合树脂(CR组,n=18)进行修复。分别于修复前和修复后3个月和6个月时,对各组患牙充填物表面菌斑内变形链球菌、黏性放线菌及龈沟液内革兰阳性(G+)厌氧杆菌和革兰阴性(G-)厌氧杆菌进行菌落计数,以自身对侧同名牙作为对照组。结果 修复前,RMGI组、PMCR组和CR组与相应对照组的龈上菌斑和龈沟液中菌落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3个月和6个月, RMGI组治疗后龈上菌斑内黏性放线菌菌落计数以及CR组龈沟液内G-厌氧杆菌菌落计数均较其相应对照组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MGI和CR修复楔状缺损后对患牙龈上菌斑和龈沟液内微生物滞留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提示以PMCR修复楔状缺损,在抗龋性和减少牙周组织损伤方面更具优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制作牙科钴铬合金的电化学腐蚀性能研究
    忻贤贞, 项 楠, 陈 洁, 等
    2012 (5):  60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15

    摘要 ( 1395 )   PDF(220KB) ( 1455 )  

    目的 采用针对区域选择性激光熔化(SLM)技术制作钴铬合金口腔修复材料,考量其在特殊口腔环境中的电化学腐蚀性能。方法 选取具有相同成分的钴铬(Co-Cr)合金金属粉末和金属块,分别运用SLM技术(SLM组,n=5)和传统的铸造工艺(对照组,n=5)制作适用于口腔修复的Co-Cr合金试件(圆柱形,直径10 mm,厚度3 mm)。模拟特殊口腔环境(未进食pH值为5.0,进食后pH值为2.5),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的方法获取相关拟合数据,根据极化电阻值Rp分析两组试件的耐腐蚀性能。结果 当模拟口腔环境中pH值为5.0时,SLM组和对照组的Rp值分别为4.25±1.11和3.82±1.4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模拟口腔环境中pH值为2.5时,SLM组和对照组的Rp值分别为5.83±0.88和3.49±0.8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铸造工艺制作相比,SLM技术制作的钴铬合金修复体在进食后的酸性口腔环境中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绑带式胸廓挤压仪在心跳骤停小型猪心肺复苏中的作用
    马霄雯, 赵颖莹, 闻大翔, 等
    2012 (5):  60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16

    摘要 ( 1540 )   PDF(358KB) ( 1096 )  

    目的 观察新型绑带式胸廓挤压仪在心跳骤停小型猪心肺复苏(CPR)中的效果,并与传统人工按压的CPR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26只小型猪随机分为机械按压组(n=13)和传统人工按压组(n=13),在电击诱发心室颤动(室颤)致心跳骤停4 min后分别实施机械胸外按压和人工胸外按压。比较两组动物CPR后的存活率;测定并比较两组动物诱导室颤前和恢复自主循环(ROSC)后1 min、5 min和1 h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主动脉血气参数和乳酸浓度;X线摄片观察CPR成功后动物肋骨的损伤情况。结果 两组动物在ROSC时和CPR后1 h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按压组在ROSC 1 min时的主动脉收缩压(AOS)、主动脉舒张压(AOD)和平均动脉压(MAP)均显著高于机械按压组(P<0.05),而各时间点的冠状动脉灌注压(CP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按压组在ROSC 1 min、15 min及1 h时间点的血液乳酸浓度均明显低于人工按压组(P<0.05)。X线胸片显示,机械按压组的肋骨损伤发生率与人工按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3%和45.5%)(P>0.05)。结论 绑带式胸廓挤压仪在小型猪CPR中的效果与传统人工按压效果相似,可以作为代替CPR中人工按压的一种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临床研究)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辅助诊断小肠肿瘤的价值
    胡佳佳, 王正廷, 钟 捷, 等
    2012 (5):  61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17

    摘要 ( 1442 )   PDF(602KB) ( 1190 )  

    目的 探讨18F-FDG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全身显像辅助诊断小肠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过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且临床高度怀疑为小肠肿瘤的24例患者的病史资料,将PET/CT检查结果与双气囊小肠镜、活检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例经病理证实为肠外恶性肿瘤患者的资料被排除。22例小肠肿瘤患者中,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出小肠恶性肿瘤16例(小肠恶性肿瘤病灶17处,淋巴结受累27处);小肠良性肿瘤及良性病变4例;1例肠结核患者PET/CT检查结果为假阳性;1例小肠印戒细胞癌患者PET/CT检查结果为假阴性。18F-FDG PET/CT诊断小肠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4.12%,特异度为80.00%;阳性预测值为94.12%,阴性预测值为80.00%,诊断准确率为90.91%。结论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对小肠恶性肿瘤检测、良恶性鉴别、分期及指导临床治疗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一种对小肠肿瘤患者无创、无痛、有效的临床辅助诊断显像技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内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
    毕宪初, 周 跃, 许 舫, 等
    2012 (5):  61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18

    摘要 ( 1307 )   PDF(447KB) ( 1311 )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内径(LAD)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上海市虹口区欧阳社区高血压健康促进俱乐部成员作为调研对象,经社区公告通知,自愿参加者中高血压人群2 000例,非高血压人群500例。测量或记录受试者的体质量、身高、血压、患高血压时间、降压治疗时间、糖尿病和心律失常情况;心电图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情况;心脏超声分析LAD、左心室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壁厚度(LVPW)及射血分数(EF)指标。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LAD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入组高血压组人群1 605例,其中男性671例,女性934例;入组非高血压组人群432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347例。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人群的LAD、LVEDD和EF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VS和LVP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组,LAD的增大与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以及伴有糖尿病、房颤有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患高血压时间、降压药物治疗时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LAD的变化与性别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高血压人群LAD的变化与患者的年龄、BMI、收缩压、伴有糖尿病或房颤有明确的相关性,在社区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减少LAD增大和房颤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健康产妇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围术期的循环功能变化
    张 洁, 王珊娟, 闻大翔, 等
    2012 (5):  62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19

    摘要 ( 1402 )   PDF(315KB) ( 1261 )  

    目的 监测健康产妇在硬膜外麻醉下择期剖宫产手术时围术期循环功能的变化。方法 53例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的足月健康产妇,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级为Ⅰ~Ⅱ级,常规监测血压、心率和脉氧饱和度,同时采用无创监测仪连续监测心输出量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比较各指标在麻醉前(基础值)、阻滞平面满意~皮肤消毒前、按压宫底、胎儿娩出即刻、胎盘剥离即刻、胎儿娩出后15 min和30 min、手术结束即刻、麻醉后2 h(T1~T9)各时间点之间的差异。结果 在整个围术期,产妇的胸腔液体量无明显改变(P>0.05);其他各循环参数的显著性改变主要集中在胎儿娩出前后,心率、左心室泵血功能指标(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速率指数、加速指数、左心室射血时间、左心做功/做功指数)在胎儿娩出前后均明显高于基础值及麻醉后2 h(P<0.05);平均动脉压、前后负荷指标(体循环血管阻力/阻力指数)、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预射血期、收缩时间比率)则在胎儿娩出前后明显低于基础值及麻醉后2 h(P<0.05)。结论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健康产妇,通过自身调节代偿及合理的麻醉管理,能基本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频胸壁振荡在高龄患者心脏外科手术后的应用
    谢 波, 薛 松, 黄日太, 等
    2012 (5):  62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20

    摘要 ( 1705 )   PDF(378KB) ( 1313 )  

    目的 探讨高频胸壁振荡(HFCWO)在高龄患者心脏外科手术后应用的耐受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201例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高龄患者(>70岁)于拔除气管插管6~8 h后行HFCWO联合人工胸部物理治疗(HFCWO组),应用Likert量表对每次治疗的耐受性进行评估,并观察患者初次HFCWO治疗前10 min、治疗中和治疗结束后10 min的循环和呼吸指标(心率、收缩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平均压、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仅行人工胸部物理治疗的165例心脏外科手术高龄患者(>70岁)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胸腔积液发生率、肺不张发生率、二次气管插管率、ICU滞留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HFCWO组共行984次HFCWO治疗,其中813次(82.62%)能够被患者较好耐受,66次(6.71%)不能耐受;未发生与HFCWO相关的不良事件;患者初次HFCWO治疗前10 min、治疗中和治疗结束后10 min的心率、收缩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平均压、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均无显著变化(P>0.05)。HFCWO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和胸腔积液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98% vs 9.09%,P<0.05;6.47% vs 12.72%,P<0.05),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5.07±2.23) d vs (6.98±2.41)d,P<0.05;(9.58±4.10) d vs (11.79±5.06) d,P<0.05],而两组术后肺不张发生率、二次气管插管率和ICU滞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CWO在高龄患者心脏外科手术后拔除气管插管后早期应用安全,且能被大多数患者很好耐受。HFCWO联合人工胸部物理治疗对减少术后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和抗生素的使用有一定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频谱光学相关断层扫描观察眼内硅油取出术前后黄斑区形态的变化
    丁文静, 陈凤娥, 蔡文泉, 等
    2012 (5):  62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21

    摘要 ( 1634 )   PDF(710KB) ( 1273 )  

    目的 利用频谱光学相关断层扫描(SOCT)观察患者硅油眼行取油手术前后黄斑区形态的变化,探讨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 (BCVA)与黄斑区厚度及黄斑裂孔底径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例(20眼)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的硅油填充眼,其中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组9例(A组),非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组11例(B组)。在行硅油取出术前后进行眼科临床检查,包括BCVA、眼底照相及SOCT等。结果A组取油前后BCVA变化与黄斑裂孔底径的变化无相关性(r=-1.02,P=0.394);B组取油前的BCVA与黄斑中心凹厚度呈显著负相关(r=-0.75,P=0.008),而取油前后BCVA变化与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变化无相关性(r=-2.66,P=0.059)。结论 SOCT作为无创观察黄斑区形态的辅助检查具有重要价值。非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在硅油填充时期BCVA与黄斑中心凹厚度呈负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叶背阔肌肌皮瓣修复大面积深部组织缺损
    王朝阳, 章一新, 王丹茹, 等
    2012 (5):  63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22

    摘要 ( 1557 )   PDF(655KB) ( 1241 )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背阔肌设计切取方法,修复大面积深部组织缺损。方法 6例大面积深部组织缺损患者,其中头顶部创面缺损4例,下肢创面缺损2例,创面宽度均>8 cm。采用双叶背阔肌肌皮瓣设计,在患者一侧背部远近端切取两个依靠深部肌肉相连的较小的背阔肌肌皮瓣,两叶皮瓣在受区进行拼接修复较大的缺损,而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术后6例患者的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最大皮瓣切取面积为18 cm×16 cm。所有皮瓣供区直接拉拢缝合,仅遗留线性瘢痕。随访3~6个月后,移植皮瓣成活良好、柔软、色泽佳,供区的外形和功能满意。结论 应用双叶背阔肌肌皮瓣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供区的数目和损伤,并能获得最佳的供区术后外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神经精神性狼疮性发作的危险因素
    赛芳芳, 杜芸兰, 宋叶平, 等
    2012 (5):  63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23

    摘要 ( 1453 )   PDF(276KB) ( 1157 )  

    目的 探讨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性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NPSLE患者的临床特点,按照有无性发作,分为性发作组(n=37)和无性发作组(n=49)。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人口学特点及各临床指征的差异。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发病年龄、免疫抑制剂应用史、氯喹或羟氯喹应用史及抗心磷脂抗体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年龄和既往氯喹或羟氯喹应用史是NPSLE性发作的独立影响因素(OR=0.361,P=0.047;OR=0.332,P=0.024)。结论 未成年发病是NPSLE性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使用氯喹或羟氯喹是其独立保护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诱导性共刺激分子表达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魏 嘉, 赵爱民
    2012 (5):  64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24

    摘要 ( 1326 )   PDF(434KB) ( 1155 )  

    目的 探讨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COS)的表达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关系。方法 采集10例诊断为难免流产的URSA患者(URSA组)和10例正常早孕妇女(正常对照组)的部分蜕膜组织和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蜕膜组织和外周血CD3+和CD4+ T细胞中ICOS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蜕膜组织中ICOS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URSA组蜕膜组织中ICOS+CD3+ T淋巴细胞亚群所占百分比为(0.612±0.69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056±0.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URSA组外周血ICOS+CD4+T淋巴细胞亚群所占百分比为(1.943±0.76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221±0.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URSA组蜕膜组织中ICOS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9.875±1.464) vs (2.701±1.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蜕膜组织中ICOS的表达异常与URSA的发病具有密切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泌尿道解脲脲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分析
    严富洪, 陈 楠
    2012 (5):  64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25

    摘要 ( 1448 )   PDF(301KB) ( 1190 )  

    目的 分析解脲脲原体(Uu)在泌尿生殖道和中段尿中的检出率及其药敏情况。方法 收集泌尿生殖道(3 326例)和中段尿(701例)送检标本,进行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将支原体数量≥104 CFU作为阳性判断标准。结果 701例中段尿标本中,共检出Uu阳性130例(18.5%),人型支原体均为阴性;其中女性Uu阳性检出率为19.1%(124/650),男性Uu阳性检出率为11.8%(6/51)。3 326例生殖道标本中,共检出Uu阳性851例(25.6%),其中3例人型支原体为阳性;女性Uu阳性检出率为28.1%(783/2 790),男性Uu阳性检出率为12.5%(67/536)。中段尿Uu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敏感率较高的药物依次为交沙霉素(98.5%)、盐酸多西环素(强力霉素)(97.9%)和原始霉素(97.7%)。中段尿Uu感染对于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原始霉素的敏感率高于生殖道分泌物,耐药率则低于生殖道分泌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u对阿奇霉素的敏感率在尿路感染中仅为70.2%、而在生殖道感染中为77.7%,远低于交沙霉素的98.5%。结论 在尿路感染的初次筛查中,Uu感染的阳性检出率较高。不同部位Uu感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可能不同。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可考虑可以作为治疗泌尿道Uu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米库氯铵用于小儿麻醉的肌松时效的临床观察
    沈晓芳, 陈锡明, 赵 璇, 等
    2012 (5):  65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26

    摘要 ( 1425 )   PDF(273KB) ( 1329 )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米库氯铵在不同年龄段患儿麻醉中的肌松时效。方法 择期手术患儿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级为Ⅰ或Ⅱ级。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3岁,Ⅰ组)和年长儿组(>3岁,Ⅱ组),再根据米库氯铵首次剂量(0.2、0.25 mg/kg)每组随机分为2个亚组,分别为Ⅰ0.2、Ⅰ0.25组和Ⅱ0.2、Ⅱ0.25组,每组15例。当肌颤搐反应恢复至25%时,间断静脉注射米库氯铵0.1 mg/kg维持肌松。采用TOF-Watch SX加速度肌松监测仪连续监测尺神经4个成串刺激的反应(TOF)。观察并记录肌松时效指标。结果 Ⅰ0.25组肌松起效快于Ⅰ0.2、Ⅱ0.25组,Ⅱ0.25组起效快于Ⅱ0.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首次静脉注射及多次追加米库氯铵的临床作用时间、末次追加米库氯铵的恢复指数、第4个肌颤搐与第1个肌颤搐的比值(TOFR)恢复至0.75和0.9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库氯铵在婴幼儿起效快于年长儿,0.25 mg/kg起效快于0.2 mg/kg;神经肌肉功能的恢复与患儿的年龄和追加次数无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hakic 6H型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临床观察
    陈 熙, 万迪玲, 匡 毅
    2012 (5):  65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27

    摘要 ( 1848 )   PDF(231KB) ( 1267 )  

    目的 观察Phakic 6H型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ACP-IO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手术后远期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并评价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1年9月—2006年3月间行Phakic 6H型ACP-IO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患者共170例(283眼),经连续随访,对最终行ACP-IOL取出的7例(7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SP-2000P型角膜内皮显微镜定期测量角膜中央、上方、下方、颞侧及鼻侧5个方位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 7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5年,6例平均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数为2 105个/mm2,平均丢失率为73.71%(1例因角膜失代偿无法测量出内皮细胞密度)。4例行ACP-IOL取出+透明晶状体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1例行ACP-IOL取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后房型IOL植入,2例行ACP-IOL取出。结论 Phakic 6H型ACP-IOL对角膜内皮的远期影响可致角膜内皮功能临界失代偿甚至失代偿,发现角膜内皮功能处于临界失代偿或内皮有明显损伤时须尽快取出ACP-IO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卫生事业管理)
    肺癌化疗不良反应的经济学研究
    王晓辉, 朱 珺, 赵 东
    2012 (5):  65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28

    摘要 ( 1493 )   PDF(286KB) ( 1302 )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住院化疗直接卫生成本和药物不良反应(ADRs)直接卫生成本的构成。方法 对236例病史资料完整的肺癌患者,按照不同治疗目的分析住院化疗的直接卫生成本,以及不同严重程度血液系统和胃肠道ADRs 的处理成本。结果 236例肺癌患者每次住院化疗人均直接卫生成本(16 461.89±8 284.78)元,其中化疗期间药物成本(13 648.16±906.52)元。0~Ⅳ度骨髓抑制ADRs的处理成本分别占化疗直接卫生成本的1.93%、8.43%、18.37%、40.09%和46.62%,发生严重骨髓抑制(Ⅲ~Ⅳ度)组与未发生严重骨髓抑制(0~Ⅱ度)组的ADRs直接卫生成本和化疗直接卫生成本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Ⅳ度胃肠道ADRs直接卫生成本分别占化疗直接卫生成本的3.48%、3.28%、4.63%、5.85%和9.92%,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Ⅲ~Ⅳ度)组与未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0~Ⅱ度)组的ADRs直接卫生成本和化疗直接卫生成本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费用是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主要费用。骨髓抑制越严重,化疗的直接卫生成本越高;而胃肠道ADRs对化疗直接卫生成本的影响较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结核分枝杆菌最低抑菌浓度测定方法及临界值设置研究进展
    张朝宝, 王洪海, 张舒林
    2012 (5):  66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29

    摘要 ( 1573 )   PDF(466KB) ( 1401 )  

    结核病迄今仍是全球单一病原体引起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性疾病。耐药及耐多药的产生是结核病流行和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立规范、有效的结核分枝杆菌药敏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检测方法及设置有效的临界值对于结核病个体化治疗、快速耐药检测方法的研究以及新型抗结核药物筛选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控制耐药结核病产生和传播的关键。该文就结核分枝杆菌MIC测定方法及临界值设置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诱导多能干细胞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孙 超, 范建高
    2012 (5):  66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30

    摘要 ( 1492 )   PDF(250KB) ( 1460 )  

    干细胞,特别是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可分化为有功能的肝细胞,同时避开了胚胎干细胞的伦理问题,为终末期肝病的替代治疗提供了新的种子细胞。文章对iPS细胞在肝脏疾病研究中的实验方法、研究结果以及临床应用前景予以阐述,为iPS细胞在肝病治疗方面的实验和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酚A与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孙婉婉, 毕宇芳
    2012 (5):  67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31

    摘要 ( 1603 )   PDF(334KB) ( 1481 )  

    双酚 A(BPA)是工业制造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化学物质,主要被用来制造塑料制品。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饮食、呼吸、皮肤接触吸收BPA。BPA具有内分泌的干扰作用,被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BPA可以模拟雌激素的作用机制,影响胰岛B细胞以及雌激素敏感的组织如脂肪细胞、肝细胞、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糖、脂代谢,引起胰岛素抵抗,影响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质累积等,从而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流行病学研究表明,BPA暴露水平过高可促进代谢性疾病,如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文章对BPA与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mTOR抑制剂在泌尿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宿恒川, 孙福康
    2012 (5):  67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32

    摘要 ( 1648 )   PDF(372KB) ( 1679 )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血管生成、蛋白合成以及细胞生长代谢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多种实体性恶性肿瘤中已发现该信号通路调节异常。随着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抑制药物的相继问世,尤其是在治疗晚期肾癌中显示出一定的临床疗效,对该通路以及相应抑制药物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在泌尿系统肿瘤的应用,成为热点之一。该文总结了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发生机制及其在肿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就mTOR抑制剂在泌尿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端粒、线粒体和干细胞衰老
    黄黎亚, 陈书艳
    2012 (5):  67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33

    摘要 ( 1959 )   PDF(426KB) ( 1433 )  

    干细胞是一类在所有生命周期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的特殊细胞,保持干细胞活力、延缓干细胞衰老及延长干细胞寿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基因组维护和端粒、细胞周期抑制因子、线粒体等几个方面对干细胞衰老的分子机制作一整体性综述,侧重于端粒-p53通路和线粒体-活性氧自由基途径间的关系及其对干细胞衰老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与方法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新型底物的合成及在肾小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徐 蕾, 姚莉韵, 刘慧中, 等
    2012 (5):  68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5.034

    摘要 ( 1590 )   PDF(368KB) ( 1259 )  

    目的 优化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新型底物6-甲基-2-吡啶基-1-硫-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MPT-NAG)的合成方法,探讨其在肾小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活泼中间物(1-氯-1-脱氧乙酰糖)与6-甲基-2-巯基吡啶成苷合成底物;以MPT-NAG为底物,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肾移植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尿液样本中NAG的活性。结果 底物MPT-NAG的结构经元素分析和1HNMR谱鉴定,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纯度达99.8%。NAG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和肾移植患者的尿NAG活性增高,与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优化制备工艺合成获得NAG新型底物MPT-NAG,所用原料成本低、操作简便且产物得率较高,在肾小管疾病的诊断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