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唐珊珊,徐丽华 %T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镇静护理的实践调查 %0 Journal Article %D 2014 %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R 10.3969/j.issn.1674-8115.2014.08.022 %P 1214- %V 34 %N 8 %U {https://xuebao.shsmu.edu.cn/CN/abstract/article_10435.shtml} %8 2014-08-28 %X

目的 探讨儿童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CICU)护士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术后机械通气期间的镇静护理实践现况,并了解与镇静实践相关的因素。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通过方便抽样,对275名在上海、北京、武汉三地的6所儿童CICU工作的临床护士使用护士镇静实践量表(中文版)开展调查。结果 接受调查的6所CICU中仅2所CICU(33.3%)使用镇静评估工具评估患儿镇静水平。217名护士中,59.4%~81.6%的护士认为患儿的行为状态(如有无咳嗽反应、躯体运动等)反映了不同的镇静深度。98.2%的护士认为镇静治疗是促进先心病患儿术后机械通气舒适感的重要方法。仅48.8%的护士愿意对所有机械通气的患儿使用镇静剂。62.1%~68.8%的护士认为身边护理同行的镇静药物知识和观点影响其镇静用药实践,并且87.1%的护士认为自身所提供的看法会影响医师镇静用药的决策。分别有62.9%、60.2%和50.7%的护士认为护患沟通障碍、护患比及工作量会影响他们是否对患儿使用镇静剂。镇静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与镇静意向及镇静实践行为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儿科CICU护士对先心病术后机械通气时期的患儿给予镇静治疗的态度积极。护士的镇静实践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护士对镇静的态度、身边同伴对镇静的看法和护士的人口学特征等。一些非患者因素,如临床工作量,可能影响护士的镇静实践行为。医护人员间对于镇静治疗的看法会相互影响各自的镇静用药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