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一年内发表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小胶质细胞 Stat3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的构建及鉴定
    朱晓晨, 谢欣宜, 赵旭日, 徐丽娜, 何智妍, 周薇
    2023, 43 (6): 689-69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6.005

    摘要596)   HTML40)    PDF(pc) (6326KB)(340)    收藏

    目的·基于Cre-Loxp系统构建小胶质细胞Stat3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并验证其敲除效率。方法·将Cx3cr1creERT2Stat3fl/fl基因型小鼠多代交配繁育,直到获得足够数量的Stat3fl/fl; Cx3cr1creERT2基因型小鼠,即条件敲除小鼠(conditional knockout,CKO);同窝Stat3 fl/fl基因型小鼠,即对照小鼠(wild type,WT)。利用小鼠组织提取DNA后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结合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的结果来判断小鼠基因型。在CKO及WT 小鼠6周龄时通过腹腔注射他莫昔芬诱导小胶质细胞中Stat3基因的敲除;2周后,随机选取CKO小鼠(n=4)及WT 小鼠(n=4),利用磁珠分选法(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MACS)分选出小胶质细胞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技术从基因水平检测基因敲除效率;通过脑组织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标记小胶质细胞和STAT3蛋白观察小胶质细胞中STAT3的表达情况;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STAT3在小胶质细胞及脾巨噬细胞中的变化。通过尼氏染色检测神经元细胞的情况;通过脑组织切片荧光染色标记小胶质细胞,观察皮层和海马区域小胶质细胞的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胶质细胞表型。结果·成功繁育出CKO小鼠和WT小鼠。MACS后脑细胞中小胶质细胞的占比从10%提升到85%。RT-PCR结果显示,相对于WT小鼠,CKO小鼠小胶质细胞中Stat3的mRNA相对表达量为0.331 7±0.041 4,mRNA水平下调(P=0.001)。脑组织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CKO小鼠小胶质细胞中STAT3蛋白的荧光强度较WT小鼠弱。脑组织流式细胞术显示:WT小鼠小胶质细胞中STAT3的阳性细胞占比为(85.30±5.69)%;CKO小鼠小胶质细胞中STAT3的阳性细胞占比为(39.70±3.88)%,STAT3表达率下降(P=0.001)。脾组织流式细胞术显示,CKO小鼠与WT小鼠脾巨噬细胞中STAT3的阳性细胞占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尼氏染色显示,CKO小鼠与WT小鼠神经元细胞无显著差异。脑组织切片荧光染色结果显示,CKO小鼠与WT小鼠的小胶质细胞在形态上无明显差异。小胶质细胞流式细胞术显示CKO小鼠与WT小鼠小胶质细胞表型无显著差别。结论·成功构建小胶质细胞Stat3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动物模型。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茶褐素生物学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王洁仪, 郑丹, 郑晓皎, 贾伟, 赵爱华
    2023, 43 (6): 768-77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6.014

    摘要353)   HTML33)    PDF(pc) (1358KB)(318)    收藏

    茶对人体健康发挥多种重要的调节作用,其富含的茶色素类物质逐渐被发现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其中由茶黄素、茶红素等酚类物质进一步氧化聚合而成的茶褐素,主要存在于部分发酵的乌龙茶以及全发酵的红茶和黑茶中。茶褐素作为一种天然大分子物质,在肠道中不能直接被吸收入血发挥作用,但它可以与肠道菌接触,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维持肠道菌群稳态。茶褐素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发挥多种生物学活性。茶褐素可通过抑制肝脏胆固醇生成、促进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分解代谢、促进脂肪组织能量代谢,改善机体脂质代谢;可直接影响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改善糖代谢,维持血糖稳态;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调节肿瘤细胞基因表达,发挥抗肿瘤的作用;另外茶褐素还能参与调节免疫细胞分化和多种炎症因子表达,发挥抗炎作用。该文总结了茶褐素在茶叶中的形成过程和提取方法,以及茶褐素结构组成的特点,并详细阐述了茶褐素对肠道菌群、脂质代谢、血糖稳态、肿瘤和炎症等方面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赖氨酸去甲基化酶5C对肾癌转移的作用研究
    陈宁黛, 周冰倩, 陈哲逸, 陈诗宇, 郑英霞
    2023, 43 (5): 571-57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5.007

    摘要137)   HTML18)    PDF(pc) (24004KB)(315)    收藏

    目的·研究失活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5C(lysine demethylase 5C,KDM5C)对肾透明细胞癌迁移、侵袭的作用,分析它调控的基因,探索其失活后促癌的机制。方法·使用慢病毒构建KDM5C稳定敲除的人肾透明细胞癌786-O、Caki-1细胞株,通过Transwell小室观察肾癌细胞KDM5C敲除后迁移、侵袭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用786-O Control-sg、KDM5C-sg 2组细胞RNA测序数据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公共数据库做差异基因分析、功能通路富集分析,进一步探索KDM5C缺失后的促癌机制。根据EMT基因集筛选出测序数据中上调的EMT相关基因,并通过生存分析、单因素COX分析对基因进行初步筛选,最后通过LASSO回归分析、风险森林模型进一步筛选与KDM5C敲除后表型高度相关的基因。结果·KDM5C敲除后786-O和Caki-1细胞较对照组细胞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迁移和侵袭表型(P=0.000)。TCGA数据库分析表明肾癌患者KDM5C突变会导致患者的预后情况变差(P=0.042)。RNA测序分析表明KDM5C敲除后可能通过影响黏附相关分子、上调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基因。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到2组细胞在敲除KDM5C后β-catenin、Vimentin、Snail蛋白表达水平均发生上调。最后将生存分析、单因素COX分析中得到的10个上调EMT基因进行LASSO回归分析、风险森林模型预测,结果表明KDM5C可能对PLAUR基因具有调控作用。结论·KDM5C在肾癌中突变可通过增强肿瘤迁移和侵袭促进肾癌的发生发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靶向抑制 CDK12/13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体外治疗效果和作用分子机制探究
    梅艳青, 韩雨洁, 翁文筠, 张蕾, 唐玉杰
    2023, 43 (5): 545-55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5.005

    摘要204)   HTML17)    PDF(pc) (3954KB)(291)    收藏

    目的·筛选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 gliomas,HGGs)共有的表观转录靶向治疗新策略,并进行体外治疗效果的测试与相关分子机制的探究。方法·对HGGs中恶性程度和致死率均较高的多个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和弥漫性内生性脑桥胶质瘤(diffuse intrinsic pontine glioma,DIPG)细胞系进行表观转录相关的靶向小分子药物库筛选和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功能基因组筛选,以寻找在GBM和DIPG中共同的表观转录靶向治疗新策略。然后针对筛选得到的目标表观转录调控因子,分别测试经CRISPR-Cas9方法敲除该基因以及对应的靶向小分子处理对GBM和DIPG细胞系的体外生长、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继而对靶向小分子处理的GBM和DIPG细胞系进行RNA-seq转录组分析,解析其抗肿瘤分子机制。基于此分析结果,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蛋白质印迹法以及流式细胞术进一步验证目标表观转录调控因子的抗肿瘤分子机制。结果·针对表观转录调控因子的靶向小分子药物库筛选和功能基因组筛选鉴定出CDK12CDK13CDK12/13)是GBM和DIPG共同的潜在治疗新靶点。在多个GBM和DIPG细胞系中,通过CRISPR-Cas9方法敲除CDK12能够显著降低其体外细胞活性。CDK12/13抑制剂SR-4835或THZ531也均能够通过拮抗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造成这2类HGGs细胞系的体外生长受到显著抑制。SR-4835处理GBM和DIPG细胞之后的RNA-seq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HGGs细胞中受CDK12/13抑制剂作用而表达显著下调的基因主要富集在转录调控、DNA损伤反应(DNA damage response,DDR)通路、泛素-蛋白酶体通路以及细胞周期等生物学过程。进一步通过一系列实验方法验证了在DIPG和GBM中,靶向抑制CDK12/13显著下调DDR相关基因的转录进而引起DNA损伤的累积,并诱导细胞发生G2-M细胞周期阻滞。结论·CDK12/13是GBM和DIPG这2类HGGs共同的潜在表观转录靶向治疗靶标;该发现为后续体内模型验证、组合治疗测试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未来进一步的临床转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不同严重程度支气管哮喘儿童肠道菌群差异的探索性分析
    温亚锦, 何雯, 韩晓, 张晓波
    2023, 43 (6): 655-66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6.001

    摘要227)   HTML30)    PDF(pc) (3425KB)(277)    收藏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支气管哮喘患儿肠道菌群的特征及差异,并构建重症哮喘肠道菌群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9月1日—2022年8月31日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且主要诊断为哮喘的5~14岁儿童,根据2020年版《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规范化诊治建议》纳入重症哮喘儿童,根据年龄、性别匹配同期轻中度哮喘儿童、健康体检儿童。使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对3组儿童新鲜粪便标本进行肠道菌群检测,比较各组儿童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分析差异物种,绘制重症哮喘预测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并比较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共纳入重症哮喘儿童50例、性别和年龄匹配的轻中度哮喘儿童54例以及健康对照儿童39例。与健康对照组儿童相比,轻中度哮喘组和重症哮喘组儿童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显著降低(P<0.05)。健康对照儿童、轻中度哮喘儿童、重症哮喘儿童组密螺旋体属(Treponema)的相对丰度依次增加(P<0.001);与健康对照组儿童相比,轻中度哮喘组和重症哮喘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较高(均P<0.05)。重症哮喘儿童肠道菌群中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真杆菌属(Eubacterium_eligens_ group)、密螺旋体属(Treponema)、纺锤链杆菌属(Fusicatenibacter)的相对丰度较高;轻中度哮喘组巴恩斯菌属(Barnesiella)、霍尔德曼菌属(Holdemanella)、罗姆布茨菌属(Romboutsia)、苏黎世杆菌属(Turicibacter)的相对丰度较高;健康对照组儿童未培养细菌(uncultured)、Muribaculaceae菌属的相对丰度较高。其中,重症哮喘患儿肠道菌群中巴恩斯菌属的相对丰度较低,其预测重症哮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其他菌属(AUC 0.713,95%CI 0.604~0.815)。结论·哮喘患儿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低于健康对照儿童,且不同严重程度哮喘儿童的肠道菌群存在较多显著差异物种。其中巴恩斯菌属在重症哮喘患儿肠道菌群中丰度显著降低,提示肠道菌群分析在儿童哮喘严重程度评估中的重要价值。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金芳全, 樊成虎, 唐晓栋, 陈彦同, 齐兵献
    2023, 43 (6): 761-76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6.013

    摘要268)   HTML39)    PDF(pc) (1922KB)(271)    收藏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慢性老年性骨病,诱发因素较多且发病机制复杂。探究OP机制,提高临床疗效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研究发现线粒体在OP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线粒体能量代谢、线粒体氧化应激、线粒体自噬、线粒体介导的凋亡、线粒体动力学等功能异常均可通过不同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及蛋白质表达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命运,调控成骨细胞活性及增殖分化,启动破骨细胞凋亡程序。因此以线粒体为靶点,调节线粒体能量代谢、氧化应激、自噬、动力学等功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促进成骨细胞分化与矿化,诱导破骨细胞凋亡是防治OP的潜在策略。该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就线粒体功能障碍在OP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人角膜内皮细胞自体再生的研究进展
    陈瑾, 傅瑶
    2023, 43 (6): 775-78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6.015

    摘要175)   HTML19)    PDF(pc) (1350KB)(255)    收藏

    人角膜内皮细胞(human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HCECs)对于维持角膜透明性非常重要,但胚胎发育后该细胞停滞于细胞周期G1期,常无法进行增殖与再生。伴随着角膜的发育与年龄的增长,HCECs密度不断下降,且全身性因素及眼部疾病又可进一步加剧HCECs的缺失,造成角膜混浊与水肿,最终进展为视力损害。因此,HCECs的再生一直是角膜内皮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细胞疗法介导的外源性角膜内皮功能重建与内源性HCECs自体再生均已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其中HCECs自体再生则是更加便捷且更符合生理学的治疗方案。基于此,该文从手术治疗、基因治疗以及药物治疗这三方面对HCECs自体再生的策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进行汇总与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气道上皮细胞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徐瀛濂, 田静, 张翔, 赵顺英
    2023, 43 (5): 619-62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5.013

    摘要270)   HTML16)    PDF(pc) (1246KB)(249)    收藏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作为一种异质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由免疫、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驱动,由多种细胞共同参与。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气道上皮细胞在哮喘发病中发挥核心作用。气道上皮细胞作为机体呼吸系统抵御外界环境的第一道防线,主要通过细胞间各种连接阻止有害刺激进入,并通过黏液纤毛系统和抗菌肽清除变应原、病毒等外来有害因素。气道黏膜受到外来有害刺激时,气道上皮细胞屏障可能被破坏,上皮细胞释放各种上皮源性细胞因子,有效激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和Ⅱ型固有免疫淋巴细胞(type Ⅱ innate lymphoid cell,ILC),从而引发后续辅助性T细胞2免疫级联反应,导致哮喘发生。鉴于气道上皮细胞在哮喘中的上述作用,针对气道上皮细胞来源的细胞因子,如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等的靶向治疗药物也逐渐投入临床应用。该文针对气道上皮细胞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以气道上皮细胞为潜在靶点的治疗在未来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SIRT2通过组蛋白H4K8去乳酸化修饰调控巨噬细胞趋化功能
    宋文汀, 陶悦, 潘艺, 莫茜, 曹清
    2023, 43 (8): 1008-101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8.008

    摘要384)   HTML44)    PDF(pc) (4083KB)(229)    收藏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SIRT2)通过组蛋白H4第8位赖氨酸(H4K8)去乳酸化修饰对早期感染后巨噬细胞免疫表型的调节作用及相应机制。方法·使用佛波醇-12-肉豆蔻酸酯-13-乙酸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诱导人单核细胞白血病THP-1细胞,使其分化为具有巨噬细胞特性的人血单核细胞株(PMA-primed THP-1,pTHP-1),再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建立巨噬细胞感染模型。将未经LPS处理的巨噬细胞(pTHP-1)设为对照(CTRL)组,经过LPS处理的巨噬细胞设为感染(LPS)组。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巨噬细胞中组蛋白乳酸化各位点修饰水平、组蛋白乙酰化各位点修饰水平及SIRT2蛋白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2组间糖酵解限速酶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肝脏磷酸果糖激酶(phosphofructokinase liver type,PKFL),糖酵解调剂因子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以及Sirtuin家族基因和HDAC家族基因表达水平;通过Transwell方法检测巨噬细胞趋化能力;使用慢病毒包装及细胞感染方法建立SIRT2过表达细胞系;使用RNA测序技术(RNA sequencing,RNA-seq)与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sequencing,ChIP-seq)交互分析方法对组蛋白H4第8位赖氨酸乳酸化(lactylation of histone H4 lysine 8,H4K8la)特异性结合的基因进行差异性分析及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相较于CTRL组,LPS组巨噬细胞糖酵解上调,组蛋白H4K8位点乳酸化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组蛋白其余位点乙酰化水平未见显著变化。所有已知的具有去乳酸化修饰功能的酶中,仅SIRT2在LPS处理后出现显著降低(P<0.05),且SIRT2过表达可显著抑制巨噬细胞中组蛋白H4K8位点的乳酸化水平(P<0.05),但不影响组蛋白H4K8位点的乙酰化水平(P>0.05)。ChIP-seq与RNA-seq交互分析发现,组蛋白H4K8位点乳酸化修饰可调控巨噬细胞趋化相关基因,并且巨噬细胞的趋化能力在SIRT2过表达、H4K8la修饰水平下调后显著下降(P<0.05)。结论·SIRT2可通过去修饰组蛋白H4K8位点乳酸化改变趋化相关靶基因表达,从而降低巨噬细胞趋化能力。靶向SIRT2及H4K8la修饰将有助于控制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运动治疗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
    张硕渊, 李春波
    2023, 43 (7): 916-92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7.014

    摘要178)   HTML22)    PDF(pc) (1341KB)(227)    收藏

    抑郁障碍作为全球的重大疾病之一,其预防与治疗方法备受关注。运动治疗作为新兴的治疗方式,相较于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常规治疗方法,具有成本低、不良反应少且方便施行等优点,应用前景乐观。已有相关研究对运动治疗抑郁障碍的机制进行探索,但目前该机制并未明确,可能涉及提高神经生化分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调控神经内分泌系统以及改善神经可塑性等几个方面的影响。运动治疗被证明与抗抑郁药物存在相似的生物学效应,同时可能与其他治疗方法存在叠加效应。对未发病和已发病人群及早进行干预,都能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获益。目前运动治疗抑郁障碍的相关临床领域仍存在空白,高质量研究甚少,运动治疗的方案设计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一致结论,且缺少相关的运动治疗指南供临床医师参考。该文综述了运动治疗抑郁障碍的生物学机制,总结国内外开展的运动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结果,分析目前运动治疗的方案设计和优缺点,以期为运动治疗研究领域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骨肉瘤免疫微环境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及其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魏兰懿, 薛晓川, 陈君君, 杨全军, 王梦月, 韩永龙
    2023, 43 (5): 624-63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5.014

    摘要220)   HTML17)    PDF(pc) (1285KB)(223)    收藏

    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其易复发性和高转移率已成为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有研究提示靶向肿瘤微环境很有可能成为OS新的治疗方向。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可促进肿瘤炎症发生和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是肿瘤微环境中最重要的免疫细胞,在OS发展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TAMs极化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并从TAMs影响OS肿瘤生长及侵袭转移,介导OS化学治疗耐药、干细胞样表型以及免疫抑制方面,分析TAMs对OS发生和发展过程的影响;总结近年通过靶向TAMs发挥对OS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影响TAMs募集、促使M2型TAMs向M1型极化、靶向CD47促进TAMs的吞噬作用和靶向TAMs免疫检查点,旨在为OS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方向和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软骨脱细胞基质/丝素蛋白活性支架的构建及其软骨组织工程研究
    王千懿, 冉欣悦, 张沛灵, 慈政, 雷东, 周广东
    2023, 43 (7): 795-80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7.001

    摘要228)   HTML24)    PDF(pc) (4286KB)(216)    收藏

    目的·利用软骨脱细胞基质(acellular cartilage matrix,ACM)与复合天然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生物材料,构建具有双网络交联的生物活性组织工程支架,用于软骨组织再生。方法·用核酸酶消化法消化掉软骨组织中细胞相关的免疫原性成分,并将细胞外基质相关糖蛋白、胶原结构保留,用DNA、组织糖胺多糖、胶原定量试剂盒通过分光光度仪检测软骨组织脱细胞效率。将ACM和SF配置成混合溶液,通过加入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与两者所含羟基、氨基发生亲核交联反应,冷冻干燥制成多孔仿生支架(n=5),同时以相同方法制备仅含有ACM或SF的多孔支架(n=5)。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支架微观孔隙结构,并通过力学测试对不同组支架的力学强度、弹性模量以及回弹性进行评估,以吸水率反映支架的内外物质交换能力。分离并培养兔耳软骨细胞,接种于ACM-SF支架上,SEM观察培养1、4、7 d后细胞在支架上的黏附、分布与基质分泌情况,活/死细胞双染色观察细胞活力状况,通过CCK-8检测支架的细胞毒性,并于裸鼠皮下植入细胞支架复合物,体内培养4周、8周后,行组织学检测。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酶消化后的软骨脱细胞基质几乎无细胞残留,并保留了软骨细胞外基质活性成分。ACM-SF制备的复合支架具有相互连通的微孔结构和良好的弹性,湿态下多次压缩后能恢复原状,ACM-SF的吸水率达到了近20倍,为细胞黏附环境提供了有效的物质交换条件。此外,该支架无生物毒性,具有促进软骨细胞增殖的能力;组织学检测显示,ACM-SF支架可在体内再生均质、典型的软骨组织。结论·ACM-SF复合多孔支架具有良好的仿生微环境,可应用于组织工程软骨再生。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ZNF384融合亚型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及预后研究进展
    李瑛, 谭阳霞, 尹虹心, 蒋雁翎, 陈立, 蒙国宇
    2023, 43 (5): 631-64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5.015

    摘要392)   HTML13)    PDF(pc) (2268KB)(207)    收藏

    由染色体易位引起的融合基因已成为白血病的主要致病因素。锌指蛋白384(zinc finger protein 384,ZNF384)融合作为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中的非典型融合亚型,在不同的年龄群体中广泛发生。ZNF384具有丰富的融合伴侣,其中E1A结合蛋白p300(E1A binding protein p300,EP300)、转录因子3(transcription factor 3,TCF3)、TATA-box binding protein associated factor 15(TAF15)的融合频率最高。这些融合蛋白均保留了完整的ZNF384结构,但融合伴侣则有不同程度的缺失,说明不同的ZNF384融合亚型之间具有相似的致AL发生发展机制。现有研究主要认为ZNF384融合蛋白通过染色质重塑调控下游蛋白的转录表达,在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基因组修复中发挥潜在作用。ZNF384融合患者同时表达淋系和髓系特有的抗原,在疾病的进展中具有谱系转化特性,丰富的免疫表型给治疗方式带来了不确定性,并与融合亚型、发病年龄一起影响患者的临床结局。该文通过对近10年已发表的案例和大型队列研究进行统计归纳分析,进一步确认了ZNF384融合及其各亚型AL在现有研究背景下的发生频率,总结了已有的机制信息,并对不同治疗方式下ZNF384融合患者的预后作了简要分析,以期为后续针对这一独特亚型AL的诊疗和研究提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应用于淋巴瘤诊疗及预后预测的研究进展
    程然, 胡佳佳, 李彪
    2023, 43 (6): 781-78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6.016

    摘要228)   HTML23)    PDF(pc) (1313KB)(197)    收藏

    淋巴瘤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全身各器官可受累,各亚型间临床特点存在很大差异。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是淋巴瘤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中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利于高侵袭性淋巴瘤的解剖学定位及代谢特征量化。该法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病灶与血池的代谢变化从而系统评价疾病。但淋巴瘤异质性及18F-FDG PET/CT鉴别的局限性增加了医师的诊断难度,从而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及预后。随着计算机硬件和图像分析技术的进步,基于提取病灶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诊断的影像组学技术应运而生。许多研究者投身于淋巴瘤18F-FDG PET/CT的影像组学研究,通过特征数据与相关临床数据结合建立模型,将图像信息、临床信息、病理及生存期等随访结果有效关联,提高了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根据模型预测预后和疗效,有望减少因医师经验差异导致的主观误差,辅助实现精准医疗。该文从诊断和鉴别诊断、预后预测和风险分级、药物疗效预测及影像组学分析算法优化等方面,对近年来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应用于淋巴瘤诊疗及预后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机器学习、开发医学影像分析技术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不同矢状骨面型颞下颌关节形态的研究进展
    王思婕, 斯佳萍, 周宇, 骆定雯, 高璐, 陈小燕
    2023, 43 (5): 648-65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5.017

    摘要159)   HTML12)    PDF(pc) (1319KB)(196)    收藏

    颞下颌关节作为口颌面部最重要的关节,其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对于正畸、修复及咬合重建、正颌治疗结果的长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颞下颌关节的形态特征受到颅颌面解剖结构、矢状向和垂直向骨面型、牙列咬合与咀嚼肌功能等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口腔修复及正畸治疗理念和影像学技术的提升,探究不同矢状骨面型间颞下颌关节形态差异的研究日益增多,但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且缺乏归纳与总结,导致目前尚无统一定论。该文从关节窝及髁突的位置和形态方面分别归纳,对不同矢状骨面型与颞下颌关节形态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分析各研究间的差异,以期进一步明确不同矢状骨面型与颞下颌关节形态特征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神经免疫紊乱在特应性皮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宣臻全, 陈轩祎, 姚志荣
    2023, 43 (8): 1049-105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8.014

    摘要180)   HTML30)    PDF(pc) (1227KB)(188)    收藏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湿疹样皮肤病变、瘙痒和干皮症。近来有研究发现,AD患者的皮损中的感觉神经元可同时与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免疫细胞异常互作,导致神经免疫紊乱的发生。其中,参与神经免疫紊乱的感觉神经元有2类,包括组胺能感觉神经元和非组胺能感觉神经元。在神经免疫紊乱中,KC和免疫细胞可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IL-13、IL-31、IL-33、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等促炎细胞因子以及C-X-C模体趋化因子配体12(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2,CXCL12)、CXCL10等趋化因子激活感觉神经元以诱发瘙痒,还可分泌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鞘胚素等神经肽诱导感觉神经元过度生长,以促进神经免疫互作。同时,感觉神经元过度释放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P物质等神经肽可作用于KC和免疫细胞,从而加剧皮肤炎症。近年来,诸多靶向神经免疫紊乱的药物处于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等阶段,或已上市用于AD治疗,其中该课题组发现局麻药物利多卡因可靶向神经免疫紊乱并能够在临床上缓解AD患者的瘙痒及皮肤炎症。目前,神经免疫紊乱在AD中的作用鲜少被系统性讨论。基于此,该文围绕参与神经免疫紊乱的感觉神经元种类,KC、免疫细胞及感觉神经元在神经免疫紊乱中的作用,以及靶向神经免疫紊乱的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国产定制型全颞下颌关节假体的研发与应用
    陈旭卓, 毛懿, 袁丹, 张善勇, 杨驰
    2023, 43 (5): 524-53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5.002

    摘要261)   HTML12)    PDF(pc) (2636KB)(187)    收藏

    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假体置换是关节重建的有效方法之一。与自体骨移植置换关节相比,人工关节置换具有无需开辟第二术区、手术时间短、即刻功能恢复等优势,目前已成为国际上关节重建的首选方案。其中定制型假体具有量身定制、去骨少等优势,然而中国尚无此类产品,因此研发一款国产化、定制型且符合中国人颌骨解剖特征的全TMJ假体十分重要。自2009年开始,笔者团队开始自主研发适合于中国人的全TMJ假体,历经3代假体的研发,已逐步实现了多孔钛合金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UHMWPE)的稳定连接,金属-非金属连接关节窝假体制造工艺日益成熟。2017年团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采用搅拌摩擦焊接技术成功研发出第3代定制型全TMJ假体。国产定制型假体的相关力学性能已超过国际同类产品,其临床初步应用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短期随访结果。同时为了确保假体从设计加工到临床应用的高效性和精确性,笔者团队制定了一条较为成熟的标准化流程,并改进了假体植入手术。该文对国产定制型全TMJ假体系统近10余年的研发与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总结,并对未来国产假体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RBX1通过STAT1调控葡萄膜黑色素瘤免疫相关基因
    周晓雯, 李倩, 张哲, 沈键锋, 范先群
    2023, 43 (6): 709-71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6.007

    摘要230)   HTML32)    PDF(pc) (3226KB)(187)    收藏

    目的·探索RBX1(ring-box protein 1)在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VM)肿瘤细胞中对免疫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方法·通过检索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RBX1在肿瘤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临床分期、生存预后的相关性。使用靶向RBX1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分别在UVM细胞系92.1、OMM2.3和MEL290中瞬时敲低RBX1,并对瞬时敲低RBX1的92.1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siRBX1转染细胞与对照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对差异基因进行分析,探究RBX1与肿瘤免疫相关基因的关系。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别检测瞬时敲低RBX1的92.1、OMM2.3和MEL290细胞系中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1,STAT1)及其下游的CXC趋化因子配体9(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9,CXCL9)和CXCL10的mRNA表达水平,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92.1细胞中STAT1及p-STAT1蛋白表达水平。在瞬时敲低RBX1的细胞系OMM2.3和MEL290中,分别加入5 nmol/L或10 nmol/L的STAT1抑制剂fludarabine,处理48 h后通过qPCR检测CXCL9CXCL10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表明:与正常组织相比,RBX1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在肾上腺皮质癌和UVM中显著高表达;且这2种肿瘤分期晚的患者,RBX1表达水平更高,同时RBX1表达水平高的患者的总生存期更短(均P<0.05)。对瞬时敲低RBX1的92.1细胞和对照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差异基因,并且GSEA结果显示,RBX1参与调控肿瘤免疫相关通路。热图分析显示RBX1敲低后STAT1表达水平上升。在92.1、OMM2.3和MEL290细胞系中,qPCR结果显示RBX1敲低后STAT1CXCL9CXCL10的mRNA表达水平上升,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92.1细胞系中敲低RBX1后STAT1及p-STAT1表达水平上升。加入STAT1抑制剂后,OMM2.3和MEL290细胞系中的CXCL9CXCL10 mRNA上调表达被抑制。结论·RBX1在UVM细胞中可能通过STAT1调控CXCL9和CXCL10的表达,参与肿瘤免疫调控。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儿童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一项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王颖雯, 李小玲, 代佳佳, 刘芳, 黄剑峰, 王立波, 张晓波, 冯瑞
    2023, 43 (6): 665-67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6.002

    摘要271)   HTML28)    PDF(pc) (1773KB)(184)    收藏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难治性哮喘患儿674例,建立动态队列。收集队列成员的基本信息(包括患儿性别、年龄、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等)和共存疾病情况,评估其哮喘控制情况、药物吸入技术水平、药物依从性,以及肺功能指标[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和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orced expiratory flow at 50% of FVC exhaled,FEF50)、FEF75、FEF25-75占预计值百分比]、气道炎症指标[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检测值]和过敏状态指标[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计数和总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浓度]。所有队列成员分别在其进入队列的第3、6、9和12个月至该院哮喘专病门诊接受再次评估。结果·至队列终点时,有52例(7.7%)患儿被诊断为重症哮喘。处于二手烟暴露环境、家中常年使用空调、共存疾病为鼻炎/鼻窦炎、FEV1%预计值<80%、FEV1/FVC<80%、小气道功能障碍、EOS>300/μL、IgE>200国际单位(international unit,IU)/L、FeNO>20/25 ppb[FeNO>20 ppb(≤12岁),>25 ppb(>12岁),1 ppb=1×10-9 mol/L]在重症哮喘患儿中占比较高,母乳喂养至6月龄及以上、药物依从性好在非重症患儿中占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11岁重症哮喘患儿中男性占比更多,12~17岁重症哮喘患儿中女性占比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气道功能障碍是发生重症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OR=5.158(95%CI 2.516~10.572)]。结论·难治性哮喘患儿在规范管理1年后,重症哮喘患儿占比有显著下降趋势;小气道功能障碍是其进展为重症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水凝胶刚度影响髓核细胞表型及其功能的体内外研究
    陈泽昊, 吕振东, 张震, 崔文国, 张煜辉
    2023, 43 (7): 804-81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7.002

    摘要239)   HTML30)    PDF(pc) (4157KB)(180)    收藏

    目的·探究水凝胶刚度对髓核细胞表型及其治疗大鼠椎间盘退变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不同浓度甲基丙烯酸酯明胶(methacrylate gelatin,GelMA)的水凝胶,使用流变分析和单轴压缩实验检测其刚度,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其微观结构和形态。将具有正常表型的髓核细胞接种于GelMA水凝胶表面,活/死细胞染色评价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鬼笔环肽染色观察髓核细胞在不同刚度培养基质上的生长形态。免疫荧光染色追踪髓核细胞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的核定位,实时定量PCR检测髓核细胞相关基因[神经细胞黏附分子1(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Ncam-1)、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Acan)和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sex-determing region of Y chromosome,SRY)-盒转录因子9(SRY-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9,Sox9)]的表达水平。建立大鼠尾椎针刺椎间盘退变模型,获取不同培养基上的髓核细胞并分别注射到退变椎间盘中,4周后行磁共振成像检测,分析各实验组椎间盘含水量,组织学方法检测椎间盘结构和蛋白聚糖水平。结果·当GelMA预聚溶液浓度为4%和15%时,所得水凝胶的弹性模量分别为1 kPa和200 kPa。SEM显示水凝胶均呈疏松多孔结构,且水凝胶的孔隙率随其刚度增加而显著降低。体外实验显示2种刚度的GelMA水凝胶基质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相较于硬水凝胶基质(15%GelMA),软水凝胶基质(4% GelMA)上培养的髓核细胞伸长率更低、扩散面积更小,并表现出YAP在细胞质聚集的趋势。髓核细胞相关基因表达检测显示:软水凝胶基质组Sox9、AcanNcam-1的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23.7、6.6和12.7倍。体内实验显示,用不同刚度基质培养的髓核细胞治疗退变椎间盘,软水凝胶基质组的椎间盘含水量及结构完整度均高于硬水凝胶基质组。结论·相比于高刚度GelMA水凝胶,低刚度水凝胶基质能更好地维持髓核细胞的生长表型,并使其发挥更好的治疗椎间盘退变的功效。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