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 基础研究
    高脂饮食孕鼠胎盘微环境特征及其意义
    徐一丹, 张骞仁, 卢星宇, 董艳
    2023 (4):  397-40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4.001

    摘要 ( 316 )   HTML ( 386 )   PDF(4365KB) ( 399 )  

    目的·通过分析高脂饮食对孕鼠胎盘微环境的影响,探讨胎盘微环境改变在母子代际传递中的作用。方法·3周龄C57BL/6J雌性小鼠在适应环境1周后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高脂饲料(高脂饮食组,HFD组)和普通饲料(对照饮食组,CD组),5周后分别与正常饲喂雄鼠交配怀孕,2组孕鼠按照原饲料继续喂养至孕20 d。于孕20 d时收集母鼠胎盘、肝脏和胎鼠肝脏组织,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ting以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观察母鼠高脂饮食对胎盘炎症状态和胎盘结构的影响;检测胎鼠肝脏组织脂质沉积水平;检测子鼠3周龄断乳时的体质量、空腹血糖和腹腔注射葡萄糖糖耐量检测水平。结果·经孕前与孕期饮食干预后,HFD组母鼠体质量增加,肝脏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A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均明显高于CD组母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D组相比,HFD组胎鼠肝组织可见大小不等的脂性空泡,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肝脏TAG水平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D组子鼠3周龄时体质量明显升高,空腹血糖水平升高,葡萄糖耐量试验曲线下面积增加(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FD组母鼠胎盘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明显增加(均P<0.05),而IL-1β水平无明显变化;H-E染色显示HFD组胎盘迷路区(母胎交换区)面积占比明显减少,通过ImageJ软件统计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血管间膜增厚,母体血窦狭小;RT-PCR结果显示HFD组胎盘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zonula occludens 1)和claudin的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母代高脂饮食可引起胎盘炎症因子水平增加和胎盘结构异常,这些改变可能与子代糖脂代谢紊乱有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小细胞外囊泡对骨质疏松症的改善作用
    李旭冉, 陶诗聪, 郭尚春
    2023 (4):  406-41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4.002

    摘要 ( 326 )   HTML ( 390 )   PDF(7654KB) ( 319 )  

    目的·探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来源的小细胞外囊泡(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EV)对小鼠破骨细胞分化和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以及对骨质疏松症小鼠的影响。方法·培养BMSC并通过差速离心法提取sEV,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及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鉴定得到的sEV。通过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及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刺激RAW264.7细胞以诱导形成破骨细胞,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及鬼笔环肽染色检测sEV对破骨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sEV对破骨细胞标志基因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TSK)及c-Jun(Jun proto-oncogene)mRNA表达量的影响。使用脂多糖刺激RAW264.7细胞极化为M1型巨噬细胞;使用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及IL-13刺激RAW264.7细胞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EV对M1及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通过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及TRAP染色观察sEV对骨质疏松症小鼠模型腰椎骨组织的影响。结果·TEM及NTA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sEV具有典型的球状结构,直径为30~150 nm。TRAP染色及鬼笔环肽染色结果显示,BMSC来源的sEV能够有效抑制RAW264.7细胞融合形成破骨细胞。PCR结果表明sEV能够降低CREBCTSKc-Jun mRNA的表达量(均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BMSC来源的sEV能够抑制RAW264.7细胞极化为M1型巨噬细胞,促进其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Micro-CT检测结果显示,sEV干预后模型小鼠腰椎骨小梁数量和骨体积分数显著高于未干预小鼠(均P<0.05);TRAP染色结果显示,sEV干预后腰椎组织中的破骨细胞数量减少。结论·人BMSC来源的sEV可以延缓骨质疏松小鼠的骨质流失,这可能与其抑制小鼠破骨细胞分化及促进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有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CRISPR/Cas9n技术建立携带mT-F2A-EGFP报告系统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系
    王靖怡, 王琼
    2023 (4):  417-42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4.003

    摘要 ( 207 )   HTML ( 366 )   PDF(4013KB) ( 237 )  

    目的·通过CRISPR/Cas9n(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9 nickase)介导的同源定向修复(homologous-directed repair,HDR)技术在小鼠胚胎干细胞(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mESC)的中内胚层关键调控分子T-box转录因子Brachyury(即T基因)末端依次敲入手足口病毒2A(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2A,F2A)和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以建立T荧光报告细胞系(mT-F2A-EGFP)。方法·首先,针对T基因构建特异性单链导向RNA(single guide RNA,sgRNA)质粒和包含F2A-EGFP的供体质粒。利用电穿孔将这2种质粒递送到mESC E14Tg2a(E14)内,通过HDR在T基因末端插入F2A-EGFP。然后,通过药物筛选和基因测序验证所获得的单克隆细胞,并将其诱导形成类胚体(embryonic body,EB)进行分化。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技术分别监测mT-F2A-EGFP细胞克隆在分化前后的荧光信号变化,并进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来检测多能性标志基因、中内胚层以及外胚层标志基因的转录水平变化。同时,检测克隆细胞的周期、生长曲线,并利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染色检测候选克隆干细胞特性。最后,挑选克隆细胞系T1进行了EB分化。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分选出分化细胞群中EGFP荧光表达细胞(EGFP)和无荧光表达的细胞(EGFP),并检测各谱系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EGFP被正确插入到E14细胞的T基因,其荧光强度能正确反映T基因表达水平且未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当T1报告克隆分化时,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分选出的包含mT-F2A-EGFP的荧光细胞主要高表达中内胚层标志基因。结论·成功构建携带mT-F2A-EGFP的mESC,可实现对T基因调控程度的快速监测,并实时追踪分化过程中表达T基因标记EGFP的中内胚层细胞。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蓝藻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rthropin的制备及其靶蛋白酶的筛选
    许佳伟, 周爱武, 杨愈丰
    2023 (4):  428-43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4.004

    摘要 ( 174 )   HTML ( 37 )   PDF(3094KB) ( 186 )  

    目的·制备高纯度的蓝藻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serpin),筛选其靶蛋白酶,并探究其抑制活性。方法·通过氨基酸序列分析,在人类口腔微生物组数据库(eHOMD)发现了一种钝顶节旋藻(Arthrospira platensis)的serpin,将其命名为arthropin;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SUMO3-arthropin,将其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诱导表达;采用镍离子亲和层析、酶切、反向镍离子亲和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的4步层析纯化方案将arthropin重组蛋白分离纯化;将arthropin重组蛋白分别与活化的凝血因子Ⅸ(activated factor Ⅸ,FⅨa)、FⅩa、FⅪa、活化的蛋白C(activated protein C,APC)、激肽释放酶1(kallikrein 1,KLK1)等14种丝氨酸蛋白酶共孵育,再利用SDS-PAGE分析共价复合物形成情况,利用反应动力学方法检测arthropin对KLK1的抑制速率。对arthropin重组蛋白的结晶条件进行筛选,选取合适的晶体进行X射线衍射并采集数据。利用AlphaFlod Colab预测arthropin亚稳态结构模型。结果·SDS-PAGE分析发现,arthropin融合蛋白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表达;纯化后,获得了高纯度的与理论相对分子质量(45 800)相近的arthropin重组蛋白。将arthropin重组蛋白与14种丝氨酸蛋白酶共孵育后发现,arthropin能与FⅩa、APC、FⅨa、FⅪa、胰蛋白酶(trypsin)、组织蛋白酶G(cathepsin G)、KLK1、KLK7和凝血酶(thrombin)9种蛋白酶形成稳定的共价复合物。Arthropin抑制KLK1的二级反应抑制速率常数为1.7×103 L/(mol·s)。Arthropin重组蛋白可以在25%聚乙二醇单甲醚550(PEG MME 550)、0.1 mol/L吗啉乙磺酸(MES,pH 6.5)、0.01 mol/L ZnCl2条件下形成片状晶体,X射线衍射分辨率为10 ?(1 ?=1×10-10 m)。AlphaFlod Colab预测结果发现,arthropin具有经典的抑制型serpin的结构特点。结论·成功获得高纯度的钝顶节旋藻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arthropin,其具有较广谱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能力,但抑制速率较低。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 临床研究
    基于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参数与临床风险因素的术后胰瘘改良预测模型
    田晓梵, 董怡, 楼文晖, 张琪, 邱艺杰, 左丹, 王文平
    2023 (4):  437-44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4.005

    摘要 ( 185 )   HTML ( 41 )   PDF(2304KB) ( 165 )  

    目的·基于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方法定量评估胰腺组织软硬度,改良现有术后临床胰瘘(clinically relevant 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CR-POPF)的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纳入拟诊为胰腺肿瘤并计划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胰腺外科手术的患者,收集患者相关临床信息。在手术前1周内使用声触诊组织弹性成像与量化技术(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and quantification technology,VTIQ)测量胰腺病灶及门静脉前方胰体部正常腺体实质弹性定量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值。术中外科医师通过对胰腺组织的直接触诊定性评估组织质地,并将胰腺触诊结果分为质地软或中等-硬。术后3周随访期内,根据2016年国际胰瘘研究组织的标准对CR-POPF进行诊断。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围手术期CR-POPF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与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比较改良模型与现有临床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及临床效益。结果·2021年9月到2022年3月,共有100名患者被纳入研究,包括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者33例(33.0%)及胰体尾切除术者67例(67.0%)。通过术后3周的随访发现35例(35.0%)患者并发CR-POPF。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门静脉前方胰体部实质的低SWV值[lgOR=-2.934(95%CI -4.387~-1.479),P=0.000],较窄的主胰管内径(≤3 mm)[lgOR=0.805(95%CI 0.274~1.335),P=0.003]为胰腺切除术后并发CR-POPF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SWE定量参数改良的风险评估模型预测CR-POPF的ROC曲线下面积达0.842,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似然比分别为85.7%、64.6%、70.5%、81.8%及2.422。与现有临床预测模型[胰瘘风险评分(fistula risk score,FRS)和改良胰瘘风险评分(alternative fistula risk score,a-FRS)]相比,DCA结果显示基于SWE的改良模型具有更好的临床效益。结论·结合SWE定量参数与CR-POPF临床关键危险因素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和临床效益,且能在术前对CR-POPF风险进行无创、定量、客观的评估。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中期早产儿校正18月龄神经发育状况和影响因素
    沈力, 黄亨烨, 于广军
    2023 (4):  445-45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4.006

    摘要 ( 203 )   HTML ( 39 )   PDF(1671KB) ( 150 )  

    目的·了解出生胎龄≤34周的早中期早产儿在校正月龄18个月时的神经发育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20年4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中心住院,并在出院后进行规律随访的早中期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早产儿及其父母的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相关资料。根据校正月龄18个月时的格塞尔发育量表(Gesell Development Schedule,GDS)结果,将早产儿分为神经发育正常组和神经发育迟缓组。比较2组在早产儿基本人口学特征、出生情况、父母亲基本人口学特征和产检情况方面的差异,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探讨早产儿神经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了929例早产儿,其中男童527例(56.7%)、女童402例(43.3%),平均胎龄为(31.06±2.23)周,极早早产儿138例(14.9%)。在校正月龄18个月时,发生神经发育迟缓共147例(15.8%),在粗动作能、细动作能、言语能、应物能和应人能的异常率分别为7.4%、9.7%、17.9%、14.2%和13.7%。对神经发育迟缓组和正常组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发现,性别、是否为极早早产儿、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和是否发生宫内窘迫在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男童(OR=1.60,95%CI 1.05~2.44,P=0.028)、剖宫产分娩(OR=1.67,95%CI 1.08~2.60,P=0.022)、极早早产儿(OR=2.20,95%CI 1.34~3.62,P=0.002)和发生宫内窘迫(OR=5.03,95%CI 2.11~11.99,P=0.000)是早中期早产儿神经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结论·男童、极早早产儿、剖宫产分娩和发生宫内窘迫的早中期早产儿发生神经发育迟缓的可能性较高,应重点关注和加强这类早产儿的随访管理。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狭颅症儿童颅骨修补术中出血量的影响因素
    姜静, 卞勇, 郑吉建, 黄悦
    2023 (4):  453-45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4.007

    摘要 ( 158 )   HTML ( 39 )   PDF(1544KB) ( 105 )  

    目的·分析和探讨择期行开放性颅骨修补手术的狭颅症(颅缝早闭)患儿术中出血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201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断为颅缝早闭,并择期行开放性颅骨修补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长、体质量、早闭颅缝类型、早闭颅缝数量、既往颅面部手术史、症状持续时间、家族史、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术中血制品输注量、术中输液量以及止血药物使用等。根据术中出血量是否超过其自身循环总血容量的20%分为大出血组(≥20%)和非大出血组(<20%)。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2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239例患儿,其中大出血组215例、非大出血组24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儿在年龄、体质量、身长、术中最低体温、早闭颅缝类型和手术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大出血组患儿年龄、体质量、身长、术中最低体温均低于非大出血组(均P<0.05),大出血组患儿术中红细胞悬液输入量高于非大出血组(P<0.05)。其余临床资料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体质量(B=-0.24,OR=0.79,95%CI 0.64~0.96,P=0.018)是儿童开放性颅骨修补术中大量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69(95%CI 0.57~0.81)。进一步计算约登指数为0.392,对应的体质量界值为10.45 kg。结论·狭颅症择期行颅骨修补术患儿体质量越小,术中发生大出血的风险越大,特别是体质量小于10.45 kg的患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宫颈机能不全孕妇早、中孕期盆底结构变化初探
    何萍, 邵飞雪, 郭丽丽, 李克婷, 毛笑园, 包怡榕, 王磊
    2023 (4):  459-46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4.008

    摘要 ( 179 )   HTML ( 36 )   PDF(2427KB) ( 112 )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探究有宫颈机能不全(cervical incompetence,CIC)史的孕妇早、中孕期盆底结构的变化特点。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建卡的早、中孕期孕妇,所有孕妇均有且仅有1次早产,或者中孕流产、引产史,按照前次妊娠有无CIC病史将其分为CIC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孕妇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孕周、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尿失禁发生率。运用二维、三维及四维盆底超声对静息状态、盆底肌收缩(pelvic floor muscle contraction,PFMC)状态和瓦尔萨尔瓦动作(Valsalva maneuver,VM)状态下2组女性盆底结构进行测量;测量参数包括:膀胱颈位置、尿道倾斜角、尿道旋转角、膀胱后角、膀胱颈移动度、宫颈位置、直肠壶腹部位置、肛提肌裂孔面积(area of urogenital hiatus,HA)、肛提肌裂孔左右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采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影响,分析CIC病史与盆底结构差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早、中孕期孕妇76例,其中CIC组39例,对照组37例。2组孕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IC组BMI、孕周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静息状态和PFMC状态下,2组孕妇盆底结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VM状态下,CIC组HA(P=0.016)和肛提肌裂孔前后径(P=0.014)显著增大,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般线性回归模型校正2组孕妇的孕周及BMI后发现,CIC病史与VM状态下HA(P=0.038)和肛提肌裂孔前后径(P=0.049)均存在相关性。CIC组和对照组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分别为10.25%和0,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23.07%和13.5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有CIC病史的孕妇VM状态下,HA和肛提肌裂孔前后径明显增大,肛提肌裂孔的形态改变以纵轴增加更为明显。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 循证医学
    脂质蓄积指数与中国成年人高血压关系的meta分析
    马卓然, 袁安彩, 蒋惠如, 陈潇雨, 张薇, 卜军
    2023 (4):  466-47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4.009

    摘要 ( 157 )   HTML ( 40 )   PDF(2312KB) ( 127 )  

    目的·探讨脂质蓄积指数(lipid accumulation product,LAP)与中国成年人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通过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搜集从建库到2022年8月中国成年人LAP与高血压相关研究。由2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分别独立地对所有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并使用JBI(Joanna Briggs Institute)诊断性研究量表对研究人群选择、可比性、暴露评价和结果等方面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对纳入的文献提取样本量、性别、灵敏度、特异度等信息,并使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5篇,中文文献1篇。纳入文献的JBI偏倚评分为14~17分,均大于总分的70%,认为偏倚较小。纳入样本总数48 329例,其中高血压患者15 74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人群中,LAP预测高血压的灵敏度为0.50(95%CI 0.35~0.64),特异度为0.78(95%CI 0.66~0.86);在女性中灵敏度为0.48(95%CI 0.32~0.64),特异度为0.77(95%CI 0.64~0.86);在男性中灵敏度为0.56(95%CI 0.39~0.72),特异度为0.64(95%CI 0.49~0.77)。纳入的总体人群综合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summary 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SROC曲线)下面积为0.70(95%CI 0.66~0.74),表明LAP和高血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在中国成年人群中,LAP与高血压有一定关联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恶性肿瘤荧光成像的研究进展
    王文博, 张方蓉, 石亭旺, 陈云丰
    2023 (4):  474-47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4.010

    摘要 ( 240 )   HTML ( 47 )   PDF(1491KB) ( 203 )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早期诊断并完整切除可显著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目前,临床上用于恶性肿瘤检查的影像学技术多存在灵敏度和时空分辨率差、成像扫描时间长等问题,无法对其行早期诊断,也难以满足手术导航的要求。作为一种具有优异成像特性的新型成像技术,荧光成像能够对生物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实时成像,即通过设计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特异性的荧光探针,实现对恶性肿瘤的精准检测;其灵敏度主要取决于探针的荧光基团,选择性和特异性则取决于探针是否采取有效的靶向策略。研究显示,发射波长在近红外窗口内的近红外荧光团,尤其在近红外第二窗口内的荧光团,其光学性质优异,可有效提升恶性肿瘤荧光成像的灵敏度;同时,基于恶性肿瘤独特的结构和代谢特性,各种靶向策略也已被开发出来用于设计“常亮”型荧光探针和“激活”型荧光探针,以显著提高恶性肿瘤荧光成像的选择性和特异性。基于此,该文对新近开发的近红外荧光团以及荧光探针靶向恶性肿瘤的策略进行综述。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强迫症患者大脑形态学特征研究进展
    张晨, 郭其辉, 范青
    2023 (4):  480-48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4.011

    摘要 ( 177 )   HTML ( 40 )   PDF(1231KB) ( 181 )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一种致残率高的常见精神障碍,以反复出现的闯入性想法或重复行为为主要临床特征,其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仍未被完全阐明。探索OCD患者大脑形态学特征对于了解OCD的病理机制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大脑形态学特征在辅助临床诊断与治疗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和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等神经调控技术在治疗OCD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探索OCD患者大脑形态学特征的异常可为神经调控靶点的选择提供依据。目前关于OCD患者大脑形态学特征的研究主要关注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cortico-striato-thalamo-cortical,CSTC)环路,该环路的异常与OCD的病理机制存在密切的关系。受限于不同研究之间入排标准、用药情况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差异,目前的研究存在很多不一致的结果,如何推进临床上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该文梳理了OCD患者大脑形态学特征的相关研究成果,并讨论了临床上的应用前景,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推动OCD病因学和临床治疗的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睡眠时型与技术成瘾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吴玉婧, 郭茜, 刘晓华, 李冠军
    2023 (4):  487-49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4.012

    摘要 ( 273 )   HTML ( 44 )   PDF(1361KB) ( 278 )  

    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昼夜节律,也带来了技术成瘾的全球性问题。众多研究表明睡眠时型与特定技术成瘾(如网络、手机、游戏和社交媒体)显著相关,这使得分析睡眠时型成为了探讨技术成瘾发生、发展和维持的新视角。睡眠时型包括清晨型、中间型和夜晚型,其中夜晚型是个体过度使用和依赖技术的风险因素。目前,有关睡眠时型与技术成瘾的研究多集中在两者的关系方面,鲜少有针对其内在作用机制的分析。基于此,该文从生理因素(如奖赏系统)、心理因素(如抑郁情绪)、个人因素(如性别、年龄、人格特质和睡眠模式)和环境因素(如父母教养风格)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并采用人-情绪-认知-执行交互模型和进化生命史理论从病因和进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对睡眠时型和技术成瘾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幽门螺杆菌参与胃癌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
    肖蓉, 陶双芬, 陈思宇, 郑磊贞, 朱美玲
    2023 (4):  495-49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4.013

    摘要 ( 203 )   HTML ( 46 )   PDF(1282KB) ( 116 )  

    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癌症,在东亚和东南亚人群中高发。全球大约有50%以上的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HP感染已被证实是GC的致病因素之一,与GC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联,与GC侵袭转移的关系虽尚无定论但也有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一方面,HP定植胃黏膜后,通过其关键毒力因子空泡细胞毒素A (vacuolating cytotoxin A,VacA)和细胞毒素相关抗原A(cytotoxin-associated antigen A,CagA)的作用使其得以长期存活于胃内,并参与GC细胞的增殖、上皮?间质转化来促进侵袭转移;另一方面,肿瘤微环境作为宿主免疫系统与肿瘤相互作用的场所,HP通过干扰肿瘤微环境内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促进肿瘤微环境酸性缺氧环境的形成以及改变微环境内细胞分化等方式,促使GC免疫逃逸从而促进GC的侵袭转移。HP感染如今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于GC发生发展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该文主要围绕上述2个方面,即关键毒力因子和肿瘤微环境来阐述HP感染与GC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期望能为GC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哮喘儿童小气道功能障碍的再认识
    朱思宇, 董晓艳
    2023 (4):  500-50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4.014

    摘要 ( 176 )   HTML ( 40 )   PDF(1292KB) ( 173 )  

    小气道功能障碍(small airway dysfunction,SAD)广泛存在于儿童哮喘的多个阶段,以气道炎症、气道重塑、气道高反应性为基础,其中气道炎症是SAD的主要病理特征。近年来研究发现,参与小气道病变进展的免疫细胞,如2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 2 innate lymphoid cell,ILC2)、巨噬细胞、粒细胞等,在哮喘相关的临床控制和靶向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脉冲振荡技术和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等临床检测技术的不断完善,SAD与儿童哮喘早期发生和发展有关的证据也越来越多。针对小气道的超细颗粒气雾剂和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研制为哮喘精准控制提供了新的手段。因此,小气道在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功能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既往研究表明,SAD会增加儿童哮喘不受控制的风险,但往往易被忽视。该文从发病机制、诊断评估和治疗3个方面阐述SAD及儿童哮喘的最新研究进展,希冀为以小气道为治疗靶点的长期哮喘管理提供新的视角及认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钾水平及其对预后影响
    门如, 朱旻霞, 张伟明
    2023 (4):  507-51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4.015

    摘要 ( 194 )   HTML ( 41 )   PDF(1277KB) ( 172 )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方式之一,血钾异常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代谢并发症,透析前高钾血症、透析期间和透析后低钾血症均可能与维持性血透患者全因死亡、心血管事件死亡有关。目前,血钾波动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因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间歇性治疗特点,患者经历更频繁的血钾波动,血钾变异性能较好地反映患者血钾稳态情况,血钾变异性大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良预后的潜在危险因素。此外,透析过程中患者血钾水平的急性变化易增加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和其他不良预后的发生风险。血清-透析液钾浓度梯度是影响钾清除的重要因素,其他透析液成分同样影响血钾清除。因此,加强患者血钾水平的监测和管理,选择适宜的透析液钾浓度,个体化制定透析处方有利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维持钾稳态,减少血钾异常发生,改善预后。该文简要阐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钾水平的变化特点,讨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钾水平对预后的影响,强调血钾变异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以及透析液成分对血钾水平稳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伴直立性震颤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28型1例报道
    汪群峰, 刘时华
    2023 (4):  514-51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4.016

    摘要 ( 137 )   HTML ( 38 )   PDF(2006KB) ( 93 )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SCA)是一组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的神经退行性疾病,SCA28型是其罕见的亚型,由致病基因AFG3L2的杂合突变引起。临床上通常表现为缓慢进行性步态和肢体共济失调、构音障碍、下肢反射亢进、凝视诱发的眼球震颤、上睑下垂、眼肌麻痹、踝反射减弱、帕金森综合征、肌张力障碍或认知障碍。该文报道1例伴直立性震颤的SCA28型患者,经基因检测发现患者AFG3L2基因存在c.2098G>A错义突变;同时回顾既往文献,总结79例SCA28型病例的临床症状和致病基因变异情况,以加强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辅助临床诊断。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