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17, Vol. 37 ›› Issue (12): 1691-.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7.12.021
徐仁应 1, 2,周一泉 1,李云 3,张晓敏 1,陈之琦 1,陆丽萍 1,万燕萍 1, 2
XU Ren-ying1, 2, ZHOU Yi-quan1, LI Yun3, ZHANG Xiao-min1, CHEN Zhi-qi1, LU Li-ping1, WAN Yan-ping1, 2
摘要: 目的 · 观察独生子女因素对小学生体质量指数(BMI)和体脂肪含量的影响。方法 · 2013 年对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行镇5 所小 学进行调查,采集小学生身高、体质量和体脂肪含量作为基线数据,并于 2014 和 2015 年重复测量。出生体质量、母乳喂养、学生饮 食、运动情况、父母教育程度及父母身高、体质量资料依据问卷调查表。体脂肪含量采用生物电阻抗法进行评估。采用Logistic 回归 和 Mix 模型评估独生子女因素与 BMI 和体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 · 2 515 名小学生(男生 1 323 名,女生 1 192 名)纳入研究,独生子 女比例为 72.0%(1 812/2 515)。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 BMI-Z 值高、运动时间多、父母教育程度高,但母乳喂养率低;独生子 女母亲 BMI 也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的母亲。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男孩(与女孩比较)、父母超重(与父母体质量正常比较)和巨大儿 (与正常出生体质量比较)是超重发生的危险因素;独生子女与否不增加超重的发生风险(OR=1.119,95% CI 为 0.911 ~ 1.374)。在 控制基线年龄、性别、出生体质量、喂养方式、膳食和运动因素后,与非独生子女比较,独生子女学生每年BMI(β=0.028,95% CI 为 -0.045 ~ 0.100)、 BMI-Z(β=0.002,95% CI 为 -0.034 ~ 0.037)和体脂肪含量(β=0.013,95% CI 为 -0.181 ~ 0.207)增长率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 · 独生子女因素对小学生 BMI、BMI-Z 和体脂肪含量未产生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