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AHMOUDI E, GREEN M J, CAIRNS M J. Dysregulation of circRNA expression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individual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bipolar disorder[J]. J Mol Med (Berl), 2021, 99(7): 981-991.
[本文引用: 2]
[2]
ENUKA Y, LAURIOLA M, FELDMAN M E, et al. Circular RNAs are long-lived and display only minimal early alterations in response to a growth factor[J]. Nucleic Acids Res, 2016, 44(3): 1370-1383.
[本文引用: 1]
[3]
NEDOLUZHKO A, GRUZDEVA N, SHARKO F, et al. The biomarker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circular RNAs in schizophrenia[J]. Cells, 2020, 9(10): 2238.
[本文引用: 2]
[4]
HUANG A Q, ZHENG H X, WU Z Y, et al. Circular RNA-protein interactions: functions, mechanisms, and identification[J]. Theranostics, 2020, 10(8): 3503-3517.
[本文引用: 2]
[5]
ZAIOU M. Circular RNAs as potential biomarkers and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metabolic diseases[J]. Adv Exp Med Biol, 2019, 1134: 177-191.
[本文引用: 1]
[6]
HOLDT L M, KOHLMAIER A, TEUPSER D. Molecular roles and function of circular RNAs in eukaryotic cells[J]. Cell Mol Life Sci, 2018, 75(6): 1071-1098.
[本文引用: 1]
[7]
LEGNINI I, DI TIMOTEO G, ROSSI F, et al. Circ-ZNF609 is a circular RNA that can be translated and functions in myogenesis[J]. Mol Cell, 2017, 66(1): 22-37.e9.
[本文引用: 1]
[8]
ZENG X X, LIN W, GUO M Z, et al.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and evaluation of circular RNA detection tools[J]. PLoS Comput Biol, 2017, 13(6): e1005420.
[本文引用: 1]
[9]
ZHUO C J, HOU W H, JIANG D G, et al. Circular RNAs in early brain development and their influenc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J]. Neural Regen Res, 2020, 15(5): 817-823.
[本文引用: 1]
[10]
LI Z X, LIU S, LI X R, et al. Circular RNA in schizophrenia and depression[J]. Front Psychiatry, 2020, 11: 392.
[本文引用: 1]
[11]
CUI X L, NIU W, KONG L M, et al. hsa_circRNA_103636: potential novel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biomarker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 Biomark Med, 2016, 10(9): 943-952.
[本文引用: 1]
[12]
ZHANG Y, DU L F, BAI Y, et al. CircDYM ameliorates depressive-like behavior by targeting miR-9 to regulate microglial activation via HSP90 ubiquitination[J]. Mol Psychiatry, 2020, 25(6): 1175-1190.
[本文引用: 1]
[13]
CHEN W, QIN C. General hallmarks of microRNAs in brain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J]. RNA Biol, 2015, 12(7): 701-708.
[本文引用: 1]
[14]
HANSEN T B, JENSEN T I, CLAUSEN B H, et al. Natural RNA circles function as efficient microRNA sponges[J]. Nature, 2013, 495(7441): 384-388.
[本文引用: 1]
[15]
LASDA E, PARKER R. Circular RNAs: diversity of form and function[J]. RNA, 2014, 20(12): 1829-1842.
[本文引用: 1]
[16]
HANNA J, HOSSAIN G S, KOCERHA J. The potential for microRNA therapeutics and clinical research[J]. Front Genet, 2019, 10: 478.
[本文引用: 1]
[17]
MEMCZAK S, JENS M, ELEFSINIOTI A, et al. Circular RNAs are a large class of animal RNAs with regulatory potency[J]. Nature, 2013, 495(7441): 333-338.
[本文引用: 1]
[18]
YU C Y, KUO H C. The emerging roles and functions of circular RNAs and their generation[J]. J Biomed Sci, 2019, 26(1): 29.
[本文引用: 1]
[19]
MAHMOUDI E, FITZSIMMONS C, GEAGHAN M P, et al. Circular RNA biogenesis is decreased in postmortem cortical gray matter in schizophrenia and may alter the bioavailability of associated miRNA[J].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19, 44(6): 1043-1054.
[本文引用: 2]
[20]
PIWECKA M, GLAŽAR P, HERNANDEZ-MIRANDA L R, et al. Loss of a mammalian circular RNA locus causes miRNA deregulation and affects brain function[J]. Science, 2017, 357(6357): eaam8526.
[本文引用: 1]
[21]
ZIMMERMAN A J, HAFEZ A K, AMOAH S K, et al. A psychiatric disease-related circular RNA controls synaptic gene expression and cognition[J]. Mol Psychiatry, 2020, 25(11): 2712-2727.
[本文引用: 4]
[22]
YELICK J, MEN Y Q, JIN S J, et al. Elevated exosomal secretion of miR-124-3p from spinal neurons positively associates with disease severity in ALS[J]. Exp Neurol, 2020, 333: 113414.
[本文引用: 1]
[23]
LIAO F P, ZHU L L, YANG J L, et al. Whole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identified circRNA profiles and the related networks in schizophrenia[J]. J Mol Neurosci, 2022, 72(8): 1622-1635.
[本文引用: 1]
[24]
YAO G F, NIU W, ZHU X L, et al. hsa_circRNA_104597: a novel potential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biomarker for schizophrenia[J]. Biomark Med, 2019, 13(5): 331-340.
[本文引用: 2]
[25]
YAMAMOTO T, KOSAKA N, OCHIYA T. Latest advances in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rom bench to bedside[J]. Sci Technol Adv Mater, 2019, 20(1): 746-757.
[本文引用: 1]
[26]
RAPOSO G, STOORVOGEL W. Extracellular vesicles: exosomes, microvesicles, and friends[J]. J Cell Biol, 2013, 200(4): 373-383.
[本文引用: 1]
[27]
SHAH R, PATEL T, FREEDMAN J E. Circulating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human disease[J]. N Engl J Med, 2018, 379(10): 958-966.
[本文引用: 1]
[28]
ZHANG G, YANG P. A novel cell-cell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in the nervous system: exosomes[J]. J Neurosci Res, 2018, 96(1): 45-52.
[本文引用: 1]
[29]
LI Y C, ZHAO J J, YU S L, et a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long RNA sequencing reveals abundant mRNA, circRNA, and lncRNA in human blood as potential biomarkers for cancer diagnosis[J]. Clin Chem, 2019, 65(6): 798-808.
[本文引用: 1]
[30]
LI Y, ZHENG Q P, BAO C Y, et al. Circular RNA is enriched and stable in exosomes: a promising biomarker for cancer diagnosis[J]. Cell Res, 2015, 25(8): 981-984.
[本文引用: 1]
[31]
DU Y, TAN W L, CHEN L, et al. Exosome transplantation from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causes schizophrenia-relevant behaviors in mice: an integrative multi-omics data analysis[J]. Schizophr Bull, 2021, 47(5): 1288-1299.
[本文引用: 1]
[32]
TAN G F, WANG L M, LIU Y Y, et al. The alterations of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in plasma exosomes from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J]. J Cell Physiol, 2021, 236(1): 458-467.
[本文引用: 1]
[33]
GUO C, LV H B, BAI Y L, et al. Circular RNAs in extracellular vesicles: promising candidate biomarkers for schizophrenia[J]. Front Genet, 2023, 13: 997322.
[本文引用: 1]
[34]
SINGH M, DWIBEDY S L L, BISWAL S R, et al. Circular RNA: a novel and potential regulator in pathophysiology of schizophrenia[J]. Metab Brain Dis, 2022, 37(5): 1309-1316.
[本文引用: 1]
[35]
SHARMA A R, BHATTACHARYA M, BHAKTA S, et al.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n circular RNAs: biogenesis, properties, functions, and therapeutic potential[J]. Mol Ther Nucleic Acids, 2021, 25: 355-371.
[本文引用: 1]
2
...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慢性精神疾病,由于其具有复发率、致残率以及终生患病率高等特点,常会导致患者社会和认知功能受损,给患者个体、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和沉重的经济负担.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对于精神分裂症的认识逐渐提高,但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医师对患者症状以及体征的主观认知和综合评估,缺乏客观的生理、生化以及病理指标[1 ] .当前,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在精神疾病中的研究不断增多.其中,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因具备高保守序列、组织特异性、抗降解性以及高特异性等特点备受关注[2 ] .多项研究表明circRNA在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或治疗干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3 ] ,为我们深入探讨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旨在对两者间关系的研究现状以及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
... MAHMOUDI等[1 ] 使用深度RNA测序技术分析了2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19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circRNA的表达,结果显示在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抑郁症患者的PBMC中,分别有22和33个circRNA发生了显著改变,且这些circRNA可与大量miRNA相互作用,而这些miRNA的靶向基因在精神疾病中富集.2022年的一项研究[23 ] 通过全转录组测序技术评估了3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ircRNA的表达谱,发现有450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而后又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进一步证实了异常表达的5种circRNA.YAO等[24 ] 研究也提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BMC存在9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qRT-PCR进一步验证出5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其中hsa_circRNA_103704、hsa_circRNA_103102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而hsa_circRNA_101836、hsa_circRNA_102101、hsa_circRNA_104597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值得注意的是,微阵列筛选结果[24 ] 显示PBMC中的hsa_circRNA_104597用于诊断精神分裂症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5%CI 0.83~0.9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31%和86.41%,表明其在诊断价值方面具有潜力;且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周后,患者hsa_circRNA_104597表达水平明显上调,提示hsa_circRNA_104597可能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治疗干预效果的生物标志物.circRNA的差异表达在以上多项研究中被证实,对我们理解circRNA在精神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参考. ...
1
...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慢性精神疾病,由于其具有复发率、致残率以及终生患病率高等特点,常会导致患者社会和认知功能受损,给患者个体、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和沉重的经济负担.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对于精神分裂症的认识逐渐提高,但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医师对患者症状以及体征的主观认知和综合评估,缺乏客观的生理、生化以及病理指标[1 ] .当前,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在精神疾病中的研究不断增多.其中,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因具备高保守序列、组织特异性、抗降解性以及高特异性等特点备受关注[2 ] .多项研究表明circRNA在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或治疗干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3 ] ,为我们深入探讨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旨在对两者间关系的研究现状以及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
2
...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慢性精神疾病,由于其具有复发率、致残率以及终生患病率高等特点,常会导致患者社会和认知功能受损,给患者个体、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和沉重的经济负担.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对于精神分裂症的认识逐渐提高,但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医师对患者症状以及体征的主观认知和综合评估,缺乏客观的生理、生化以及病理指标[1 ] .当前,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在精神疾病中的研究不断增多.其中,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因具备高保守序列、组织特异性、抗降解性以及高特异性等特点备受关注[2 ] .多项研究表明circRNA在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或治疗干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3 ] ,为我们深入探讨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旨在对两者间关系的研究现状以及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
... 研究[3 ] 表明,circ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基因表达的参与者和调节者.近年来,微小RNA(micro RNA,miRNA)介导的基因表达在精神疾病的病理研究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miRNA可与不同脑区靶基因相互作用,在大脑进化和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3 ] .研究[14 ] 表明,miRNA的活性受circRNA影响,这些circRNA中包含miRNA的靶点,并通过调控它们的活性发挥类似海绵的作用.circRNA可以通过聚集靶基因的拮抗miRNA来增强基因的表达,当circRNA分子被剪切时可再次释放先前聚集的miRNA来抑制靶基因的表达[15 ]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miRNA本身被认为是潜在的治疗药物[16 ] .然而,低靶向特异性和在细胞和组织中的高降解率使其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变成了一个复杂的问题.但由于circRNA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以及在分裂速度缓慢的细胞中不断积累的特点,使它们更适合用于不同类型的治疗,以调节miRNA或mRNA的表达.另外,circRNA能够与细胞质中大量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RBP)相互作用,这些蛋白质可参与circRNA的生物发生,并在各种细胞通路中协同工作,从而参与疾病的发生[4 ] .circRNA还可以通过与RNA聚合酶Ⅱ相互作用调控基因表达,甚至可以产生多肽和蛋白质[17 -18 ] .若circRNA及其靶基因的表达受到影响,可在遗传调控网络中引发一系列事件,从而导致病理状态.因而,针对破坏正常分子通路并导致精神分裂症的circRNA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这将对未来研究药物治疗靶点提供参考. ...
2
... circRNA是最常见的非编码、内源性、环状单链RNA分子,在细胞生命周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根据其结构域和生物发生特征,circRNA可分为3种常见类型[4 ] :① 外显子环状RNA(exon circular RNA,EcircRNA),主要定位于细胞质.② 内含子环状RNA(intron circular RNA,ciRNA),主要定位于细胞核.③ 外显子-内含子环状RNA(exon-intron circular RNA,EIciRNA),主要定位于细胞核.EcircRNA是最丰富的circRNA类型,占已知的circRNA 80%以上[5 ] .人们最初认为,真核生物中发现的circRNA是由非功能性剪接错误导致的,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积累起来的非功能性“垃圾”RNA[6 ] .但随着研究深入进展,人们认识到,蛋白质编码基因在生理条件下进行转录可得到前体信使RNA(pre-messenger RNA,pre-mRNA),其经过经典剪接(内含子被切割,一个外显子的3′端与相邻外显子的5′端连接),可产生成熟的信使RNA(message RNA,mRNA).但在某些情况下,pre-mRNA的反向剪接会导致外显子置乱(剪接产物的下游供体端与上游剪接受体位点共价结合),从而形成circRNA[7 ] .由于circRNA是共价闭合的连续环,缺乏典型的5′帽和3′poly-A尾巴,使它们具有抵抗RNA降解酶(一种具有3′到5′外切酶活性的酶,可以有效地消化几乎所有线性RNA)的特性.另外,由于缺少自由端,circRNA非常稳定,与相应的线性RNA相比,其半衰期超过48 h[8 ] . ...
... 研究[3 ] 表明,circ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基因表达的参与者和调节者.近年来,微小RNA(micro RNA,miRNA)介导的基因表达在精神疾病的病理研究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miRNA可与不同脑区靶基因相互作用,在大脑进化和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3 ] .研究[14 ] 表明,miRNA的活性受circRNA影响,这些circRNA中包含miRNA的靶点,并通过调控它们的活性发挥类似海绵的作用.circRNA可以通过聚集靶基因的拮抗miRNA来增强基因的表达,当circRNA分子被剪切时可再次释放先前聚集的miRNA来抑制靶基因的表达[15 ]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miRNA本身被认为是潜在的治疗药物[16 ] .然而,低靶向特异性和在细胞和组织中的高降解率使其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变成了一个复杂的问题.但由于circRNA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以及在分裂速度缓慢的细胞中不断积累的特点,使它们更适合用于不同类型的治疗,以调节miRNA或mRNA的表达.另外,circRNA能够与细胞质中大量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RBP)相互作用,这些蛋白质可参与circRNA的生物发生,并在各种细胞通路中协同工作,从而参与疾病的发生[4 ] .circRNA还可以通过与RNA聚合酶Ⅱ相互作用调控基因表达,甚至可以产生多肽和蛋白质[17 -18 ] .若circRNA及其靶基因的表达受到影响,可在遗传调控网络中引发一系列事件,从而导致病理状态.因而,针对破坏正常分子通路并导致精神分裂症的circRNA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这将对未来研究药物治疗靶点提供参考. ...
1
... circRNA是最常见的非编码、内源性、环状单链RNA分子,在细胞生命周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根据其结构域和生物发生特征,circRNA可分为3种常见类型[4 ] :① 外显子环状RNA(exon circular RNA,EcircRNA),主要定位于细胞质.② 内含子环状RNA(intron circular RNA,ciRNA),主要定位于细胞核.③ 外显子-内含子环状RNA(exon-intron circular RNA,EIciRNA),主要定位于细胞核.EcircRNA是最丰富的circRNA类型,占已知的circRNA 80%以上[5 ] .人们最初认为,真核生物中发现的circRNA是由非功能性剪接错误导致的,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积累起来的非功能性“垃圾”RNA[6 ] .但随着研究深入进展,人们认识到,蛋白质编码基因在生理条件下进行转录可得到前体信使RNA(pre-messenger RNA,pre-mRNA),其经过经典剪接(内含子被切割,一个外显子的3′端与相邻外显子的5′端连接),可产生成熟的信使RNA(message RNA,mRNA).但在某些情况下,pre-mRNA的反向剪接会导致外显子置乱(剪接产物的下游供体端与上游剪接受体位点共价结合),从而形成circRNA[7 ] .由于circRNA是共价闭合的连续环,缺乏典型的5′帽和3′poly-A尾巴,使它们具有抵抗RNA降解酶(一种具有3′到5′外切酶活性的酶,可以有效地消化几乎所有线性RNA)的特性.另外,由于缺少自由端,circRNA非常稳定,与相应的线性RNA相比,其半衰期超过48 h[8 ] . ...
1
... circRNA是最常见的非编码、内源性、环状单链RNA分子,在细胞生命周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根据其结构域和生物发生特征,circRNA可分为3种常见类型[4 ] :① 外显子环状RNA(exon circular RNA,EcircRNA),主要定位于细胞质.② 内含子环状RNA(intron circular RNA,ciRNA),主要定位于细胞核.③ 外显子-内含子环状RNA(exon-intron circular RNA,EIciRNA),主要定位于细胞核.EcircRNA是最丰富的circRNA类型,占已知的circRNA 80%以上[5 ] .人们最初认为,真核生物中发现的circRNA是由非功能性剪接错误导致的,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积累起来的非功能性“垃圾”RNA[6 ] .但随着研究深入进展,人们认识到,蛋白质编码基因在生理条件下进行转录可得到前体信使RNA(pre-messenger RNA,pre-mRNA),其经过经典剪接(内含子被切割,一个外显子的3′端与相邻外显子的5′端连接),可产生成熟的信使RNA(message RNA,mRNA).但在某些情况下,pre-mRNA的反向剪接会导致外显子置乱(剪接产物的下游供体端与上游剪接受体位点共价结合),从而形成circRNA[7 ] .由于circRNA是共价闭合的连续环,缺乏典型的5′帽和3′poly-A尾巴,使它们具有抵抗RNA降解酶(一种具有3′到5′外切酶活性的酶,可以有效地消化几乎所有线性RNA)的特性.另外,由于缺少自由端,circRNA非常稳定,与相应的线性RNA相比,其半衰期超过48 h[8 ] . ...
1
... circRNA是最常见的非编码、内源性、环状单链RNA分子,在细胞生命周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根据其结构域和生物发生特征,circRNA可分为3种常见类型[4 ] :① 外显子环状RNA(exon circular RNA,EcircRNA),主要定位于细胞质.② 内含子环状RNA(intron circular RNA,ciRNA),主要定位于细胞核.③ 外显子-内含子环状RNA(exon-intron circular RNA,EIciRNA),主要定位于细胞核.EcircRNA是最丰富的circRNA类型,占已知的circRNA 80%以上[5 ] .人们最初认为,真核生物中发现的circRNA是由非功能性剪接错误导致的,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积累起来的非功能性“垃圾”RNA[6 ] .但随着研究深入进展,人们认识到,蛋白质编码基因在生理条件下进行转录可得到前体信使RNA(pre-messenger RNA,pre-mRNA),其经过经典剪接(内含子被切割,一个外显子的3′端与相邻外显子的5′端连接),可产生成熟的信使RNA(message RNA,mRNA).但在某些情况下,pre-mRNA的反向剪接会导致外显子置乱(剪接产物的下游供体端与上游剪接受体位点共价结合),从而形成circRNA[7 ] .由于circRNA是共价闭合的连续环,缺乏典型的5′帽和3′poly-A尾巴,使它们具有抵抗RNA降解酶(一种具有3′到5′外切酶活性的酶,可以有效地消化几乎所有线性RNA)的特性.另外,由于缺少自由端,circRNA非常稳定,与相应的线性RNA相比,其半衰期超过48 h[8 ] . ...
1
... circRNA是最常见的非编码、内源性、环状单链RNA分子,在细胞生命周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根据其结构域和生物发生特征,circRNA可分为3种常见类型[4 ] :① 外显子环状RNA(exon circular RNA,EcircRNA),主要定位于细胞质.② 内含子环状RNA(intron circular RNA,ciRNA),主要定位于细胞核.③ 外显子-内含子环状RNA(exon-intron circular RNA,EIciRNA),主要定位于细胞核.EcircRNA是最丰富的circRNA类型,占已知的circRNA 80%以上[5 ] .人们最初认为,真核生物中发现的circRNA是由非功能性剪接错误导致的,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积累起来的非功能性“垃圾”RNA[6 ] .但随着研究深入进展,人们认识到,蛋白质编码基因在生理条件下进行转录可得到前体信使RNA(pre-messenger RNA,pre-mRNA),其经过经典剪接(内含子被切割,一个外显子的3′端与相邻外显子的5′端连接),可产生成熟的信使RNA(message RNA,mRNA).但在某些情况下,pre-mRNA的反向剪接会导致外显子置乱(剪接产物的下游供体端与上游剪接受体位点共价结合),从而形成circRNA[7 ] .由于circRNA是共价闭合的连续环,缺乏典型的5′帽和3′poly-A尾巴,使它们具有抵抗RNA降解酶(一种具有3′到5′外切酶活性的酶,可以有效地消化几乎所有线性RNA)的特性.另外,由于缺少自由端,circRNA非常稳定,与相应的线性RNA相比,其半衰期超过48 h[8 ] . ...
1
... 随着高通量RNA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进展,许多研究发现,哺乳动物中多种ncRNA在大脑中的表达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器官.其中,circRNA在大脑中就表现为高度富集,从胚胎期到成年期不断增加[9 ] .同时,circRNA在人脑中具有发育阶段特异性,在神经元突触中特别丰富且高度活跃.circRNA已被证实参与了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以及帕金森病等.LI等[10 ] 回顾了circRNA作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诊断性生物标志物的潜力.circRNA_103636在重症抑郁症患者血液中的表达与抗抑郁药物治疗成功率相关,可能可以作为预测治疗反应的标志物[11 ] .另一项研究[12 ] 揭示了单相抑郁症患者血液中circRNA的改变,该改变可以调节小鼠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抑郁样行为,突出了circRNA对胶质细胞功能的影响.以上circRNA在精神障碍中的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临床价值提供了重要参考. ...
1
... 随着高通量RNA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进展,许多研究发现,哺乳动物中多种ncRNA在大脑中的表达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器官.其中,circRNA在大脑中就表现为高度富集,从胚胎期到成年期不断增加[9 ] .同时,circRNA在人脑中具有发育阶段特异性,在神经元突触中特别丰富且高度活跃.circRNA已被证实参与了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以及帕金森病等.LI等[10 ] 回顾了circRNA作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诊断性生物标志物的潜力.circRNA_103636在重症抑郁症患者血液中的表达与抗抑郁药物治疗成功率相关,可能可以作为预测治疗反应的标志物[11 ] .另一项研究[12 ] 揭示了单相抑郁症患者血液中circRNA的改变,该改变可以调节小鼠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抑郁样行为,突出了circRNA对胶质细胞功能的影响.以上circRNA在精神障碍中的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临床价值提供了重要参考. ...
1
... 随着高通量RNA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进展,许多研究发现,哺乳动物中多种ncRNA在大脑中的表达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器官.其中,circRNA在大脑中就表现为高度富集,从胚胎期到成年期不断增加[9 ] .同时,circRNA在人脑中具有发育阶段特异性,在神经元突触中特别丰富且高度活跃.circRNA已被证实参与了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以及帕金森病等.LI等[10 ] 回顾了circRNA作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诊断性生物标志物的潜力.circRNA_103636在重症抑郁症患者血液中的表达与抗抑郁药物治疗成功率相关,可能可以作为预测治疗反应的标志物[11 ] .另一项研究[12 ] 揭示了单相抑郁症患者血液中circRNA的改变,该改变可以调节小鼠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抑郁样行为,突出了circRNA对胶质细胞功能的影响.以上circRNA在精神障碍中的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临床价值提供了重要参考. ...
1
... 随着高通量RNA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进展,许多研究发现,哺乳动物中多种ncRNA在大脑中的表达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器官.其中,circRNA在大脑中就表现为高度富集,从胚胎期到成年期不断增加[9 ] .同时,circRNA在人脑中具有发育阶段特异性,在神经元突触中特别丰富且高度活跃.circRNA已被证实参与了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以及帕金森病等.LI等[10 ] 回顾了circRNA作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诊断性生物标志物的潜力.circRNA_103636在重症抑郁症患者血液中的表达与抗抑郁药物治疗成功率相关,可能可以作为预测治疗反应的标志物[11 ] .另一项研究[12 ] 揭示了单相抑郁症患者血液中circRNA的改变,该改变可以调节小鼠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抑郁样行为,突出了circRNA对胶质细胞功能的影响.以上circRNA在精神障碍中的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临床价值提供了重要参考. ...
1
... 研究[3 ] 表明,circ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基因表达的参与者和调节者.近年来,微小RNA(micro RNA,miRNA)介导的基因表达在精神疾病的病理研究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miRNA可与不同脑区靶基因相互作用,在大脑进化和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3 ] .研究[14 ] 表明,miRNA的活性受circRNA影响,这些circRNA中包含miRNA的靶点,并通过调控它们的活性发挥类似海绵的作用.circRNA可以通过聚集靶基因的拮抗miRNA来增强基因的表达,当circRNA分子被剪切时可再次释放先前聚集的miRNA来抑制靶基因的表达[15 ]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miRNA本身被认为是潜在的治疗药物[16 ] .然而,低靶向特异性和在细胞和组织中的高降解率使其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变成了一个复杂的问题.但由于circRNA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以及在分裂速度缓慢的细胞中不断积累的特点,使它们更适合用于不同类型的治疗,以调节miRNA或mRNA的表达.另外,circRNA能够与细胞质中大量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RBP)相互作用,这些蛋白质可参与circRNA的生物发生,并在各种细胞通路中协同工作,从而参与疾病的发生[4 ] .circRNA还可以通过与RNA聚合酶Ⅱ相互作用调控基因表达,甚至可以产生多肽和蛋白质[17 -18 ] .若circRNA及其靶基因的表达受到影响,可在遗传调控网络中引发一系列事件,从而导致病理状态.因而,针对破坏正常分子通路并导致精神分裂症的circRNA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这将对未来研究药物治疗靶点提供参考. ...
1
... 研究[3 ] 表明,circ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基因表达的参与者和调节者.近年来,微小RNA(micro RNA,miRNA)介导的基因表达在精神疾病的病理研究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miRNA可与不同脑区靶基因相互作用,在大脑进化和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3 ] .研究[14 ] 表明,miRNA的活性受circRNA影响,这些circRNA中包含miRNA的靶点,并通过调控它们的活性发挥类似海绵的作用.circRNA可以通过聚集靶基因的拮抗miRNA来增强基因的表达,当circRNA分子被剪切时可再次释放先前聚集的miRNA来抑制靶基因的表达[15 ]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miRNA本身被认为是潜在的治疗药物[16 ] .然而,低靶向特异性和在细胞和组织中的高降解率使其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变成了一个复杂的问题.但由于circRNA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以及在分裂速度缓慢的细胞中不断积累的特点,使它们更适合用于不同类型的治疗,以调节miRNA或mRNA的表达.另外,circRNA能够与细胞质中大量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RBP)相互作用,这些蛋白质可参与circRNA的生物发生,并在各种细胞通路中协同工作,从而参与疾病的发生[4 ] .circRNA还可以通过与RNA聚合酶Ⅱ相互作用调控基因表达,甚至可以产生多肽和蛋白质[17 -18 ] .若circRNA及其靶基因的表达受到影响,可在遗传调控网络中引发一系列事件,从而导致病理状态.因而,针对破坏正常分子通路并导致精神分裂症的circRNA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这将对未来研究药物治疗靶点提供参考. ...
1
... 研究[3 ] 表明,circ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基因表达的参与者和调节者.近年来,微小RNA(micro RNA,miRNA)介导的基因表达在精神疾病的病理研究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miRNA可与不同脑区靶基因相互作用,在大脑进化和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3 ] .研究[14 ] 表明,miRNA的活性受circRNA影响,这些circRNA中包含miRNA的靶点,并通过调控它们的活性发挥类似海绵的作用.circRNA可以通过聚集靶基因的拮抗miRNA来增强基因的表达,当circRNA分子被剪切时可再次释放先前聚集的miRNA来抑制靶基因的表达[15 ]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miRNA本身被认为是潜在的治疗药物[16 ] .然而,低靶向特异性和在细胞和组织中的高降解率使其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变成了一个复杂的问题.但由于circRNA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以及在分裂速度缓慢的细胞中不断积累的特点,使它们更适合用于不同类型的治疗,以调节miRNA或mRNA的表达.另外,circRNA能够与细胞质中大量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RBP)相互作用,这些蛋白质可参与circRNA的生物发生,并在各种细胞通路中协同工作,从而参与疾病的发生[4 ] .circRNA还可以通过与RNA聚合酶Ⅱ相互作用调控基因表达,甚至可以产生多肽和蛋白质[17 -18 ] .若circRNA及其靶基因的表达受到影响,可在遗传调控网络中引发一系列事件,从而导致病理状态.因而,针对破坏正常分子通路并导致精神分裂症的circRNA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这将对未来研究药物治疗靶点提供参考. ...
1
... 研究[3 ] 表明,circ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基因表达的参与者和调节者.近年来,微小RNA(micro RNA,miRNA)介导的基因表达在精神疾病的病理研究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miRNA可与不同脑区靶基因相互作用,在大脑进化和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3 ] .研究[14 ] 表明,miRNA的活性受circRNA影响,这些circRNA中包含miRNA的靶点,并通过调控它们的活性发挥类似海绵的作用.circRNA可以通过聚集靶基因的拮抗miRNA来增强基因的表达,当circRNA分子被剪切时可再次释放先前聚集的miRNA来抑制靶基因的表达[15 ]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miRNA本身被认为是潜在的治疗药物[16 ] .然而,低靶向特异性和在细胞和组织中的高降解率使其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变成了一个复杂的问题.但由于circRNA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以及在分裂速度缓慢的细胞中不断积累的特点,使它们更适合用于不同类型的治疗,以调节miRNA或mRNA的表达.另外,circRNA能够与细胞质中大量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RBP)相互作用,这些蛋白质可参与circRNA的生物发生,并在各种细胞通路中协同工作,从而参与疾病的发生[4 ] .circRNA还可以通过与RNA聚合酶Ⅱ相互作用调控基因表达,甚至可以产生多肽和蛋白质[17 -18 ] .若circRNA及其靶基因的表达受到影响,可在遗传调控网络中引发一系列事件,从而导致病理状态.因而,针对破坏正常分子通路并导致精神分裂症的circRNA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这将对未来研究药物治疗靶点提供参考. ...
1
... 研究[3 ] 表明,circ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基因表达的参与者和调节者.近年来,微小RNA(micro RNA,miRNA)介导的基因表达在精神疾病的病理研究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miRNA可与不同脑区靶基因相互作用,在大脑进化和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3 ] .研究[14 ] 表明,miRNA的活性受circRNA影响,这些circRNA中包含miRNA的靶点,并通过调控它们的活性发挥类似海绵的作用.circRNA可以通过聚集靶基因的拮抗miRNA来增强基因的表达,当circRNA分子被剪切时可再次释放先前聚集的miRNA来抑制靶基因的表达[15 ]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miRNA本身被认为是潜在的治疗药物[16 ] .然而,低靶向特异性和在细胞和组织中的高降解率使其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变成了一个复杂的问题.但由于circRNA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以及在分裂速度缓慢的细胞中不断积累的特点,使它们更适合用于不同类型的治疗,以调节miRNA或mRNA的表达.另外,circRNA能够与细胞质中大量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RBP)相互作用,这些蛋白质可参与circRNA的生物发生,并在各种细胞通路中协同工作,从而参与疾病的发生[4 ] .circRNA还可以通过与RNA聚合酶Ⅱ相互作用调控基因表达,甚至可以产生多肽和蛋白质[17 -18 ] .若circRNA及其靶基因的表达受到影响,可在遗传调控网络中引发一系列事件,从而导致病理状态.因而,针对破坏正常分子通路并导致精神分裂症的circRNA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这将对未来研究药物治疗靶点提供参考. ...
1
... 研究[3 ] 表明,circ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基因表达的参与者和调节者.近年来,微小RNA(micro RNA,miRNA)介导的基因表达在精神疾病的病理研究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miRNA可与不同脑区靶基因相互作用,在大脑进化和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3 ] .研究[14 ] 表明,miRNA的活性受circRNA影响,这些circRNA中包含miRNA的靶点,并通过调控它们的活性发挥类似海绵的作用.circRNA可以通过聚集靶基因的拮抗miRNA来增强基因的表达,当circRNA分子被剪切时可再次释放先前聚集的miRNA来抑制靶基因的表达[15 ]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miRNA本身被认为是潜在的治疗药物[16 ] .然而,低靶向特异性和在细胞和组织中的高降解率使其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变成了一个复杂的问题.但由于circRNA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以及在分裂速度缓慢的细胞中不断积累的特点,使它们更适合用于不同类型的治疗,以调节miRNA或mRNA的表达.另外,circRNA能够与细胞质中大量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RBP)相互作用,这些蛋白质可参与circRNA的生物发生,并在各种细胞通路中协同工作,从而参与疾病的发生[4 ] .circRNA还可以通过与RNA聚合酶Ⅱ相互作用调控基因表达,甚至可以产生多肽和蛋白质[17 -18 ] .若circRNA及其靶基因的表达受到影响,可在遗传调控网络中引发一系列事件,从而导致病理状态.因而,针对破坏正常分子通路并导致精神分裂症的circRNA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这将对未来研究药物治疗靶点提供参考. ...
2
...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涉及神经发育障碍的精神疾病,对中枢神经系统差异表达的circRNA进行研究更加有助于探索疾病的病理机制.一项对死后健康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的研究[19 ] 分析显示,两者circRNA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共发现了574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超过2/3的circRNA在精神分裂症患者DLPFC中表达下调,且总体表达呈下降趋势.MAHMOUDI等[19 ] 通过对这些差异表达的circRNA分析发现,绝大多数circRNA具有miRNA的靶位点,是在大脑中调节miRNA活动的潜在海绵,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PIWECKA等[20 ] 已经证明circRNA CDR1as 可调节哺乳动物大脑中miRNA水平,敲除CDR1as 可使小鼠出现神经活动异常和行为障碍,并显示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受损.PPI是衡量感觉运动门控功能是否完善的重要行为学参数,已在神经精神障碍患者中被证实.该研究为circRNA CDR1as 可能参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提供了间接证据. ...
... [19 ]通过对这些差异表达的circRNA分析发现,绝大多数circRNA具有miRNA的靶位点,是在大脑中调节miRNA活动的潜在海绵,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PIWECKA等[20 ] 已经证明circRNA CDR1as 可调节哺乳动物大脑中miRNA水平,敲除CDR1as 可使小鼠出现神经活动异常和行为障碍,并显示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受损.PPI是衡量感觉运动门控功能是否完善的重要行为学参数,已在神经精神障碍患者中被证实.该研究为circRNA CDR1as 可能参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提供了间接证据. ...
1
... 精神分裂症是一类涉及神经发育障碍的精神疾病,对中枢神经系统差异表达的circRNA进行研究更加有助于探索疾病的病理机制.一项对死后健康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的研究[19 ] 分析显示,两者circRNA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共发现了574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超过2/3的circRNA在精神分裂症患者DLPFC中表达下调,且总体表达呈下降趋势.MAHMOUDI等[19 ] 通过对这些差异表达的circRNA分析发现,绝大多数circRNA具有miRNA的靶位点,是在大脑中调节miRNA活动的潜在海绵,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PIWECKA等[20 ] 已经证明circRNA CDR1as 可调节哺乳动物大脑中miRNA水平,敲除CDR1as 可使小鼠出现神经活动异常和行为障碍,并显示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PPI)受损.PPI是衡量感觉运动门控功能是否完善的重要行为学参数,已在神经精神障碍患者中被证实.该研究为circRNA CDR1as 可能参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提供了间接证据. ...
4
... circHomer1a是一种在额叶皮层大量表达的富含神经元的circRNA,源自荷马蛋白同源物1(homer scaffold protein 1,HOMER1 );HOMER1 是一种已知的调节神经元兴奋性和突触可塑性的基因,与精神疾病相关[21 ] .最近ZIMMERMAN等[21 ] 研究发现,在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PFC)和多能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元培养物中circHomer1a显著减少.在DLPFC和眶额叶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OFC)中,circHomer1a的改变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呈正相关.此外,该研究还通过在小鼠体内对OFC的circHomer1a进行特异性敲除,发现可导致OFC介导的认知灵活性的特定缺失[21 ] .动物实验发现,神经元RNA结合蛋白HuD可以与circHomer1a结合,影响后者在额叶皮层的突触表达.该研究揭示了一种与精神疾病相关的circRNA,通过调节突触基因表达和认知灵活性来参与疾病的生理病理机制[21 ] .尽管哺乳动物大脑中富含circRNA,但对其在脑功能和精神疾病中潜在作用的相关研究还是相对较少.以上研究发现对于探索精神障碍发病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揭示circRNA在精神疾病中可能存在未知的作用. ...
... [21 ]研究发现,在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PFC)和多能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元培养物中circHomer1a显著减少.在DLPFC和眶额叶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OFC)中,circHomer1a的改变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呈正相关.此外,该研究还通过在小鼠体内对OFC的circHomer1a进行特异性敲除,发现可导致OFC介导的认知灵活性的特定缺失[21 ] .动物实验发现,神经元RNA结合蛋白HuD可以与circHomer1a结合,影响后者在额叶皮层的突触表达.该研究揭示了一种与精神疾病相关的circRNA,通过调节突触基因表达和认知灵活性来参与疾病的生理病理机制[21 ] .尽管哺乳动物大脑中富含circRNA,但对其在脑功能和精神疾病中潜在作用的相关研究还是相对较少.以上研究发现对于探索精神障碍发病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揭示circRNA在精神疾病中可能存在未知的作用. ...
... [21 ].动物实验发现,神经元RNA结合蛋白HuD可以与circHomer1a结合,影响后者在额叶皮层的突触表达.该研究揭示了一种与精神疾病相关的circRNA,通过调节突触基因表达和认知灵活性来参与疾病的生理病理机制[21 ] .尽管哺乳动物大脑中富含circRNA,但对其在脑功能和精神疾病中潜在作用的相关研究还是相对较少.以上研究发现对于探索精神障碍发病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揭示circRNA在精神疾病中可能存在未知的作用. ...
... [21 ].尽管哺乳动物大脑中富含circRNA,但对其在脑功能和精神疾病中潜在作用的相关研究还是相对较少.以上研究发现对于探索精神障碍发病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揭示circRNA在精神疾病中可能存在未知的作用. ...
1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存在一定程度的血脑屏障受损,导致小分子进入外周血液中.有一项研究[22 ] 显示,血液等体液中的circRNA可以间接反映中枢神经系统circRNA的表达水平,可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提供便捷途径.外周血中的circRNA更容易被检测,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
1
... MAHMOUDI等[1 ] 使用深度RNA测序技术分析了2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19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circRNA的表达,结果显示在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抑郁症患者的PBMC中,分别有22和33个circRNA发生了显著改变,且这些circRNA可与大量miRNA相互作用,而这些miRNA的靶向基因在精神疾病中富集.2022年的一项研究[23 ] 通过全转录组测序技术评估了3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ircRNA的表达谱,发现有450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而后又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进一步证实了异常表达的5种circRNA.YAO等[24 ] 研究也提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BMC存在9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qRT-PCR进一步验证出5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其中hsa_circRNA_103704、hsa_circRNA_103102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而hsa_circRNA_101836、hsa_circRNA_102101、hsa_circRNA_104597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值得注意的是,微阵列筛选结果[24 ] 显示PBMC中的hsa_circRNA_104597用于诊断精神分裂症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5%CI 0.83~0.9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31%和86.41%,表明其在诊断价值方面具有潜力;且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周后,患者hsa_circRNA_104597表达水平明显上调,提示hsa_circRNA_104597可能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治疗干预效果的生物标志物.circRNA的差异表达在以上多项研究中被证实,对我们理解circRNA在精神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参考. ...
2
... MAHMOUDI等[1 ] 使用深度RNA测序技术分析了2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19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circRNA的表达,结果显示在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抑郁症患者的PBMC中,分别有22和33个circRNA发生了显著改变,且这些circRNA可与大量miRNA相互作用,而这些miRNA的靶向基因在精神疾病中富集.2022年的一项研究[23 ] 通过全转录组测序技术评估了3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ircRNA的表达谱,发现有450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而后又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进一步证实了异常表达的5种circRNA.YAO等[24 ] 研究也提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BMC存在9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qRT-PCR进一步验证出5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其中hsa_circRNA_103704、hsa_circRNA_103102表达水平显著上调,而hsa_circRNA_101836、hsa_circRNA_102101、hsa_circRNA_104597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值得注意的是,微阵列筛选结果[24 ] 显示PBMC中的hsa_circRNA_104597用于诊断精神分裂症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5%CI 0.83~0.9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31%和86.41%,表明其在诊断价值方面具有潜力;且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周后,患者hsa_circRNA_104597表达水平明显上调,提示hsa_circRNA_104597可能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治疗干预效果的生物标志物.circRNA的差异表达在以上多项研究中被证实,对我们理解circRNA在精神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参考. ...
... [24 ]显示PBMC中的hsa_circRNA_104597用于诊断精神分裂症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5%CI 0.83~0.9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31%和86.41%,表明其在诊断价值方面具有潜力;且抗精神病药物治疗8周后,患者hsa_circRNA_104597表达水平明显上调,提示hsa_circRNA_104597可能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治疗干预效果的生物标志物.circRNA的差异表达在以上多项研究中被证实,对我们理解circRNA在精神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参考. ...
1
... 需要特别指出,外周血中外泌体circRNA的相关研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外泌体是直径为50~150 nm、由细胞分泌的膜性小囊泡,广泛存在于血液、尿液和脑脊液中[25 ] .外泌体分泌最初被认为是细胞消除不必要蛋白质的一种机制.随着高通量技术的进步,研究者发现,外泌体可由多种类型的细胞分泌,并到达邻近或远处的细胞,其中含有反映来源细胞类型的各种分子成分,包括RNA、蛋白质、脂质和代谢物,可影响受体细胞的功能[26 ] .神经系统的许多细胞都可以释放外泌体,如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且多项研究表明,外泌体是细胞间通信的重要介质和疾病的生物标志物[27 ] ,参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功能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28 ] .RNA测序显示,circRNA在人类血液外泌体中含量丰富[29 ] .与circRNA本身相比,包装在外泌体内的circRNA更加稳定,不易被核糖核酸酶降解,且可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循环系统,并维持circRNA在大脑中的表达模式(起源特征)[30 ] ,这对探索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作为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
1
... 需要特别指出,外周血中外泌体circRNA的相关研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外泌体是直径为50~150 nm、由细胞分泌的膜性小囊泡,广泛存在于血液、尿液和脑脊液中[25 ] .外泌体分泌最初被认为是细胞消除不必要蛋白质的一种机制.随着高通量技术的进步,研究者发现,外泌体可由多种类型的细胞分泌,并到达邻近或远处的细胞,其中含有反映来源细胞类型的各种分子成分,包括RNA、蛋白质、脂质和代谢物,可影响受体细胞的功能[26 ] .神经系统的许多细胞都可以释放外泌体,如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且多项研究表明,外泌体是细胞间通信的重要介质和疾病的生物标志物[27 ] ,参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功能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28 ] .RNA测序显示,circRNA在人类血液外泌体中含量丰富[29 ] .与circRNA本身相比,包装在外泌体内的circRNA更加稳定,不易被核糖核酸酶降解,且可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循环系统,并维持circRNA在大脑中的表达模式(起源特征)[30 ] ,这对探索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作为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
1
... 需要特别指出,外周血中外泌体circRNA的相关研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外泌体是直径为50~150 nm、由细胞分泌的膜性小囊泡,广泛存在于血液、尿液和脑脊液中[25 ] .外泌体分泌最初被认为是细胞消除不必要蛋白质的一种机制.随着高通量技术的进步,研究者发现,外泌体可由多种类型的细胞分泌,并到达邻近或远处的细胞,其中含有反映来源细胞类型的各种分子成分,包括RNA、蛋白质、脂质和代谢物,可影响受体细胞的功能[26 ] .神经系统的许多细胞都可以释放外泌体,如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且多项研究表明,外泌体是细胞间通信的重要介质和疾病的生物标志物[27 ] ,参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功能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28 ] .RNA测序显示,circRNA在人类血液外泌体中含量丰富[29 ] .与circRNA本身相比,包装在外泌体内的circRNA更加稳定,不易被核糖核酸酶降解,且可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循环系统,并维持circRNA在大脑中的表达模式(起源特征)[30 ] ,这对探索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作为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
1
... 需要特别指出,外周血中外泌体circRNA的相关研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外泌体是直径为50~150 nm、由细胞分泌的膜性小囊泡,广泛存在于血液、尿液和脑脊液中[25 ] .外泌体分泌最初被认为是细胞消除不必要蛋白质的一种机制.随着高通量技术的进步,研究者发现,外泌体可由多种类型的细胞分泌,并到达邻近或远处的细胞,其中含有反映来源细胞类型的各种分子成分,包括RNA、蛋白质、脂质和代谢物,可影响受体细胞的功能[26 ] .神经系统的许多细胞都可以释放外泌体,如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且多项研究表明,外泌体是细胞间通信的重要介质和疾病的生物标志物[27 ] ,参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功能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28 ] .RNA测序显示,circRNA在人类血液外泌体中含量丰富[29 ] .与circRNA本身相比,包装在外泌体内的circRNA更加稳定,不易被核糖核酸酶降解,且可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循环系统,并维持circRNA在大脑中的表达模式(起源特征)[30 ] ,这对探索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作为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
1
... 需要特别指出,外周血中外泌体circRNA的相关研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外泌体是直径为50~150 nm、由细胞分泌的膜性小囊泡,广泛存在于血液、尿液和脑脊液中[25 ] .外泌体分泌最初被认为是细胞消除不必要蛋白质的一种机制.随着高通量技术的进步,研究者发现,外泌体可由多种类型的细胞分泌,并到达邻近或远处的细胞,其中含有反映来源细胞类型的各种分子成分,包括RNA、蛋白质、脂质和代谢物,可影响受体细胞的功能[26 ] .神经系统的许多细胞都可以释放外泌体,如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且多项研究表明,外泌体是细胞间通信的重要介质和疾病的生物标志物[27 ] ,参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功能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28 ] .RNA测序显示,circRNA在人类血液外泌体中含量丰富[29 ] .与circRNA本身相比,包装在外泌体内的circRNA更加稳定,不易被核糖核酸酶降解,且可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循环系统,并维持circRNA在大脑中的表达模式(起源特征)[30 ] ,这对探索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作为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
1
... 需要特别指出,外周血中外泌体circRNA的相关研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外泌体是直径为50~150 nm、由细胞分泌的膜性小囊泡,广泛存在于血液、尿液和脑脊液中[25 ] .外泌体分泌最初被认为是细胞消除不必要蛋白质的一种机制.随着高通量技术的进步,研究者发现,外泌体可由多种类型的细胞分泌,并到达邻近或远处的细胞,其中含有反映来源细胞类型的各种分子成分,包括RNA、蛋白质、脂质和代谢物,可影响受体细胞的功能[26 ] .神经系统的许多细胞都可以释放外泌体,如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且多项研究表明,外泌体是细胞间通信的重要介质和疾病的生物标志物[27 ] ,参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功能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28 ] .RNA测序显示,circRNA在人类血液外泌体中含量丰富[29 ] .与circRNA本身相比,包装在外泌体内的circRNA更加稳定,不易被核糖核酸酶降解,且可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循环系统,并维持circRNA在大脑中的表达模式(起源特征)[30 ] ,这对探索外泌体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作为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
1
... 外泌体内与神经精神疾病相关的circRNA有望成为早期发现和诊断复杂神经精神疾病的潜在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DU等[31 ] 将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外泌体转移给小鼠,在小鼠中也观察到了精神分裂症相关的行为;比较分析还发现,在接受转移的小鼠大脑中观察到基因的差异表达和特定分子通路的富集.另外一项研究[32 ]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外泌体中发现了44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其中38种上调,6种下调;这44种差异表达的circRNA中,8种存在多个miRNA的结合位点,表明其可能对多种miRNA具有调节作用,是潜在的精神分裂症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GUO等[33 ] 也探讨了外泌体circRNA在精神分裂症中潜在生物标志物的作用.SINGH等[34 ] 揭示了circRNA与RBP之间的相互作用、circRNA转录后修饰作用,以及它们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潜力.SHARMA等[35 ] 阐述了circRNA的各种生物学功能,如miRNA吸附、细胞周期调控、细胞间通信、转录调控、翻译调控等,对circRNA作为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潜力进行展望.目前,外泌体circRNA作为精神分裂症生物标志物以及治疗靶点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少量研究可供参考,未来仍需开展临床前及临床试验加以探索. ...
1
... 外泌体内与神经精神疾病相关的circRNA有望成为早期发现和诊断复杂神经精神疾病的潜在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DU等[31 ] 将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外泌体转移给小鼠,在小鼠中也观察到了精神分裂症相关的行为;比较分析还发现,在接受转移的小鼠大脑中观察到基因的差异表达和特定分子通路的富集.另外一项研究[32 ]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外泌体中发现了44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其中38种上调,6种下调;这44种差异表达的circRNA中,8种存在多个miRNA的结合位点,表明其可能对多种miRNA具有调节作用,是潜在的精神分裂症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GUO等[33 ] 也探讨了外泌体circRNA在精神分裂症中潜在生物标志物的作用.SINGH等[34 ] 揭示了circRNA与RBP之间的相互作用、circRNA转录后修饰作用,以及它们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潜力.SHARMA等[35 ] 阐述了circRNA的各种生物学功能,如miRNA吸附、细胞周期调控、细胞间通信、转录调控、翻译调控等,对circRNA作为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潜力进行展望.目前,外泌体circRNA作为精神分裂症生物标志物以及治疗靶点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少量研究可供参考,未来仍需开展临床前及临床试验加以探索. ...
1
... 外泌体内与神经精神疾病相关的circRNA有望成为早期发现和诊断复杂神经精神疾病的潜在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DU等[31 ] 将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外泌体转移给小鼠,在小鼠中也观察到了精神分裂症相关的行为;比较分析还发现,在接受转移的小鼠大脑中观察到基因的差异表达和特定分子通路的富集.另外一项研究[32 ]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外泌体中发现了44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其中38种上调,6种下调;这44种差异表达的circRNA中,8种存在多个miRNA的结合位点,表明其可能对多种miRNA具有调节作用,是潜在的精神分裂症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GUO等[33 ] 也探讨了外泌体circRNA在精神分裂症中潜在生物标志物的作用.SINGH等[34 ] 揭示了circRNA与RBP之间的相互作用、circRNA转录后修饰作用,以及它们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潜力.SHARMA等[35 ] 阐述了circRNA的各种生物学功能,如miRNA吸附、细胞周期调控、细胞间通信、转录调控、翻译调控等,对circRNA作为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潜力进行展望.目前,外泌体circRNA作为精神分裂症生物标志物以及治疗靶点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少量研究可供参考,未来仍需开展临床前及临床试验加以探索. ...
1
... 外泌体内与神经精神疾病相关的circRNA有望成为早期发现和诊断复杂神经精神疾病的潜在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DU等[31 ] 将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外泌体转移给小鼠,在小鼠中也观察到了精神分裂症相关的行为;比较分析还发现,在接受转移的小鼠大脑中观察到基因的差异表达和特定分子通路的富集.另外一项研究[32 ]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外泌体中发现了44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其中38种上调,6种下调;这44种差异表达的circRNA中,8种存在多个miRNA的结合位点,表明其可能对多种miRNA具有调节作用,是潜在的精神分裂症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GUO等[33 ] 也探讨了外泌体circRNA在精神分裂症中潜在生物标志物的作用.SINGH等[34 ] 揭示了circRNA与RBP之间的相互作用、circRNA转录后修饰作用,以及它们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潜力.SHARMA等[35 ] 阐述了circRNA的各种生物学功能,如miRNA吸附、细胞周期调控、细胞间通信、转录调控、翻译调控等,对circRNA作为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潜力进行展望.目前,外泌体circRNA作为精神分裂症生物标志物以及治疗靶点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少量研究可供参考,未来仍需开展临床前及临床试验加以探索. ...
1
... 外泌体内与神经精神疾病相关的circRNA有望成为早期发现和诊断复杂神经精神疾病的潜在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DU等[31 ] 将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外泌体转移给小鼠,在小鼠中也观察到了精神分裂症相关的行为;比较分析还发现,在接受转移的小鼠大脑中观察到基因的差异表达和特定分子通路的富集.另外一项研究[32 ]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外泌体中发现了44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其中38种上调,6种下调;这44种差异表达的circRNA中,8种存在多个miRNA的结合位点,表明其可能对多种miRNA具有调节作用,是潜在的精神分裂症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GUO等[33 ] 也探讨了外泌体circRNA在精神分裂症中潜在生物标志物的作用.SINGH等[34 ] 揭示了circRNA与RBP之间的相互作用、circRNA转录后修饰作用,以及它们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潜力.SHARMA等[35 ] 阐述了circRNA的各种生物学功能,如miRNA吸附、细胞周期调控、细胞间通信、转录调控、翻译调控等,对circRNA作为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潜力进行展望.目前,外泌体circRNA作为精神分裂症生物标志物以及治疗靶点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少量研究可供参考,未来仍需开展临床前及临床试验加以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