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2023年, 第43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3-10-28
    上一期   

    论著 · 基础研究
    论著 · 临床研究
    论著 · 循证医学
    综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 基础研究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潜在致病基因PDX1突变对其基因功能的影响
    冯炜琦, 张琪, 吴逸卓, 鲁亚南, 于昱
    2023 (10):  1219-122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10.001

    摘要 ( 161 )   HTML ( 26 )   PDF(2834KB) ( 106 )  

    目的·采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筛查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的可能致病基因,并对其功能进行验证。方法·选择2014—201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及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确诊的100例TAPVC患儿(患儿组)以及12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2组儿童的血液样本,抽提全血基因组DNA并行外显子测序,以筛查TAPVC的潜在致病基因。通过Mutation Taster、SIFT、PolyPhen-2网站筛选致病基因的有害突变位点,并行Sanger测序。构建PDX1野生型(野生组)及突变型(突变组)质粒,转染入HUVEC细胞后,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突变对PDX1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采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并采用qPCR研究PDX1调节的下游基因的表达。结果·在TAPVC患儿中发现致病基因为PDX1,Sanger测序显示该基因存在2个新发突变,即c.C237A (P33T)和c.C237G(P33A)。与野生组相比,2个突变组(CA组、CG组)的PDX1 mRNA水平没有显著变化,但蛋白相对表达量有明显增加,即分别是野生组的2.9倍和3.4倍(P=0.000,P=0.001)。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的结果显示,PDX1与SOX17相关联;且qPCR结果显示,PDX1过表达可下调HUVEC细胞中SOX17的表达。结论·PDX1的2个新发错义突变可影响其转录后翻译,且PDX1可能是通过调控SOX17来参与TAPVC的发生与发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NAFLD模型肝组织中m6A甲基化修饰表达谱分析
    刘君君, 逯素梅, 张炳杨, 李永清, 马万山
    2023 (10):  1227-123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10.002

    摘要 ( 233 )   HTML ( 23 )   PDF(3120KB) ( 122 )  

    目的·利用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中肝组织mRNA的m6A甲基化修饰和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以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为实验动物,高脂饲料喂养16周诱导建立NAFLD模型(高脂组,n=10);另设基础组(n=10)为对照,给予含10%脂肪的基础饲料喂养。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评估小鼠肝组织病理改变,判断NAFLD模型是否构建成功。运用甲基化RNA免疫共沉淀技术(methylated RNA immunoprecipitation,MeRIP)和微阵列测序技术(microarray表达谱分析)检测2组小鼠肝组织中mRNA的m6A甲基化和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基础组小鼠肝脏呈鲜红色,少见脂肪沉积;高脂组小鼠肝脏边界黄润,H-E染色可见肝细胞中脂滴弥漫浸润且相互融合,提示高脂饲料诱导的NAFLD模型构建成功。MeRIP-微阵列芯片检测结果显示,与基础组相比,高脂组小鼠肝脏中共有320个基因m6A甲基化修饰水平变化显著(P<0.05且变化倍数>1.5),其中有108个上调基因和212个下调基因。将组间m6A甲基化水平差异显著的基因与mRNA差异表达基因取交集,发现有163个基因m6A甲基化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均差异显著。结论·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NAFLD模型中肝组织mRNA的m6A修饰变化显著,且该变化与mRNA的基因表达有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靶向SOX9调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代谢重编程的研究
    张漪蓉, 魏玮庆, 马皎, 张雪
    2023 (10):  1236-124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10.003

    摘要 ( 173 )   HTML ( 15 )   PDF(5499KB) ( 89 )  

    目的·探索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中差异表达的性别决定区Y框转录因子9(SRY-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9,SOX9)基因所起到的作用,尤其是在生发中心B细胞(germinal center B-cell,GCB)来源亚型中对代谢重编程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NCICCR-DLBCL数据库中的481例DLBCL患者的临床信息和基因表达谱数据,使用R语言4.1.3版本进行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并基于RNA-seq测序表达量的细胞组织来源亚型(cell of origin subtype,COO)分类算法进行分类;使用ABC/GCB特征注释基因集,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对分类进行验证。以SOX9的表达量高低将ABC和GCB亚组分别二分类。使用DEseq2包进行差异分析。使用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与Hallmark注释集分析SOX9与DLBCL的代谢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GEPIA2进行泛癌分析。采用ESTIMATE包进行微环境评分分析。结果·481例DLBCL患者样本中,481例均有RNA-seq的表达量数据,421例有临床分期,335例有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评分,234例有生存数据。分类得出ABC亚型232例(48.2%)、GCB亚型173例(36.0%)、未分类76例(15.8%),与数据库声明的比例相符,经富集分析验证符合ABC/GCB表达谱特征。SOX9低表达量组与SOX9高表达量组相比,总生存期更短,预后分数更差。泛癌分析示该现象亦可见于其他类型肿瘤。差异分析显示,在GCB亚型中,与SOX9高表达量组相比,SOX9低表达量组中有上调基因156个、下调基因1 826个。对于细胞代谢水平的变化,下调基因富集于糖酵解。结论·在ABC-DLBCL中,SOX9基因通过调控代谢重编程影响ABC-DLBCL的生物学特征。低表达SOX9的DLBCL,预示着肿瘤中糖酵解减少;其肿瘤基质细胞浸润程度更低,并且有着更差的预后。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肠埃希菌外膜囊泡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王斓茜, 马官荣, 姜咏竹, 常秀林, 方廖琼, 白晋
    2023 (10):  1245-125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10.004

    摘要 ( 155 )   HTML ( 24 )   PDF(6594KB) ( 69 )  

    目的·分析大肠埃希菌外膜囊泡(Escherichia coli outer membrane vesicle,E.coli-OMV)在体外对小鼠4T1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在体内对BALB/c-4T1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从E.coli的培养上清液中收集OMV并进行表征。采用荧光标记追踪法检测E.coli-OMV被4T1细胞摄入的情况。采用CCK-8法测定E.coli-OMV对4T1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coli-OMV对4T1细胞周期的影响。利用皮下接种法建立BALB/c-4T1荷瘤小鼠模型,而后将小鼠分为E.coli-OMV组与对照(Control)组(每组10只);前者于每2 d注射0.25 mg/kg E.coli-OMV,后者则注射等剂量的PBS。观察2组小鼠的体质量、40 d生存率、肿瘤体积及质量变化,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评价肿瘤组织的病理学形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情况。结果·E.coli-OMV是粒径为(216.00±18.30)nm的球形膜囊结构,可表达E.coli外膜蛋白A(outer membrane protein A,OmpA)与OmpC。荧光显微镜的观察结果显示4T1细胞可摄入E.coli-OMV。CCK-8法的结果显示,E.coli-OMV对4T1细胞的抑制作用与时间-剂量呈正相关。流式细胞术的结果显示,E.coli-OMV将4T1细胞的生长周期阻滞于G0/G1期。体内实验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E.coli-OMV组小鼠的体质量在初期注射后稍有下降(P=0.031),而后出现回升;其40 d生存率增加(P=0.037);该组小鼠肿瘤的体积、质量的增长量均较少(P=0.041,P=0.004),其肿瘤体积抑制率达29.69%、肿瘤质量抑制率达49.81%。H-E染色的结果显示,E.coli-OMV组小鼠肿瘤组织细胞核分裂象较Control组减少(P=0.03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结果显示,E.coli-OMV组小鼠肿瘤组织中的PCNA及CyclinD1阳性表达较Control组减少(P=0.031,P=0.002)。结论·体外研究与体内研究均表明,E.coli-OMV可对4T1细胞的增殖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 临床研究
    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家系NEUROD1基因突变的筛查与功能解析
    张娟, 葛晓旭, 张荣, 蒋伏松, 蒋燕燕, 李鸣, 李甜甜, 刘婵薇, 陈亚婷, 刘丽梅
    2023 (10):  1255-126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10.005

    摘要 ( 110 )   HTML ( 16 )   PDF(2333KB) ( 64 )  

    目的·筛查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maturity-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MODY)家系中NEUROD1基因突变,分析突变与中国人MODY6发病的相关性及其潜在的致病机制。方法·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对96例GCK/MODY2、HNF1A/MODY3、HNF1B/MODY5突变阴性的中国MODY先证者进行NEUROD1突变筛查,同时比较96例MODY先证者与100例非糖尿病对照者NEUROD1基因变异的基因型频率。采用从头建模法构建NEUROD1蛋白野生型和突变体的3D结构,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野生型和突变体蛋白对胰岛素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在一个MODY家系中发现NEUROD1基因杂合错义突变Glu59Gln(NM_002500.5,c.175G>C)。3D结构分析发现,该突变将野生型中带负电荷的Glu59转化为突变中不带电荷的Gln59,导致两个盐桥键Glu59-Arg54和Glu59-Lys88缺失,并形成一个新的氢键Gln59- Arg54。与野生型相比,Glu59Gln突变体的胰岛素基因转录活性下降36.3%(P<0.05)。与非糖尿病对照相比,96例MODY先证者中Ala45Thr(G-A)变异的AA+GA基因型频率显著升高(P=0.002)。结论·Glu59Gln突变改变了NEUROD1蛋白N端的分子构象,导致其胰岛素基因转录活性显著下降,是该家系突变携带者胰岛素分泌缺陷的原因。Ala45Thr变异与MODY6先证者糖尿病发病年龄的提前有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FEV0.5及FEV0.75在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测定中的临床意义
    郑桂梅, 唐兰芳
    2023 (10):  1262-126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10.006

    摘要 ( 111 )   HTML ( 14 )   PDF(1261KB) ( 86 )  

    目的·评估0.5 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0.5 second,FEV0.5)与FEV0.75在肺通气功能检查中实测值/预测值的异常率,以及在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改善率的不同截止点在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期间被诊断为哮喘的学龄期患儿为对象。收集患儿的肺通气功能检查及支气管舒张试验检测的数据资料。比较患儿在肺通气功能检查中FEVt实测值/预测值的异常率差异。采用诊断试验四格表分析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FEV0.5改善率和FEV0.75改善率的不同截止点对哮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共计纳入148例患儿。所有入组病例均完成了肺通气功能检查,其中51例同时完成了支气管舒张试验。肺通气功能检查的结果显示,21例患儿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30例患儿为小气道功能障碍,其余患儿为正常、存在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或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检测的结果显示,在51例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小气道功能障碍的哮喘患儿中,有22例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t实测值/预测值的异常率比较的结果显示,FEV0.75实测值/预测值的异常率高于FEV1、FEV0.5的异常率(χ2=10.18,P=0.000;χ2=10.95,P=0.000)。EFV0.75和FEV0.5改善率的不同截止点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析的结果显示,FEV0.5改善率的截止点选取16%时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约登指数最高;FEV0.75改善率的截止点选取12%和14%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达到100%。结论·肺通气功能检查中FEV0.75实测值/预测值可考虑作为FEV1实测值/预测值的替代指标,对是否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行进一步评估。在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可考虑结合FEV0.75与FEV0.5改善率的最佳截止点对气道可逆性进行分析,以提高支气管舒张试验对哮喘诊断的临床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血管内治疗的早期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倪瑞隆, 赵飞, 曹立, 邓江山
    2023 (10):  1268-127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10.007

    摘要 ( 114 )   HTML ( 15 )   PDF(1555KB) ( 54 )  

    目的·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轻型卒中(acute mild ischemic stroke with large vessel occlusion,LVO-MIS)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的早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6月—2022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脑卒中绿色通道收治的急诊EVT辅助标准内科治疗的31例LVO-MIS患者(EVT组),以及同期仅采用标准内科治疗的32例LVO-MIS患者(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管内治疗相关资料。其中,主要结局为早期有效,即治疗后第7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NIHSS at seventh day after treatment,d7NIHSS)较基线NIHSS评分下降≥3分或直接下降到0分;次要结局包括血管成功再通、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安全性评价包括症状性颅内出血、死亡。对2组患者的主要结局、次要结局进行分析,以评估EVT早期有效性。对2组患者的安全性评价指标进行分析,以评估EVT的安全性。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对EVT组中24例实际行EVT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闭塞部位、发病至入院时间等血管内治疗相关资料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VT组患者的基线NIHSS评分[5.0(3.0,5.0)分]高于对照组[3.5(2.0,5.0)分](P=0.001),其d7NIHSS评分[1.0(0,3.0)分]低于对照组[2.0(1.0,5.8)分](P=0.040)。2组患者中共有24例(38.1%)患者达早期有效,其中EVT组16例、对照组8例;且EVT组的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χ2=4.729,P=0.030)。EVT组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率较对照组更低(χ2 =6.097,P=0.014),且EVT组中血管成功再通为29例(93.5%)。2组患者在症状性颅内出血率、死亡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VT组中,24例患者基线NIHSS评分[5.0(3.0,5.0)分]、术后24 h的NIHSS评分[2.0(0.3,3.8)分]、d7NIHSS评分[1.0(0,2.8)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6.997,P=0.000)。结论·血管内治疗LVO-MIS是安全有效的;该疗法的早期效果优于标准内科治疗,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率更低且不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的风险。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人胸部CT胸骨皮质比例对骨量低下及骨质疏松诊断效能的探究
    禹茜, 孙俊楠, 张姣姣, 高月, 王虎, 于洋, 王海嵘, 洪雯
    2023 (10):  1274-128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10.008

    摘要 ( 80 )   HTML ( 15 )   PDF(2329KB) ( 41 )  

    目的·比较成人急诊住院患者胸部CT平扫影像中胸骨皮质比例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评估胸骨皮质比例对骨量低下及骨质疏松的诊断效能。方法·对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成人急诊病房的住院患者通过双能X射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定其骨密度。根据骨密度将患者诊断为骨量正常、骨量低下及骨质疏松。对患者根据年龄(>65岁、≤65岁)及骨质疏松情况进行分组。分析各组患者胸部CT平扫影像中气管分叉处平面测量的胸骨皮质比例。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胸骨皮质比例与骨密度的相关性。采取胸骨皮质比例对骨量低下及骨质疏松进行诊断,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并获得最佳截断值,分析胸骨皮质比例在诊断骨量低下及骨质疏松中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共纳入198例患者,其中,骨量正常者78例、骨量低下者66例、骨质疏松者54例。在>65岁的患者(n=115)中,骨质疏松组女性占比、患者年龄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65岁的患者(n=83)中,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论在>65岁患者,还是在≤65岁的患者中,骨量正常组胸骨皮质比例均高于骨量低下组及骨质疏松组,骨量低下组胸骨皮质比例均高于骨质疏松组(均P<0.05);骨量正常组、骨量低下组及骨质疏松组的女性患者胸骨皮质比例均低于男性患者(均P<0.05),男性和女性患者的胸骨皮质比例均与骨密度呈正相关(r=0.704,P=0.000;r=0.785,P=0.000;r=0.735,P=0.000;r=0.479,P=0.000)。在诊断效能方面,在>65岁的患者中,胸骨皮质比例对骨量正常组男性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骨量低下组及骨质疏松组高,对骨质疏松组患者的诊断误诊率较骨量正常组及骨量低下组低;在≤65岁的患者中,胸骨皮质比例对骨质疏松组男性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骨量正常组及骨量低下组高,对骨量正常组患者的诊断误诊率较骨量低下组及骨质疏松组低。结论·男性和女性患者的胸骨皮质比例均与骨密度呈正相关,胸骨皮质比例对骨量低下及骨质疏松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赵洁, 姜言, 郝思国
    2023 (10):  1282-128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10.009

    摘要 ( 150 )   HTML ( 16 )   PDF(1558KB) ( 111 )  

    目的·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临床特点和预后危险因素,评估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及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对DLBC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血液科2015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60例经病理及免疫分型初次确诊的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疗效与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评估挽救性ASCT对患者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对中期评估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的高危患者,评估ASCT及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对其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初治年龄>60岁(P=0.005)、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3~5分(P=0.032)、低白蛋白水平(P=0.001)及贫血(P=0.007)患者的近期疗效不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初治年龄>60岁(HR=2.788,95%CI 1.575~4.936,P=0.000),non-GCB亚型(HR=2.230,95%CI 1.150~4.324,P=0.018),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HR=2.064,95%CI 1.006~4.234,P=0.048),低白蛋白水平(HR=2.052,95% CI 1.169~3.602,P=0.012)是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初治年龄>60岁(HR=2.269,95%CI 1.060~4.860,P=0.035),IPI评分3~5分(HR=2.557,95%CI 1.132~5.778,P=0.024)作为独立因素影响患者OS。对于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挽救性ASCT能显著改善其预后,是患者死亡事件的保护性因素(P=0.030)。对于化学治疗后中期评估达到CR的高危患者,巩固性ASCT及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者至随访终点尚未出现死亡事件,但并未延长患者OS(P>0.05)。结论·挽救性ASCT能显著延长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OS,但巩固性ASCT及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并不能延长高危DLBCL患者OS。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 循证医学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术后康复护理专家共识
    顾芬, 王悦平, 杨文玉, 赵小妹, 唐燕, 沈淑坤, 毛艳, 张金凤, 吴奕帆, 张媛媛, 杨悦, 张剑春, 余红, 王兰, 郝桂华, 侯黎莉
    2023 (10):  1289-129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10.010

    摘要 ( 181 )   HTML ( 18 )   PDF(1380KB) ( 137 )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患者的肿瘤部位及大小、治疗方式以及预后情况会对其口腔功能及颈部活动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进食、言语、上肢运动等日常活动。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术后早期康复可以加快功能恢复、缓解不适症状、提升生活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康复或治疗措施。制定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临床康复护理路径,形成个体化康复方案,及早有效地开展护理干预,是当今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临床工作的重点之一。目前国内外指南或共识较少关注言语功能、咀嚼吞咽功能、颈肩功能等方面的障碍,缺乏系统全面的康复护理指南或共识为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护理提供实践指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组织北京、上海、四川、陕西、浙江、安徽的多位专家,参考以往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护理一线的技术与经验,共同撰写《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术后康复护理专家共识》,以期对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患者在口腔护理、营养支持、皮瓣供区护理、气管切开护理、咀嚼吞咽康复、言语功能康复、颈肩功能康复、张口受限康复、风险识别与防范、随访方面提供技术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褪黑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陆若玉, 康文慧, 赵安达, 陆兆辉, 李生慧
    2023 (10):  1297-130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10.011

    摘要 ( 132 )   HTML ( 25 )   PDF(1325KB) ( 130 )  

    褪黑素(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为多效性神经内分泌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主要由松果体分泌。妊娠期间,孕妇夜间褪黑素水平随着妊娠期的进展而升高,产后恢复正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因复杂,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褪黑素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调控,该调控与褪黑素表达水平、分泌节律和受体水平存在相关性。胎盘血液循环灌注异常、缺血缺氧和孕妇全身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褪黑素通过直接抗氧化作用,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保护滋养层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参与胎盘氧化应激水平调控,在防止胎盘缺氧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氧化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从而维持胎盘功能稳态。此外,也有证据显示褪黑素通过减少促炎细胞因子以及血管活性化合物的产生和分泌来保护母体血管内皮免受氧化应激损伤,参与孕妇全身血压的调控。这些发现均提示褪黑素可通过氧化应激的调控参与妊娠期胎盘和全身血管功能稳态的维持。该文以褪黑素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影响及相关机制为切入点进行综述,总结了褪黑素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进程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杏仁核介导的痛情绪神经环路研究进展
    马翠, 叶钰娟, 严兴科
    2023 (10):  1304-131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10.012

    摘要 ( 268 )   HTML ( 21 )   PDF(1243KB) ( 152 )  

    痛情绪的发生与特定中枢神经环路功能和结构改变密切相关。疼痛伴发抑郁、焦虑、痛厌恶记忆等情绪状态时,其激活或抑制的神经环路不同。边缘系统杏仁核(amygdala,AMY)参与疼痛与焦虑、抑郁、痛厌恶记忆等情绪的调节,并与疼痛和情绪相关的大脑核团存在广泛联系,共同调控疼痛、焦虑、抑郁、痛厌恶记忆等反应。该文对AMY介导的痛情绪相关的主要环路进行了梳理,总结出与抑郁相关的神经环路包括中央杏仁核→丘脑束旁核(CeA GABA→PF Glu)、中缝背核→中央杏仁核(DRN 5-HT→CeA SOM)、中央杏仁核→腹外侧导水管周围灰质(CeA GABA→vlPAG GABA),与焦虑相关的神经环路包括腹侧被盖区→中央杏仁核(VTA→CeADA)、蓝斑→基底外侧杏仁核(LC NE→BLA),与痛厌恶记忆相关的神经环路为外侧臂旁核→中央杏仁核(lPBN CGRP→CeA CGRP)。其中,激活CeA GABA→PF Glu环路可导致抑郁伴疼痛,激活CeA GABA→vlPAG GABA环路可减轻抑郁导致的痛敏,激活DRN 5-HT→CeA SOM环路可以缓解疼痛感受和抑郁情绪;激活VTA→CeA DA环路可以减轻痛敏以及焦虑样行为,抑制LC NE→BLA环路可缓解疼痛导致的焦虑;激活lPBN CGRP→CeA CGRP环路可产生痛厌恶记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脂肪酸结合蛋白4在肥胖相关肿瘤中的作用综述
    吴瑞芳, 冯明, 孟健
    2023 (10):  1311-131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10.013

    摘要 ( 191 )   HTML ( 23 )   PDF(1265KB) ( 131 )  

    肥胖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过度脂肪堆积不仅对人体代谢、心血管系统有不利影响,同时也与多种肿瘤的发生率和致死率密切相关。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4,FABP4)是一种主要在脂肪细胞和巨噬细胞表达的小分子蛋白,负责参与脂肪酸转运和应答反应。研究发现,FABP4水平不仅与体脂含量相关,还在多种肥胖相关的肿瘤细胞及肿瘤微环境中异常表达,且该异常表达与肥胖相关肿瘤的发生、转移、复发及患者预后均密切相关。由于FABP4在各种肥胖相关肿瘤中的表达不尽相同,提示其在不同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能更为复杂。基于此,该文针对FABP4在多种肥胖相关肿瘤中发挥的不同作用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DSC靶向免疫治疗胰腺癌的研究进展
    秦雅含, 张珂, 张梦雨, 沈洁, 彭美玉
    2023 (10):  1317-132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10.014

    摘要 ( 112 )   HTML ( 23 )   PDF(2300KB) ( 82 )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生存率低且预后较差。大多数胰腺癌患者在疾病早期均无明显临床表现,发现就诊时已处于疾病中晚期。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且复杂的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由于胰腺癌发病的隐匿性,针对于胰腺癌中晚期患者,仅靠一些传统治疗手段比如手术切除,化疗等显得十分局限,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当然,这也与胰腺癌的TME的免疫抑制性有关。一些免疫抑制性细胞,如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调节性T细胞(T-regulatory cells,Treg细胞)等在帮助肿瘤免疫逃逸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免疫抑制作用。因此,被认为是治疗胰腺癌的一大难点。近年来,随着对TME的深入研究,免疫治疗也逐渐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在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重大进展。研究发现,靶向MDSC疗法是一种新的且有效的胰腺癌治疗方法。该文就MDSC在TME中发挥的作用及其作为潜在靶点免疫治疗胰腺癌的相关进展进行介绍,以期为胰腺癌等肿瘤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度抑郁症中自噬通路及其关键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李偲媛, 和申, 李华芳
    2023 (10):  1324-133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10.015

    摘要 ( 156 )   HTML ( 23 )   PDF(1278KB) ( 97 )  

    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精神障碍,持续的心境低落是其主要的临床特征。MDD的病因复杂且具有高度异质性,目前尚未被完全阐明。抗抑郁药物是MDD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目前仍存在起效慢、治愈率低、安全性有待提高、患者依从性不足等问题,也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人们对MDD发病机制认识的不足。自噬(autophagy)是一种重要的维持稳态的细胞降解机制,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一起维持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细胞自噬的重要调控因子。当细胞处于不良条件时,可以通过mTOR依赖性自噬通路或mTOR非依赖性自噬通路激活自噬。监测自噬水平的常用指标包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Ⅱ,LC3-Ⅱ)、Bcl-2相互作用蛋白(Bcl-2 interacting coiled-coil protein 1,Beclin-1)和p62。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自噬信号通路异常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展,抗抑郁治疗可能影响自噬,因此调控自噬信号通路可能是抑郁症有希望的治疗靶点。未来应加强中枢神经系统自噬信号通路的研究,为抑郁症与抗抑郁药物的机制研究提供更多可靠的证据。该文就mTOR依赖性自噬通路及mTOR非依赖性自噬通路与常见自噬标志物在抑郁症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代谢手术术前内科管理进展
    单颖仪, 于浩泳
    2023 (10):  1332-133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10.016

    摘要 ( 103 )   HTML ( 23 )   PDF(1299KB) ( 61 )  

    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人数日益增多,已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流行病。肥胖及其合并症如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等严重危害生命健康。随着代谢手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肥胖及其合并症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肥胖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代谢手术可以帮助患者显著减轻体质量,改善代谢指标,降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带来全面的健康益处。然而,目前临床上缺乏规范的代谢手术术前内科管理,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代谢紊乱、营养缺乏等并发症,从而增加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减重的效果,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不良影响。该文回顾了代谢手术术前减重、血糖控制、血压和血脂控制、微量营养素补充、心理和行为调节等方面的相关文献,对代谢手术术前内科管理进行综述,旨在为有效提高代谢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以及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