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 Vol. 30 ›› Issue (11): 1364-.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0.11.011
郑 岩1,2, 汪朝阳2, 祝肇荣2
ZHENG Yan1,2, WANG Zhao-yang2, ZHU Zhao-rong2
摘要: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病史资料,以其中经局部和全身降眼压药物治疗后仍不能有效控制眼压而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的32例患者(32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9眼在急性发作72 h内手术,3眼在急性发作120 h后手术。回顾手术过程,记录末次随访前房角镜检查所见;对术前检查和术后末次随访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包括眼压、视力及中央前房深度、前房容积和前房角宽度等眼前段结构指标。结果 术后末次随访前房角镜检查显示虹膜根部平坦,前房角开放,小梁表面沉着较多色素;32眼中前房角全部开放24眼(均于急性发作72 h内手术)。32眼术前眼压均>50 mmHg(1 mmHg=0.133 kPa),术后末次随访平均眼压为(15.3±5.0) mmHg,其中眼压<21 mmHg为28眼(均为急性发作72 h内手术),21~27 mmHg为4眼。术后末次随访发现,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急性发作120 h后手术眼最佳矫正视力均<0.1),眼前段结构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但应注意手术时机和适应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