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逢时,刘 光,刘晓兵#,陆信武#. 3D打印辅助预开窗及分支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累及内脏分支主动脉疾病的早期结果[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40(10): 1388-1392. |
[2] |
周悦玲,丁 巍,艾红兰,卢建新,丁 峰,胡 春. 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脑结构性异常及认知功能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40(07): 962-967. |
[3] |
吴依兰,李格飞,史妍慧,何欣威,赵颖,赵蓉,刘建仁. 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检测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的下丘脑梗死[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38(8): 894-. |
[4] |
钟义良,张融融,黄思源,秦新月.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陷窝蛋白1水平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37(12): 1678-. |
[5] |
刘帮健,曲忠森,赵玉武,孙晓江,杨嘉君. B型钠尿肽对心房颤动合并脑梗死急性期抗栓治疗选择的意义[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37(01): 85-. |
[6] |
沈晨晨, 马飞月*, 冯玉兰, 孙家兰, 傅毅. CD147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36(10): 1494-. |
[7] |
陈凤,龙宗泓,李洪. 新型干燥血栓微粒局灶性脑梗死模型的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36(04): 463-. |
[8] |
顾琳,蔡高宇,陈淳,等. 抵抗素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 36(02): 229-. |
[9] |
周熙琳, 梁 辉, 黄洁杰.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与血小板聚集率和D-二聚体相关性研究[J]. , 2013, 33(4): 459-. |
[10] |
宋 军, 史万超, 苏志国, 等. 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J]. , 2013, 33(3): 314-. |
[11] |
李庆国, 王 强, 潘 俊, 等. A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根部受累的处理及疗效观察[J]. , 2011, 31(11): 1599-. |
[12] |
汤政德, 宋 涛, 苏海霞.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的影响[J]. , 2011, 31(10): 1489-. |
[13] |
赵 晖, 陶庆玲, 孙 瑄, 等. 支架成形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 2011, 31(1): 68-. |
[14] |
陈二涛, 杨西涛, 楚胜华, 等. 创伤性脑疝后双侧枕叶脑梗死伴Anton综合征一例报道[J]. , 2010, 30(12): 1494-. |
[15] |
郭义坤, 施国文, 李焰生. 后循环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 , 2010, 30(11): 1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