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 基础研究
    肿瘤坏死因子-α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肾损伤中的作用
    PANDIT Roshan, 卢君瑶, 何立珩, 包玉洁, 季萍, 陈颖盈, 许洁, 王颖
    2025 (1):  1-1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1.001

    摘要 ( 279 )   HTML ( 26 )   PDF(3324KB) ( 247 )  

    目的·筛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患者合并肾损伤(kidney injury,KI)的相关标志物,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蛋白通过影响肾脏细胞与巨噬细胞间相互作用参与肾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COVID-19合并KI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体外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重组刺突蛋白S1亚基刺激人巨噬细胞系THP-1后,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ELISA检测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水平。利用S1蛋白刺激THP-1的细胞培养上清制备条件培养基,体外刺激人肾上皮细胞系HK-2,并检测HK-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采用抗体阻断实验分析条件培养基对HK-2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在39例COVID-19患者中,有8例(20.50%)血清肌酐水平高于正常参考范围,提示这些患者可能合并KI。ELISA结果显示COVID-19合并KI组患者外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18.33±8.20)pg/mL]显著高于未合并KI组[(11.88±6.50)pg/mL](P=0.01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S1蛋白可以刺激THP-1胞内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0(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0,CXCL10)基因转录水平上升,同时刺激THP-1高表达TNF-α、IL-1β和CXCL10(P<0.001)。进一步研究发现,利用S1蛋白刺激THP-1的细胞培养上清制备的条件培养基能促进HK-2细胞表达TNF-α(P=0.005)。而采用抗TNF-α抗体(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阻断条件培养基中的TNF-α后,HK-2细胞表达TNF-α的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结论·TNF-α在COVID-19合并KI患者中明显增高,提示TNF-α是COVID-19合并KI的重要炎症因子。细胞学实验证实新冠病毒S1蛋白可以诱导巨噬细胞分泌TNF-α,进而促进肾脏细胞炎症水平的增加,可能是COVID-19合并KI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靶向TNF-α有望成为降低COVID-19合并KI发生率的潜在新策略。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UMO特异性蛋白酶1在铁死亡中的潜在作用
    谢滨, 白蒙, 吴妍, 沃璐璐, 黄莺, 张晶
    2025 (1):  11-1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1.002

    摘要 ( 252 )   HTML ( 20 )   PDF(2842KB) ( 675 )  

    目的·探究SUMO特异性蛋白酶1(SUMO-specific peptidase 1,SENP1)在铁死亡中的潜在作用。方法·通过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SENP1基因与铁死亡相关基因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nthet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表达的相关性。使用铁死亡诱导剂RSL3(RAS-selective lethal 3)诱导人纤维素瘤细胞HT1080、鼠纤维素瘤细胞MCA-205和人胚胎肾细胞293T发生铁死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SENP1的表达。在293T细胞中通过免疫沉淀-质谱联用技术检测SENP1在铁死亡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蛋白。在293T细胞中瞬转Flag-SENP1过表达质粒,并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SENP1的过表达效率以及铁死亡相关基因ACSL4GPX4的表达水平。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在绝大多数的肿瘤组织中,SENP1ACSL4的表达呈正相关,与GPX4的表达呈负相关。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RSL3处理HT1080、MCA-205和293T细胞一段时间后,SENP1的表达水平均发生明显下调。免疫沉淀-质谱联用技术鉴定结果显示,SENP1在细胞铁死亡过程中富集SUMO分子。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ENP1过表达后ACSL4蛋白水平上升,GPX4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RT-qPCR结果显示,SENP1过表达后,ACSL4GPX4 mRNA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结论·SENP1基因表达在铁死亡过程中发生下调,并可能参与调控铁死亡相关蛋白ACSL4的稳定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芦丁对骨肉瘤生长和转移的体内外抑制作用
    李想, 魏鸣, 吴文曦, 罗小琴, 姚彪, 伍思宇
    2025 (1):  20-2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1.003

    摘要 ( 180 )   HTML ( 19 )   PDF(7353KB) ( 52 )  

    目的·探讨芦丁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用10、20、40 μmol/L芦丁处理人骨肉瘤MG63和U2OS细胞,采用CCK-8法、集落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划痕闭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芦丁对骨肉瘤MG63和U2OS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增殖抗原Ki67、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的表达水平。取12只BALB/c裸鼠,皮下注射骨肉瘤MG63细胞,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对照组和芦丁40 mg/kg组。芦丁40 mg/kg组腹腔注射芦丁(40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隔日1次,持续4周。每周测量肿瘤体积,4周后处死小鼠取出肿瘤称质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中Ki6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TUNEL检测瘤组织细胞凋亡。结果·与芦丁未处理MG63和U2OS细胞相比,经芦丁20、40 μmol/L处理的MG63和U2OS细胞的增殖率显著降低,凋亡率升高,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且Ki67蛋白显著下调,Bax/Bcl-2比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芦丁显著抑制骨肉瘤细胞的体内生长,降低肿瘤组织中Ki67和VEGF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均P<0.05)。结论·芦丁可以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发性硬化症小胶质细胞转录调控网络分析
    蔡蔷薇, 孙锋, 吴文玉, 邵付明, 高正良, 金盛凯
    2025 (1):  29-4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1.004

    摘要 ( 187 )   HTML ( 11 )   PDF(8881KB) ( 936 )  

    目的·通过单细胞核转录组分析,探讨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中小胶质细胞在灰质与白质的基因差异性表达及其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鉴定疾病相关的关键转录调控网络。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获取MS和对照冷冻人脑组织样本单细胞核转录组测序(single nucleus RNA sequencing,snRNA-seq)数据。使用R软件和Seurat软件等,利用特定的细胞标志物对数据进行细胞类型的鉴定。从鉴定的细胞群中提取小胶质细胞,根据其解剖来源将其分为灰质和白质小胶质细胞;利用降维聚类技术,获得具有差异性的小胶质细胞亚群。使用Seurat分析得到MS组与对照组在亚群层面上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进一步探究这些差异的生物学意义。使用Monocle3进行拟时序分析,研究疾病进展中的细胞亚群动态变化。使用单细胞调控网络推理和聚类(single cell regulatory network inference and clustering,SCENIC)方法分析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TF)调控网络,寻找可能参与MS调控的关键转录调控网络。结果·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后共保留了149 062个细胞核。对snRNA-seq数据进行降维聚类分析后,以DOCK8、CSF1R、P2RY12、CD74作为小胶质细胞的关键标志物鉴定得到了12 238个小胶质细胞。GO和KEGG分析结果表明,灰质小胶质细胞在疾病过程中内吞作用、离子稳态、脂质定位等功能下调,白质小胶质细胞在疾病过程中蛋白质折叠、细胞质翻译、温度刺激响应等功能上调。SCENIC分析显示MS疾病中FLI1、MITF、FOXP1等TF的表达上调。结论·小胶质细胞在MS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白质小胶质细胞受到MS的影响比灰质小胶质细胞更为明显。FLI1、MITF、FOXP1等是参与MS调控的关键TF,这些转录调控网络在疾病调控中发挥核心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 临床研究
    腹部脂肪面积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的关系
    陆佳萍, 刘醒, 张林杉, 赵琳, 张敏, 李小英, 刘玥隽
    2025 (1):  42-5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1.005

    摘要 ( 191 )   HTML ( 12 )   PDF(2215KB) ( 253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面积与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4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并完善精氨酸刺激试验以评估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胰岛素分泌功能残存组和功能衰竭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通过内脏脂肪检测仪检测患者腹部皮下脂肪面积(subcutaneous fat area,SFA)和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变量,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影响因素,从而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纳入的74例患者(61.7%)胰岛功能残存,46例(38.3%)胰岛功能衰竭。胰岛功能衰竭组患者糖尿病病程更长,腰围、臀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尿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指数(adipose tissue insulin resistance,Adipo-IR)、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SFA和VFA水平较低,臂踝脉搏波速度(brachial 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较快。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FA、VFA、FT3、baPWV和ABI是胰岛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其中纳入VFA、FT3、ABI、baPWV的模型预测能力最佳,C-index为0.81。结论·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衰竭患者SFA和VFA均较低,纳入SFA或VFA的列线图可用于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戒毒人员精神病理症状与药物成瘾的关系及心理痛苦的中介作用
    高雨燕, 李伟, 王书婷, 岸本鹏子, 张洳源
    2025 (1):  51-5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1.006

    摘要 ( 229 )   HTML ( 13 )   PDF(1934KB) ( 245 )  

    目的·识别男性戒毒人员群体中由精神病理症状自发关联而产生的不同共病类型,探究潜在类型与药物成瘾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痛苦在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招募450名由云南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根据2017年国家公安部修订的《吸毒成瘾认定办法》认定为吸毒成瘾的男性戒毒人员为受试。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成瘾物质渴求与自动化行为反应量表(Craving Automated Scale for Substances,CAS-S)、心理痛苦量表(Psychache Scale,PAS)评估受试的精神病理症状水平、药物成瘾程度和心理痛苦程度。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识别受试群体中可能存在的不同精神病理共病类型,并根据识别结果对类型进行命名。使用方差分析检验不同潜在类别在药物成瘾和心理痛苦程度上的差异,建立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心理痛苦在不同潜在类别与药物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潜在类别分析将受试识别为高、中、低精神病理水平3个类型;根据SCL-90包含的10种精神病理症状结果,这3类受试的阳性率和共病数依次递减。3种类型受试在心理痛苦、药物成瘾严重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精神病理症状正向预测受试心理痛苦和药物成瘾程度。心理痛苦在中度精神病理水平与药物成瘾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高度精神病理水平与药物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男性戒毒人员中存在高、中、低3种精神病理共病类型,心理痛苦在中、高精神病理水平与药物成瘾之间分别起完全和部分中介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8F]F-FMISO和[18F]F-FLT PET/CT双核素显像预测胰腺癌耐药性的体内研究
    孙晨玮, 海汪溪, 屈骞, 席云
    2025 (1):  60-6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1.007

    摘要 ( 167 )   HTML ( 9 )   PDF(2304KB) ( 79 )  

    目的·[18F]氟代甲基咪唑([18F]fluormisonidazole,[18F]F-FMISO)和[18F]氟代脱氧胸腺嘧啶核苷([18F]fluorothymidine,[18F]F-FLT)分别是乏氧微环境及细胞增殖状态的特异性PET分子显像剂。该研究拟通过[18F]F-FMISO和[18F]F-FLT PET/CT双核素显像可视化监测胰腺癌耐药性对上述2种状态影响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转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CK-8实验验证胰腺癌耐药细胞株PANC-1/R(PR)相对于亲代细胞株PANC-1(P)的耐药性。BALB/c雄性裸鼠左侧腋窝皮下接种胰腺癌细胞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设置亚组,分别为接种肿瘤细胞后第12天、第18天开始给予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化疗(12D-G组和18D-G组)。于治疗前后同期行[18F]F-FMISO和[18F]F-FLT PET/CT显像,获得半定量指标(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计算ΔSUVmax=(第二次显像SUVmax-第一次显像SUVmax)/第一次显像SUVmax。通过勾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获得各半定量参数判断胰腺癌耐药性的最佳阈值。结果·CCK-8实验证实PR具有对GEM的高度耐药性,耐药指数为4.24(n=5)。体内实验通过对比肿瘤生长速率和生存分析证实,亲代胰腺癌早期给予GEM化疗抑制肿瘤生长更显著,延长了生存时间(12D-G组,P=0.025),而耐药胰腺癌给予GEM化疗加速肿瘤生长,生存时间缩短(18D-G和12D-G,均P=0.025)。其次,非化疗组ΔSUVmax-FLT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化疗组ΔSUVmax-FMISO和ΔSUVmax-FLT与生存时间均呈负相关(P=0.050,P=0.006);18D-G化疗组第二次显像P肿瘤的ΔSUVmax-FMISO和ΔSUVmax-FLT明显低于PR肿瘤(P=0.045,P=0.050);12D-G化疗组第二次显像P肿瘤的ΔSUVmax-FLT略低于PR肿瘤(P=0.051)。ROC判断胰腺癌耐药性的最佳阈值:非化疗组ΔSUVmax-FLT=0.45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100.00%、50.00%;化疗组ΔSUVmax-FMISO=0.37、ΔSUVmax-FLT=0.36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100.00%、83.33%。结论·[18F]F-FMISO和[18F]F-FLT PET/CT双核素显像可用于评估胰腺癌耐药性,化疗前后比较[18F]F-FMISO与[18F]F-FLT PET差值对预测胰腺癌耐药性和生存时间的准确性最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纹理多参数分析在帕金森病患者脑磁化率定量中的应用研究
    赵欣欣, 裴孟超
    2025 (1):  69-7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1.008

    摘要 ( 189 )   HTML ( 10 )   PDF(3237KB) ( 80 )  

    目的·采用基于相位线性度拟合的磁化率定量成像(quantitative susceptibility mapping,QSM)技术,定量化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脑铁含量,结合纹理分析方法,多参数、多维度定量分析帕金森病患者脑灰质核团磁化率分布特征,并结合临床评分评估纹理特征的敏感性。方法·对20名PD患者以及20名健康对照组(health control,HC)的定量磁化率图像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手动分割的大脑灰质核团感兴趣区域进行基于灰度游程矩阵(gray level run-length matrix,GLRLM)的三维纹理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并计算双侧皮尔逊线性相关系数( r),以研究纹理参数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Ⅲ临床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纹理特征参数分析表明,PD组与HC组在灰质核团存在诸多差异性。在GLRLM的所有纹理特征参数中,LngREmph在所测量的5个灰质核团中,均显示PD组与HC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灰质核团的磁化率平均值与GLRLM纹理参数均具有较好区分PD与HC的价值(AUC>0.5)。其中RLNonUni、LngREmph、ShrtREmp以及Fraction的AUC均大于磁化率平均值的AUC。各灰质核团的GLRLM纹理特征参数与UPDRS-Ⅲ评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尾状核(caudate nucleus,CN)的RLNonUni和GLevNonU以及红核(red nucleus,RN)的GLevNonU和ShrtRenp均与UPDRS-Ⅲ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余特征参数未发现显著临床评分相关性。结论·相较于灰质核团磁化率平均值,GLRLM纹理特征参数能够更好地从健康对照组中区分出PD。纹理多参数分析方法是QSM技术在多参数定量脑铁含量方面的一个新思路,可为PD的无创诊断提供更多维度的定量信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 技术与方法
    重度牙周炎小鼠模型构建方法的优化与评价
    王佳璇, 张骞骞, 隋佰延, 刘昕
    2025 (1):  79-8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1.009

    摘要 ( 226 )   HTML ( 12 )   PDF(4215KB) ( 160 )  

    目的·比较单纯丝线结扎和丝线结扎与注射牙龈卟啉单胞菌来源的脂多糖(Porphyromonasgingivalis lipopolysaccharide,P.g. LPS)联合这2种牙周炎造模方法,探究更为理想的重度牙周炎小鼠模型。方法·将15只C57BL/6小鼠分为健康对照组、单纯丝线结扎牙周炎造模组和丝线结扎并注射P.g. LPS联合牙周炎造模组。14 d后,对小鼠进行以下检查:体视显微镜下检测牙齿松动度、探诊深度;通过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和体视显微镜分析小鼠牙槽骨吸收程度[牙槽骨骨体积分数、骨密度、釉质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到牙槽嵴顶(alveolar bone crest,ABC)的距离和CEJ与ABC之间的面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评估小鼠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结果·与单纯丝线结扎的小鼠相比,丝线结扎并连续注射P.g. LPS的小鼠上颌左侧第二磨牙的牙齿松动度动态变化[(2.20±0.45)vs(1.40±0.55)]、平均探诊深度[(1.05±0.21)mm vs (0.58±0.39)mm]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丝线结扎的小鼠相比,丝线结扎并连续注射P.g. LPS的小鼠上颌左侧第二磨牙的骨体积分数[(16.44%±3.35%)vs(28.97%±7.90%)]、骨密度[(0.42±0.04)g/cm3vs(0.55±0.08)g/cm3]显著降低,CEJ到ABC的距离[(0.88±0.03)mm vs(0.74±0.12)mm]和CEJ与ABC之间的面积[(0.34±0.01)mm2vs(0.30±0.02)mm2]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单纯丝线结扎的小鼠相比,丝线结扎并连续注射P.g. LPS的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的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丝线结扎并连续注射P.g. LPS的小鼠牙周炎模型构建方法可能更适合用于研究重度牙周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治疗。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 公共卫生
    空气污染与阿尔茨海默病因果关联的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张迎迎, 张俊瑶, 宋际伟, 王声杰, 姚俊岩
    2025 (1):  87-9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1.010

    摘要 ( 130 )   HTML ( 5 )   PDF(2532KB) ( 133 )  

    目的·利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的方法探究空气污染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基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的数据,采用两样本MR分析评估空气污染与AD发病风险的因果关系。以空气污染指标包括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2.5,PM2.5)、粗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2.5-10,PM2.5-10)、可吸入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10,PM10)、二氧化氮以及氮氧化物为暴露因素,从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数据库中获得其汇总数据。PM2.5的数据集包括暴露人群423 796例,包含9 851 86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的关联分析;PM2.5-10的数据集包括暴露人群423 796例,包含9 851 867个SNPs的关联分析;PM10的数据集包括暴露人群455 314例,包含9 851 867个SNPs的关联分析;二氧化氮的数据集包括暴露人群456 380例,包含9 851 867个SNPs的关联分析;氮氧化物的数据集包括暴露人群456 380例,包含9 851 867个SNPs的关联分析。以AD为结局因素,从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基因组学项目(International Genomics of Alzheimer′s Project,IGAP)中获得AD的数据。AD的数据集包括患者25 580例和对照人群48 466例,包含7 067 513个SNPs的关联分析。以与AD显著相关的SNPs作为工具变量,以逆方差加权(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法为主要分析方法,选择加权中位数法、MR-Egger回归、基于众数的简单估计和基于众数的加权估计4种方法进行质量控制,并通过异质性检验、基因多效性检验和敏感性分析来评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异质性检验(IVW法和MR-Egger回归)显示,空气污染指标与AD的SNP之间不存在异质性(均P>0.05)。基因多效性检验(MR-Egger回归)显示,未检测到多效性(P>0.05)。敏感性分析显示,PM2.5的研究结果稳定。IVW法的分析结果发现,在欧洲人群中PM2.5P<0.001)与AD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而PM2.5-10P=0.664)、PM10P=0.664)、二氧化氮(P=0.284)、氮氧化物(P=0.567)这4种因素与AD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PM2.5暴露与AD发病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PM2.5的暴露会增加AD的发病风险,但尚未发现PM2.5-10、PM10、二氧化氮和氮氧化物暴露导致AD发病风险增加的证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最新治疗研究进展
    刘晓黎, 曹立
    2025 (1):  95-10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1.011

    摘要 ( 259 )   HTML ( 21 )   PDF(1348KB) ( 173 )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drenoleukodystrophy,ALD)是一种呈X连锁的、潜在致命的过氧化物酶体疾病,其主要临床表型是肾上腺脊髓神经病(adrenomyeloneuropathy,AMN)、脑型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cerebral adrenoleukodystrophy,CALD)和原发性肾上腺功能不全(primary adrenal insufficiency)。ALD的临床表型不可预测,没有基因型-表型相关性,也不能根据血浆中极长链脂肪酸(very long chain fatty acid,VLCFA)水平预测疾病病程,并且表型之间可以有很大的差异。目前尚无法彻底治愈该疾病,针对具体的表型有不同的治疗选择。AMN只能进行支持性治疗,但早期CALD可以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和转基因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transgenic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trans-ASCT)来稳定病情,原发性肾上腺功能不全可以通过激素替代疗法来治疗。allo-HSCT和trans-ASCT可以阻止早期CALD的进展,但不能逆转AMN的变化或阻止肾上腺功能不全的进程,也不能阻止晚期CALD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和死亡。近年来,多项针对ALD的药物临床试验披露了对ALD有治疗价值的结果。trans-ASCT和基因编辑治疗在动物模型和临床试验中亦有所突破,为不能行allo-HSCT治疗的ALD患者提供了替代选择。该文综述了ALD最新治疗研究成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创正颌外科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王睿阳, 刘凯, 王旭东
    2025 (1):  101-10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1.012

    摘要 ( 229 )   HTML ( 15 )   PDF(1292KB) ( 274 )  

    正颌外科是一种通过切开畸形的上下颌骨骨段,将牙-颌骨复合体移动至设计的矫正位置,以建立协调的牙弓与牙颌关系,并改善面部外形的外科手术方式。随着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临床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结合内镜、压电手术刀、激光、导航和机器人等微创手术器械的微创正颌外科凭借着其创伤小、精确度高等优势,逐渐成为正颌外科领域中研究和关注的焦点。目前,微创正颌外科的临床应用尚未得到系统性阐述。鉴于其对正颌外科领域发展的推动作用,该文将对微创正颌外科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合评述与展望,旨在为未来的研究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相障碍神经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王晓红, 方贻儒
    2025 (1):  107-11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1.013

    摘要 ( 201 )   HTML ( 11 )   PDF(1288KB) ( 104 )  

    双相障碍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精神疾病,其特征是情绪及状态的极端波动,临床表现为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和混合发作等反复或交替出现。双相障碍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明了,而神经炎症被认为是其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病因,也可能为开发新的治疗靶点提供方向。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双相障碍神经炎症方面的相关研究,探讨了外周和中枢炎症及其关联标志物的变化,探索了其致病的潜在机制,并简要叙述了心境稳定剂及新型治疗药物在抗炎作用方面的机制和潜力,以期指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孕期超加工食品摄入与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进展
    糜小扬, 丁莹, 陈奕静, 贾洁
    2025 (1):  113-12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1.014

    摘要 ( 214 )   HTML ( 6 )   PDF(1401KB) ( 577 )  

    近年来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UPFs)在全球范围内消费量迅速增长。UPFs是NOVA分类体系中描述的第四类食品:为工业配方食品,完全或主要由从食物中提取的物质(油、脂肪、糖、淀粉和蛋白质等)、来自食物成分的衍生物(氢化脂肪和改性淀粉等)或多种食品添加剂制成;制造技术包括挤压、成型和预煎炸等。作为高能量密度食品,UPFs通常具有高糖、脂肪和盐,低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特点,营养密度较低。多项研究显示UPFs高摄入能够增加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孕期营养是影响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孕期均衡且充分的营养摄入能够保障母婴的健康。UPFs营养密度有限,孕期对其的高摄入可能不利于母婴健康,但孕期UPFs摄入影响母婴健康的研究有限。该文针对UPFs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深入研究UPFs对孕期健康的影响以及进行个性化膳食指导提供研究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伴多病灶髓外浸润合并肺腺癌1例报道
    杜芳, 周凌云, 陈姣, 刘丹波, 向泓先, 陈海飞
    2025 (1):  122-12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1.015

    摘要 ( 163 )   HTML ( 4 )   PDF(9676KB) ( 61 )  

    当前多发性骨髓瘤仍然不可治愈,多数患者经历多线复发,最终难治。髓外浸润是复发的一种常见形式,同时期的多病灶髓外浸润与继发的第二肿瘤难以鉴别。该文报告了1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多处髓外浸润的患者,经多学科会诊,明确其为骨髓瘤髓外浸润与肺腺癌共存的病例。多病灶髓外浸润与肺腺癌的共存在临床上较为罕见,给患者的诊治决策带来了重大挑战。该文通过病例报道和文献复习,探讨骨髓瘤多病灶髓外浸润与共存的继发肿瘤的诊治,强调多学科会诊在实现精确诊断和优化患者预后方面的关键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