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封二
    论著(基础研究)
    Ajuba与Twist相互作用调控N-cadherin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的影响
    陈 宁,宋立伟,袁晓圆,等
    2015 (4):  465.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01

    摘要 ( 865 )   PDF(502KB) ( 1102 )  

    目的 探索结直肠癌细胞中Ajuba与Twist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该作用对于结直肠癌迁移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运用免疫共沉淀方法验证外源性Ajuba与Twist蛋白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荧光素酶活性检测Ajuba对于Twist下游靶基因N-cadherin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构建结直肠癌SW1116-shAjuba稳转细胞株,并进行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变化。结果 Ajuba与Twsit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并且Ajuba能通过Twist促进N-cadherin的表达调控。在结直肠癌细胞SW1116-shAjuba稳转细胞中可发现,Ajuba基因表达水平降低,蛋白表达下降,能抑制细胞迁移能力。结论 Ajuba是转录因子Twist的共活化因子,能够促进N-cadherin表达,增强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与自然流产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秦晓黎,刘晓瑞,田福举,等
    2015 (4):  470.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02

    摘要 ( 972 )   PDF(898KB) ( 1268 )  

    目的 初步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5A (eIF5A)的表达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染色、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eIF5A-1和eIF5A-2在自然流产模型小鼠、正常生育力对照组小鼠子宫组织以及在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蜕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小鼠子宫组织及人蜕膜组织中eIF5A-1和eIF5A-2均有表达,但eIF5A-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eIF5A-2;流产组织标本中eIF5A-1、eIF5A-2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eIF5A表达下调可能与自然流产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法洛四联症患儿NOTCH2基因3′UTR区域突变分析
    冯超,唐宁,方绍海,等
    2015 (4):  476.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03

    摘要 ( 924 )   PDF(978KB) ( 1137 )  

    目的 筛查法洛四联症(TOF)患儿中NOTCH2基因3′UTR区域存在的基因突变,探讨该区域突变影响NOTCH2基因表达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152例诊断明确的TOF患儿(TOF组)为研究对象,107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CON组),PCR扩增NOTCH2基因3′UTR区域序列,所有扩增片段均进行双向测序。将所测NOTCH2基因3′UTR区序列与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NG_008163.1)通过BLAST程序对比,检出可能存在的基因突变。采用PicTar和TargetScan在线预测软件预测可能与NOTCH2基因3′UTR区域结合的微小RNA (miRNA),分析NOTCH2基因3′UTR区域突变对miRNA调控NOTCH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检测出NOTCH2基因3′UTR区域1个新发突变和5个已报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别为2 672位(157020T>G)、rs368873082(156595C>T)、rs835576(156691A>G)、rs3795664(156937C>T)、rs699779(156967T>C)和rs699780(156836T>C);5个已报道的SNP在TOF组与CON组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测结果显示34种miRNA能与NOTCH2基因3′UTR区域结合,该突变并不位于34种miRNA与NOTCH2 3′UTR的结合区域。结论 NOTCH2基因3′UTR区域存在新突变157020T>G,该突变有可能通过空间构象影响miRNA与NOTCH2基因3′UTR区的结合效率,进而影响NOTCH2基因的正常表达;而该区域的5个SNP与TOF易感性无明显关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盐酸小檗碱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朱超霞,仓桢,加孜热亚·再依拿提,等
    2015 (4):  483.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04

    摘要 ( 860 )   PDF(728KB) ( 1241 )  
    目的 观察盐酸小檗碱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饲料喂养组(正常对照组)、高脂饮食诱导NAFLD组(NAFLD组)和高脂饮食诱导NAFLD小檗碱干预组(小檗碱干预组),每组6只。采用16SrRNA序列分析法研究3组大鼠肠道菌群的变化;观察3组大鼠肝脏和回肠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3组大鼠的肠道菌群主要分布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AFLD组的厚壁菌门比例显著增高(P<0.05),拟杆菌门比例及有益菌乳酸菌属比例则显著降低(P<0.01);与NAFLD组比较,小檗碱干预组的厚壁菌门比例显著下降(P<0.01),拟杆菌门比例和有益菌乳酸菌属比例显著增高(P<0.01)。肝脏组织学检查发现:正常对照组大鼠肝脏细胞排列正常,未见脂肪滴和炎症细胞浸润;NAFLD组大鼠肝脏组织出现大量的脂肪变性,肝细胞排列较正常对照组紊乱;小檗碱干预组大鼠肝脏组织仍有脂肪变性,但脂肪变性程度较NAFLD组减轻。回肠组织学检查发现:正常对照组大鼠回肠绒毛排列整齐、紧凑,表面结构完整;NAFLD组大鼠回肠绒毛出现断裂、缺失,间隙增宽;小檗碱干预组大鼠回肠绒毛排列较为整齐,断裂、缺失较NAFLD组少。结论 小檗碱可以改善高脂饮食所诱导的NAFLD,其机制可能与改变肠道菌群的结构及减轻高脂饮食导致的肠道黏膜损伤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XCL12/CXCR4在慢性炎性痛中参与卫星胶质细胞激活的作用
    杨悦橙,宋明敏,戴丽华,等
    2015 (4):  489.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05

    摘要 ( 766 )   PDF(471KB) ( 1167 )  
    目的 检测CXCL12、CXCR4和胶质细胞纤丝酸性蛋白(GFAP)在大鼠炎性痛模型背根神经节(DRG)中的表达,并观察抑制CXCR4后大鼠卫星胶质细胞(SGC)的激活和疼痛行为的变化。方法 1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炎症组和炎症组(n=6),通过右足底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炎性痛模型,术后3 d测痛阈并取DRG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CXCL12、CXCR4和GFAP的蛋白表达。另2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炎症组(n=6)、对照组(CFA+生理盐水,n=8)和实验组(CFA+抑制剂组,n=8)。分别在术前,术后1、2、3 d给药前和给药后2 h测痛阈,第3日取材分别行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检测GFAP的表达。结果 炎性痛后大鼠同侧DRG中CXCL12、CXCR4和GFAP表达显著上升(P<0.05)。抑制CXCR4后,大鼠痛阈在2 h内缓解(P<0.05),且GFAP活化明显抑制(P<0.05)。结论 CXCL12、CXCR4和GFAP在炎性痛大鼠DRG中上调,抑制CXCR4能短效缓解疼痛,并能抑制DRG中SGC的激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肠杆菌科细菌中PER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检测及遗传特征分析
    谢潋滟,王晓丽,张芳芳,等
    2015 (4):  494.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06

    摘要 ( 602 )   PDF(862KB) ( 1217 )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中产PER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类型,探讨其流行病学特征及可能的耐药传播机制。方法 收集2009年6月—2014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标本分离到的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头孢吡肟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共254株,应用PCR技术扩增PER基因并测序确定基因型;对PER阳性菌株进行接合试验,同时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扩增PER基因上下游序列。结果 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中共检出14株携带PER基因,包括PER-1和PER-4两种类型。仅2株奇异变形杆菌接合成功,接合质粒属于IncA/C型质粒。9株PER阳性奇异变形杆菌PFGE共分为7个型别。最常见的肠杆菌科细菌基因环境为ISCR1-blaPER-gst-abct,2株产PER-1型ESBLs的奇异变形杆菌基因环境为ISPa12-blaPER-gst-like-ISPa13。结论 PER基因可存在于多种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中。PER基因上游环境多以ISCR1结构为主,该结构在国内PER基因的流行扩散中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孕期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对新生鼠RARα、Src和NMDAR1表达的影响
    陈丽君,任兰,刘祖银,等
    2015 (4):  500.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07

    摘要 ( 591 )   PDF(769KB) ( 1075 )  
    目的 探讨孕期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MVAD)对新生鼠海马中视黄酸核受体α(RARα)、肉瘤基因Src和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1(NMDAR1)表达的影响。方法 构建孕期维生素A正常(VAN)和MVAD大鼠模型(VAN组和MVAD组);分离培养新生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免疫荧光染色鉴定;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新生鼠海马组织及体外培养的原代海马神经元中RARα、Src和NMDAR1的mRNA和蛋白表达;利用钙影像仪检测原代海马神经元钙兴奋性。结果 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分离培养的新生鼠原代海马神经元95%表达神经元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MVAD组新生鼠海马组织和原代海马神经元中RARα、Src、NMDAR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VAN组(P<0.05);MVAD组新生鼠海马神经元的钙兴奋性明显低于VAN组(P<0.05)。结论 孕期MVAD会降低海马RARα、Src和NMDAR1的表达,可能与孕期MVAD影响幼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空气、水和釉液在不同基底色时对全瓷贴面颜色的影响
    杜易敏,陈丽萍,翁维民,等
    2015 (4):  506.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08

    摘要 ( 848 )   PDF(516KB) ( 1109 )  
    目的 研究不同介质(空气、水和釉液)在不同基底色时对全瓷贴面颜色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基底色组(ND1~ND7)试件与IPS e.max CAD LTA1 0.7 mm瓷片叠合,采用测色仪对修复体贴面进行测量,并以2 mm LTA1、LTA2色瓷块颜色为标准色计算色差(ΔE值);以ND1~ND6的ΔE值为因变量分别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多重对比采用Tamhane T2检验。结果 介质和基底色对贴面与标准色之间的ΔE值均有影响,并且两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空气与水、空气与釉液之间ΔE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水与釉液之间ΔE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介质对修复体明度改变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 介质空气、水和釉液对全瓷贴面颜色均有影响,其中对明度的影响最为明显。基底色与介质之间存在交互作用,水与釉液能使贴面更接近于目标色。贴面与基底牙之间保持一定的湿润度更有利于比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癌痛大鼠钠通道Nav1.8的表达与行为学变化
    季晓燕,赵璇,程志军,等
    2015 (4):  511.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09

    摘要 ( 615 )   PDF(475KB) ( 1112 )  
    目的 观察钠通道Nav1.8在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所致胫骨骨癌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及丘脑中的表达变化,探讨Nav1.8与癌痛的相关性。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癌痛组(n=15)和假手术组(n=15)。在癌痛组大鼠胫骨内注入密度为107/mL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建立骨癌痛模型;假手术组在大鼠胫骨内注入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术后8、11、14、17、21 d评估机械性异常性疼痛和热痛觉过敏。造模21d进行影像学检查后,取其DRG及丘脑组织,荧光实时定量RT-PCR观察Nav1.8 mRNA
    在DRG和丘脑中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观察Nav1.8蛋白在DRG中的表达。结果 癌痛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出现了明显的机械性痛觉过敏,机械性缩足阈值与术前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癌痛组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无显著变化,与术前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v1.8 mRNA在手术侧DRG及手术对侧丘脑中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手术对侧DRG和同侧丘脑中的Nav1.8 mRNA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v1.8的表达上调与大鼠骨癌痛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hiralpak AD和Chiralcel OD-H柱分离莨菪烷衍生物对映体的研究
    谢一凡,钮因尧,成斌,等
    2015 (4):  516.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10

    摘要 ( 1084 )   PDF(431KB) ( 1341 )  
    目的 采用正相手性色谱柱建立莨菪烷衍生物A和B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手性分离方法。方法 在正相条件下分别使用Chiralpak AD和Chiralcel OD-H手性柱,考察流动相组成、流速和柱温对对映体手性分离的影响;计算对映体与固定相相互作用的焓变差值和熵变差值等热力学参数。结果 化合物A在Chiralpak AD柱上得到最佳色谱分离条件。化合物B在Chiralcel OD-H柱上得到最佳色谱分离条件。在15 ℃~35 ℃柱温范围内,lnα对1/T呈线性关系,其手性分离过程受焓控制。结论 此HPLC手性分离方法可用于化合物A和B的光学纯度分析和鉴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豆异黄酮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赵士弟,陈耀,董银凤,等
    2015 (4):  521.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11

    摘要 ( 727 )   PDF(1092KB) ( 1197 )  
    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SI)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60只成年健康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SI低剂量组(SI-L组,60 mg/kg)、SI中剂量组(SI-M组,120 mg/kg)、SI高剂量组(SI-H组,240 mg/kg),每组12只。采用三血管阻断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1 h再灌注1 h后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超微结构变化,Annexin V-FITC/PI 双染法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化学比色法检测SOD、iNOS活性及MDA、NO含量,半定量RT-PCR法测定海马组织NF-κB/p65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海马组织TNF-α、NF-κ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 I/R组海马神经元皱缩,胞核内染色质边集,核膜不完整,部分线粒体膜崩解、嵴消失,神经元部分凋亡。与I/R组比较,SI各组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损伤明显改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I/R组SOD、iNOS活性及MDA、NO含量明显高于Sham 组(P<0.01);与I/R组比较,SI各组SOD、iNOS活性及MDA、NO含量降低(P<0.05)。I/R组TNF-α、NF-κB/p65蛋白及NF-κB/p65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Sham 组(P<0.01);与I/R组比较,SI各组TNF-α、NF-κB/p65蛋白及NF-κB/p65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 SI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减少TNF-α的表达进而抑制NF-κB/p65的活性,减少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人宫颈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诱导作用
    石玉荣,陈素莲,杨滢,等
    2015 (4):  530.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12

    摘要 ( 711 )   PDF(512KB) ( 964 )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发生的诱导作用。方法 用10 ng/mL的TGF-β1处理HeLa细胞72 h,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EMT相关上皮标记分子和间质标记分子的表达,划痕试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结果 TGF-β1可诱导HeLa细胞呈现EMT细胞形态,并且下调上皮相关标记蛋白E-cadherin和β-catenin的表达,上调间质相关标记蛋白Vimentin和N-cadherin的表达;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明显增强。结论 TGF-β1能够诱导HeLa细胞发生EMT,促进细胞侵袭和转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临床研究)
    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2003—2012年住院儿童烧伤流行病学研究
    原博,缪明远,杨惠忠,等
    2015 (4):  535.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13

    摘要 ( 896 )   PDF(339KB) ( 1165 )  
    目的 回顾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2003—2012年收治烧伤儿童的临床资料,掌握流行病学规律,为减少儿童烧伤发生率寻找有效介入途径。方法 归纳总结2003—2012年0~14岁烧伤儿童的住院病史,研究指标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烧伤类型、烧伤程度及部位、烧伤面积、是否接受手术、住院天数等。结果 共纳入患者1 844例,其中1 112例(60.3%)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2008—2012年患者数为2003—2007年的2倍,以0~3岁居多,占73.8%;各年龄群中,热液烧伤仍为最主要烧伤类型;春季(29.6%)及夏季(26.7%)烧伤发生率较高。1 015例患儿烧伤累及上肢;575例患儿接受植皮等手术治疗;平均住院时间为11 d;共有7例电击伤行截肢(指)术;死亡7例,6例为热液烧伤,1例为火焰烧伤。结论 绝大多数烧伤儿童(及重度烧伤)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随着上海市常住人口的增长,烧伤患儿人数也在逐年增多;重点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尤其是0~3岁儿童家庭的烧伤安全教育可能是减少儿童烧伤发生的有效手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种评分在心脏术后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预后评价中的应用
    张海,潘雁,杨敏,等
    2015 (4):  540.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14

    摘要 ( 863 )   PDF(597KB) ( 1324 )  
    目的 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MODS)、简化急性生理评分Ⅱ(SAPS Ⅱ)和血管活性肌力药物评分(VIS)对心脏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预后评价的预测作用。方法 调查2010年11月—2014年6月在上海市胸科医院外科监护室行CRRT的心脏术后成年患者,根据出院时治疗结果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对所有患者在手术后第1日和CRRT前1日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大小衡量各评分系统对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 32例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接受CRRT的患者被纳入该研究,其中9例存活,23例死亡,死亡率为71.9%。死亡组患者无论是在术后第1日还是在CRRT前1日的MODS、SAPSⅡ和VIS 的3种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第1日VIS、CRRT前1日MODS、CRRT前1日SAPSⅡ和CRRT前1日VIS的4个评分,AUCROC分别为0.821、0.816、0.800和0.768,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VIS组在术后90 d存活率明显低于低VIS组,且术后低心排量综合征和再次剖胸探查发生率更高。结论 术后第1日VIS、CRRT前1日MODS、CRRT前1日SAPSⅡ和CRRT前1日VIS都能较好地预测心脏术后行CRRT治疗患者的预后,术后第1日VIS作为早期指标更优。高VIS与不良预后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平滑削边绝对偏离惩罚技术对大肠癌术前淋巴结转移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邢伟,孙驰,邹琼琼,等
    2015 (4):  545.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15

    摘要 ( 773 )   PDF(264KB) ( 1135 )  

    目的 应用基于平滑削边绝对偏离(SCAD)惩罚方法揭示大肠癌术前淋巴结转移因素。方法 对252例大肠癌患者入院检查各项常规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CAD惩罚方法筛选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并推算出模型参数。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腹痛、血便、癌胚抗原以及血清总胆汁酸4项数据异常对大肠癌淋巴转移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进而可以根据模型推算大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概率。结论 SCAD统计学研究的结果可在临床上用于手术前评估大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的概率,指导手术前的干预治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乳头型单纯黏液癌伴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观察
    徐明,叶曼娜,汪成,等
    2015 (4):  549.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16

    摘要 ( 934 )   PDF(808KB) ( 1247 )  

    目的 探讨微乳头型单纯黏液癌(MPPMC)与MPPMC伴有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8例MPPMC和5例MPPMC伴IMPC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5例MPPMC伴IMPC均见2种形态之间的移行过渡,微乳头周围黏液逐渐消失,形成IMPC。在MPPMC向IMPC转化后癌组织Ki-67的表达率显著增高。MPPMC组淋巴结转移率仅为12.5%,而MPPMC伴IMPC组淋巴结转移率高达80%。淋巴结转移灶中以IMPC形态为主。结论 乳腺MPPMC与IMPC可能处于同一肿瘤谱系。MPPMC伴IMPC生物学行为更差,治疗原则要参照IMPC。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硫酸镁预防肺叶切除术后房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屈灿,王小文,黄春,等
    2015 (4):  554.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17

    摘要 ( 648 )   PDF(317KB) ( 1165 )  

    目的 评价围手术期预防性静脉应用硫酸镁对肺叶切除术后房颤(POAF)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术前年龄和POAF危险因素配对的方法,将103例手术患者根据是否应用硫酸镁分为硫酸镁组(n=49)和对照组(n=54),硫酸镁组从术前3 d~术后3 d连续静脉应用25%硫酸镁2.5 g/d。观察的首要结局为POAF发生率,次要结局为有无不良反应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衡性尚可;硫酸镁组POAF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1% vs 22.2%, P=0.026);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早搏也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围手术期静脉应用硫酸镁可降低POAF的发生率。进一步验证和临床推广尚需要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诺肝素和普通肝素对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外源性凝血系统和血小板活性的影响
    刘华,关韶峰,倪幼方,等
    2015 (4):  559.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18

    摘要 ( 765 )   PDF(339KB) ( 1170 )  

    目的 比较依诺肝素和普通肝素对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外源性凝血系统和血小板活性的作用差异,及其对临床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选病例分为依诺肝素组和普通肝素组,于用药前及用药后不同时间点分别检测抗Ⅹa因子、von Willebrand 因子(vWF)和游离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因子(free-TFPI)水平,分析检测指标与患者临床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 在依诺肝素组,抗Ⅹa因子在用药后3 h即达到有效水平;在用药48 h后3 h时间点,抗Ⅹa因子仍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且显著高于普通肝素组(P<0.05);依诺肝素组用药后vWF浓度显著低于普通肝素组(P<0.05)。有临床事件组⊿vWF显著高于无临床事件组(P<0.01),⊿vWF与30 d临床事件相关(OR=1.373, P<0.05)。结论 与普通肝素比较,依诺肝素可更为有效地阻断外源性凝血途径,对抗血小板黏附聚集。早期vWF增加对不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30 d临床事件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渗透设计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在复杂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中的应用
    丁锦辉,刘光,李维敏,等
    2015 (4):  563.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19

    摘要 ( 948 )   PDF(367KB) ( 1145 )  

    目的 评价低渗透设计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腔内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1年4月—2014年4月应用低渗透设计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腔内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21例,收集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男19例,女2例;年龄55~87岁,中位数为72.34岁。本组病例存在以下1种或多种情况:合并髂动脉瘤10例,巨大动脉瘤4例,短瘤颈3例,瘤颈严重扭曲3例,入路严重扭曲4例,股动脉纤细1例,附壁血栓和严重钙化6例。21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及术中死亡病例,2例术后住院期间死于合并症。手术时间(135.43±12.45) min,术中出血量为(180.24±21.66) mL,均无输血。术中Ⅰ型内漏5例,Ⅱ型内漏3例,Ⅲ型内漏2例,均术中处理满意。术后随访19例,随访时间为3~36个月,18例存活,1例死于糖尿病并发症。随访患者术后均复查CT血管造影,未发现与支架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低渗透设计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腔内修复适用于多数复杂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手术风险较低,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较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完全性肺静脉异常连接患者手术后早期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曹瑞雪,郭颖,陈笋,等
    2015 (4):  568.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20

    摘要 ( 667 )   PDF(333KB) ( 1014 )  

    目的 分析完全性肺静脉异常连接患者手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52例不合并内脏异位、单心室等复杂畸形的简单肺静脉异常连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早期死亡(术后3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52例患者中,术后早期死亡5例(9.62%),其中4例体质量不足4 kg,1例体质量为4 kg;年龄均小于3个月,2例为新生儿;解剖分类:心上型2例,心内型1例,心下型2例。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的体质量(P=0.005)、身长(P=0.021)、解剖分类(P=0.007)及术前左心房内径(P=0.016)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低体质量(≤4 kg)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OR=22.857,P=0.009)。结论 低体质量(≤4 kg)是完全性肺静脉异常连接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公共卫生)
    无效住院所导致的潜在资源浪费的估算
    陶婧婧,罗诚祖,马进
    2015 (4):  573.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21

    摘要 ( 773 )   PDF(335KB) ( 1027 )  

    目的 以上海市某三甲医院的妇科为例,从直接经济负担和床位使用效率两方面估算无效住院所导致的资源浪费情况。方法 选择上海市某三甲医院的妇科为样本科室,在2012年上半年入院患者中随机抽取500份病例。采用病例回顾的方式,由1位妇科临床护士应用入院及住院日适当性评价方案(AEP)对样本病例的入院、住院日适宜性作出评价。根据患者支付的住院总费用、床日费用计算无效住院产生的直接经济负担。采用平均住院日、病床周转次数来反映剔除无效住院后床位使用效率的提高程度。结果 妇科的入院无效率为12.40%,住院日无效率为22.93%。剔除无效入院和无效住院日后,可节省近18%的直接经济负担,平均住院日由6.04降低至4.81,床位周转次数由8.06降低至7.06。结论 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剔除住院服务提供过程中的无效入院和无效住院日,可以减轻患者看病就医的直接经济负担,并在不影响医疗质量的基础上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苏省某市5种重大疾病患病人群住院费用的新灰色关联分析
    李潇潇,张晓,刘蓉,等
    2015 (4):  577.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22

    摘要 ( 718 )   PDF(255KB) ( 1091 )  

    目的 分析5种重大疾病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及费用结构,探讨大病保险可行的控费措施。方法 运用新灰色关联法,使用SPSS 19.0和Excel 2010对江苏省某市2013年5种重大疾病患者(共2 184例)住院费用的5类构成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各因素对住院费用的关联度,找出主要的费用影响因素。结果 新灰色关联分析关联度计算结果表明该地区5种重大疾病患者的住院费用中,西药费是最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治疗费,检验检查费、中药费和其他费用影响较低。结论 新灰色关联法的结果接近实际,计算简明,适用于重大疾病患者住院费用各构成影响因素的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养老机构老人护理服务需求分析与政策建议
    沈婉婉,鲍勇
    2015 (4):  581.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23

    摘要 ( 788 )   PDF(248KB) ( 1208 )  

    目的 了解上海市养老机构老人的护理服务需求,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信函调查和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调查19家养老机构,采用问卷调查331名养老机构入住的老人。结果 298名老人患慢性病,206名老人表示就医不方便。在生活护理方面,老人最希望改善伙食、增加营养和协助洗澡。在医疗护理方面,陪同就医和定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上门看病、定期体检的需求位居第一、第二。在心理护理方面,陪同看报、散步、聊天和心理疏导的需求处在较高水平。结论 根据老人特殊心理、生理特点及常见疾病,满足养老机构入住老人不同层次的生活护理、医疗护理和心理护理需求,使老人老有所依、病有所养、老有所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羧基酯脂肪酶与糖尿病和胰腺外分泌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张荣,刘丽梅
    2015 (4):  585.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24

    摘要 ( 911 )   PDF(312KB) ( 1392 )  

    羧基酯脂肪酶(CEL)基因编码的蛋白是由胰腺腺泡细胞分泌的胆固醇酯的水解酶,是与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相关的7种分子中唯一非胰岛β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蛋白。CEL基因的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突变可以导致MODY-胰外分泌综合征、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或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及酒精性胰腺炎等胰腺外分泌疾病。该文就CEL基因突变/变异与糖尿病和/或胰腺外分泌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clerostin在骨代谢中的作用和机制
    张爽,高艳虹
    2015 (4):  589.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25

    摘要 ( 1215 )   PDF(359KB) ( 1327 )  

    sclerostin是由SOST编码的糖蛋白,可以通过与Lrp4/5/6受体结合抑制Wnt信号通路,发挥调节骨代谢的作用。硬化性骨病、Van Buchem病、颅骨骨干发育异常等染色体异常性疾病及骨质疏松症均与SOST基因突变有关。近年来研究证实sclerostin不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阻碍成骨细胞分化而发挥抑制骨形成的作用,还可以通过促进破骨细胞生成和依赖RANKL的方式激活破骨细胞功能促进骨吸收。sclerostin单克隆抗体为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其有效性及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irtuins在慢性肾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张琳,贺明
    2015 (4):  594.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26

    摘要 ( 695 )   PDF(535KB) ( 1311 )  

    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衰老是慢性肾脏疾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Sirtuins蛋白家族是一类高度保守的NAD+依赖性去乙酰化酶,在热量限制、寿命调控以及多种代谢疾病中起重要作用。位于细胞核中的 SIRT1和 SIRT6 可通过对组蛋白和转录调控因子去乙酰化调控基因表达,从而抑制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肾脏中的细胞凋亡、炎症和纤维化,同时也可调节细胞应激反应、脂质代谢、自噬、血压和钠平衡。而位于线粒体的 SIRT3 可调节多种线粒体内酶的活性,从而参与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Sirtuins蛋白在慢性肾脏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内外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现状及研究进展
    邹珍,张静,郑志杰
    2015 (4):  601.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27

    摘要 ( 1595 )   PDF(275KB) ( 1941 )  
    近年来各国儿童和青少年肥胖检出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已成为全世界亟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该文对国内外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总结,指出我国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建议开展基于社区实践、多学科参与的儿童和青少年肥胖循证健康管理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在分子影像学研究中的应用
    陈瑛,徐立钧,龚著琳,等
    2015 (4):  605.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28

    摘要 ( 1015 )   PDF(425KB) ( 1130 )  
    分子影像技术是利用体外成像检测装置在细胞与分子层次上对活体动物、模型系统和人体的生物学过程进行定征和测量的新型交叉技术。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是对图像进行分析与处理的算法技术的总称,包括运用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和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的方法以提取医学图像的数字特征,实现分子影像的对象特征的定量描述,以数学建模的方式描述其内在规律,解释生命现象的过程或规律并预测其发展趋势。该文对2010—2013年发表在分子影像领域主要期刊及学术机构网站的2 602篇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对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在分子影像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篇论著
    超声辐照对兔足跖炎性痛模型组织前列腺素E2的影响
    任莉莉,乔海,佘朝堃,等
    2015 (4):  611.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29

    摘要 ( 733 )   PDF(214KB) ( 1075 )  
    目的 探索低强度超声辐照对炎症组织前列腺素E2的影响。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超声辐照足跖组、超声辐照股二头肌组、假照组和正常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兔足跖注射角叉菜胶建立炎性痛模型,超声辐照足跖组、超声辐照股二头肌组分别予0.2 MHz超声辐照足跖、同侧股二头肌处20 min,假照组予假辐照。分别于辐照后即刻和1 h采耳中动脉血,ELISA法检测β-内啡肽水平;第二次采血结束后,取材双侧后腿足跖10 mg,ELISA法检测前列腺素E2。结果 超声辐照足跖组的前列腺素E2浓度显著高于超声辐照股二头肌组、假照组和正常组,超声辐照足跖组的血浆β-内啡肽浓度与超声辐照股二头肌组相比在两个检测时间点均无统计差异。结论 低强度超声辐照股二头肌也能提高血浆β-内啡肽水平,且不会促进炎症组织前列腺素释放,是超声辐照缓解炎性痛的更优治疗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不完全性睡眠剥夺对幼鼠脂肪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陈喆,杨倩,陈婷,等
    2015 (4):  614.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30

    摘要 ( 783 )   PDF(254KB) ( 1133 )  
    目的 探索慢性不完全性睡眠剥夺对幼鼠循环脂肪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27只3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睡眠剥夺组(剥夺组)、睡眠剥夺恢复组(恢复组)、对照组。采用旋转滚轮法建立睡眠剥夺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瘦素、脂联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 (RBP-4)及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的表达水平。采用李氏指数评价幼鼠体质指数。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剥夺组李氏指数较大(P<0.05);RBP-4在剥夺组和恢复组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1);未发现瘦素、脂联素、Vaspin在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慢性睡眠剥夺可引起幼鼠肥胖程度增加、RBP-4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降低;且随着睡眠的恢复,这些影响没有得到显著改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市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筛查及临界值确立
    郭静,许洪平,姚静,等
    2015 (4):  618.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31

    摘要 ( 1141 )   PDF(433KB) ( 1074 )  
    目的 开展上海地区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筛查,确立筛查实验室的临界值,降低假阳性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 采用定量荧光法测定新生儿滤纸干血片上的G6PD浓度值;以G6PD/6PGD定量比值法对筛查阳性患儿进行确诊。结果 筛查新生儿217 447名(男婴116 549名,女婴100 898名),确诊患儿270例(男婴250例,女婴20例),新生儿G6PD缺乏症的发生率为0.18%,男婴发生率为0.31%,女婴发生率0.03%;新生儿、男婴和女婴G6PD浓度的临界值分别为2.165 U/g、1.97 U/g和2.165 U/g。结论 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可早期诊断和预防G6PD,值得在上海地区推广;筛查实验室建立新生儿、男婴、女婴各自的临界值,可降低G6PD缺乏症筛查的假阳性,提高筛查效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锥形束CT诊断罕见双生上颌第二前磨牙1例报道
    董建辉,朱亚琴
    2015 (4):  622. 
    doi: 11.3969/j.issn.1674-8115.2015.04.032

    摘要 ( 869 )   PDF(357KB) ( 1086 )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CBCT)在双生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CBCT作为辅助方法诊断1例罕见的双生上颌第二前磨牙。对患牙的临床检查及X线片、CB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展开讨论。结果 临床检查发现:患者牙列发育完整,右侧上颌第二前磨牙表现为2个完全分离的牙冠共用1个融合的牙根。X线片显示:右侧上颌第二前磨牙不完全分裂,没有根尖病灶;患牙确切的解剖结构显示不清。上颌骨CBCT图像显示:患牙的2个牙冠在牙釉质牙骨质结合处融合形成1个单一的牙根,2个完全分离的髓腔则在牙釉质牙骨质结合处融合形成1个根管。结论 双生牙是罕见的牙齿发育异常,其结构复杂,往往很难诊断和治疗。利用CBCT的高端成像模式可以帮助临床医师作出正确的诊断并确定治疗方案,从而防止或减少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