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封二
    转化医学
    2016 (03):  308. 
    摘要 ( 398 )   PDF(1708KB) ( 10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追求有灵魂的卓越
    2016 (03):  311. 
    摘要 ( 570 )   PDF(1604KB) ( 9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基础研究)
    单链DNA结合蛋白2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向滋养层方向分化的作用
    刘吉锋,李慧
    2016 (03):  31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01

    摘要 ( 804 )   PDF(4630KB) ( 1215 )  

    目的 寻找并鉴定可促进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向滋养层方向分化的新基因。方法 优化小鼠ES细胞向滋养层方向分化的诱导条件,结合数据分析寻找在此分化过程中表达上调的基因,由此发现了单链DNA结合蛋白2(Ssbp2)。通过qRT-PCR检测Ssbp2在小鼠ES细胞向滋养层方向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并检测Ssbp2在小鼠早期胚胎对应的3种细胞类型中的表达模式。克隆Ssbp2基因并将其在小鼠ES细胞中过表达,观察细胞形态并检测其是否具有促进小鼠ES细胞向滋养层方向分化的功能。结果 通过尝试不同的组合,发现在无血清的小鼠滋养层干细胞(TS细胞)基础培养液中添加BMP4联合bFGF既可诱导小鼠ES细胞中滋养层标记基因的显著上调,又可有效抑制中胚层标记基因的上调。通过表达模式分析发现,在诱导小鼠ES细胞向滋养层方向分化过程中Ssbp2的表达量发生了显著上调,并且Ssbp2在TS细胞中高表达。当在小鼠ES细胞中过表达Ssbp2之后,ES细胞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并且滋养层相关的标记基因发生了最为显著的上调。结论 Ssbp2具有促进小鼠ES细胞向滋养层方向分化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游离脂肪酸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AQP1的表达调节及其作用机制
    章怡苇,田鲲,汪燕,等
    2016 (03):  32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02

    摘要 ( 807 )   PDF(1589KB) ( 972 )  

    目的 研究混合游离脂肪酸(FFA)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中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调节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Western blotting检测FFA处理不同时间后大鼠PMVECs内AQP1蛋白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检测不同浓度的FFA处理后大鼠PMVECs内AQP1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用SB203580抑制p38 MAPK通路,Western blotting检测FFA处理对AQP1表达的影响。结果 FFA处理6、12 h后大鼠PMVECs内AQP1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00,P=0.003)。FFA(200 μmol/L)组和FFA(500 μmol/L)组AQP1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7,P=0.002)。FFA(100 μmol/L)组、FFA(200 μmol/L)组和FFA(500 μmol/L)组AQP1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0)。SB203580预处理可抑制FFA诱导的大鼠PMVECs 内AQP1蛋白表达量的增加(P=0.016)。结论 FFA可以上调AQP1的表达,对脂肪栓塞中AQP1介导的肺内水转运过程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调控机制可能与p38 MAPK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质网应激在高血糖致微血管损伤过程中的作用
    王恒,王宏英,李继斌,等
    2016 (03):  32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03

    摘要 ( 803 )   PDF(1594KB) ( 820 )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在高血糖SD大鼠微血管损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高血糖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1个月以无创尾动脉血压测定法检测血压,期间监测大鼠体质量和随机血糖。RT-PCR测定大鼠肠系膜阻力血管中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的基因转录水平;Western blotting测定GRP78/Bip、eNOS、Akt及IRS1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高血糖组随机血糖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也都显著高于对照组。RT-PCR结果显示,高血糖组大鼠微血管组织内质网应激主要标志物的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高血糖组Bip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IRS1、Akt及eNOS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持续性高血糖能诱发实验大鼠血压升高,该作用可能与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微血管功能损伤、血管组织胰岛素信号通路受损,以及eNOS的活性降低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融合PCR结合同源重组技术敲除白色假丝酵母菌FLO8基因
    李文静,刘锦燕,史册,等
    2016 (03):  33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04

    摘要 ( 893 )   PDF(1743KB) ( 1248 )  

    目的 运用融合PCR和同源重组技术敲除白色假丝酵母菌FLO8基因,并初步分析敲除菌株药物敏感性(药敏)情况。方法 运用融合PCR将FLO8基因的上下游片段与筛选标记融合在一起构成同源敲除组件,再用高效醋酸锂转染法将敲除组件转染入白色假丝酵母菌SN152,在营养缺陷板上进行筛选,通过2次同源重组敲除FLO8的2条等位基因。采用点板法比较FLO8未敲除株与敲除株药敏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白色假丝酵母菌SN152 FLO8双等位基因缺失株,且耐药性FLO8-/->FLO8+/->SN152。结论 融合PCR结合同源重组技术能高效、快速构建白色假丝酵母菌FLO8基因缺失株,白色假丝酵母菌FLO8基因与药敏相关,且FLO8拷贝数越少耐药性越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蟾酥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冯静,邓菲,张萍,等
    2016 (03):  34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05

    摘要 ( 793 )   PDF(1504KB) ( 879 )  

    目的 研究蟾酥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细胞活性CCK-8法检测蟾酥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技术观察蟾酥对细胞核型的影响,并用流式双染法检测其凋亡情况;采用Rhodamine 123染色法在流式细胞仪中检测蟾酥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利用凋亡因子caspase 8/9/3的特异性抑制剂预处理细胞,然后检测蟾酥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细胞活性检测结果发现,蟾酥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具有明显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蟾酥能够明显引起细胞核皱缩,并形成凋亡小体。20 μg/mL蟾酥处理24 h后导致56.4%的细胞凋亡,并引起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51.9%。Caspase 9和caspase 3的抑制剂预处理细胞后,相比单独蟾酥处理的细胞,明显引起细胞活性的上升。结论 蟾酥能明显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凋亡机制与诱发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及活化caspase 9/3分子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放射疗法对乳牙釉质硬度和微观形态的影响
    陈满双,马文竹,许小辉,等
    2016 (03):  34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06

    摘要 ( 682 )   PDF(2119KB) ( 874 )  

    目的 研究放射疗法对乳牙硬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40个健康且新鲜拔除的滞留乳磨牙,沿近远中方向将牙齿切成颊舌两半,选择40个半切片用于实验。实验采用自身对照原则,照射之前采用显微硬度计对牙釉质进行初始硬度测试。之后分次完成40 Gy照射,2 Gy/次,1次/d,5 d/周,连续4周。每照射10 Gy后,采用显微硬度计对实验标本进行阶段硬度测试,所有照射剂量完成后采用显微硬度计观察乳牙牙釉质的显微硬度,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观形态的变化。结果 乳牙牙釉质的显微硬度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照射过的牙釉质比未经过照射的牙釉质在所有位置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微观表面形态改变。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表面形态发生渐进性破坏,表现为非晶体外观。结论 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乳牙硬组织显微硬度降低,牙釉质的表面形态发生渐进破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去铁胺对大鼠脑外伤急性期脑红蛋白表达及损伤灶的影响
    王凯,荆尧,徐晨,等
    2016 (03):  34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07

    摘要 ( 778 )   PDF(996KB) ( 787 )  

    目的 探讨去铁胺(DFX)对大鼠脑外伤急性期半影区脑红蛋白(Ngb)表达及损伤灶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分别建立控制性皮质撞击模型,假手术组开颅而不致伤。实验组大鼠伤后2、6 h经腹腔注射DFX(100 mg/kg),此后每12 h给药1次;对照组大鼠在相同时间点经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6、12、24、48 h取6只断头取脑,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损伤半影区脑组织Ngb表达。伤后3 d,每组各取6只大鼠行3.0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选T2序列计算损伤灶体积。结果 损伤半影区脑组织Ngb mRNA和蛋白表达在伤后早期显著增高,分别在12 h和24 h达高峰,随后缓慢下降,直到伤后48 h仍维持较高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伤后12、24、48 h的Ngb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伤后3 d损伤灶体积较小。结论 DFX在脑外伤急性期有脑保护作用,能缩小损伤灶体积,其保护作用可能与诱导内源性脑保护因子Ngb的表达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临床研究)
    11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肺间质病变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
    陈慕芝,付强,扶琼,等
    2016 (03):  35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09

    摘要 ( 924 )   PDF(1134KB) ( 1019 )  

    目的 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间质病变(ILD)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并研究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A-IL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住院的RA患者,比较RA有ILD组(RA-ILD组)及RA无ILD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主动吸烟、被动吸烟、用药史及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等指标,分析RAIL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评分系统量化肺部高分辨CT(HRCT)表现的方法对肺部HRCT进行评分,评估RA-ILD的严重程度,分析上述指标与RA-IL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117例RA患者,男性32例,女性85例;其中35例合并ILD(29.9%,35/117)。RA-ILD组中54.3%(19/35)有呼吸道症状。RA-ILD组患者年龄、起病年龄均明显高于RA无ILD组(P=0.000 4,P=0.000 08);RA-ILD组主动吸烟患者、被动吸烟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RA无ILD组(P=0.001,P=0.005),主动吸烟与被动吸烟是RA-ILD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RA患者ILD程度较女性严重(P=0.023 6);男性RA患者出现ILD的时间早于女性(P=0.011 3);起病年龄越大,发生ILD越快(P=0.004 2,r=-0.472 0);抗CCP抗体阳性RA患者ILD程度倾向于较抗CCP抗体阴性者严重(P=0.055 3)。ILD严重程度与既往是否使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无关(P>0.05)。结论 首次发现被动吸烟是RA发生ILD的独立危险因素;约半数RA-ILD患者呼吸道症状轻微,应及时行肺部HRCT检查以早期诊断;RA-ILD患者中,老年、男性、抗CCP抗体阳性者预示病情较严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年死亡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方燕,张伟明,严玉澄,等
    2016 (03):  36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10

    摘要 ( 881 )   PDF(625KB) ( 996 )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死亡情况,为提高MHD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首次入院的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死亡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176例患者,首次透析年龄为(58.2±16.1)岁,平均随访时间为(37.6±22.0)月;死亡33例(18.8%),总体病死率为59.7/1 000病人年;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脑血管疾病,共15例(45.6%)。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的首次透析年龄较大(P=0.000);吸烟和既往合并心血管事件者比例较高(P=0.045,P=0.002);起始透析频率较高(P=0.004);透析前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细胞比容较低(P=0.011,P=0.012),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高(P=0.036),内生肌酐清除率较低(P=0.049)。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首次透析年龄(HR=1.033,95%CI 1.007~1.061)和透析前血红蛋白浓度(HR=0.980,95%CI 0.962~0.998)是MH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脑血管疾病。首次透析年龄越大、透析前血红蛋白浓度越低,则患者的死亡风险越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小板和淋巴细胞计数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洪进,毛艳,陈小松,等
    2016 (03):  36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11

    摘要 ( 1070 )   PDF(992KB) ( 998 )  

    目的 分析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浸润性乳腺癌可手术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接受手术并行辅助治疗的487例女性患者。采用Kaplan-Meier曲线法进行生存分析,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其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随访时间中位数为55个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高和低淋巴细胞计数组或血小板计数组的乳腺癌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PLR(≥110.16)组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为81.2%,显著低于低PLR(<110.16)组患者的87.1%(P=0.021)。高PLR组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与低PLR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9.8%比93.1%,P=0.273)。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高PLR组的患者无病生存时间显著低于低PLR组的患者(HR=1.796,95%CI=1.116~2892,P=0.016)。结论 PLR是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素,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与乳腺癌的预后无显著相关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孕中晚期胎儿超声心动图转诊因素分析
    王鉴,武育蓉,赵莉晴,等
    2016 (03):  37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12

    摘要 ( 1010 )   PDF(743KB) ( 832 )  

    目的 分析胎儿超声心动图转诊指征与产前检出胎儿心脏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 032例转诊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孕妇。所有转诊病例分为单指征组和多指征组,分析转诊指征的分布情况,统计产前胎儿心脏异常的检出率,并评估转诊指征与产前心脏畸形检出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单指征组中,885例转诊病例共检出172例(19.4%)胎儿心脏异常,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孕中期胎儿畸形筛查发现可疑心脏切面与产前诊断胎儿心脏异常相关(OR=13.7,95%CI为9.40~20.00),孤立性心内强回声灶与产前胎儿心脏异常的检出率呈负相关(OR=0.24,95%CI为0.11~0.56)。在多指征组中,产前胎儿心脏异常检出率增加至272%(P=0.336),其中具有胎儿指征的病例,产前诊断胎儿心脏异常的风险明显升高。结论 孕中期胎儿畸形筛查超声检查中发现可疑心脏结构畸形作为单个转诊指征与产前胎儿心脏异常的检出相关,而心腔内的孤立性心内强回声灶不应继续作为进一步转诊胎儿超声心动图的指征。对于具有多个转诊胎儿超声心动图指征的孕妇,如果多个指征中有1个是胎儿指征,胎儿心脏异常的产前检出率显著升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皮穿刺腹下交感神经阻滞治疗难治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
    伊庆同,吕坚伟,王咏蕾,等
    2016 (03):  38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13

    摘要 ( 930 )   PDF(877KB) ( 832 )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腹下交感神经阻滞(HNB)治疗难治性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PB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难治性IC/PBS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和电刺激检测仪定位穿刺针,准确定位双侧腹下交感神经,注射2%利多卡因20 mL、甲基维生素B12 0.25 mg、曲安奈德20 mg。该治疗每2周1次,一个疗程3次。比较患者治疗前1周、治疗后1周,及1、3、6、9、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Leary-Sant间质性膀胱炎症状指数评分(ICSI)及问题指数评分(ICPI)、24 h排尿次数及平均每次排尿量,并观察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事件。结果 78例患者均完成3次HNB,治疗后1周及1、3、6、9、12个月患者的显效率分别为795%、795%、679%、551%、308%、167%,患者疗效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患者症状缓解维持时间为3~17(8.5±2.8)个月。治疗后患者膀胱区疼痛/酸胀缓解率高于尿频/尿急缓解率。患者治疗后1周及1、3、6、9、12个月的VAS评分、ICSI评分、ICPI评分、24 h排尿次数和平均每次排尿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的不良事件。结论 经皮穿刺HNB能缓解部分难治性IC/PBS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损伤小、不良反应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物联合微信平台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戒烟中的疗效评价
    杨德湘,顾晨鹃,倪磊,等
    2016 (03):  38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14

    摘要 ( 1003 )   PDF(666KB) ( 1058 )  

    目的 探讨药物联合微信平台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戒烟中的疗效评价。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间,通过前瞻性设计以及随机选择参与戒烟干预的COPD患者共146例,最终完成全部随访的患者共120例;根据随访方式分为非药物组(n=38)、单纯药物组(n=40)和药物联合微信组(n=42),3组患者均进行简短劝诫法干预,药物组给予酒石酸伐尼克兰治疗。分析尼古丁依赖性COPD戒烟者的临床资料,评价药物或非药物治疗的戒断成功率及其影响因素,评价指标包括1、3和6个月的7 d时点戒烟率以及持续戒烟率。结果 7 d时点戒烟率比较,第1个月药物治疗组戒断率低于非药物治疗组(χ2=7.255 9, P=0.023),而第3和第6个月选择药物戒烟的COPD患者戒断比例高于非药物治疗组(χ2=15.2837, P=0.000;χ2=28.260 3, P=0.000);药物联合微信组患者与单纯药物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35 1, P=0.125; χ2=0.204 6, P=0.892; χ2=0.244 1, P=0.507)。药物治疗组第3和第6个月的持续戒烟率均高于非药物治疗组(χ2=11.214 5, P=0.004; χ2=13.278 9, P=0.001);药物联合微信组的第3个月持续戒烟率优于单纯药物组(χ2=5.222 4, P=0.022),第6个月的持续戒烟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9 7, P=0.237)。 结论 对于尼古丁依赖性COPD患者药物辅助戒烟可显著提高戒断率,而微信平台随访和宣教可以有效督促戒烟过程,有助于提高药物依从性和戒断反应监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复合二尖瓣成形技术治疗复杂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研究
    马文锐,张卫,叶伟,等
    2016 (03):  39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15

    摘要 ( 768 )   PDF(533KB) ( 912 )  

    目的 研究应用多种二尖瓣成形技术于同一患者对复杂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纠治效果。方法 对患有中度以上复杂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76例患者,复合应用两种及以上成形技术进行纠治。术中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测二尖瓣关闭情况;术后出院前行心脏彩色超声复测瓣膜反流情况;随访近中期二尖瓣关闭情况及左心功能相关参数。结果 术中TEE检测结果提示,应用复合二尖瓣成形技术后二尖瓣关闭优良率达9737%(74/76)。出院前心脏彩色超声结果与术中TEE结果相同。随访6~72个月,二尖瓣关闭优良率达9342%(71/76),左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提高,左室舒张末内径较术前明显缩短。 结论 复合应用多种二尖瓣成形技术是纠治复杂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有效方法,所复合术式的选择视患者瓣膜的病变情况与术者对各种技术的熟练掌握程度而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透患者透出液癌抗原125水平变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陈琪婕,方炜,严豪,等
    2016 (03):  39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16

    摘要 ( 780 )   PDF(1175KB) ( 890 )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腹透)患者透出液中癌抗原125(CA125)水平变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2005年1月—2009年12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腹透中心行持续性非卧床腹透且透析12个月以上的资料完整的患者。入选患者在开始腹透时测定透出液中CA125(dCA125)浓度,腹透12个月后复测dCA125;根据dCA125变化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dCA125稳定组和dCA125升高组;所有患者随访至死亡、退出腹透、转其他中心、失访或至研究终止日期(2014年6月30日)。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技术生存率以及无腹膜炎生存时间,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与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111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平均年龄(535±147)岁,男性患者53例(477%),27例(243%)患者合并糖尿病。两组患者的基线人口学资料、临床指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期间,dCA125稳定组(n=55)患者共发生73次腹膜炎,平均腹膜炎发生率为1次/500病人月;dCA125升高组(n=56)患者共发生44次腹膜炎,平均腹膜炎发生率为1次/753病人月。dCA125稳定组患者的无腹膜炎生存时间明显短于dCA125升高组患者(logrank 6133,P=0013)。两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logrank 2108, P=0147)和技术生存率(logrank 0108, P=074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dCA125升高(HR 0538,95%CI 0296~0979,P=003)是患者发生腹膜炎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腹透患者dCA125升高是发生腹膜炎的保护因素,而dCA125的变化与患者长期生存率、技术生存率无关。检测dCA125水平的变化可能可预测腹透患者腹膜炎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赵玲,陈晓宇,刘强,等
    2016 (03):  39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17

    摘要 ( 782 )   PDF(1387KB) ( 1121 )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s)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166例原发性GIST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对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进行比较,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分别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预后与肿瘤原发部位、直径、核分裂象、有无侵犯周围组织、有无坏死、NIH危险度、Ki-67指数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有无侵犯周围组织、有无坏死、NIH危险度、Ki-67指数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GISTs预后判断可以结合经典NIH危险度分级、Ki-67指数及肿瘤手术时是否已侵犯周围组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循环CD34+ 细胞数量与老年高血压的关系
    黄黎莹,沈培晓,汪海娅
    2016 (03):  40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18

    摘要 ( 797 )   PDF(604KB) ( 923 )  

    目的 探讨循环CD34+ 细胞水平与老年高血压关系,分析Ang-1/Tie-2 在内皮祖细胞的表达及其调控意义。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59例为高血压组,正常健康者59例为对照组。RT-PCR法检测Ang-1/Tie-2 mRNA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CD34+/PMNC值。分析外周血CD34+/PMNC值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以及Ang-1和Tie-2 mRNA水平与CD34+/PMNC值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组外周血CD34+/PMNC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高血压组外周血CD34+/PMNC值与收缩压呈负相关(r=-0.622,P=0.009),与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尿酸水平无相关性。高血压组内皮祖细胞Ang-1和Tie-2 mR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与CD34+/PMNC值分别呈正相关(r=0.561,P=0.005;r=0.473,P=0.009)。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病变可能与Ang-1和Tie-2水平的下调从而影响内皮祖细胞的修复功能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肌纤维化与冠脉搭桥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的关系研究
    樊永亮,毛建强,庄瑜,等
    2016 (03):  40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19

    摘要 ( 720 )   PDF(1154KB) ( 798 )  

    目的 探讨心房心肌纤维化与冠脉搭桥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脉搭桥术后是否发生心房颤动,将47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为心房颤组(房颤组)和未发生心房颤动组(对照组)。在术中体外循环前留取右心耳标本。Masson染色后对标本中胶原纤维含量进行半定量测量,计算心房组织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评价心肌纤维化程度。结果 47例冠脉搭桥患者术后有15例发生心房颤动,发生率为31.9%。47例患者心肌CVF平均为21.6%±8.1%(4.1%~39.1%)。分组分析结果显示:房颤组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32);房颤组和对照组心肌CVF分别为25.4%±7.9%和19.9%±7.7%,房颤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0);两组患者其他术前资料及术中和术后情况无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与心肌CVF显著相关(r=0.876,P=0.007)。结论 年龄与心肌纤维化程度明显相关,心房心肌纤维化与冠脉搭桥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相关。心肌纤维化可能是冠脉搭桥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补体成分2基因上rs9332739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相关性研究
    宋颖,张琳
    2016 (03):  41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20

    摘要 ( 729 )   PDF(535KB) ( 794 )  

    目的 探讨补体成分2 (C2) 基因上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 rs9332739与晚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MD) 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上海地区204名晚期AMD患者和352名健康对照组人群,采集静脉血样并用标准酚氯仿法提取DNA;选取补体成分2 (C2) 基因上SNP rs9332739, 采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进行该SNP位点基因分型;应用Fisher精确检验、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检验,分析rs9332739与晚期AMD的相关性。结果 SNP rs9332739的次要等位基因C,在晚期AMD组与对照组比较的比值比(OR)为1.61,P=0.55,无统计学意义;rs9332739基因型(CG/GG/CC)在加性模型和显性模型中,经年龄以及性别校正后,P=0.89,无统计学意义;rs9332739三种基因型在晚期AMD两种表现型干性AMD和湿性AMD的比较中,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P=0.51)。结论 C2基因上SNP位点rs9332739的次要型等位基因C不是中国汉族人群晚期AMD发病的危险因素,基因型与AMD的发病无明显相关性;rs9332739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可能不是晚期AMD的主要遗传标记物,需要更大样本量做进一步验证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公共卫生)
    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的系统动力学初步研究
    成杰,施莉莉,江骏杰,等
    2016 (03):  41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21

    摘要 ( 865 )   PDF(1193KB) ( 1080 )  

    目的 构建针对上海市户籍人口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模拟心血管疾病流行发展过程并预测相关发展趋势。方法 根据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现状,搭建针对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构,并采用文献研究法获得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数据,完成对应模型的模拟、修正与检验。结果 模型模拟了2002—2010年上海市户籍人口心血管疾病的流行数据,模拟结果与历史数据较为吻合。在数据测试通过的基础上,对2020年上海市户籍人口的心血管疾病流行状况进行了预测。结论 模型能够模拟并预测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没有受到干预的情况下上海市户籍人口每年新增心血管疾病患病人群数量,进而为有效干预政策的提出提供相应理论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市235名素食者素食类型和时间对其体成分的影响
    毛绚霞,沈秀华,唐文静,等
    2016 (03):  41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22

    摘要 ( 781 )   PDF(597KB) ( 1033 )  

    目的 了解不同素食类型和素食时间对素食者体成分状态的影响。方法 2012年4月—2013年7月在上海市市中心10家素餐馆中招募愿意接受调查的上海市区成年健康素食者235名,按照素食类型分为全素组(n=99)和奶蛋素组(n=136),按照素食时间分为素食<5年组(n=157)和素食≥5年组(n=78),分别实施问卷调查,测量身高和体质量,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进行体成分测量。结果 多因素分析发现:校正年龄、性别和素食时间后,全素组与奶蛋素组人体蛋白质、骨骼肌、矿物质及脂肪的百分含量等体成分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性别、素食时间和膳食能量摄入量后,两组超重/肥胖的发病危险性无显著差异(P>0.05),但奶蛋素组发生中心性肥胖的危险性显著低于全素组(OR=0.164,95%CI 0.048~0.554,P=0.004);素食<5年组与素食≥5年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素食类型和素食时间长短对各项体成分指标无明显影响;奶蛋素可能比全素更有助于降低发生中心性肥胖的危险性,但尚需进一步研究加以证实。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医院信息化的医疗不良事件内部报告系统构建
    杨静,张静,张智若,等
    2016 (03):  42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23

    摘要 ( 1402 )   PDF(975KB) ( 1144 )  

    目的 探索构建基于住院信息系统及协同办公系统的医疗不良事件内部网络报告体系,统一分类标准,规范上报术语,以期提高不良事件的报告效率,优化医疗安全管理。方法 在检索国内外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前期定性定量研究结果,设计并构建基于医院信息化的医疗不良事件内部报告系统。结果 构建由事件上报、事件查询、统计分析、权限管理和系统设置五大功能模块组成的医疗不良事件内部报告系统,该系统可以嵌入电子病历系统中,在协同办公系统中实现流转。在技术关键上实现了分期报告、准确分类,上报要素分类遴选,统一规范的预设项设置等,兼顾了临床的可操作性和数据提取的规范、完整性。结论 上报系统的应用可提高不良事件的上报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医师的上报意愿。系统采集的信息便于职能部门后期进行数据统计及类比分析,总结发生不良事件的规律性问题,查找系统风险,制定改进措施,提高医疗安全管理的效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妇产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管理成效分析
    张晨,蒋鉴芬,陈淑芳,等
    2016 (03):  42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24

    摘要 ( 787 )   PDF(737KB) ( 889 )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和管理成效评价。方法 统计医院信息系统中2010—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数据,依据《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所提出的指标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比、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占比、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由整治前(2010年)的18.53%、16.54%、73.53%和67.17%下降至整治后(2014年)的3.75%、8.82%、41.25%和11.88%,符合国家卫计委规定值,下降趋势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他各项指标如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等指标均达到国家卫计委要求。结论 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使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更加合理,管理成效明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3年重庆市常住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罗琳,陈于
    2016 (03):  43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25

    摘要 ( 728 )   PDF(1011KB) ( 937 )  

    目的 分析2013年重庆市常住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潜在寿命损失,了解其死因特点,为制定合理的卫生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2013年重庆市常住居民死因资料统一编码归类,用DeathReg 2005死因分析软件及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潜在减寿年数、平均减寿年数等指标描述重庆市常住居民的死因特点。结果 重庆市2013年常住居民死亡率为671.08/10万,标准化死亡率为475.72/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8 128.081,P=0.000);死因顺位前5位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不同死因的死因顺位有差异(χ2=3 562.187,P=0.000),这5类死因占全人群死因的9288%;肺癌死亡数占肿瘤死亡数的4701%,超过2012年全国平均水平;不同年龄组的死因顺位不同;潜在寿命损失分析显示:肿瘤、损伤与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是导致居民早死的前5位死因。结论 2013年重庆市常住居民的主要死因以循环系统和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损伤与中毒,特别是交通事故是导致儿童、青壮年死亡的重要原因;应根据重庆市居民不同的死因特点制定相应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雌激素类药物骨靶向性治疗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胡燕,高艳虹
    2016 (03):  43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26

    摘要 ( 844 )   PDF(698KB) ( 964 )  

    雌激素类药物是防治骨质疏松的有效药物。为了提高机体对药物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增强药物对骨骼系统的亲和力,减少长期应用出现的不良反应,近年来从药物靶向性和药物合成角度对雌激素类药物作了一些新的改进,其中应用较广泛的有雌激素控释纳米载体,以及小肽、四环素类和RGD多肽的骨靶向性药物,为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该文对此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生物膜感染的群体效应抑制剂
    冯梦蝶,洪愉,毛普加,等
    2016 (03):  44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27

    摘要 ( 1188 )   PDF(634KB) ( 989 )  

    生物膜是微生物群落附着在基质或表面并被自身合成的胞外基质包裹形成的复合物。细菌生物膜为细菌提供保护层,阻止抗生素进入,使细菌表现出抗抗生素能力。据临床统计表明,80%病原菌感染与其群体效应(QS)介导的生物膜相关,因此,要根治病原菌的感染,抑制生物膜的形成至关重要。QS分子参与生物膜形成,而QS抑制剂(QSI)能抑制生物膜形成。该文就QSI在抗生物膜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氧化石墨烯抗菌作用及其生物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诸晓丹,唐子圣
    2016 (03):  44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1.028

    摘要 ( 1032 )   PDF(581KB) ( 1208 )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以其优异的化学、物理和材料学性能,近年来成为各界研究的热点。氧化石墨烯 (GO) 是其衍生物之一,表面含有各种含氧官能团,使得其具有比石墨烯更好的水溶性,因此在生物医药领域具备更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主要综述了GO的抗菌作用及其生物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精氨酸在人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黄珍茹,蔡美琴
    2016 (03):  45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29

    摘要 ( 842 )   PDF(564KB) ( 1045 )  

    作为人体内的条件必需氨基酸,精氨酸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机体早期的生长和发育。该文总结了精氨酸在胎盘、胚胎和出生后子代的发育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机制,阐述了当前备受关注的有关精氨酸添加的安全问题,并对未来精氨酸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篇论著
    喙锁韧带重建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意义
    朱乃锋,张云龙,陈云丰
    2016 (03):  45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30

    摘要 ( 977 )   PDF(523KB) ( 871 )  

    目的 测量喙锁韧带相关解剖学数据,为肩锁关节脱位手术中完全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提供必要的解剖学依据。方法 15具(30肩)成人尸体标本,分别标记斜方韧带和锥状韧带锁骨止点中心,测量韧带锁骨止点中心与锁骨骨性标志的相关解剖学数据。结果 斜方韧带锁骨止点中心与锁骨远端、前缘、后缘的距离分别为(21.87±1.12)mm(19.8~24.0 mm)、(6.34±0.45)mm(5.5~7.2 mm)、(20.47±1.02)mm(18.9~22.1 mm);锥状韧带锁骨止点中心与锁骨远端、前缘、后缘的距离分别为(36.69±0.92)mm(35.0~38.5 mm)、(15.71±0.56)mm(14.8~17.0 mm)、(5.53±0.39)mm(5.0~6.3 mm)。结论 喙锁韧带锁骨止点中心与骨性标志的距离的测量,将有利于术者行肩锁关节脱位手术时完全解剖重建喙锁韧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与方法
    超高效合相色谱法测定l-OTS的含量及光学纯度
    谢一凡,杨若林,刘慧中,等
    2016 (03):  45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6.03.031

    摘要 ( 857 )   PDF(1052KB) ( 966 )  

    目的 建立l-OTS的含量测定及光学纯度检查的超高效合相色谱法(UPC2)。方法 使用ACQUITY UPC2TM TrefoilTMAMY1手性色谱柱(3.0 mm×50 mm,2.5 μm),柱温30 ℃,以超临界CO2和0.2%二乙胺的异丙醇(95∶5,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27 nm(补偿参比为310~360 nm),采用对照品法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l-OTS与其对映异构体(d-OTS)有效分离,分离度为2.30,在40 ~1 000 mg/L范围内峰面积对应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 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n=9),样品在24 h内稳定(RSD=0.81%),最低检测限5 ng(S/N=4)。结论 此方法简便、迅速,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l-OTS的含量测定及光学纯度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