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封二
    封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简介
    2018 (9):  3. 
    摘要 ( 419 )   PDF(2408KB) ( 5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论坛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临床资源整合的机制和对策研究
    张晓波 1, 2*,李春红 3*,姜萌4,马飞5,陶晔璇3,康力1
    2018 (9):  100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9.001

    摘要 ( 918 )   PDF(7147KB) ( 846 )  
    近年来,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推动下,我国临床医学学科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较欧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我国人口众多,临床资源丰富多样,却在疾病诊治关键的指南、诊疗方案及重大创新药物等方面创新型研究和成果不足,究其原因关键是临床资源缺少有效整合。该文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为例,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总结其临床资源整合现状,分析其整合中的关键问题,尝试性提出临床资源整合中医疗、科研、人才整合的对策,以期为推动临床资源整合及临床学科建设提供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基础研究
    微环境变化对 PC12细胞淀粉样前体蛋白 β位点裂解酶 1 表达的影响
    杨寰庆 1*,何祥2*,杜晓光 2,肖世富 1,王涛 1
    2018 (9):  100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9.002

    摘要 ( 766 )   PDF(10443KB) ( 605 )  
    目的 ·研究微环境变化对 PC12细胞淀粉样前体蛋白 β位点裂解酶 1(β-sit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cleaving enzyme 1, BACE1)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毒胡萝卜素( thapsigargin,Tg)、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过氧化氢( H2O2)、缺氧培养箱和低糖培养基对 PC12细胞模拟轻度内质网应激(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炎症环境、轻度氧化应激、低氧和低糖环境,用 Western blotting和荧光定量 PCR检测 BACE1蛋白和 BACE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 PC12细胞用 0.13 μmol/L Tg处理 12 h或用 0.01 mg/mL LPS处理 36 h后,BACE1蛋白和 mRNA水平显著上调(均 P<0.05);而用 0.13 mmol/L和 0.25 mmol/L H2O2处理 12 h,以及低氧环境和低糖环境下, BACE1蛋白和 mRNA均未观察到显著变化(均 P>0.05)。结论 ·轻度 ERS和炎症环境可以使 PC12细胞 BACE1的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ho相关的卷曲蛋白激酶 1参与 &beta;淀粉样蛋白介导的大鼠原代神经元损伤
    胡勇博 1, 2,任汝静 1,王刚 1
    2018 (9):  101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9.003

    摘要 ( 915 )   PDF(7461KB) ( 593 )  
    目的 &middot;探讨 Rho相关的卷曲蛋白激酶 1(Rho-associated coiled coil protein kinase 1,ROCK1)是否参与了 &beta;淀粉样蛋白(amyloid &beta;-protein,A&beta;)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过程。方法 &middot;用 A&beta;40寡聚肽处理大鼠海马原代神经元,建立神经元损伤模型。利用免疫印迹法检测 ROCK1蛋白表达水平,试剂盒检测 ROCK1激酶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荧光染料 Fluo-8AM标记的细胞内钙离子负荷, 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加入 ROCK1抑制剂 Y-27632,观察其对 A&beta;40效应的影响。结果 &middot; 10 &mu;mol/L A&beta;40寡聚肽能引起神经元内钙超载, ROCK1蛋白表达增加和活性升高,以及细胞凋亡比例升高;而 Y-27632能对抗 A&beta;40引起的这些效应。结论 &middot; ROCK1参与了 A&beta;40诱导的神经元内钙超载及神经毒性的产生,而 ROCK1抑制剂能拮抗 A&beta;毒性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宏基因组学分析构建诊断大肠癌的肠道菌群标签
    张昕雨 1*,张璟2*,朱小强 1,曹颖颖 1,陈豪燕 1
    2018 (9):  101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9.004

    摘要 ( 915 )   PDF(10169KB) ( 588 )  
    目的 &middot;根据粪便样本宏基因组学数据建立肠道菌群标签,探索用于筛查与诊断大肠癌的非侵入性方法。方法 &middot;共纳入 285例样本,根据随机森林分类算法筛选出与大肠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特征细菌;利用 6种机器学习分类模型建立大肠癌的诊断模型,并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结果 &middot;首先筛选出了 9种与大肠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特征细菌,利用这 9种细菌建立了 6种诊断模型。其中随机森林模型准确率最高(达 0.847 7),其在内部验证集和外部验证集中的准确率分别为 0.815 8和 0.734 4,在全集中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curve,AUC)为 0.894。结论 &middot;根据粪便样本的宏基因组学数据,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了由 9种细菌组成的诊断大肠癌的菌群标签,能够有效对健康者与大肠癌患者进行区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融合与突变知识库的构建
    严天奇 1,陈立伟 2,朱勇梅 2,李剑峰 2,代雨婷 2, 3,崔舒雅 2,姜璐 2,陈冰 2,黄金艳 2
    2018 (9):  102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9.005

    摘要 ( 1044 )   PDF(8380KB) ( 732 )  
    目的 &middot;建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基因融合与突变知识库,以辅助临床基因检测。方法 &middot;通过对文献进行文本挖掘,收集 ALL相关的基因融合与突变注释信息。基于 NodeJS平台的 Express框架和 MySQL数据库系统的服务端开发环境,构建知识库服务网站。结果 &middot;通过对文献进行文本挖掘和人工手动矫正,共收集了 246条 ALL相关融合和突变基因词条,每项词条包含生物学性状、临床相关性解释、临床指导意见、靶向药物和化疗药物等多个生物学和临床相关条目,建立起一个便于管理的 ALL相关知识库。结论 &middot;该知识库除了包含 ALL相关或潜在相关癌症基因基本信息外,还着重整理了临床相关的注释信息,为 ALL的临床基因检测及后续的精准医疗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个细胞来源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方法的比较研究
    孙宝航行 1,鲁奕 1,王怡沁 1,周嘉乐 1,林梦璐 1,宋玮 2,姜萌 1,卜军 1
    2018 (9):  103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9.006

    摘要 ( 789 )   PDF(8292KB) ( 606 )  
    目的 ·观察胚胎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placental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PMSCs)在人血小板裂解液( human platelet lysate,HP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及传统的胎牛血清( fetal bovine serum,FBS)不同组合的培养基中的倍增数目及细胞性状,着重探索更合适的 PMSCs培养体系。方法 ·分离单个细胞来源 PMSCs,扩增后分别用 4种培养基孵育,分为 FBS组、FBS+bFGF组、HPL组以及 HPL+bFGF组。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状态、细胞表型及多能分化。在 P1、 P2、P3、P4代进行计数。取 P4代细胞接种,分析集落形成单位的个数。结果 ·经鉴定, PMSCs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特性。数量上, FBS+bFGF组在 P4代达到( 1.12×107)个 /cm2,HPL组达到( 1.24×107)个 /cm2(P>0.05),而 FBS组和 HPL+bFGF组则只有(5.58×106)个 /cm2和(8.56×106)个 /cm2。细胞形态上, FBS+bFGF组与 HPL组 P4代的 PMSCs均保持贴壁生长,但 HPL组细胞于 P5代无法贴壁生长。细胞集落数量上, P4代时, FBS+bFGF组为 51个 /孔,HPL为 52个 /孔(P>0.05)。细胞生物学特性上,FBS+bFGF组和 HPL组在 P4代时均能基本保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和多能分化的能力。结论 ·从细胞数量上来看, HPL组中的 P4代细胞数与目前常用的 FBS+bFGF培养基没有显著差异,且已达到临床治疗剂量需求;从细胞生物学特性上来看, HPL培养基与 FBS+bFGF培养基均能基本保持 PMSCs细胞特性和多能分化的能力。但由于 HPL培养基免疫原性低,因此更适合临床移植应用。然而,由于 HPL培养基无法维持 PMSCs生长至 5代以后,故无法用于大规模细胞扩增。HPL+bFGF在目前实验条件下并不具备优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雷帕霉素抑制DNMT3A突变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展
    杨莹,石晓东,戴钰俊,王月英
    2018 (9):  103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9.007

    摘要 ( 867 )   PDF(8292KB) ( 610 )  
    目的 &middot;应用小鼠模型,探索雷帕霉素靶蛋白(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治疗 DNA甲基转移酶 3A(DNA methyltransferase 3A,DNMT3A)R882突变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 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效果。方法 &middot;将携带 DNMT3A R882突变的人 AML细胞株 OCI-AML3在体外培养,分别给予雷帕霉素或者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处理后,由尾静脉注射给半数致死量辐照后的 NOD/SCID免疫缺陷小鼠,观察 2组小鼠的疾病进展情况。监测小鼠的血常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人 CD45+细胞即 OCI-AML3细胞比例变化,记录小鼠生存时间,取小鼠骨髓、脾脏、肝脏进行病理和流式等分析。结果 &middot;雷帕霉素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与 DMSO组相比升高趋势明显减缓,外周血 CD45+细胞比例为( 4.44&plusmn;2.58)%(移植后 1周)和(34.42&plusmn;13.64)%(移植后 2周),均低于同时期 DMSO组的( 16.71&plusmn;8.96)%和(51.55&plusmn;5.36)%;雷帕霉素组小鼠中位生存期 27 d,相较 DMSO组中位生存期 23 d明显延长。雷帕霉素组骨髓、脾脏和肝脏中 CD45+细胞浸润比例均小于 5%,明显低于 DMSO组脾脏([ 51.32&plusmn;27.81)%]和肝脏 [(50.03&plusmn;28.74)%]中的比例;雷帕霉素组小鼠脾脏大小明显小于 DMSO组,脾脏浸润和结构破坏明显减轻。结论 &middot;在携带 DNMT3A R882突变的 AML免疫缺陷小鼠模型中,雷帕霉素可有效抑制 DNMT3A R882突变的 AML的进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临床研究
    Pauwels三型股骨颈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 meta分析
    王青,姜达君,贾伟涛
    2018 (9):  104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9.008

    摘要 ( 834 )   PDF(10737KB) ( 687 )  
    目的 &middot;系统评价空心钉( cannulated screw,CS)与滑动髋螺钉( sliding hip screw,SHS)固定 Pauwels三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和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middot;计算机检索三大英文数据库 PubMed、Embase、Cochrane,及中文数据库 CNKI、Sinomed,使用 Revman 5.26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 meta分析。结果 &middot;最终选出 6篇临床研究,共包含病例 350例,其中 CS固定组 213例,SHS固定组 137例。通过分析得出, SHS固定术后骨不连率显著低于 CS固定,但是 CS固定手术时间更短。结论 &middot;对于 Pauwels三型股骨颈骨折, SHS可以显著减少术后骨不连的发生,但是手术过程相对复杂,并存在术中出血量大、术后功能评分低的趋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D打印个体化导板在骨肿瘤经皮穿刺活检中的初步应用
    曲扬 1, 2,艾松涛 2,武文 1,王磊 1,李小敏 2,姜闻博 3,郝永强 1,戴尅戎 1
    2018 (9):  105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9.009

    摘要 ( 867 )   PDF(8695KB) ( 665 )  
    目的 &middot;初步探讨基于影像图像数字化处理及 3D打印技术设计的个体化导板应用于骨肿瘤经皮穿刺活检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middot;回顾性分析 2017年 7月&mdash;2018年 3月以骨肿瘤诊断收治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活检穿刺的患者 11例(男 6例,女 5例;年龄 7~ 69岁,平均 36岁)。术前常规行 CT和 MRI增强检查, DICOM数据导入 Medraw Print软件,记录肿瘤的大小、位置;骨科医师明确进针方位后,依据特定骨肿瘤区域的解剖结构,设计并 3D打印个体化穿刺导板。记录术中 3D打印个体化导板与穿刺解剖结构匹配程度及进针位置,观察术后有无并发症。以 X线或 CT证实穿刺是否成功,并以开放手术的病理结果为参考标准,评估穿刺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middot; 11例患者包括股骨 4例、骨盆 3例、胫骨 2例、肩胛骨及掌骨各 1例,3D打印个体化导板基本贴合穿刺部位解剖结构,进针方位深度均与术前设计方案一致,术中无重要解剖结构损伤,术后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症状。 8例(88.9%)患者穿刺送检组织与术后病理良恶性结果基本一致, 2例患者因穿刺活检为良性肿瘤未行骨肿瘤切除术。结论 &middot;基于影像图像数字化处理及 3D打印技术设计的个性定制导板能够实现骨肿瘤的精准穿刺,对提升骨肿瘤术前诊断的准确性以及优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远红外线治疗下肢慢性淋巴水肿伴发淋巴管炎效果分析
    李科,刘宁飞,章一新
    2018 (9):  105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9.010

    摘要 ( 866 )   PDF(11163KB) ( 538 )  
    目的 ·探究远红外线对妇科肿瘤术后慢性淋巴水肿伴发皮肤淋巴管炎的疗效。方法 ·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入组后,采用远红外线热疗,持续治疗 20 d(每周 5个工作日)。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测。临床评估指标包括皮肤淋巴管炎发作频率、临床症状评估表、生活质量评估表、功能评估表及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测包括治疗前后分别对血液及局部患肢组织液进行细菌培养,同时检测全身血清及局部患肢组织液内的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结果 ·共 64例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伴发皮肤淋巴管炎患者接受远红外线治疗及临床疗效评估,其中 11例同时接受实验室检测。临床评估发现:经远红外线治疗后,皮肤淋巴管炎发作频率减少( P0.000),其中 50例(78%)不再出现皮肤淋巴管炎, 63例(98%)患者有效率达 50%以上;临床症状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包括紧绷感、沉重感、疼痛、坚硬感、痛苦、不适感、发热、肿胀感、刺痛、虚弱感、麻木感(均 P<0.05);生活质量评分升高(P0.000);FACT-G评分升高( P0.000)。实验室检测发现:远红外线治疗后血清中 IL-1β浓度升高( P<0.05),组织液中 IL-2、IL10、IL-18浓度降低(均 P<0.05);远红外线治疗前后,血液及组织液细菌培养结果都为阴性。结论 ·远红外线治疗会降低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慢性淋巴水肿伴发皮肤淋巴管炎患者皮肤淋巴管炎发作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症状及功能,同时引起一系列的血清和组织液中的细胞因子浓度变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区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危险因素研究分析
    金志萍 1,张珊 2,于雪梅 2,陈海冰 3,胡承 3
    2018 (9):  106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9.011

    摘要 ( 1008 )   PDF(8290KB) ( 634 )  
    目的 ·评估社区 2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危险因素以及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对其发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5年 3月至 2017年 12月在社区家庭医生门诊及奉贤区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 T2DM患者 711例,收集人体测量学资料和临床检测数据;根据甲状腺超声结果进行诊断,分为有甲状腺结节组和无甲状腺结节组;采用 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糖脂代谢指标、胰岛功能指标、甲状腺功能指标与甲状腺结节的关联强度,分析可能导致 T2DM患者发生甲状腺结节的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 T2DM大血管病变对甲状腺结节发病的影响。结果 · 711例 T2DM患者中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 438例(61.60%),其中男性 231例(占男性人群的 55.13%),女性 207例(占女性人群的 70.89%)。在对有无甲状腺结节的 2组人群进行人体测量学资料、糖脂代谢指标、胰岛功能指标、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比较发现:性别,年龄,病程,及餐后 2 h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在 2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增加,及餐后 2 h血糖、低密度脂蛋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减少是 T2DM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危险因素( P<0.05);在校正这些危险因素后发现, 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P>0.05)。结论 ·女性,高龄,及餐后 2 h血糖、低密度脂蛋白、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减少是社区 T2DM患者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危险因素;尚无证据表明 T2DM患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聚类分析的上海市 590位老人老年综合征的特征分析
    姜彩霞 1,邹敏 2,姜丽萍 2
    2018 (9):  107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9.012

    摘要 ( 763 )   PDF(8608KB) ( 525 )  
    目的 &middot;了解老人常见老年综合征的分布特征,为不同类型老人的照护提供参考。方法 &middot;于 2017年 5&mdash; 11月对上海市 5所医疗机构和 6所养老机构的 590位老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中文版老年连续评估记录和评价条目集( continuity assessment record and evaluation,CARE)为调查工具,对常见的 13种老年综合征进行 k-均值聚类并分析各类老年综合征的分布特征。结果 &middot; 590位老人中, 97.8%的老人患有至少 1种老年综合征。发生率位居前 5位的老年综合征依次为日常生活能力下降( 80.7%)、认知功能障碍(80.5%)、多重用药( 44.7%)、视力障碍( 45.3%)和听力障碍( 42.9%)。k-均值聚类结果显示,老人老年综合征分为 4类较为合理:第 1类老人表现为老年综合征发生率较高(即为高发组),平均每位老人患有( 5.6&plusmn;1.1)种老年综合征,其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和谵妄的发生率较高;第 2类老人表现为老年综合征发生率极高(即为极高组),平均每位老人患有(8.3&plusmn;1.1)种老年综合征,除了疼痛、抑郁和压疮发生率较低外,其余老年综合征发生率几乎均高于其他 3类;第 3类老人表现为老年综合征发生率较低(即为低发组),平均每位老人患有( 2.0&plusmn;1.2)种老年综合征,其多重用药和跌倒的发生率较高;第 4类老人表现为老年综合征发生率适中(即为中等组),平均每位老人患有( 4.0&plusmn;1.3)种老年综合征,其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多重用药、尿失禁和跌倒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middot;对老年综合征进行分类分析,有助于识别发生不同类型老年综合征的高危人群,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治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质量及体力活动与辅助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
    方琼 1,陈允允 1,董晓晶 1,张男 1,沈坤炜 1,吴蓓雯 2
    2018 (9):  107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9.013

    摘要 ( 831 )   PDF(8217KB) ( 592 )  
    目的 &middot;探讨乳腺癌患者不同化学治疗(化疗)阶段体质量和体力活动状况及对化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middot;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首次接受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前、中、后进行 3次纵向跟踪人体学测量,采用国际体力活动评价量表和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middot; 140例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肥胖患者平均占比达 30.24%。伴随着化疗进展,患者体质量指数有显著增加趋势;化疗期间患者体力活动中位数 844.50(MET &middot; min)/周;化疗前肥胖患者与其化疗末期生活质量总分呈负相关( r-0.21,P0.014),而其体力活动能量消耗与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 r0.20, P0.019)。结论 &middot;化疗期乳腺癌患者中肥胖和缺乏体力活动现象较为多见,且两者与患者化疗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刘霞 1, 2,丁飚 3,章雅青 1
    2018 (9):  108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9.014

    摘要 ( 815 )   PDF(10123KB) ( 528 )  
    目的 &middot;探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的老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middot;选取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住院行 PCI术的 297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 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iu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和健康调查量表 (12-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version 2.0,SF-12v2)对其在出院前 1日进行问卷调查,3份量表均回顾性调研入院前 1个月的主观感受。对焦虑、抑郁得分与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得分做 Spearman相关分析,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结果 &middot; PCI老年患者中 21.5%被评估为焦虑阳性, 22.2%被评估为抑郁阳性,高于国内综合医院就诊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均 P0.000)。患者睡眠质量总分的平均分为( 6.50&plusmn;3.46)分,高于国内常模水平( P0.000)。患者生活质量总分的平均分为( 132.20&plusmn;30.83)分,生理总评分均分为( 60.44&plusmn;17.58)分,心理总评分均分为( 71.76&plusmn;15.96)分。相关性分析表明,焦虑、抑郁评分与睡眠质量总分均呈正相关( P0.026,P0.027),与生活质量总分及生理总评分和心理总评分均呈负相关(均 P0.000)。PCI老年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与生活质量得分的线性回归方程有意义(P0.000,R20.246)。结论 &middot; PCI老年患者最近 1个月的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高,睡眠情况差。焦虑或抑郁情绪越明显,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越差。应重视焦虑、抑郁情绪与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合并慢性病的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消融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研究
    董凤伟,马佳莉,张莹
    2018 (9):  109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9.015

    摘要 ( 880 )   PDF(9082KB) ( 558 )  
    目的 &middot;描述合并慢性病的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经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率,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 &middot;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 2016年 10月&mdash;2018年 1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行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的老年房颤患者 159例。采用 ZUNG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及房颤卒中风险评分系统 CHA2DS2-VASc对患者进行调查。术后 3个月,通过门诊及电话方式对患者的主诉、心电图、 24 h动态心电图等进行随访。采用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middot;成功随访 152例患者,随访完成率为 95.6%。患者平均年龄为( 61.9&plusmn;8.9)岁,平均随访时间为( 8.35&plusmn;2.41)个月。术后房颤复发 41例,复发率为 27.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症&ge; 2种(与合并症 0~ 1种相比)(OR2.466,95% CI为 1.375~ 4.452)、CHA2DS2-VASc评分&ge; 2分(OR2.088,95% CI为 1.142~ 5.557)、未规律使用抗心律失常药( OR1.581,95% CI为 1.351~ 2.125)、高血压( OR1.317,95% CI为 1.076~ 2.809)和体质量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OR1.147,95% CI为 1.009~ 1.174)均为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iddot;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后患者仍存在一定比例的复发率,合并症&ge; 2种、高血压、CHA2DS2-VASc评分&ge; 2分、BMI升高以及未规律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术后房颤复发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版 PRISM IV评估机械通气患儿病情的效果评价
    张婷婷1,黄润1,吴颖1,徐奕1,戈晓华2
    2018 (9):  109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9.016

    摘要 ( 923 )   PDF(6598KB) ( 807 )  
    目的 ·评价更新版小儿死亡风险评分(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score,PRISM)Ⅳ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机械通气患儿病情评估的效果。方法 ·采用 t检验、 ROC曲线下面积、 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等方法验证新版 PRISM Ⅳ的临床应用效果,同时比较其与 PRISM Ⅲ以及特异性评分的效果差异。结果 ·纳入 230例患儿,评定者间信度可靠。 PRISM Ⅳ、PRISM Ⅲ、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危重程度评分对死亡与存活结局的区分能力( AUC>0.75)、预测校准能力( P>0.05)、预测百分比均较好。 PRISM Ⅳ在评估患儿术后 4 h内状况及 12 h内状况的效应方面与其他工具相比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 · PRISM Ⅳ经更新后,缩短了评估时间,与其他工具相比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建议护理人员根据临床现况及实践需求,可将其纳入危重患儿预后预测系统,以早期发现高风险患儿,及早干预,降低患儿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动脉粥样硬化的抗炎靶点 ApoB-100的研究进展
    郭小瑜,薛雨晨,何斌,薛晓梅,洪婷,尤纱纱
    2018 (9):  110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9.017

    摘要 ( 936 )   PDF(8464KB) ( 723 )  
    动脉粥样硬化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血管壁的免疫炎症性疾病,是众多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目前比较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是&ldquo;炎症反应&rdquo;学说,即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中所包含的载脂蛋白 ApoB-100的异常增高引起的病理性炎症反应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免疫疗法抑制 ApoB-100导致的病理性炎症反应,有望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该文主要围绕 ApoB-100疫苗以及其他 ApoB-100抑制剂的最新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钾失盐性肾小管病的研究进展
    郭琴,张翀
    2018 (9):  110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9.018

    摘要 ( 867 )   PDF(10271KB) ( 671 )  
    遗传性肾小管病在肾脏离子转运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低钾失盐性肾小管病( hypokalemic salt-losing tubulopathies,SLTs)是一组罕见的,以低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血压正常或偏低、高肾素血症、高醛固酮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遗传性疾病。 Bartter综合征和 Gitelman综合征是 SLTs中较常见的 2种类型,二者分别累及髓袢升支粗段和 /或远曲小管。 SLTs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不同类型 SLTs患者的临床表现存在一定的重叠;且随着新的致病基因陆续被发现,旧的 SLTs疾病分型显得较为混乱,不利于 SLTs的诊断及治疗。该文对新发现的 SLTs致病基因及其可能的致病机制进行综述,并介绍了基于生理学和药理学的 SLTs新的分类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高涛,朱晓中,鲍丙波,李星玮,郑宪友
    2018 (9):  111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9.019

    摘要 ( 986 )   PDF(9928KB) ( 681 )  
    脊髓损伤具有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耗费以及低龄化等特点,给患者及社会造成巨大负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为脊髓损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表现为便秘、大便失禁等,严重限制患者社交活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对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关注日益提升。该文就其流行病学、分类、病理生理机制、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细胞定向分化视网膜色素上皮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研究进展
    阮熵,汪枫桦
    2018 (9):  112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9.020

    摘要 ( 843 )   PDF(9232KB) ( 726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与年龄相关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分为干性和湿性。目前干性 AMD尚无有效的根本性治疗方法。视网膜色素上皮(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位于神经视网膜和脉络膜之间,对感光细胞的存活和正常功能的维持有重要意义。在 AMD中 RPE细胞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衰老导致 Bruchs膜、脉络膜血管和光感受器细胞退行性改变,从而影响其代谢和功能,最终导致感光细胞死亡,视功能不可逆损伤。自 1991年来研究者开始尝试 RPE细胞的替代治疗。随着多能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技术逐渐成熟,干细胞定向分化 RPE细胞的移植治疗正在成为填充和置换已受损细胞从而治疗 AMD的一种新策略。该文从 AMD的细胞替代治疗中 RPE干细胞的来源、 RPE细胞定向分化的鉴定、 RPE细胞的移植技术以及相关临床试验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械取栓在醒后卒中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胡玥,何欣威,刘译升,赵蓉,刘建仁
    2018 (9):  112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9.021

    摘要 ( 821 )   PDF(7293KB) ( 618 )  
    起病时间不明、短期治疗结局不佳的醒后卒中( wake-up stroke,WUS)约占所有卒中的 25%;且由于以上 2个特点,如何选择 WUS治疗方案仍在探索中。机械取栓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一线治疗, DAWN和 DEFUSE-3研究证明其治疗时间窗可扩大至 24 h;且研究发现通过 CT灌注成像等影像学检查,选择具有&ldquo;临床评分和影像学上梗死核心体积不匹配&rdquo;的 WUS患者行血管内治疗仍安全而有效。该文就近年来机械取栓在 WUS治疗中的应用做一总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栏·转化医学前沿文献导读
    肿瘤领域的最新转化医学研究
    丁文婧1,吴慧1,樊嵘1,徐敏2,仇晓春1
    2018 (9):  113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9.022

    摘要 ( 1197 )   PDF(10120KB) ( 740 )  
    近年来,转化医学在肿瘤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文总结近几个月肿瘤转化医学的研究进展,重点对肿瘤异质性、耐药性、病因及转移方面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分析,以期为肿瘤研究相关科研工作者及临床医生提供新颖、前沿的肿瘤领域研究动态,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诊疗转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