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女性原发性膀胱颈梗阻的TURBN手术治疗及病理结果分析
    张晓鹏, 胡 浩, 张国喜, 等
    2012, 32 (4): 40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4.008

    摘要7901)      PDF(pc) (294KB)(1225)    收藏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TURBN)治疗女性原发性膀胱颈梗阻(PBNO)的疗效及病理结果分析。方法 22例PBNO患者术前进行体检、尿常规、美国泌尿外科学会(AUA)评分、尿动力学检查、超声检查和膀胱尿道镜检查。采用BlaivasGroutz计算图诊断膀胱出口梗阻,以Olympus标准电切镜行TURBN手术,术后留置尿管24~72 h。结果 在22例患者中,4例为重度梗阻,10例为中度梗阻,8例为轻度梗阻。膀胱尿道镜检查可发现膀胱颈后唇抬高,膀胱壁小梁样增生。术后12个月复查,主观症状和客观指标均显著改善。术后病理检查提示腺性膀胱炎、纤维组织增生和慢性炎症。结论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PBNO患者建议采用TURBN手术治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年龄大于3周的室间隔完整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行大动脉调转术后疗效分析
    解 锋, 陈会文, 刘锦纷
    2011, 31 (9): 125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9.008

    摘要7527)      PDF(pc) (4379KB)(1419)    收藏

    目的 评估大动脉调转术(ASO)对年龄>3周的室间隔完整(IVS)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DTGA)患儿的治疗效果,探讨螺旋心肌带(HVMB)理论在诊治DTGA/IVS中的意义。方法 分析54例年龄为3周~16个月(晚期ASO组)和74例年龄<3周(早期ASO组)的DTGA/IVS患儿的临床资料。晚期ASO组中,20例室间隔平直或者偏向左,纳入室间隔偏移(VSM)组;34例室间隔形态保持正常,纳入室间隔正常(VSN)组。评估ASO的治疗效果。结果 晚期ASO组与早期ASO组比较,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钳夹时间以及术后呼吸机应用时间、监护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SM组的术后病死率为10.0%,VSN组的术后病死率为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O对年龄为3周~16个月的DTGA/IVS 患儿疗效确切。室间隔正常形态的保持对于DTGA/IVS 患儿ASO预后的意义重大,HVMB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Cytokeratin 19、HBME-1和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
    杜光烨, 李小强, 刘立伟, 等
    2010, 30 (4): 448-.  
    摘要5664)      PDF(pc) (5702KB)(1596)    收藏

    目的 探讨Cytokeratin 19 (CK19)、HBME-1和Galectin-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乳头状增生性甲状腺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89例甲状腺切除标本,包括144例经典型乳头状癌(CPC)、21例滤泡型乳头状癌(FVPC)、19例乳头状微小癌(PM)、4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NGWPH)和59例甲状腺腺瘤伴乳头状增生(FAWPH),采用EnVision二步法检测CK19、HBME-1和Galectin-3的表达。结果 CK19、HBME-1和Galectin-3在CP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3.1%和89.6%,在FVPC中为100%、76.2%和76.2%,在PM中为100%、73.7%和78.9%,在NGWPH中为5.1%、2.2%和4.3%,在FAWPH中为4.3%、1.7%和5.1%。CK19、HBME-1和Galectin-3的阳性表达率在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性甲状腺疾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鉴别诊断中,CK19的敏感性较高,HBME-1和Galectin-3特异性较强;三种抗体联合应用,有助于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乳头状增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上海地区儿童超重和肥胖的评价标准比较
    陈 蕾, 汤庆娅, 阮慧娟, 等
    2010, 30 (1): 36-.  
    摘要5649)      PDF(pc) (3179KB)(1334)    收藏

    目的 比较和分析四种基于身高、体质量的儿童肥胖的评价标准。方法 选取上海市2 347名7~8岁的儿童,其中男生1 175名,女生1 172名,测量其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分别采用身高别体质量法(1985)标准(WFH 1985标准)、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标准(WGOC标准)、欧洲国际肥胖工作组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标准(IOTF标准)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标准(CDC标准)评价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结果 ①男生超重发生率为IOTF标准明显高于其他三个标准(P<0.05),女生超重发生率IOTF标准明显高于WGOC标准和CDC标准(P<0.05);男生肥胖发生率IOTF标准明显低于其他三个标准(P<0.01);女生肥胖发生率IOTF标准明显低于WFH 1985标准和WGOC标准(P<0.01)。②WFH 1985标准和WGOC标准对肥胖和超重的评价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FH 1985标准和WGOC标准比IOTF和CDC标准更适合我国儿童超重和肥胖发生率的筛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牙龈卟啉单胞菌临床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分析
    李云鹏, 刘大力, 束 蓉, 等
    2012, 32 (1): 6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1.012

    摘要5219)      PDF(pc) (6147KB)(2619)    收藏

    目的 对口腔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进行分离和鉴定,初步分析P. gingivalis的生长特性。方法 采集慢性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者临床龈下菌斑标本并行厌氧培养,采用PCR和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鉴定P. gingivalis,分析检出率;观察P. gingivalis临床菌株的菌落特征和生长特点,分析生物学特征。结果 从35名采样对象的146个龈下菌斑标本中分离获得6株P. gingivalis临床菌株,分别命名为L2、L3、L4、L5、L11、和L12;牙周健康者龈下菌斑中P. gingivalis的检出率为27.4%,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健康部位的龈下菌斑中P. gingivalis检出率为86.7%,探诊深度为4~6 mm的牙周袋龈下菌斑中P. gingivalis检出率为95.6%,探诊深度>6 mm的牙周袋龈下菌斑中P. gingivalis检出率为96.0%。L2、L5、L11和L12在BHI平板上培养1周后均形成特征性黑色菌落,而L3和L4在培养1周后形成灰色菌落,10 d后形成特征性黑色菌落;L2、L4、L5和L12在传代30 h后进入对数期生长期,L3和L11则在传代60 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结论 P. gingivalis是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优势致病菌之一,其在慢性牙周炎患者健康位点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牙周健康者,且随着牙周探诊深度的加深,检出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P. gingivalis各临床菌株的生长存在差异,提示其生物学特征和致病性可能不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烧伤创面深度对患者休克期补液量的影响
    陈郑礼, 袁克俭
    2011, 31 (1): 6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1.015

    摘要5107)      PDF(pc) (4240KB)(1461)    收藏

    目的 探讨烧伤创面深度与患者休克期补液量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烧伤面积≥25%总体表面积(TBSA)且休克期采用瑞金公式进行液体复苏患者的病史资料。记录入选患者的体表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以及烧伤后第1个和第2个24 h的补液量;计算Ⅲ度烧伤创面面积与体表烧伤总面积的比值(Ⅲ度创面比),换算烧伤后第1个和第2个24 h的实际补液系数(VIWB);分析Ⅲ度创面比与VIWB的相关性,建立回归方程并换算烧伤后第1个和第2个24 h 的修正VIWB。结果 166例患者资料入选。与单纯Ⅱ度烧伤患者(n=53)比较,单纯Ⅲ度烧伤患者(n=7)烧伤后第1个和第2个24 h 的VIWB分别增加了37%和41%(均P<0.05)。Ⅲ度创面比与烧伤后第1个和第2个24 h 的VIWB均呈显著正相关(R2=0.138,P<0.001;R2=0.108,P<0.001);建立的回归方程为y=0.537x+1.595和y=0.314x+0.775。与相同面积的Ⅱ度烧伤创面比较,Ⅲ度烧伤创面烧伤后第1个和第2个24 h的修正VIWB分别增加了35%和41%;Ⅲ度创面比每提高20%,第1个和第2个24 h的VIWB-修正公式需分别增加0.1和0.06。结论 烧伤患者休克期补液量与Ⅲ度创面比有关;修正公式适用于不同深度烧伤创面VIWB的换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脑钠肽和N端脑钠肽前体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蔡 秦, 金玉华, 方宁远
    2009, 29 (10): 1226-.  
    摘要5011)      PDF(pc) (4225KB)(1677)    收藏

    目的 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关系,评价其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心力衰竭患者55例(NYHA Ⅱ 15例,Ⅲ级25例,Ⅳ级15例),老年NYHA Ⅰ级者16例设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NT-proBNP的质量浓度;免疫荧光快速测试法测定血浆BNP的质量浓度;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结构和功能。结果 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和BNP值均随NYHA心功能分级的递增而逐级升高(P<0.001)。所有患者的BNP和NT-proBNP质量浓度与LVEF呈负相关(P<0.001),与LVMI、LVST、LVEDD、LAD呈正相关(P<0.05)。血浆BNP浓度诊断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P<0.001);血浆NT-proBN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P<0.001)。结论 血浆NT-proBNP和BNP均能较好地反映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对于病情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GPER:雌激素相关疾病治疗的新靶点
    王 洁,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马海蓉, 等
    2013, 33 (2): 22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3.02.020

    摘要4866)      PDF(pc) (492KB)(1125)    收藏

    G蛋白耦联雌激素受体 (GPER)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的新型雌激素受体,可与雌二醇等雌激素结合,但其信号途径及作用机制与经典核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不同,是一种既能够介导非基因型快速反应也可通过第二信使系统发挥间接转录调控作用的膜性受体。由于GPER可能与雌激素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很可能成为治疗相关疾病的新靶点,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就GPER的发现、结构、亚细胞定位、配体、信号转导途径及与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类泛素化修饰(SUMOylation)与基因组稳定性
    程金科
    2018, 38 (7): 71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7.001

    摘要4847)      PDF(pc) (3290KB)(1388)    收藏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细胞有丝分裂和基因组稳定性中的作用机制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该文主要介绍蛋白去SUMO化修饰酶SENP3在细胞有丝分裂期姐妹染色体分离中的作用,以及蛋白SUMO化修饰和磷酸化修饰的相互调控作用在维持细胞基因组稳定性中新的分子机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检测的临床意义
    陈 嫕, 陈同辛, 朱亚忠
    2010, 30 (2): 143-.  
    摘要4721)      PDF(pc) (3798KB)(1666)    收藏

    目的 探讨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11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并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疾病患者间比较各种食物IgG阳性率。结果 211例患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阳性者193例(91.4%)。14种食物中,鸡蛋的特异性IgG阳性率(73.9%)最高,其次为牛奶(70.6%);未见鸡肉和猪肉的特异性IgG升高。0~12个月年龄组患者以牛奶为首要过敏原,其余年龄组均以鸡蛋为首要过敏原。牛奶特异性IgG阳性率在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阳性率在男女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疹患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阳性率(96.4%)最高,慢性腹泻患者阳性率(83.3%)最低;但各种疾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牛奶特异性IgG阳性率在各种疾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过敏性紫癜患者对12种过敏原(鸡肉和猪肉除外)均显示阳性反应。结论 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复杂的变态反应,血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的检测对过敏性疾病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国内外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的对比及启示
    鲁 威, 赵 敏
    2012, 32 (10): 138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10.023

    摘要4280)      PDF(pc) (404KB)(2529)    收藏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该文通过对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与国外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建议今后在研究队伍、研究理念、研究视野和内容等方面加强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结直肠癌组织CypB表达及其对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乐 飞, 郑民华, 陆爱国, 等
    2010, 30 (3): 288-.  
    摘要4266)      PDF(pc) (4317KB)(1617)    收藏

    目的 观察伴或不伴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亲环素B(CypB)的表达变化,研究CypB质粒敲除对结直肠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芯片中59例结直肠癌组织CypB表达,其中31例无淋巴结转移,28例伴淋巴结转移。构建CypB的RNA干扰质粒,测序鉴定后转染结直肠癌细胞系SW1116(SW1116-siCypB),设立阴性对照(SW1116-NC);Western blotting分析CypB敲除效果。分别采用划痕实验和细胞侵袭实验评估和检测CypB敲除对SW1116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伴淋巴结转移结直肠癌组织中CypB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结直肠癌组织(P<0.01)。与SW1116-NC比较,SW1116-siCypB的CypB表达明显减少,细胞迁移和细胞侵袭能力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CypB在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望成为防治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靶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2011, 31 (9): 1218-.  
    摘要3658)      PDF(pc) (2895KB)(942)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双侧卵巢切除对绝经后妇女绝经期症状的影响
    陶敏芳, 朱洁萍, 滕银成
    2010, 30 (2): 162-.  
    摘要3573)      PDF(pc) (3123KB)(1582)    收藏

    目的 研究绝经后女性双侧卵巢切除前后绝经期相关症状的变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及改良Kupperman评分表对因良性子宫疾病接受子宫切除术加双侧卵巢切除术的绝经后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绝经期相关症状的评估;并按绝经时间分绝经早期组(绝经时间≤5年)和绝经晚期组(绝经时间>5年)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95例研究对象中术前Kupperman评分正常8例、症状轻度46例、中度34例、重度7例;术后评分正常5例,症状轻度28例、中度48例、重度14例;术后中、重度症状者较术前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早期组术前Kupperman总分及潮热出汗、失眠、抑郁、疲乏及头痛的症状评分均高于绝经晚期组(P<0.05)。绝经早期组术后Kupperman评分23.93±7.53,显著高于手术前的17.63±8.07(P<0.05),绝经晚期组手术前后Kupperman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侧卵巢切除对绝经后妇女的绝经期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绝经早期妇女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盐酸环喷托酯、复方托吡卡胺与阿托品睫状肌麻痹作用的比较
    董凌燕, 亢晓丽, 王亚夫
    2011, 31 (10): 143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10.016

    摘要3525)      PDF(pc) (4153KB)(1767)    收藏

    目的 比较盐酸环喷托酯、复方托吡卡胺与阿托品对儿童验光中睫状肌麻痹的效果。方法 6~12岁屈光不正儿童40例(80眼),随机分成2组。A组予以复方托吡卡胺散瞳验光,2周后再予以盐酸环喷托酯散瞳验光。B组予以环喷托酯散瞳验光,2周后再予以阿托品散瞳验光。在充分用药散瞳后进行主客观验光并测量瞳孔的直径和剩余调节力,并观察全身不良反应。结果 A组40眼经2种不同药物、B组40眼经2种不同药物验光结果的球镜、柱镜及散光轴向符合率分别是82.5%、85.0%、85.0%和90.0%、92.5%、92.5%,用药后瞳孔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剩余调节力在A组2种药物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B组2种药物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是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睫状肌麻痹剂,临床上能广泛用于儿童睫状肌麻痹验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UUO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动态进展及α-SMA、TGF-β 1和VDR表达变化
    谢盛彬, 王伟铭, 陈 楠
    2010, 30 (7): 752-.  
    摘要3520)      PDF(pc) (12513KB)(1731)    收藏

    目的 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动态进展,研究该病理过程中肾脏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32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6)和UUO模型组(模型组,n=16)。两组大鼠分别于术后(模型组建模后)第2、5、9、14天分批(n=4)处死,留取手术侧(模型组梗阻侧)肾脏组织。分别采用HE和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评价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损伤程度并检测肾脏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维生素D受体(VDR)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肾脏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随着输尿管梗阻时间的延长,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逐步加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建模后各时间点肾间质α-SMA和FN阳性面积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至建模后第14天时达到高峰。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模型组大鼠建模后各时间点α-SMA和TGF-β1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VDR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建模后第2天,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α-SMA相对表达量已显著增加;建模后第14天,模型组α-SMA和TGF-β1相对表达量分别增高至假手术组的12.7倍和8.8倍,而VDR相对表达量下降至假手术组的3%。结论 UUO模型大鼠建模后第14天可出现显著的肾间质纤维化;建模早期肾间质中α-SMA表达增加提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活化;VDR表达的进行性减少提示其与肾间质纤维化有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不同浓度Nocodazole对Hela细胞G 2/M期同步化的调节作用
    徐秋芳, 余克花, 易 婷, 等
    2010, 30 (3): 284-.  
    摘要3515)      PDF(pc) (5035KB)(2227)    收藏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有丝分裂阻滞剂Nocodazole对Hela细胞株G2/M期同步化的调节作用及其对纺锤体结构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3.0、1.0、0.3 μmol/L Nocodazole处理Hela细胞(Nocodazole 3.0、1.0、0.3 μmol/L处理组)18 h。于Nocodazole撤除后0(处理18 h)、3、6、9 h时间点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G2/M期细胞百分比;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器纺锤体α-微管蛋白(α-tubulin)排列。以不添加Nocodazole处理的Hela细胞作为对照组。结果 Nocodazole处理18 h,Nocodazole 3.0、1.0、0.3 μmol/L处理组Hela细胞G2/M期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5.95%、51.09%和47.8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54%(P<0.05)。在Nocodazole撤除后3、6、9 h时间点,Nocodazole 3.0 μmol/L和1.0 μmol/L处理组G2/M期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变化;而Nocodazole 0.3 μmol/L处理组G2/M期细胞百分比下降明显(30.43%、12.91%、10.23%),撤除后6 h时间点的G2/M期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α-tubulin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Nocodazole撤除后Nocodazole 0.3 μmol/L处理组G2/M期细胞微管迅速再聚合形成两极纺锤体且纺锤丝结构清晰。结论 Nocodazole对Hela细胞G2/M期同步化具有调节作用;药物撤离后,0.3 μmol/L Nocodazole处理组细胞周期恢复迅速且对纺锤体结构影响最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