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基础研究
    敲减干扰素调节因子 3对脂多糖刺激 Raw 264.7细胞核内 Irak1bp1表达的影响
    谈志丽 *,王迎迎 *,钟欢,何玉,施青青,杨雪,徐国荣,刘亮明
    2018 (6):  58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6.001

    摘要 ( 1085 )   PDF(6898KB) ( 669 )  
    目的·扩增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 factor 3,IRF3)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腺病毒,并研究该病毒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诱导Raw264.7细胞核内白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结合蛋白1(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 1 binding protein 1,Irak1bp1)表达的影响。方法· IRF3 shRNA腺病毒的扩增在人胚肾293 T(HEK293T)细胞中进行,并采用TCID 50法测定病毒滴度。Raw 264.7细胞随机分为4组,1组为腺病毒(-)LPS(-),2组为腺病毒(-)LPS(+),3组为腺病毒(+)LPS(-),4组为腺病毒(+)LPS(+)。细胞IRF3基因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核内IRF3及Irak1bp1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结果·经计算扩增腺病毒滴度为2.2×1011 PFU/mL,最佳MOI为300。LPS刺激后Raw 264.7细胞内IRF3 mRNA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核内IRF3 蛋白及Irak1bp1表达也明显增加;IRF3 shRNA腺病毒应用后,细胞对IRF3 mRNA的组成性表达及LPS刺激诱导的IRF3 mRNA和核内蛋白质表达均明显受抑,但未刺激状态下IRF3蛋白核内组成性表达无明显影响;IRF3 shRNA腺病毒应用对细胞静息及LPS刺激诱导的核内Irak1bp1表达并无影响。结论· IRF3 shRNA腺病毒能够有效抑制LPS刺激诱导的核内IRF3的表达,但并不影响核内Irak1bp1的表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丙泊酚镇静对大鼠海马BDNF-TrkB/p75信号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于文娟 1*,朱敏2*,沃雁 3,余一旻 1,李妍 1,方洪伟 4,朱浩 4
    2018 (6):  59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6.002

    摘要 ( 919 )   PDF(5598KB) ( 750 )  
    目的·探讨丙泊酚镇静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48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10 mg/mL丙泊酚注射液以100 mg/kg或300 mg/kg腹腔注射45 min后,用定量PCR检测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ic factor,BDNF) -TrkB/p75信号分子的mRNA水平;并用逃避性抑制(inhibitory avoidance,IA)试验评价丙泊酚作用后的大鼠学习记忆情况。结果·丙泊酚腹腔注射45 min后,100 mg/kg组和300 mg/kg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的mRNA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1.20±0.13)倍(P0.002)和(88±12)%(P0.044);100 mg/kg组和300 mg/kg组大鼠海马组织中TrkB的mRNA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1.01±0.11)倍(P0.982)和(86±11)%(P0.018)。另外,p75的mRNA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1.02±0.10)倍(P0.778)和(1.59±0.18)倍(P0.000)。100 mg/kg组大鼠IA的潜伏期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5);300 mg/kg组大鼠IA的潜伏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8),亦显著低于100 mg/kg组(P0.020)。结论·丙泊酚呈剂量依赖性调节海马BDNF-TrkB/p75信号分子的表达,高剂量丙泊酚可能通过调节海马BDNF-TrkB/p75信号进而影响大鼠的认知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TF1在雌鼠下丘脑的分布及其与KiSS1和GnRH表达的关系
    甄婗,吕拥芬,李嫔
    2018 (6):  59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6.003

    摘要 ( 946 )   PDF(10075KB) ( 705 )  
    目的·探讨TTF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在雌性SD大鼠青春发育前后下丘脑中表达的变化、分布及其与KiSS1、GnRH(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表达的关系。方法· SD雌鼠按性发育阶段分为幼年组(JUV组)、性发育早期组(EP组)、性成熟组(AD组);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TTF1、KiSS1、GnRH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下丘脑的分布及相对位置关系;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各组下丘脑、前腹侧室周核(AVPV)及弓状核(ARC)中KiSS1、GnRH、TTF1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KiSS1、TTF1蛋白在下丘脑的表达水平。结果· TTF1在雌鼠下丘脑AVPV、ARC、正中隆突(ME)有较密集表达。GnRH、KiSS1与TTF1在ARC及ME存在共同染色区域。在下丘脑,TTF1 mRNA表达趋势显示为先略有下降后显著升高;在AVPV、ARC核团中,TTF1 mRNA表达皆呈上升趋势。GnRH mRNA的表达水平随青春发育持续上升,在AD期达高峰;KiSS1 mRNA表达先于GnRH mRNA,在EP期达高峰,AD期维持高水平。在下丘脑,EP期TTF1蛋白表达下降,在AD期达到高峰,KiSS1蛋白表达呈持续上升趋势,与mRNA表达趋势一致。结论·核蛋白TTF1主要分布于下丘脑AVPV、ARC、ME,GnRH、KiSS1与其在ARC及ME有共同表达区域。随着青春发育,在mRNA水平上,KiSS1先于GnRH在EP达峰值,TTF1表达呈升高趋势,在AD达到高峰,与KiSS1、GnRH表达趋势一致。蛋白水平上,KiSS1表达与mRNA整体升高趋势相同,TTF1表达呈升高趋势,在AD达到峰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6,11-二氢-5H-苯并[a]咔唑优势结构为基础的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董亚,杨若林,沈征武,刘坚华
    2018 (6):  60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6.004

    摘要 ( 774 )   PDF(6375KB) ( 906 )  
    目的·发现以6,11-二氢-5H-苯并[a]咔唑环为母核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先导化合物。方法·用Fisher吲哚合成法制备了一系列6,11-二氢-5H-苯并[a]咔唑类化合物及其类似物,并在体外用CCK8法测试了这些化合物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2-甲氧基-6,11-二氢-5H-苯并[a]咔唑和8-氯-2-甲氧基-6,11-二氢-5H-苯并[a]咔唑具有良好的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9.61 μmol/L和16.52 μmol/L。结论·发现2个目标先导化合物。在6,11-二氢-5H-苯并[a]咔唑类衍生物中,母环2位C上为甲氧基取代的衍生物具有较好的抗宫颈癌细胞增殖活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UBE3C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徐华丽,刘文雪,沈方倩,席晓薇
    2018 (6):  61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6.005

    摘要 ( 950 )   PDF(5992KB) ( 792 )  
    目的·探讨泛素连接酶E3C(ubiquitin protein ligase E3C,UBE3C)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UBE3C蛋白在不同卵巢癌细胞株和正常卵巢上皮细胞中的表达。选择卵巢癌SKOV3细胞株转染si-UBE3C下调UBE3C表达,转染ex-UBE3C质粒上调UBE3C表达。CCK-8法、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细胞划痕、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并检测增殖、转移相关蛋白β-catenin、c-Myc的表达。结果· UBE3C在卵巢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卵巢上皮细胞。si-UBE3C转染SKOV3细胞沉默UBE3C表达,细胞增殖能力下降,迁移及侵袭能力减弱,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下调。ex-UBE3C转染后UBE3C过表达,SKOV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增强,且β-catenin、c-Myc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UBE3C可能通过上调β-catenin及c-Myc蛋白表达,增强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来源的骨髓间充质细胞对巨核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王君颖 1,李昕 1,殷婷玉 2,刘佳 2,王晓栋 3,钟华 1
    2018 (6):  61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6.006

    摘要 ( 858 )   PDF(10094KB) ( 531 )  
    目的·研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来源的骨髓间充质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cells,BMCs)体外生存能力、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以及对巨核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培养7名ITP患者及5名正常对照者(normal controls,NC)来源的BMCs,流式细胞术检测BMCs基础凋亡率并进行表型鉴定,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佛波酯诱导HEL细胞分化并将诱导后的HEL(induced HEL,inHEL)分为3组:inHEL单独培养组(a组)、inHEL与ITP患者来源的BMCs共培养组(b组)、inHEL与NC来源的BMCs共培养组(c组),72 h后检测3组inHEL的凋亡率及CD41a、CD42b的表达状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BMCs中细胞因子IL6、IL11、TPO、SCF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C相比,ITP患者来源的BMCs体外增殖减弱(第4日,P0.039;第6、10日,P0.009;第8日,P0.007),基础凋亡率增加[早期凋亡率(AV+PI-),P0.036;晚期凋亡率(AV+PI+),P0.003;总凋亡率(AV+PI-/+),P0.004];IL6基因及蛋白表达减少、SCF基因表达减少(均P0.000),而TPO及IL11表达量无明显差别。c组细胞CD41a表达量与a组相比显著增加(P0.000);b组细胞CD41a表达量与a组相比有所增加(P0.015),但仍显著少于c组(P0.000)。与a组相比,b组、c组细胞的早期及总凋亡率以及c组细胞的晚期凋亡率均明显降低(均P0.000),而b组细胞晚期凋亡率无明显变化;与c组相比,b组细胞的晚期及总凋亡率均明显升高(均P0.000)。结论· ITP患者来源的BMCs在体外共培养条件下对巨核细胞分化及生存的支持能力减弱,其机制与ITP来源的BMCs细胞因子IL6、SCF的表达量减少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临床研究
    肠道CT图像纹理分析和非线性判别分析在结直肠癌及溃疡性结肠炎判别诊断中的应用
    王笑 1, 2,所世腾 1,朱炯 1,冯琦 1,华小兰 1,王伟中 2,龚建中 2,刘钧 1,路青 1
    2018 (6):  62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6.007

    摘要 ( 970 )   PDF(8795KB) ( 672 )  
    目的·探索肠道CT图像纹理分析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CRC患者、62例UC患者及42例无任何肠道疾病者的腹部三期增强扫描CT图像,在不同扫描期采用MaZda软件手动勾画感兴趣区并选择纹理特征。分别使用3种特征筛选法筛选出最具有判别效能的纹理特征,并使用6种特征分类法判别这2种疾病。判别结果以错判率(misclassification rate,MCR)表示。同时由2名具有10年以上消化道疾病影像诊断经验的医师对疾病进行判别,将人眼视觉判别结果与纹理分类判别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纹理分类鉴别CRC和UC在平扫期、动脉期、肠期的平均MCR分别为(28.42±6.89)%、(28.19±4.07)%、(19.10±3.58)%;非线性判别分析(non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NDA)较其他分类法的准确性更高,特别在肠期结果最佳,MCR为12.61%。在平扫期、动脉期、肠期,纹理分类鉴别CRC和正常对照肠壁的平均MCR分别为(13.33±7.21)%、(15.49±5.47)%、(6.74±3.02)%,而纹理分类鉴别UC和正常对照肠壁的平均MCR分别为(19.26±4.68)%、(20.04±6.63)%、(16.74±6.36)%。在平扫期、动脉期、肠期,人眼视觉判别CRC和UC的平均MCR分别为(40.48±3.21)%、(35.71±1.60)%、(26.43±1.15)%,而纹理分类计算的MCR较人眼视觉判别的MCR低,计算机纹理分类有更高的鉴别诊断率。结论·肠道CT成像结合计算机纹理分析技术可以作为诊断CRC与UC的辅助手段。NDA分类法较其他分类法准确性更高,特别是在肠期的判别效果最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碘治疗前肝功能、血脂及血常规水平变化
    许飞,汤玲琳,袁红,宋少莉,黄钢
    2018 (6):  63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6.008

    摘要 ( 1026 )   PDF(7067KB) ( 565 )  
    目的·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患者在停用左旋甲状腺激素所致的一过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状态下肝功能、血脂及血常规的变化。方法·收集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及131I治疗的182例患者术前(甲状腺功能正常)和术后甲减状态(停用甲状腺素3~ 4周,促甲状腺激素 > 30 mU/L)的肝功能、血常规、血脂等测定结果。将患者按照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 30岁)26例,中年组(30~ 54岁)112例,老年组(≥ 55岁)44例。比较手术前后以及不同组别患者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碘治疗前甲减状态下患者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及胆汁酸均有升高(均P<0.05),而血清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水平出现下降(均P<0.05),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均P<0.05),红细胞与血红蛋白轻度升高。青年组碘治疗前甲减状态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胆汁酸升高较中年组及老年组更为显著(均P<0.05)。结论· DTC患者停用左旋甲状腺激素所致的一过性甲减状态会引起肝酶异常、血脂水平升高,临床工作中需予以重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产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研究
    王尹瑜 1,刘晔 1,刘含 1,董则含 1,黄荷凤 1, 2
    2018 (6):  63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6.009

    摘要 ( 991 )   PDF(8138KB) ( 624 )  
    目的&middot;探究经产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危险因素。方法&middot;选取2012年1月&mdash;2017年1月在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有连续2次分娩记录的经产妇。按照前次妊娠孕前年龄进行1:4配比,病例组116例,对照组464例。通过病史调取这些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和口服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血脂等生化指标。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计算校正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 CI,找出经产妇发生GDM的危险因素。结果&middot;相比对照组,病例组孕产妇2次妊娠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增加(校正OR1.35,95% CI为1.07~1.69),前次妊娠OGTT 1 h血糖(校正OR1.99,95% CI为1.55~2.55)和2 h血糖(校正OR2.02,95% CI为1.51~2.70)越高,以及本次妊娠孕早期空腹血糖(校正OR1.96,95% CI为1.16~3.32)、总胆固醇(校正OR1.37,95% CI为1.06~1.77)和三酰甘油(校正OR1.53,95% CI为1.10~2.14)越高,发生GDM的风险越大。结论&middot; 2次妊娠间BMI增加,以及血糖和血脂持续性增长是引起经产妇GDM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反流的超声评估
    王静1,孙锟2,李奋1,吴兰平1
    2018 (6):  64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6.010

    摘要 ( 957 )   PDF(5430KB) ( 720 )  
    目的&middot;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估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合并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患儿特征表现。方法&middot;收集217例单纯CHD合并MR患儿(MR组)及85例正常儿童(对照组),将MR组再分为3组,分别为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合并MR组、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合并MR组和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CoA)合并MR组,观察患儿CHD类型特点(缺损位置和大小、降主动脉压差)及二尖瓣形态特点,并比较MR组与对照组房室腔大小、二尖瓣瓣环大小等指标差异。结果&middot;与对照组相比,MR组均存在房室腔增大、瓣环扩张、二尖瓣/三尖瓣瓣环比值升高,而左室收缩功能,除CoA合并MR组降低外,其余2组未降低。合并CHD特点:VSD缺损附着组织较少且分流较大,PDA分流直径多数大于0.3 cm,CoA压差均大于48 mmHg(1 mmHg0.133 kPa)。此外,3组MR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二尖瓣器质性病变。结论&middot;以3种CHD为基础的MR,可能与房室腔增大、二尖瓣瓣环扩张、二尖瓣/三尖瓣瓣环比升高及不同程度的二尖瓣器质性病变相关。这些异常表现可为临床MR患儿手术方案设计提供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肾功能进展IgA肾病患者血清IgA1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TGF-&beta;1表达的影响
    孔凌云,蒋更如
    2018 (6):  64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6.011

    摘要 ( 986 )   PDF(8178KB) ( 693 )  
    目的&middot;探讨肾功能快速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IgA肾病患者与肾功能长期稳定的IgA肾病患者血清IgA1对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s,HMCs)增殖的刺激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beta;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beta;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middot; 9例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的患者,根据病情进展情况分为肾功能快速进展组(n6)和肾功能长期稳定组(n3)。采用亲和层析及分子筛提取血清IgA1;用不同质量浓度(10、50、250、1 000 &mu;g/mL)的IgA1分别干预HMC 12、24 h。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率;real-time PCR测定TGF-&beta;1 mRNA表达;ELISA法测定TGF-&beta;1蛋白表达。结果&middot;肾功能快速进展组及肾功能长期稳定组患者血清IgA1对HMC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且表现为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作用高峰质量浓度分别为250 &mu;g/mL和1 000 &mu;g/mL。2组患者血清IgA1均能显著上调TGF-&beta;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肾功能快速进展组,IgA1质量浓度为10 &mu;g/mL时TGF-&beta;1的mRNA及蛋白水平达到高峰,其后随刺激浓度升高而递减;在肾功能长期稳定组,TGF-&beta;1水平则与血清IgA1呈现平行的浓度依赖性。结论&middot;肾功能快速进展及长期稳定的患者血清IgA1在一定浓度和时间范围内均具有刺激HMC增殖的作用。在较低质量浓度(10~50 &mu;g/mL)范围内,促增殖作用没有明显差异,但肾功能快速进展的患者血清IgA1上调TGF-&beta;1表达的作用更强,提示血清IgA1具有一定的预后评估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阻抗成像技术在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后肺复张中的临床应用
    王颍骅 1*,潘雁2*,杨敏1
    2018 (6):  65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6.012

    摘要 ( 963 )   PDF(6219KB) ( 890 )  
    目的&middot;应用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确定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 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surgery,OPCAB)术后最合适的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以达到改善肺通气分布情况、优化肺复张的效果。方法&middot;入选2017年1&mdash;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行OPCAB的105例患者。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54例,对照组51例。EIT观察术后肺通气的4个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对照组应用3 cmH2O PEEP;实验组调整PEEP值由0 cmH2O逐步升高至14 cmH2O,每次增加2 cmH2O,并应用最适PEEP。比较2组术后氧合指数(PaO2/FiO2)和肺部并发症的差异。结果&middot; 105例患者中死亡2例(1.90%),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19例(18.10%)、肺部感染3例(2.86%)、肺不张19例(18.10%)、胸腔积液19例(18.10%)。OPCAB术后最适PEEP区间为6~9 cmH2O。实验组应用最适PEEP后,PaO2/FiO2显著升高(P0.00)。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2)。结论&middot;应用EIT可实时直观监测OPCAB术后肺通气分布情况,滴定适合肺复张的PEEP;能够显著减少OPCAB术后肺部并发症,改善PaO2/FiO2,减少ICU停留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右心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王海丽 1, 2,周剑平 1, 3,孟俊 4,李庆云 1, 3
    2018 (6):  65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6.013

    摘要 ( 754 )   PDF(6010KB) ( 731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右心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6年9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单纯COPD患者265例及COPD伴右心衰竭患者268例,后者参照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A组(Ⅰ级),B组(Ⅱ级),C组(Ⅲ级)和D组(Ⅳ级)。获取所有患者入院后24 h内测定的RDW值、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前脑钠肽、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就不同组别患者RDW变化趋势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单纯COPD组和COPD伴右心衰竭组比较中,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COPD急性加重次数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实验室指标比较中,2组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MCV、RDW、前脑钠肽和动脉血氧分压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在COPD伴右心衰竭组内比较中,4组患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MCV、动脉血氧分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随着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前脑钠肽和RDW均呈相似的显著升高趋势(均P0.000)。组间多重比较提示,4组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OPD伴右心衰竭患者RDW显著升高,且与右心衰竭密切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局部复发鼻咽癌再程调强放射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张慧慧,张献文,江浩
    2018 (6):  66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6.014

    摘要 ( 1135 )   PDF(10365KB) ( 617 )  
    目的·评价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对局部复发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相关预后分析。方法·将2012年1月—2016年8月共44例诊断为局部复发鼻咽癌且接受再程IMRT患者纳入研究,男33例,女11例,中位年龄51.5岁(25~76岁)。按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癌症分期手册》2012版制定的分期标准,将患者划分为4组,其中rT1~rT4的患者分别占25.0%、22.7%、22.7%、29.6%。患者中位复发时间28个月(5~168个月),肿瘤靶区中位处方剂量66 Gy (54~70Gy)。参照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织分级标准评估不良反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预后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再程IMRT结束3个月后完全缓解8例(18.2%)、部分缓解21例(47.7%)、稳定12例(27.3%)、进展3例(6.8%)。随访至2017年9月,全组患者3年生存率、3年总无进展生存率、3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56.8%、43.2%、58.9%和11.4%。在单因素分析中,年龄、复发T分期、复发间隔、放射治疗前有/无合并明显并发症及对再程IMRT的反应为总生存率重要预后因素,其中复发T分期亦为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在多因素分析中,复发T分期为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及局部无进展生存率的预后因素(均P<0.05)。随访期间死亡21例,5例死于大出血,有12例患者不同部位出现3~4级的不良反应。结论· IMRT为局部复发鼻咽癌有效的补救措施,可有效地提高生存率;但再程IMRT后部分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年龄较小、复发T分期较早及复发间隔较长是IMRT的良好预后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公共卫生
    中国4个直辖市儿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政策对比研究
    董媛媛 1*,张琳2*,杨颖蕾 1, 3,董伟 1,莫丹丹 1,方越 1,钱琨 1,罗梦云 1,李娜 1,张智若 1
    2018 (6):  67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6.015

    摘要 ( 1178 )   PDF(9639KB) ( 759 )  
    目的&middot;通过分析2011年和2017年上海市儿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并与其他3个直辖市对比,了解我国4个直辖市儿童基本医疗保障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middot;系统收集4个直辖市现行有效的儿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和儿童大病保险政策及其相关保险制度。主要收集并对比各直辖市儿童基本医疗保险类型及其筹资标准、自费及政府补助比例、各级医疗机构的门急诊起付线和报销比例,以及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封顶线和保障范围。结果&middot;上海市儿童基本医疗保险为&ldquo;双保险&rdquo;制度,主要由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上海市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基金构成;其他直辖市主要由城乡(镇)居民医疗保险构成。与2011年相比,2017年上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上海市中小学生、婴幼儿住院医疗互助基金的筹资水平及报销水平均有所提高。2017年上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为1 100元,略低于北京市城镇居民医保及新农合,高于天津市和重庆市的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水平,并且上海市个人缴费水平最低;上海市住院起付线均低于其他直辖市;上海市的门急诊及住院报销水平均高于其他直辖市;上海市没有设置封顶线,而其他直辖市均设有封顶线;各直辖市大病保障政策差异较大。结论&middot;各直辖市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建立了与其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儿童医疗保障模式。上海市儿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满足儿童成长的需求,在大病保障的种类及保障水平方面尚需完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基于潜类别分析模型的抑郁症分型的研究进展
    王成蕾 1,吴志国 1,方贻儒 1, 2, 3
    2018 (6):  67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6.016

    摘要 ( 1292 )   PDF(6954KB) ( 675 )  
    抑郁症具有高度临床异质性,根据症状学特征对抑郁症进行同质性分型可能有助于更具针对性地选择治疗决策,进行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潜类别分析可通过对潜变量的模型化分析对异质性人群进行同质性分类,有助于提高疾病临床分型的准确性,在抑郁症分型研究中逐渐获得广泛应用。文章对抑郁症临床描述性分型的现状及潜类别分析在疾病分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在精神分裂症诊治中的应用
    魏燕燕1,张天宏1,唐云翔2,唐晓晨1,徐丽华1,王继军1
    2018 (6):  68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6.017

    摘要 ( 1162 )   PDF(9109KB) ( 721 )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是一项相对较新的技术,利用血红蛋白对不同波长红外光的吸收率不同,从而测量大脑组织内血红蛋白浓度的相对变化,获取大脑血流动力学特征,以实时了解大脑的功能状态。相对于其他功能影像技术,fNIRS具有相对的优势,因此在精神科的应用进展迅速。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类,目前对其病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脑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而现有的研究技术仅能提供一些间接的证据,fNIRS则可以实时进行脑功能监测,因此近来大量的研究提议fNIRS信号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识别和辅助诊断的生物标记。现就fNIRS在精神分裂症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神经甾体在抑郁发作治疗中的作用
    崔旅纯 1,洪武 1,方贻儒 1, 2, 3
    2018 (6):  68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6.018

    摘要 ( 1021 )   PDF(7827KB) ( 751 )  
    神经甾体是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神经功能的关键性分子,在各种生理与病理过程中调控着人类的情绪及行为。神经甾体与抑郁发作的病理机制密切相关,为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等精神障碍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该文就神经甾体在抑郁发作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噬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菅朝慧,包玉倩
    2018 (6):  69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6.019

    摘要 ( 1129 )   PDF(7945KB) ( 726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的代谢性肝损伤,目前已成为全球慢性肝病的首要病因,与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密切相关;该病可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研究发现自噬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通过调控胰岛素抵抗、内质网应激、线粒体调节异常、脂质沉积的脂毒性及炎症反应参与该病的发病与进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杨淦,卜军,何奔
    2018 (6):  69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6.020

    摘要 ( 1271 )   PDF(5639KB) ( 960 )  
    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是一项新兴的技术。DCB的发展旨在克服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的不足之处。DES的缺点在于其在某些病变处无法植入;DES植入后,需要长时程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从而导致出血风险增加;而且,DES植入后,血管内皮修复缓慢,从而晚期和极晚期支架内血栓风险增加。目前,已有许多临床试验证实了DCB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别是DCB在冠状动脉小血管中的应用。文章对DCB的基本概念、发展和演变,以及DCB在冠状动脉小血管中应用的相关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链非编码RNA在眼内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付晓1,黄蕊1,范先群2,张赫2
    2018 (6):  69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6.021

    摘要 ( 888 )   PDF(7054KB) ( 638 )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儿童早期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不仅影响视力,还会危及生命。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则是成人中最常见的原发眼内恶性肿瘤,近半数患者会发生肿瘤转移,并且转移后平均存活率低。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长度大于200 nt的非编码RNA。lncRNA在多重水平上调控基因的表达以影响肿瘤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有望成为眼内恶性肿瘤治疗的新靶点。该文综述lncRNA在RB和UM等眼内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载脂蛋白E基因型与常见重性精神疾病的关联性
    余小燕 1, 2,李霞 1
    2018 (6):  70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6.022

    摘要 ( 1205 )   PDF(6257KB) ( 880 )  
    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是一种脂质转运蛋白,对维持神经的稳态及修复起重要作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在较多的研究中发现,APOE基因型与AD存在密切关系。在临床上,AD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常伴有精神行为症状,而这些症状也在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中存在。APOE基因型与这些疾病是否存在关联值得思考。该文就APOE基因型与常见重性精神疾病的关联性做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卵巢生殖干细胞巢功能的影响因素和调控机制
    刘阳春,叶海峰,李小燕,胡川,黄健,郑月慧
    2018 (6):  70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6.023

    摘要 ( 1146 )   PDF(5931KB) ( 874 )  
    卵巢功能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发生衰退,导致卵泡生成减少,大大降低女性生育能力,甚至产生衰老相关性疾病。雌性生殖干细胞是存在于卵巢表皮中、具有对称分裂为新的干细胞和不对称分化为生殖细胞和颗粒细胞特性的双向潜能细胞。该干细胞的发现,为女性卵母细胞的更新、解决不孕问题带来了希望。卵巢生殖干细胞巢是雌性生殖干细胞赖以生存的微环境,对维持雌性生殖干细胞的功能至关重要。营养、蛋白分子、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等多种因素参与调控雌性生殖干细胞的功能,继而影响其增殖、分化。该文就卵巢生殖干细胞巢功能的影响因素和调节机制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栏·转化医学前沿文献导读
    转化医学领域近期前沿进展
    吴慧 1,樊嵘 1,丁文婧 1,章馨曼 2,仇晓春 1
    2018 (6):  71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8.06.024

    摘要 ( 1216 )   PDF(11846KB) ( 835 )  
    转化医学是把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治疗手段的新研究体系。该文总结最近2个月来转化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对重要期刊(Nature、Science、J Clin Invest、Nat Genet、Cell、Eur Heart J等)来源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分析,以期为医疗和科研工作者提供新颖、前沿、权威的转化医学研究动态,促进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诊疗转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