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目录
    封二
    封三
    新型冠状病毒防控专栏
    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仇成豪1,卢洪洲 2,宋 冰3,凌 云2,刘鑫喆1,朱婷婷1
    2020 (05):  559-56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0.05.001

    摘要 ( 767 )   PDF(7961KB) ( 231 )  
    目的·探讨上海市本地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感染人群发病的一般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3月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住院并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3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利用R语言的统计学运算公式,分别对患者的住院天数、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升高天数(超敏天数)、肺部CT好转天数(CT天数)、咽拭子核酸检测转阴天数与其主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寻找影响上述4个变量的关联因素。结果·在320例患者中,轻型患者占6.25%、普通型占83.44%、重型占6.88%、危重型占3.44%,其中91.25%有湖北接触史,79.06%有发热症状,46.56%有咳嗽,21.56%有咳痰,15.31%有疲劳感。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乳酸脱氢酶浓度、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浓度、IL-6浓度分别与上述4个变量呈正相关(均P<0.05),白蛋白浓度与超敏天数呈负相关(P=0.018),CD4+细胞计数与CT天数、核酸转阴天数呈负相关(均P<0.05)。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浓度与住院天数、CT天数、超敏天数呈负相关(均P<0.05),分型与住院天数、超敏天数、CT天数、核酸转阴天数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上海市本地患者以普通型多见,发热、咳嗽、疲劳为常见症状,多伴有肺部CT异常。该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与疾病分型、PCT及IL-6浓度、CD4+细胞等水平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荆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蔺茂文*,刘 天*,田克卿,江 鸿,曾旻敏,王 丽,殷 俊,雷若倩,姚梦雷,黄继贵
    2020 (05):  566-57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0.05.002

    摘要 ( 776 )   PDF(7202KB) ( 474 )  
    目的·探讨荆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时空聚集性。方法·收集荆州市2020年1月1日—3月12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信息,采用趋势面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时空扫描分析对荆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告的乡镇(街道)级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本地病例和输入病例的时空聚集特征。结果·趋势面分析得出荆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率自西向东呈轻微“U”形,东部略高;自南向北呈倒“U”型,且南部略高。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荆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呈空间正相关(Moran′s I=0.410,P=0.000);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高值聚集区和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沙市区、荆州区和洪湖市主城区(新堤街道)(P<0.05)。输入病例时空扫描得到5个聚集区域,主聚集区聚集时间为2020年1月18日—2月3日,聚集区域以联合街道为中心,涵盖沙市区、荆州区的15个乡镇(街道)(LLR=174.944,RR=7.395,P=0.000)。本地病例时空扫描得到5个聚集区域,主聚集区聚集时间为2020年1月20日—2月24日,聚集区域为洪湖市新堤街道(LLR=224.434,RR=16.133,P=0.000)。结论·荆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存在时空聚集性,沙市区、荆州区、洪湖市为疫情高发地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团队成果专栏
    吸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期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
    冯泽豪1*,张 清1*,柴烨子1,苏 璇1,孙宝航行1,刘启明1,严福华2,姜 萌1#,卜 军1#
    2020 (05):  573-58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0.05.003

    摘要 ( 906 )   PDF(11859KB) ( 379 )  
    目的·结合心脏磁共振技术探讨吸烟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raction,STEMI)患者急性期心肌损伤的影响及长期预后。方法·筛选349名自2012年5月至2017年8月入组的STEMI患者并至少随访2年,随访的主要终点指标包括全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及卒中,次要终点指标为再发心力衰竭入院。根据患者入组前吸烟状态分为吸烟组及非吸烟组,结合是否出现心肌内出血(intramyocardial hemorrhage,IMH)进一步分析2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吸烟组共221人,占总样本的63.3%;吸烟组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较非吸烟组提前4.66岁,但住院期间左心室血栓发生率及脑利钠肽水平均低于非吸烟组(P=0.023,P=0.000)。在影像学参数中,2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吸烟患者的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容积指数与非吸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07)。吸烟与非吸烟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患者的心力衰竭再入院率低于非吸烟患者,但进一步校正基线差异后2组间心力衰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在有IMH的患者中,吸烟对主要终点起到保护作用(HR=0.266,P=0.008)。在无IMH的患者中,非吸烟者的全因死亡及再发心肌梗死预后优于吸烟者(P=0.024)。结论·在STEMI患者中吸烟对长期预后无保护作用;在合并IMH时吸烟对全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及卒中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但在无IMH的患者中,吸烟患者预后差于非吸烟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基础研究
    基于噬菌体展示和高通量测序的血清抗体整体质量评估体系研究
    赖丹昀1,胡传圣2,祁 环1,马明亮1,李 华2,陶生策1
    2020 (05):  583-58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0.05.004

    摘要 ( 795 )   PDF(8087KB) ( 395 )  
    目的·建立针对血清中抗体的整体质量评估体系,为血清自身抗体标志物相关研究提供量化的质控标准。方法·以50名健康者的血清为研究对象,分别经-80 ℃、-20 ℃、4 ℃、37 ℃、95 ℃处理后,与噬菌体随机肽展示库Ph.D.-12进行孵育,采用免疫沉淀方式获得噬菌体-IgG复合物。经高通量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统计每一种处理条件下血清结合肽的序列及频率,计算香农熵,评估血清中自身抗体的整体质量。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血清的香农熵逐渐降低;在同一温度条件下,血清的香农熵随着时间增长而逐渐降低,其中-20 ℃与-80 ℃处理的样品相比,香农熵波动不大;95 ℃处理10 min后的样品香农熵达到最低值。结论·联合噬菌体随机肽展示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用于解析血清中抗体的肽结合谱,并以香农熵为指征建立血清抗体整体质量评估体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方饮食联合小剂量四氯化碳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模型研究
    康建华1,李明杰1,栾培培2,陈源文3,彭文辉2,简蔚霞1
    2020 (05):  590-59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0.05.005

    摘要 ( 1355 )   PDF(10312KB) ( 762 )  
    目的·采用西方饮食(Western diet,WD)联合小剂量四氯化碳(CCl4)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小鼠模型,并探究发生典型NASH病理改变的时间节点。方法·雄性8周龄C57BL/6小鼠采用WD饲料喂养联合每周1次腹腔注射CCl4(0.2 μL/g)的方法构建NASH模型,在造模后不同时间点检测小鼠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并于第24周行葡萄糖耐量试验;肝脏取材后计算肝指数,并通过油红O染色、天狼猩红染色、苏木精 - 伊红染色及TUNEL法等技术评估肝脏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小鼠的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间均无明显差异,但是在造模第8、12、24周2组肝指数间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第24周时,模型组三酰甘油、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油红O染色、天狼猩红染色、苏木精 - 伊红染色及TUNEL法结果显示,造模第8周,小鼠肝脏组织出现大量小脂滴堆积,肝细胞以凋亡为主;第16周,肝脏组织中出现大脂滴堆积、肝细胞气球样变性和点状坏死灶,肝细胞凋亡仍然较多;第24周,肝组织出现3期纤维化,点状坏死灶数目增多而脂肪变性减弱,肝细胞以增殖为主。结论·采用WD联合小剂量CCl4方法成功建立小鼠NASH模型,该模型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模拟出NASH的病理特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苯达唑对小鼠动脉血管狭窄的干预效果及机制研究
    路芳芳1,姚佳璐2,钮晓音3,翁 震4#,何 杨1, 4#
    2020 (05):  598-60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0.05.006

    摘要 ( 609 )   PDF(7563KB) ( 312 )  
    目的·探讨阿苯达唑(albendazole,ABZ)对小鼠股动脉血管再狭窄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0.5和1 μmol/L ABZ处理体外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后,分别通过MTT法、Transwell分析及Annexin V-PI染色流式分析评价其对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同时通过蛋白质印迹法进行丝切蛋白(cofilin,CFL)和肌球蛋白轻链(myosin light chain,MLC)的磷酸化机制分析。取10周龄野生型雄性C57BL/6小鼠行股动脉外周套管手术及高脂饲料喂养,建立血管狭窄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等体积溶剂)和ABZ组(1.5 mg/d)进行灌胃干预,4周后收集股动脉行苏木精 - 伊红染色分析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及内膜/中膜(I/M)比值,评价血管再狭窄严重程度。结果·0.5和1 μmol/L ABZ均能够显著抑制VSMCs的增殖和迁移(均P<0.05),而0.5 μmol/L对VSMCs的凋亡无明显影响。ABZ灌胃在小鼠再狭窄模型中能够显著减小新生内膜面积及降低I/M比值,但是对中膜面积并无显著效应。0.5和1 μmol/L ABZ处理均显著抑制CFL去磷酸化和MLC的磷酸化,且呈现浓度依赖的趋势(均P<0.05)。结论·ABZ通过影响细胞骨架蛋白上CFL和MLC的磷酸化,抑制VSMCs迁移和内膜增生,从而对小鼠动脉血管再狭窄发挥治疗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频电刺激对大鼠咬肌神经营养因子3表达的影响
    刘珍巧,陈青青,王豫蓉
    2020 (05):  604-60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0.05.007

    摘要 ( 609 )   PDF(6497KB) ( 381 )  
    目的·研究中频电刺激对SD大鼠下颌前伸后咬肌中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条件对照组(戴用矫治器,不进行中频电刺激)和实验组(进行中频电刺激,同时戴用下颌前伸矫治器),每组20只。分别在第3、7、14和21日每组断颈处死5只大鼠,制备咬肌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咬肌中NT-3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条件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咬肌NT-3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条件对照组第21日 NT-3蛋白及mRNA的表达仍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5),而实验组第21日 NT-3蛋白及mRNA表达已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中频电刺激能加快功能矫治大鼠神经肌肉改建速率,缩短矫治时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RMT4在胃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窦 敏1, 2,郑英霞2,韩 丽2,赵 倩1
    2020 (05):  609-61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0.05.008

    摘要 ( 929 )   PDF(11182KB) ( 305 )  
    目的·研究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4(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4,PRMT4)对胃癌发生和发展的影响及潜在的调控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RMT4在32对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利用公开数据库分析PRMT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使用质粒介导的干扰技术下调胃癌细胞株MGC-803和MKN-45中PRMT4的表达,使用质粒过表达技术上调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PRMT4的表达;利用细胞生物学手段,如MTT、平板克隆形成、流式细胞术以及Transwell实验研究PRMT4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以及侵袭与转移的影响;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干扰PRMT4后细胞内源性转录因子TCF(T cell factor)转录活性的变化;使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干扰PRMT4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水平变化;使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干扰及过表达PRMT4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蛋白水平变化。结果·PRMT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高表达PRMT4的胃癌患者生存期显著缩短。干扰PRMT4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促进细胞凋亡,且抑制胃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过表达PRMT4促进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抑制细胞凋亡,且促进胃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结论·PRMT4在胃癌中过表达并且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胃癌细胞生长、侵袭和转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临床研究
    简化认知行为治疗对广泛性焦虑的疗效研究
    张 丽1,方 芳1,朱智佩2, 3,申 远4,柳 娜5,李春波3
    2020 (05):  619-62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0.05.009

    摘要 ( 956 )   PDF(8822KB) ( 399 )  
    目的·探索简化认知行为治疗(simplifi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SCBT)对广泛性焦虑(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患者的疗效。方法·招募就诊于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的GAD患者,分为SCBT组、SCBT+药物组和药物组。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7(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Scale-7,GAD-7)评估患者的广泛性焦虑症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Hamilton Anxiety Scale-14,HAMA-14)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评估患者的抑郁程度。以SCBT法和/或药物治疗,采用单盲法对3组患者进行评估。采用方差分析、χ2检验比较3组的治愈率,以及不同时点焦虑、抑郁的严重程度。结果·纳入统计分析134例,其中SCBT组39例、SCBT+药物组53例、药物组42例。3组间性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3组间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SCBT组治愈率高于SCBT+药物组和药物组。3组的焦虑得分、抑郁得分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结论·SCBT能有效缓解GAD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且对GAD患者的预后较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对效应性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功能的影响
    戴 飞,魏瑾瑾,汤欣玥,陈 峥,蔺 林
    2020 (05):  626-63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0.05.010

    摘要 ( 729 )   PDF(8174KB) ( 128 )  
    目的·研究舌下含服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炎症反应中效应性T细胞(effector T cell,Teff)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招募的20例AR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24个月和30个月时获取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检测PBMC中Teff和Treg所占CD4+ T细胞百分比,并检测PBMC中2种细胞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调节分子1(calcium release-activated calcium channel modulator 1,ORAI1)蛋白的浓度和Ca2+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然后将治疗30个月时的2种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检测2种细胞中ORAI1蛋白的表达以及培养基中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IL-10浓度。制备含人ORAI1短发夹RNA的慢病毒并将其转染至2种细胞,再次检测2种细胞中Ca2+ MFI和培养基中IL-4和IL-10的浓度。结果·在治疗24个月和30个月时PBMC中Teff所占CD4+ T细胞百分比逐渐减少(P=0.000,P=0.027),而Treg所占CD4+ T细胞百分比逐渐增多(P=0.000,P=0.008);Teff中ORAI1蛋白表达量(P=0.000,P=0.003)和Ca2+ MFI(P=0.000,P=0.000)也逐渐减少,而Treg中ORAI1蛋白表达量(P=0.000,P=0.007)和Ca2+ MFI(P=0.000,P=0.000)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增多。体外培养的2种细胞均表达ORAI1蛋白,而且在慢病毒转染后,细胞中Ca2+ MFI降低(P=0.004,P=0.000),培养基中IL-4(P=0.009)和IL-10(P=0.000)的浓度均显著降低。结论·SLIT可以通过调节ORAI1蛋白的表达控制Teff和Treg细胞的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强度脉冲聚焦超声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贾 朗1,谭波涛1,陈锦云2
    2020 (05):  633-63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0.05.011

    摘要 ( 973 )   PDF(9305KB) ( 271 )  
    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聚焦超声(focused 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FLIPUS)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2018年8月—2019年8月KO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接受FLIPUS治疗,B组接受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前,治疗第3日、第6日和第10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膝关节疼痛程度,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estern Ontario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价受累膝关节结构及功能,勒凯纳指数(Lequesne index,LI)评价受累膝关节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前、治疗第10日采用膝关节活动度(knee range of motion,KROM)评价膝关节活动范围,最大步行速度(maximum walking speed,MWS)评价患者步行功能。结果·治疗前A组和B组各项膝关节评价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在治疗第6日、第10日VAS、WOMAC评分优于B组(P=0.021,P=0.000;P=0.005,P=0.001)。A组在治疗第10日的LI评分优于B组(P=0.000)。A组在治疗第10日的MWS大于B组(P=0.006),但2组间K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结论·FLIPUS可缓解疼痛,改善KOA患者的膝关节结功能,在KOA的治疗中安全性和有效性良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合成酶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王晓霞1,许天祥2,吕镗烽3,胥武剑3,刘建波1,宋 勇3
    2020 (05):  639-64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0.05.012

    摘要 ( 684 )   PDF(8530KB) ( 303 )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合成酶(geranylgeranyl diphosphate synthase,GGPPS)的表达情况,研究GGPPS在ARDS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RDS患者(ARDS组)和正常人群(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GPPS mRNA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ARDS组和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GPPS蛋白表达水平。同时比较ARDS存活组和死亡组GGPPS的表达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明确GGPPS表达与ARDS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RDS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GPPS mRN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并且随ARDS病情加重逐渐升高(P<0.05)。ARDS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GPPS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病情加重逐渐升高(P<0.05)。ARDS死亡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GPPS mRNA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ARDS存活组(P<0.05)。AR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GPPS mRNA高表达与高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r=0.862,P=0.000)、高序贯器官功能衰竭估计(SOFA)评分(r=0.719,P=0.023)、低氧合指数(r=-0.821,P=0.000)、高C反应蛋白(r=0.758,P=0.024)及高白细胞计数(r=0.761,P=0.015)相关。结论·AR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GGPPS表达水平升高,且其表达水平与ARDS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GGPPS有望成为ARDS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8F-FDG PET/CT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腹膜增厚性疾病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
    王海岩,尤志雯,寿 毅,孟庆元,陈慧倩,赵 军
    2020 (05):  646-65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0.05.013

    摘要 ( 883 )   PDF(6788KB) ( 448 )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lu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引导下经皮腹膜穿刺活检在腹膜增厚性疾病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腹膜增厚原因待查患者,其中男4例,女6例;18F-FDG PET/CT检查发现腹膜病变,选择18F-FDG代谢活性较高的靶区,在同机PET/CT引导下经皮腹膜穿刺活检。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性穿刺取材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均取得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7例腹膜穿刺病理诊断为恶性病变,包括4例腹膜转移肿瘤、3例淋巴瘤;余下的3例分别为1例腹膜假黏液瘤、1例结核病变、1例炎症病变。穿刺活检准确率为100%。结论·18F-FDG PET/CT引导下经皮腹膜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腹膜增厚性疾病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和治疗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评估全身麻醉喉罩和气管导管通气对胃进气的影响
    高红梅1,鲍 杨1,李淑芸1,殷苏晴2,朱 玲2,杨立群2
    2020 (05):  651-65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0.05.014

    摘要 ( 717 )   PDF(6435KB) ( 289 )  
    目的·观察流线型气道喉罩(streamlined liner of pharynx airway,SLIPA)与胃进气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7年9月—2018年5月于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区组随机分为SLIPA组(S组,n=35)和气管导管组(T组,n=35),分别于诱导前、插管(喉罩)后即刻、拔管(喉罩)前、拔管(喉罩)后即刻4个时间点进行胃窦部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测量胃窦区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和超声成像中“彗尾征”2种方式评估胃进气情况,记录并比较相应时间点的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PETCO2),气道峰压(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s,PIP)、CSA。结果·2组患者在麻醉期间的胃进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4);各个时间点的SpO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结束时S组PETCO2较T组明显增高(P=0.000)。结论·与气管导管相比,全身麻醉过程中SLIPA并不会增加胃进气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远期疗效分析
    徐 洪*,朱鹏雄*,周衍再,裘佳培,刘 俊#,赵 强#
    2020 (05):  656-66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0.05.015

    摘要 ( 726 )   PDF(6702KB) ( 181 )  
    目的·总结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 bypass,MIDCAB)诊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10年经验及随访结果,评估其疗效。方法·纳入2009年2月—2019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MIDCAB的患者,根据患者是否达到完全再血管化(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CR)以及是否行冠状动脉杂交术(hybrid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HCR)分为3组,分别为不完全再血管化(incomplete revascularization,IR)+最佳药物治疗(optimal medical therapy,OMT)组、MIDCAB(CR)组及HCR(CR)组。通过Kaplan-Meier曲线(K-M曲线)分析患者远期生存情况及免于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的生存情况。结果·共有425例患者纳入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39.9个月(18.2~81.1个月)。HCR(CR)组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其余2组(均P=0.000),IR+OMT组的围术期死亡率(P=0.000)、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P=0.000)、围术期MACCE发生率(P=0.000)、术后48 h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水平(P=0.011)、远期死亡率(P=0.000)、远期心肌梗死发生率(P=0.002)及远期MACCE发生率(P=0.005)均显著高于完成CR的2组患者。K-M曲线估算的总体10年生存率及10年免于MACCE的生存率分别为80.9%(95%CI 73.1%~88.7%)及70.5%(95%CI 62.1%~78.9%),IR+OMT组的远期生存率(P=0.000)及远期免于MACCE的生存率(P=0.001)显著低于完成CR的2组患者。结论·MIDCAB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有着良好的远期疗效,行MIDCAB的患者应尽可能完成CR,IR会造成患者远期的不良预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胎粪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王朋朋,朱晓东,谢 伟
    2020 (05):  662-66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0.05.016

    摘要 ( 710 )   PDF(5287KB) ( 527 )  
    目的·研究胎粪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06年5月—2018年5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急重症医学科接受手术干预的54例胎粪性腹膜炎患儿,将其分为并发症组(n=24)和无并发症组(n=30)。分析影响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患儿的一般情况、产前超声诊断、术前炎症水平等,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并发症组的入院及手术日龄均大于无并发症组,胎龄、出生体质量均低于无并发症组(均P<0.05),并发症组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P=0.048);并发症组产前超声诊断率较无并发症组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而2组性别、Apgar评分、手术方式、分娩方式及其他产前超声表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超声确诊、早期手术干预可改善患儿预后,术前CRP水平对胎粪性腹膜炎患儿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公共卫生
    小儿肺炎住院费用的新灰色关联及结构变动度分析
    朱伟俊1,马 进1,崔文彬2,袁素维1
    2020 (05):  666-67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0.05.017

    摘要 ( 698 )   PDF(6724KB) ( 398 )  
    目的·了解上海市小儿肺炎住院均次费用的结构变化及相关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新灰色关联分析及结构变动度分析对上海市某儿童专科医院2015—2018年22 543例小儿肺炎患者的住院均次费用进行研究,包括药费、材料费、检查化验费、劳务性费用和床位费共5项均次费用,探讨各均次费用与住院均次费用的关联度及结构变化情况。结果·新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各项均次费用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均次检查化验费(γ3=1.000 0)、均次药费(γ1=0.862 5)、均次床位费(γ5=0.845 1)、均次劳务性费用(γ4=0.796 8)、均次材料费(γ2=0.786 3)。结构变动度分析结果显示,2015—2018年各项均次费用的结构变动贡献率(contribution rate of structure variation,CSV)从大到小依次为均次药费(CSV1=36.22%)、均次床位费(CSV5=27.65%)、均次检查化验费(CSV3=13.91%)、均次材料费(CSV2=13.78%)、均次劳务性费用(CSV4=8.44%),其中均次药费和均次材料费呈负向变动。结论·均次检查化验费和均次药费是影响小儿肺炎住院均次费用的主要因素,均次劳务性费用占比较低。建议进一步调整费用结构,提高劳务收费,优化诊疗流程,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触觉成像技术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邱 雨,吴氢凯,黄程胜
    2020 (05):  671-67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0.05.018

    摘要 ( 816 )   PDF(5135KB) ( 488 )  
    弹性成像技术是一种将软组织弹性模量转化为可视图像的技术,其分支触觉成像技术可直接作用于软组织表面,目前已被应用于泌尿外科、普外科及妇产科等疾病的诊断。近年来,以阴道触觉成像为首的触觉成像技术开始用于综合评估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并显示出广阔的前景。该文就触觉成像技术及其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半乳糖凝集素 -3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杨欣颖1,高 谊2,缪从良3,丁晓颖4,洪 江1, 3
    2020 (05):  674-67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0.05.019

    摘要 ( 625 )   PDF(8186KB) ( 288 )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病理机制复杂,与心房纤维化等结构重塑密切相关。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Gal-3)是半乳糖凝集素家族的唯一嵌合体成员,是纤维化的生物标志物,因此可能参与心房颤动患者的心房重塑。该文就Gal-3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作一简要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抑郁症语义加工异常脑机制研究进展
    叶惠玲,吕 娜,范 青
    2020 (05):  679-68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0.05.020

    摘要 ( 820 )   PDF(6021KB) ( 511 )  
    抑郁症是一种致残率高且复发率高的心理疾病,同时伴有语言加工等方面的认知损害。该文回顾了近些年抑郁症患者语义加工异常的神经生理学证据。电生理研究数据表明抑郁症患者语义加工异常起始于感知加工的早期阶段,并在随后的各个加工阶段持续存在,且有大脑半球偏侧化现象。脑影像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在内侧前额叶皮质和额下回激活水平异常。目前的研究范式还不足以将语义加工与其他认知过程相分离,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对其进行探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线粒体Lon蛋白酶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杨硕瑶1, 2,戚紫怡3,向 军4
    2020 (05):  683-68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0.05.021

    摘要 ( 1159 )   PDF(7628KB) ( 712 )  
    Lon蛋白酶(Lon protease,LON)是一种依赖ATP的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蛋白酶,负责分解并清除异常蛋白质。作为细胞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执行者,LON可与蛋白酶体一同降解折叠错误及损伤蛋白质,保证体内蛋白质的高质量,尤其在线粒体功能的维护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同时,LON的正常功能对细胞在各种应激下的存活亦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LON表达水平或活性的异常参与了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心肌缺血、脑缺血及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该文就LON的结构与功能、异常表达与疾病的关系及其活性干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肾结石的危险因素与诊断评估研究进展
    周悦玲,丁 峰
    2020 (05):  688-69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0.05.022

    摘要 ( 924 )   PDF(8193KB) ( 438 )  
    肾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结石的形成与饮食因素、遗传背景、合并症、体内微生物环境、尿液调节因子等都存在重要关联。该疾病已逐渐被认定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需要多学科共同干预。肾结石的诊断评估主要依靠影像学、相关代谢检查以及结石成分分析。CT作为指南推荐的首选影像学检查具有断层解剖结构清晰、结石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高等特点,双能CT亦可对不同成分的结石进行分辨。24 h尿液成分分析可实现对肾结石发生风险进行临床预测。该文就肾结石发生的危险因素和诊断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妥昔单抗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季垠宏,任 红
    2020 (05):  693-69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0.05.023

    摘要 ( 984 )   PDF(8281KB) ( 325 )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作为一种作用于B细胞表位CD20的单抗,自2005年被应用于肾脏领域以来,已成为众多肾小球肾炎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热点。目前对于RTX的研究,除集中在其临床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之外,部分学者仍致力于探讨其对肾脏病治疗的作用机制,试图寻找其在肾脏组织中存在的特异性靶点。该文就RTX在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肾移植术后再次体外循环心脏手术1例报道
    倪寅凯,赵金龙,付 亮,路喆鑫,陈宗辉,励 峰
    2020 (05):  698-70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0.05.024

    摘要 ( 607 )   PDF(3478KB) ( 343 )  
    患者71岁,男性,反复活动后胸闷、气促半年余入院。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三尖瓣重度反流。患者1983年曾行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010年曾因肾功能衰竭行右肾移植术。2019年对该患者实施了二尖瓣和三尖瓣生物瓣置换,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未发生明显感染及急性肾功能不全,且复查超声心动图人工二尖瓣、三尖瓣未见异常,最终顺利出院。对肾移植患者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报道较少,二次体外循环手术更为少见。该病例的临床资料及围术期的处理方法可为其他术者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