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创新团队成果专栏
    MUC1在HER2阳性乳腺癌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王成志, 邓华云, 庞智, 黄雷
    2021 (7):  839-84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7.001

    摘要 ( 846 )   HTML ( 42 )   PDF(9542KB) ( 552 )  

    目的·研究黏蛋白1(mucin 1,MUC1)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发病中的作用及其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病毒感染技术构建MT2/MUC1诱导表达细胞株和MT2/Vec及MT2/CD过表达细胞株;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过表达MUC1和MUC1-CD后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glucose-6-phosphate 1-dehydrogenase,G6PD)的蛋白质表达水平;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和肿瘤细胞成球实验,研究MUC1对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MT2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成球的影响;使用GP6D的抑制剂6-AN抑制酶活性,CCK-8检测乳腺癌细胞增殖;采用GEPIA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HER2、MUC1和G6P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过表达MUC1或MUC1-CD促进HER2阳性乳腺癌细胞MT2的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成球,并且提高G6PD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抑制G6PD活性显著降低MUC1和MUC1-CD诱导的细胞增殖。G6PD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缩短相关。结论·MUC1可能通过调控G6PD的表达促进HER2阳性乳腺癌的进程,提示抑制磷酸戊糖途径可能成为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的靶点。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 基础研究
    抗肿瘤药物依托泊苷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
    陆艳青, 周兴, 李姣, 彭建平, 王传东, 张晓玲
    2021 (7):  849-85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7.002

    摘要 ( 790 )   HTML ( 17 )   PDF(4957KB) ( 347 )  

    目的·研究抗肿瘤药物依托泊苷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分离C57BL/6J小鼠骨髓和人骨髓来源MSC。给予小鼠MSC不同浓度(0~12.50 μmol/L)的依托泊苷12、24、36、48和60 h后,采用CCK-8法检测MSC的增殖活性。采用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依托泊苷(0、0.001、0.01、0.1、1 μmol/L)对大鼠成骨性骨肉瘤细胞系UMR-106凋亡的影响。分别以依托泊苷(0、0.001、0.01、0.1、1 μmol/L)处理小鼠和人MSC(同时诱导成骨分化)、UMR-106细胞,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茜素红染色分析细胞成骨分化情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依托泊苷对小鼠MSC成骨分化标志物Alp、骨钙素、Ⅰ型胶原α1链mRNA水平的调控。将0.001 μmol/L依托泊苷与UMR-106细胞共孵育后,通过Illumina Xten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依托泊苷上调的成骨分化相关靶基因,并通过PCR验证。Western blotting检测依托泊苷(0、0.001、0.01、0.1、1 μmol/L)处理的小鼠MSC中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OSX)、矮小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及DNA结合抑制因子1(inhibitor of DNA binding 1,ID1)的表达变化。结果·依托泊苷对小鼠MSC增殖的影响呈现浓度依赖性;当浓度≥0.20 μmol/L时,依托泊苷开始抑制MSC的增殖,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2.192 μmol/L,60 h的IC50为1.399 μmol/L。凋亡检测结果显示依托泊苷浓度为0.001~1 μmol/L时UMR-106细胞的凋亡率为16.137%~28.300%。ALP染色、茜素红染色及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0.001~0.1 μmol/L依托泊苷对小鼠和人MSC以及UMR-106细胞具有促成骨分化的作用。RNA测序分析表明,依托泊苷可上调UMR-106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基因表达。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0.001、0.01 μmol/L依托泊苷显著增加小鼠MSC OSX、RUNX2及ID1的表达。结论·抗肿瘤药物依托泊苷可促进MSC成骨分化,该作用可能与其上调ID1、RUNX2、OSX表达有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支链氨基酸分解代谢在肺癌细胞中的功能
    贺艳琪, 迟锐, 陈梦萍, 陈思, 刘春良, 刘云霞, 孙海鹏
    2021 (7):  858-86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7.003

    摘要 ( 851 )   HTML ( 22 )   PDF(1757KB) ( 656 )  

    目的·探索支链氨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BCAA)分解代谢在肺癌细胞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瞬时转染法分别向非小细胞肺癌细胞H1299、A549和HCC827转染含无义序列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negative control,siNC)、支链酮酸脱氢酶激酶(branched-chain keto acid dehydrogenase kinase,BCKDK)基因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BCKDK,siBCKDK),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siNC组和siBCKDK组中BCKDK表达水平、支链酮酸脱氢酶亚基E1α(branched-chain keto acid dehydrogenase e1,α polypeptide,BCKDE1α)及其磷酸化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上述2组细胞的增殖活力。用含0、100、200 μmol/L的BCKDK小分子抑制剂BT2(3,6-二氯-2-苯并噻吩羧酸)培养液分别培养上述3种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3种浓度BT2组细胞中BCKDE1α及其磷酸化水平。用CCK-8法检测0 μmol/L BT2组和200 μmol/L BT2组细胞的增殖活力。采用台盼蓝染色计算H1299和A549细胞中siNC组和siBCKDK组、0 μmol/L BT2组和200 μmol/L BT2组的细胞活率;并用碘化丙啶染色检测细胞周期,而后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1A(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1A,P21)的表达水平。结果·在H1299、A549、HCC827细胞中,与siNC组相比,siBCKDK组的BCKDK表达下调,BCKDE1α磷酸化水平下调,且细胞的增殖活力减弱(均P=0.000)。与0 μmol/L BT2组相比,100 μmol/L BT2组和200 μmol/L BT2组的上述3种细胞中BCKDE1α磷酸化水平下调,且200 μmol/L BT2组下调更明显;200 μmol/L BT2组较0 μmol/L BT2组的细胞增殖活力减弱(均P=0.000)。在H1299、A549细胞中,分别与siNC组、0 μmol/L BT2组相比,siBCKDK组、200 μmol/L BT2组的细胞活率均无差异,但发生了G0/G1期细胞周期阻滞(均P<0.05),且该2组的P21表达水平升高。结论·siBCKDK和BT2能够促进BCKDE1α去磷酸化,加快BCAA分解代谢,可能通过上调P21、阻滞细胞周期来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胸腺基质发育及退化的单细胞转录组分析
    李雨晨, 白丽莲, 黄荷凤, 刘欣梅
    2021 (7):  865-87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7.004

    摘要 ( 647 )   HTML ( 25 )   PDF(8764KB) ( 370 )  

    目的·探索人类胸腺基质细胞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动态。方法·利用人类胸腺单细胞转录组数据E-MATB-8581,借助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分析不同类型胸腺基质细胞在胚胎期、婴儿期和成人期的分群特点,并计算基因表达差异,结合富集分析推测它们功能变化。结果·相比于树突状细胞,胸腺上皮细胞(thymic epithelial cell,TEC)、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ndo)和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由不同发育阶段造成的基因表达差异更为显著。Ⅰ型髓质TEC(medullary TEC,mTEC)细胞在成年期的抗原提呈功能下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Ⅱ类分子表达下调。在出生后的胸腺中,Fb逐渐富集参与T细胞抗原识别、分化和激活的功能。在胚胎期和婴儿期,Endo上调表达的基因主要富集与细胞外基质等相关的通路,而出生后则富集抗原提呈相关通路,并上调2类MHC分子的表达。结论·生物信息学方法揭示了mTEC、Fb和Endo是易受胸腺发育和退化影响的细胞类型。人类胸腺生理性退化可能主要影响T细胞分化中的阴性选择。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表现出以p16Ink4a上调和星形胶质细胞衰老为特征的衰老表型
    袁笑, 田野野, 薛峥
    2021 (7):  876-88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7.005

    摘要 ( 1101 )   HTML ( 27 )   PDF(6857KB) ( 611 )  

    目的·探索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是否具有衰老表现及胶质细胞的衰老变化。方法·将30只雄性9~10月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6-OHDA组,每组15只。通过6-OHDA纹状体立体定位注射建立帕金森病模型。采用阿扑吗啡诱导的旋转实验、转棒实验评估小鼠造模后第21日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末次行为学实验后,取小鼠脑组织,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脑组织纹状体及黑质区域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蛋白含量;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纹状体及黑质区域衰老标志物p16Ink4a、p21的表达变化以及胶质细胞、衰老标志物双阳性的细胞数量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纹状体及黑质区域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16Ink4ap15Ink4bp19Ink4dp21p27Kip1,以及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 SASP)包括Cxcl10Cc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α(interleukin-1 α,Il-1α)、Il-1βIl-6、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的表达及变化。结果·转棒实验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 6-OHDA组小鼠在转棒上的停留时间较短(P=0.000);阿朴吗啡诱导的旋转实验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6-OHDA组小鼠总旋转次数较多(P=0.000);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6-OHDA组纹状体及黑质区域TH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Sham组(均P=0.000)。以上结果证实6-OHDA单侧纹状体小鼠帕金森病模型成功建立。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6-OHDA组纹状体和黑质区域p16Ink4a阳性细胞数量增多;p21在2组均无明显表达;6-OHDA组同时伴有衰老的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产生,且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大于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均P<0.05)。RT-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6-OHDA组造模侧纹状体和黑质区域p16Ink4ap15Ink4bp19Ink4d的表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21轻微上调,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27Kip1轻微上调,但仅在黑质区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与Sham组相比,6-OHDA组造模侧纹状体区域的Cxcl10、Ccl2、Tnf-α、Il-1αIl-6显著上调,Il-1β显著下调(均P<0.05),黑质区域的Ccl2、Tnf-α、Il-1αIl-6显著上调(均P<0.05),Mmp3Il-1β均显著下调(均P<0.05)。结论·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表现出以p16上调和星形胶质细胞衰老为特征的衰老表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iR-877-3p对骨质疏松症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童徐, 舒林径
    2021 (7):  884-89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7.006

    摘要 ( 605 )   HTML ( 16 )   PDF(2836KB) ( 209 )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症发生及发展过程中miR-877-3p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8周龄的雌性健康小鼠20只,进行双侧卵巢摘除术,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OVX组)。另选20只雌性健康小鼠,切除卵巢附近脂肪组织,建立假手术模型(假手术组)。术后2个月,对2组小鼠骨参数指标包括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及骨密度行micro-CT检测;采用CCK-8法和细胞计数法检测2组BMSCs增殖能力;通过实时荧光PCR(real-time PCR)检测2组细胞miR-877-3p的表达。上调(下调)细胞内miR-877-3p水平,通过CCK-8法和细胞计数法检测BMSCs增殖能力的变化。结果·Micro-CT检测结果显示,假手术组与OVX组各项骨参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8法及细胞计数结果显示,假手术组BMSCs的增殖能力明显高于OVX组(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假手术组BMSCs中miR-877-3p的表达明显低于OVX组(P<0.05)。上调(下调)miR-877-3p后,BMSCs增殖能力下降(上升)。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小鼠中,BMSCs的增殖能力受到miR-877-3p调控,这可能是影响骨质疏松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异土木香内酯诱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BCR-ABL融合蛋白降解
    陈晨, 高丰厚
    2021 (7):  891-89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7.007

    摘要 ( 636 )   HTML ( 14 )   PDF(2200KB) ( 263 )  

    目的·探索异土木香内酯(isoalantolactone,Iso)对伊马替尼敏感和耐药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细胞的效应,以及下调BCR-ABL融合蛋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Iso分别处理K562和K562R细胞0、24、36、48 h后,用CCK-8法测定Iso对CML细胞的抑制效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so诱导K562和K562R细胞24 h的凋亡效应。蛋白质印迹法 (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下Iso对CML细胞中BCR-ABL融合蛋白水平的影响。采用反转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Iso对CML细胞中BCR-ABL mRNA水平的影响。分别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和溶酶体抑制剂氯喹联合Iso处理K562细胞,用半胱天冬酶抑制剂Z-VAD-FMK联合Iso处理K562与K562R细胞,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BCR-ABL融合蛋白水平的改变。在K562R细胞中敲减半胱天冬酶3(caspase 3,CASP3)、半胱天冬酶7(caspase 7,CASP7),检测其对由Iso诱导BCR-ABL融合蛋白下调的影响。结果·Iso抑制CML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Iso可增加K562与K562R细胞凋亡的发生(均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Iso能诱导BCR-ABL融合蛋白水平降低,而qPCR结果显示BCR-ABL mRNA水平无显著变化。MG132、3-甲基腺嘌呤以及氯喹不能逆转由Iso诱导的BCR-ABL融合蛋白的下调,而Z-VAD-FMK可部分逆转该下调。敲减CASP3后能部分逆转由Iso诱导的BCR-ABL蛋白的降解,而CASP7敲减后则无影响。结论·Iso可靶向降解BCR-ABL融合蛋白。该结果为克服CML细胞的耐药提供了实验基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 临床研究
    听神经瘤自然生长规律与症状演变的初步分析:56例患者回顾
    姚俊吉, 陈见清, 谭皓月, 汪照炎, 张治华, 吴皓, 贾欢
    2021 (7):  898-90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7.008

    摘要 ( 739 )   HTML ( 13 )   PDF(1044KB) ( 516 )  

    目的·初步观察中国人群散发性听神经瘤的中短期自然生长速度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及随访复诊的散发性听神经瘤患者;要求纳入研究的患者至少有2次增强磁共振的数字资料且首末2次间隔时间>60 d。收集患者的增强磁共振DICOM资料、听力学资料(纯音听阈及言语识别率)、临床表现(听力下降、耳鸣、眩晕、面部疼痛或麻木)等。通过HorosTM软件载入影像学数据,进行肿瘤大小的测量,并计算肿瘤生长速度。随后对肿瘤的生长速度与临床表现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共有56例患者纳入研究,男、女各28例,平均年龄(48.6±12.0)岁,初诊时肿瘤最大径为(15.9±9.6)mm,2次磁共振检查的间隔时间为(266.3±313.5)d,总体肿瘤生长速度为(4.4±4.7)mm/a;其中8例囊性变肿瘤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余48例非囊性变[(9.4±3.8)mm/a vs (3.6±4.4)mm/a,P=0.003]。在非囊性变肿瘤患者中,初诊时22例内听道内型和小型(≤10 mm)肿瘤相对其他肿瘤的生长速度较慢[(2.1±3.6)mm/a vs (4.8±4.7)mm/a,P=0.031];60岁及以上患者的肿瘤生长速度显著慢于60岁以下的患者[(1.7±3.1)mm/a vs (4.2±4.6)mm/a,P=0.040]。主动采用随访策略者中,58.8%患者肿瘤稳定,81.8%有可测听力者未出现听力分级下降。有无突聋、耳鸣或眩晕史的患者间,初诊时不同听力分级患者间,不同性别、患侧的患者间的肿瘤生长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囊性变听神经瘤生长迅速,需积极治疗;内听道内型和小型(≤10 mm)非囊性变患者,以及60岁及以上患者肿瘤生长较为缓慢;符合影像学观察随访策略的患者在1年内可基本维持原有听力水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LL基因重排阳性的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刘青, 张娜, 邵静波, 李红, 陈凯, 杜成坎, 王真, 蒋慧
    2021 (7):  903-90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7.009

    摘要 ( 1468 )   HTML ( 23 )   PDF(1094KB) ( 1060 )  

    目的·分析混合谱系白血病(mixed linage leukemia,MLL)基因重排(MLL rearrangement,MLL-r)阳性的儿童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9 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MLL-r AL患儿45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和/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LL-r。Kaplan-Meier法评估患儿生存情况,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生存率。对性别、年龄、白细胞数等影响生存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AL患儿MLL-r的检出率为7.1%;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中MLL-r的检出率分别为5.4%和13.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2组患儿的年龄(>1岁和≤1岁)和初发时白细胞数(≥50×109/L和<50×109/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2和P=0.021)。MLL-r ALL患儿的免疫分型以早期前体B-ALL为主,占79.2%;MLL-r AML患儿以M5为主,占77.8%。MLL伙伴基因分析,ALL患儿MLL/AF4占59.2%(16/27),其中小于1岁的患儿占68.7%(11/16),与非MLL/AF4组小于1岁的患儿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AML患儿以MLL/AF9为主,占33.3%。42例患儿可进行疗效分析,完全缓解率为97.6%(41/42),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2~138个月),中位无事件生存(event-free survival,EF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分别为21个月和24.5个月,3年EFS和OS率分别为(41.8±9.4)%和(60.9±9.3)%。MLL-r ALL患儿中位EFS和OS时间分别为21.5个月和28个月,3年EFS和OS率分别为(44.3±11.7)%和(58.2±12.1)%。MLL-r AML患儿中位EFS和OS时间分别为16个月和23个月,2年EFS和OS率分别为(36.5±15.8)%和(64.7±14.5)%。ALL患儿复发8例,中位复发时间20个月(2~36个月);AML患儿复发7例,中位复发时间16个月(5~38个月);二者累积复发率分别为48.4%和6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8)。单因素分析显示,MLL-r ALL患儿年龄>1岁与≤1岁组、白细胞数≥50×109/L与<50×109/L组、血小板数>30×109/L与≤30×109/L组EFS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8、0.024和0.027。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时的白细胞数为影响MLL-r ALL患儿EFS的独立预后因素(RR=6.113,95% CI 0.017~1.050,P=0.013)结论·AML患儿MLL-r的发生率比ALL患儿高。MLL-r ALL患儿免疫分型以早期前体B-ALL为主,MLL-r AML患儿多见于M5型。MLL-r阳性儿童白血病患者化学治疗的缓解率尚可,但复发率高。发病时的白细胞数≥50×109/L是MLL-r ALL患儿的不良预后因素。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嗜酸粒细胞性中耳炎患者前庭功能的初步分析
    周月, 王鹏军, 王慧, 于栋祯, 陈正侬, 吴雅琴, 时海波
    2021 (7):  910-91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7.010

    摘要 ( 422 )   HTML ( 3 )   PDF(1331KB) ( 312 )  

    目的·探讨嗜酸粒细胞性中耳炎(eosinophilic otitis media,EOM)对患者前庭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8例确诊的EOM患者(EOM组)资料,另外纳入年龄、性别、病程匹配的1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CSOM)患者(CSOM组)、1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所有对象均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VEMP)、动态姿势描记图(dynamic posturography,DPG)检查,分析组间差异。结果·EOM组与对照组相比,听力损失类型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CSO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2)。vHIT中EOM组水平半规管增益值与CSOM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0)。EOM组上、后半规管增益值与CSOM组、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07,P=0.971,P=0.683,P=0.610)。颈源性VEMP(cVEMP)检测与眼源性VEMP(oVEMP)检测中,EOM组的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2,P=0.033);而与CSOM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31,P=0.352)。在cVEMP波形中,EOM组的P1、N1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00,P=0.000),P1-N1振幅较对照组、CSOM组均显著降低(P=0.000,P=0.000)。在oVEMP波形中,EOM组的P1-N1振幅较对照组、CSOM组均显著降低(P=0.005,P=0.003)。DPG检测中,EOM组的总体平衡分(P=0.025)、视觉感觉分(P=0.017)、前庭感觉分(P=0.040)、视觉依赖分(P=0.00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CSOM组相比,EOM组的总体平衡分显著降低(P=0.024)。结论·与中性粒细胞介导的感染性中耳炎症相比,EOM倾向于导致更为严重的内耳神经毒性。由于前庭功能障碍具有代偿缓解的特性,EOM患者自身可能缺乏相应主诉,系统全面的前庭功能评估有助于揭示功能残障,进而开展针对性的康复治疗。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TRP2与冠状动脉阻塞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临床关联及相关作用
    汤静, 于晨溪, 陈中丽, 章安迪
    2021 (7):  915-91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7.011

    摘要 ( 549 )   HTML ( 5 )   PDF(2022KB) ( 108 )  

    目的·探讨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2(C1q/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protein-2,CTRP2)与冠状动脉阻塞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关联及其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9月—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住院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阻塞的患者177人,根据Rentrop分级标准,以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情况分级为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组和侧支循环形成良好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患者血浆中脂肪因子补体CTRP2表达水平。构建下肢缺血动物模型,分为对照组和CTRP2过表达组,通过激光多普勒仪测定血供恢复情况,计算血供恢复比率。使用重组CTRP2蛋白以50、100及200 pg/mL的剂量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于Matrix Gel上检测血管环形成能力,并通过Transwell检测内皮细胞迁移能力。结果·临床研究发现冠状动脉阻塞患者中侧支循环形成良好患者相较于侧支循环形成不良患者血浆CTRP2水平升高(P=0.009),CTRP2对侧支循环形成不良的风险比OR=0.889,95% CI 0.844~0.936,P=0.000。动物模型研究发现CTRP2可促进小鼠下肢缺血模型血供恢复(P=0.032,P=0.009)。细胞实验发现CTRP2增强内皮细胞成血管和迁移能力,且与其浓度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冠状动脉阻塞患者中侧支循环形成良好患者血浆CTRP2表达水平升高,CTRP2可促进动物体内侧支循环的建立及体外内皮细胞成血管和迁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智能在胸部创伤肋骨骨折CT诊断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刘想, 谢辉辉, 许玉峰, 陶晓峰, 柳林, 吴迪嘉, 王霄英
    2021 (7):  920-92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7.012

    摘要 ( 938 )   HTML ( 20 )   PDF(2371KB) ( 715 )  

    目的·评价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软件在胸部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CT)图像上自动检测创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2019年8月—9月因急性胸部外伤而行CT扫描的393例连续数据。以3位资深影像专家的共同阅片结果作为评估AI检出肋骨骨折病灶的参考标准。在病灶层面计算全部肋骨外伤改变以及不同类型肋骨骨折(错位型骨折、轻微骨折、骨皮质扭曲)的敏感度。并分别以全部肋骨外伤改变和错位型肋骨骨折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和肋骨2个层面分析AI自动检出肋骨骨折的效能。结果·在病灶层面上,AI检出全部肋骨外伤改变的敏感度为81.75%,错位型肋骨骨折检出的敏感度为94.85%,在3种骨折类型中最高(P=0.000)。以全部肋骨外伤改变为研究对象,AI在肋骨层面的骨折检出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45%、98.33%、75.30%和98.91%;在患者层面分别为90.91%、76.21%、77.63%和90.23%。以错位型肋骨骨折为研究对象时,AI在肋骨层面的骨折检出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57%、98.26%、51.94%和99.89%;在患者层面分别为95.56%、74.59%、52.76%和98.26%。结论·AI软件检出肋骨骨折病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可望用于急性胸部外伤CT读片的初筛和风险分层。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穿戴式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在心房颤动筛查中的应用
    傅文霞, 陈力秀, 乐佳玮, 李若谷
    2021 (7):  926-93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7.013

    摘要 ( 623 )   HTML ( 8 )   PDF(906KB) ( 484 )  

    目的·比较穿戴式动态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记录仪和12导联ECG的性能,验证穿戴式动态ECG记录仪对于检测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114例受试者,分别采取仰卧位、站立位和运动后站立位,使用穿戴式动态ECG记录仪和12导联ECG进行图像采集。将12导联ECG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穿戴式动态ECG检测AF的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评价仪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结果·根据12导联ECG诊断结果分为2组,其中非AF组61例,AF组53例。AF组受试者年龄显著大于非AF组(P=0.000),CHA2DS2-VASc评分高于非AF组(P=0.001),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比例高于非AF组(P=0.014)。服用口服抗凝药、抗血小板药、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的比例在2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受试者取仰卧位,佩戴穿戴式动态ECG记录仪60 s,ECG检测由AI算法自动判定AF 47例、非AF 65例、无法判断2例。与金标准心电图比较(无法判断为假阳假阴性),穿戴式动态ECG记录仪诊断AF的一致性为94.74%(95%CI 88.76%~97.80%),灵敏度为88.68%(95%CI 77.06%~95.07%),特异度为100%(95%CI 92.91%~100%),阳性预测值为100%(95%CI 90.98%~100%),阴性预测值为91.04%(95%CI 81.48%~96.16%)。受试者取站立位,佩戴穿戴式动态ECG记录仪的60 s,ECG检测由AI算法自动判定AF 50例、非AF 61例、无法判断1例。与金标准心电图比较(无法判断为假阳假阴性),穿戴式动态ECG记录仪诊断AF的一致性为97.37%(95%CI 92.21%~99.44%),灵敏度为94.34%(95%CI 84.03%~98.65%),特异度为100%(95%CI 92.91%~100%),阳性预测值为100%(95%CI 91.48%~100%),阴性预测值为95.31%(95%CI 86.57%~98.92%)。运动后,受试者的检测结果同站立位。测试过程中未发生不良事件,无明显的器械缺陷。结论·穿戴式动态ECG记录仪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且操作简便,可提高阵发性AF的检出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 循证医学
    经颅磁刺激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伴痴呆的行为精神症状疗效的meta分析
    王毅, 程诚, 沈红艳, 高红艳, 戴悦宁, 易正辉
    2021 (7):  931-94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7.014

    摘要 ( 767 )   HTML ( 4 )   PDF(4396KB) ( 233 )  

    目的·系统评价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认知功能及伴痴呆的行为精神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的疗效。方法·检索2019年11月2日以前的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及中国和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等9个数据库的所有文献。英文以“Alzheimers disease”“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和“randomize controlled trial”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并检索自由词;中文以“阿尔茨海默病”“经颅磁刺激”“随机对照试验”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RevMan 5.3软件,以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为效应值,区间估计使用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进行统计分析;应用GradeProfile 3.2.2软件进行证据质量等级评价。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阿尔茨海默病疾病评估量表-认知子量表评价结果提示,高频TMS组效应值SMD=-0.64(95%CI -0.89~-0.40,P=0.000),低频组效应值SMD=-0.58(95%CI -1.12~-0.05,P=0.030);Grade证据质量等级显示,高频组为极低质量,低频组为低质量。使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价认知功能时,根据TMS频率的高低、数值及治疗的次数分为3个亚组进行,结果提示,高频TMS组效应量SMD=1.30(95%CI 0.76~1.85,P=0.000),低频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Grade证据质量等级显示高频组和低频组均为极低质量;5 Hz组效应量SMD=3.99(95%CI 0.81~7.16,P=0.010),Grade证据质量等级为极低质量;治疗次数>40次且≤60次组效应量SMD=3.28(95%CI 1.67~4.90,P=0.000),Grade证据质量等级为极低质量。在改善BPSD方面:使用神经精神量表评价,结果无统计学意义,Grade证据质量等级为极低质量。使用AD病理行为症状量表评价分析显示,高频组效应量SMD=-0.83(95%CI -1.06~-0.60,P=0.000),低频TMS疗效无统计学意义;Grade证据质量等级显示,高频组结果为低质量,低频组结果为极低质量。结论·TMS能够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且高频要优于低频,证据质量等级较低;而对AD患者的BPSD是否有效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未来应纳入更多高质量的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来评价TMS对AD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 公共卫生
    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分析研究
    黄泽慧, 胡春, 李璞, 张春丽, 方均燕, 宋阿会, 魏珊, 纪鸥洋, 佟琰, 邓海, 刘英莉
    2021 (7):  942-94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7.015

    摘要 ( 698 )   HTML ( 7 )   PDF(941KB) ( 926 )  

    目的·完成腹膜透析(腹透)患者居家透析操作过程中自我管理水平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分析。方法·通过患者访谈、专家咨询、查阅文献等方式,在结合腹透患者管理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完成对初始量表的编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发放问卷,通过临界比值法、同质性检验筛选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评估结构效度,最终确定量表共同因素数目及条目。计算Cronbach’s α系数、折半系数对量表信度进行分析。结果·初始量表由5个维度26个条目组成,共发放136份问卷,收集有效问卷132份。根据项目分析结果,除条目3未达到校正题项与总分相关性、共同性、因素负荷量的筛选条件外,其余条目均满足入选标准。因条目3是考察患者无菌意识的关键步骤,经专家咨询后保留该条目至因素分析。初始量表取样适切性量数(KMO)值为0.880,Bartletts球形检验χ2值为2 272.938(P=0.000),提示总体的相关矩阵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根据量表初始设计条目初衷,限定萃取5个共同因素,采取直交转轴的最大变异法,最终删除条目7、11、16,根据各因素构面包含的条目变量特性,提取的共同因素分别命名为“对腹透并发症和腹透充分性评价的知晓度”“腹透规范化操作能力”“药物管理能力”“饮食管理能力”“腹透效果评估和监测能力”,形成5个维度23个条目的正式量表,各维度的特征值分别为4.604、3.286、3.207、2.817、2.140,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6.428%。最终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30,折半系数为0.946。结论·腹透患者自我管理水平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腹透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测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儿童脑肿瘤氨基酸PET显像的研究进展
    刘子豪, 唐文芳, 王辉
    2021 (7):  949-95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7.016

    摘要 ( 657 )   HTML ( 7 )   PDF(760KB) ( 621 )  

    脑肿瘤是儿童肿瘤中最常见的实体肿瘤,也是儿童肿瘤致死的首要原因。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儿童脑肿瘤的诊断、治疗管理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反映肿瘤生物学特征的成像技术,利用特定放射性药物的生物学分布特征,可以提供肿瘤的不同功能代谢信息,与常规MRI的形态学信息进行互补。氨基酸PET显像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各种氨基酸在人体内的代谢情况,进行肿瘤的功能显像。氨基酸PET显像在儿童脑肿瘤的诊断与分级、活检计划制订、预后评估、复发监测与疗效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文就近年来氨基酸PET/CT与PET/MRI在胶质瘤、神经上皮肿瘤等儿童脑肿瘤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胞膜包被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抗菌中的应用
    石亭旺, 陈云丰
    2021 (7):  953-95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7.017

    摘要 ( 1240 )   HTML ( 31 )   PDF(1598KB) ( 911 )  

    由于感染微环境复杂的病理生理特点和细菌耐药性的发展,传统抗生素疗法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多。细胞膜包被的纳米颗粒(cell membrane coated nanoparticle,CMCNP)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仿生材料,其制备方法简单,可通过物理手段直接将细胞膜囊泡包裹在纳米颗粒表面而获得。借助于细胞膜囊泡的生物学功能及纳米颗粒优越的物理化学特性,近年来CMCNP在靶向感染、中和细菌毒素及抗菌疫苗的开发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CMCNP在生物医学领域尚处于试验阶段,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凝胶缓释系统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
    夏侗樑, 董家辰, 束蓉
    2021 (7):  959-96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7.018

    摘要 ( 862 )   HTML ( 15 )   PDF(892KB) ( 916 )  

    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兴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在生物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且因其有着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医学领域也逐渐受到重视。有研究表明水凝胶缓释系统与生长因子结合后能够很好地促进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黏附,并有效地促进其向成骨细胞及成牙骨质细胞分化。该文就水凝胶于牙周组织再生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Janus激酶抑制剂在特应性皮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庄昊俊, 郭美亮, 刘婉雯, 邓辉
    2021 (7):  963-96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7.019

    摘要 ( 849 )   HTML ( 9 )   PDF(800KB) ( 1002 )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与Th2型信号通路的变化有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IL-13的表达增加使聚丝蛋白减少,从而导致皮肤屏障缺陷。Janus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TAT)信号通路与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治疗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有潜力的方法。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抑制剂在对JAKs抑制的选择上可分为第一代JAK抑制剂和第二代JAK抑制剂。该综述通过对第一代和第二代JAK抑制剂在临床试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总结,阐明JAK抑制剂在特应性皮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肠道微生物群在强迫症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张瀛丹, 王振
    2021 (7):  967-97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7.020

    摘要 ( 689 )   HTML ( 18 )   PDF(853KB) ( 878 )  

    强迫症是核心表现为反复出现的闯入性想法或重复行为的一种慢性致残性精神障碍,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近年来,微生物群-肠-脑(microbiota-gut-brain,MGB)轴成为精神障碍的研究热点。肠道微生物群作为脑-肠双向联系的关键媒介,在免疫炎症、神经内分泌和大脑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对MGB轴与强迫症可能的关联及由该轴介导的潜在病因学途径进行综述,并针对肠道微生物群这一新靶点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精神分裂症患者骨代谢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轩红艳, 王丽华, 李华芳
    2021 (7):  972-97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7.021

    摘要 ( 562 )   HTML ( 11 )   PDF(833KB) ( 254 )  

    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普通人群相比发生低骨密度、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更高,这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其长期结局。既往研究表明,影响个体骨代谢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药物、性别、年龄、性腺功能和生活方式等。该文结合临床研究,从疾病本身、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及不良的生活方式3个方面进行综述,探讨了精神分裂症患者骨代谢可能的影响因素,并简单阐述了骨质疏松的诊断和干预措施,为临床预防和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骨质疏松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室性早搏诱发心肌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策略
    陈博, 赵鹏军
    2021 (7):  977-98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7.022

    摘要 ( 556 )   HTML ( 6 )   PDF(805KB) ( 646 )  

    室性早搏诱发心肌病是一种潜在的可逆性疾病,频发室性早搏可引起左心室功能障碍及重构。既往对于成人及动物模型研究发现,心肌细胞本身以及细胞外机制可能参与了心肌病样改变发生。但该病的确切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清楚。并且,在儿童中如何进行该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尚无明确指导。成人系列研究已经报道了多种导致室性早搏诱发心肌病的高危因素,包括室性早搏负荷量和室性早搏心率变异性等,但是针对儿童的相关研究仅限于病例报告和小型单中心回顾性系列研究。该文总结分析目前公认的可能导致儿童室性早搏诱发心肌病的高危因素以及该病现有的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应用与展望
    那迪娜·帕尔哈提null, 严妍, 车千纪, 罗菁, 刘鑫男, 李斌
    2021 (7):  982-98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1.07.023

    摘要 ( 379 )   HTML ( 4 )   PDF(861KB) ( 316 )  

    胶质母细胞瘤是成人最常见且最致命的肿瘤之一,由于其进展迅速、侵袭性强和血脑屏障的存在,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有别于其他实体肿瘤,常规治疗预后欠佳。使用免疫疗法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探索已经持续了几十年,效果也欠佳。但随着胶质母细胞瘤特异性抗原的研究进展、各项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及早期临床试验的成功,免疫疗法又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modified T cell,CAR-T)治疗是一种新兴的肿瘤免疫疗法。该文回顾既往文献,总结了一些可用于CAR-T疗法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相关抗原,并总结了CAR-T疗法治疗胶质母细胞瘤在内的实体肿瘤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包括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的T细胞耗竭、肿瘤的异质性、归巢率低等,对CAR-T疗法改进方案等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