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专题
    软骨脱细胞基质/丝素蛋白活性支架的构建及其软骨组织工程研究
    王千懿, 冉欣悦, 张沛灵, 慈政, 雷东, 周广东
    2023 (7):  795-80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7.001

    摘要 ( 417 )   HTML ( 27 )   PDF(4286KB) ( 553 )  

    目的·利用软骨脱细胞基质(acellular cartilage matrix,ACM)与复合天然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生物材料,构建具有双网络交联的生物活性组织工程支架,用于软骨组织再生。方法·用核酸酶消化法消化掉软骨组织中细胞相关的免疫原性成分,并将细胞外基质相关糖蛋白、胶原结构保留,用DNA、组织糖胺多糖、胶原定量试剂盒通过分光光度仪检测软骨组织脱细胞效率。将ACM和SF配置成混合溶液,通过加入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与两者所含羟基、氨基发生亲核交联反应,冷冻干燥制成多孔仿生支架(n=5),同时以相同方法制备仅含有ACM或SF的多孔支架(n=5)。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支架微观孔隙结构,并通过力学测试对不同组支架的力学强度、弹性模量以及回弹性进行评估,以吸水率反映支架的内外物质交换能力。分离并培养兔耳软骨细胞,接种于ACM-SF支架上,SEM观察培养1、4、7 d后细胞在支架上的黏附、分布与基质分泌情况,活/死细胞双染色观察细胞活力状况,通过CCK-8检测支架的细胞毒性,并于裸鼠皮下植入细胞支架复合物,体内培养4周、8周后,行组织学检测。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酶消化后的软骨脱细胞基质几乎无细胞残留,并保留了软骨细胞外基质活性成分。ACM-SF制备的复合支架具有相互连通的微孔结构和良好的弹性,湿态下多次压缩后能恢复原状,ACM-SF的吸水率达到了近20倍,为细胞黏附环境提供了有效的物质交换条件。此外,该支架无生物毒性,具有促进软骨细胞增殖的能力;组织学检测显示,ACM-SF支架可在体内再生均质、典型的软骨组织。结论·ACM-SF复合多孔支架具有良好的仿生微环境,可应用于组织工程软骨再生。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凝胶刚度影响髓核细胞表型及其功能的体内外研究
    陈泽昊, 吕振东, 张震, 崔文国, 张煜辉
    2023 (7):  804-81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7.002

    摘要 ( 463 )   HTML ( 34 )   PDF(4157KB) ( 321 )  

    目的·探究水凝胶刚度对髓核细胞表型及其治疗大鼠椎间盘退变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不同浓度甲基丙烯酸酯明胶(methacrylate gelatin,GelMA)的水凝胶,使用流变分析和单轴压缩实验检测其刚度,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其微观结构和形态。将具有正常表型的髓核细胞接种于GelMA水凝胶表面,活/死细胞染色评价水凝胶的生物相容性,鬼笔环肽染色观察髓核细胞在不同刚度培养基质上的生长形态。免疫荧光染色追踪髓核细胞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的核定位,实时定量PCR检测髓核细胞相关基因[神经细胞黏附分子1(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Ncam-1)、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Acan)和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sex-determing region of Y chromosome,SRY)-盒转录因子9(SRY-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9,Sox9)]的表达水平。建立大鼠尾椎针刺椎间盘退变模型,获取不同培养基上的髓核细胞并分别注射到退变椎间盘中,4周后行磁共振成像检测,分析各实验组椎间盘含水量,组织学方法检测椎间盘结构和蛋白聚糖水平。结果·当GelMA预聚溶液浓度为4%和15%时,所得水凝胶的弹性模量分别为1 kPa和200 kPa。SEM显示水凝胶均呈疏松多孔结构,且水凝胶的孔隙率随其刚度增加而显著降低。体外实验显示2种刚度的GelMA水凝胶基质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相较于硬水凝胶基质(15%GelMA),软水凝胶基质(4% GelMA)上培养的髓核细胞伸长率更低、扩散面积更小,并表现出YAP在细胞质聚集的趋势。髓核细胞相关基因表达检测显示:软水凝胶基质组Sox9、AcanNcam-1的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23.7、6.6和12.7倍。体内实验显示,用不同刚度基质培养的髓核细胞治疗退变椎间盘,软水凝胶基质组的椎间盘含水量及结构完整度均高于硬水凝胶基质组。结论·相比于高刚度GelMA水凝胶,低刚度水凝胶基质能更好地维持髓核细胞的生长表型,并使其发挥更好的治疗椎间盘退变的功效。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氟化脱细胞兔主动脉制备人工小血管的可行性研究
    张如杰, 周广东, 王建博, 翁光东, 雷东, 龚文辉
    2023 (7):  814-82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7.003

    摘要 ( 162 )   HTML ( 13 )   PDF(5019KB) ( 208 )  

    目的·探讨氟化脱细胞兔主动脉作为组织工程人工小血管的可行性。方法·联合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脱氧胆酸钠(sodium deoxycholate,SD)、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DNA酶、RNA酶等对获取的兔主动脉进行脱细胞处理,分别对脱细胞组和未脱细胞组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Masson染色、Verhoff-von Gieson染色,用场发射扫描电镜鉴定脱细胞效果,观察脱细胞血管形态学变化。使用脱细胞后的兔主动脉作为动脉化人工小血管支架,利用液体全氟化碳涂层修饰脱细胞小血管内膜(氟化组)制备一种新型人工小血管,并对其特征基团进行定性且定量测定。观察血管内表面液体消散时间和液体在45°倾斜血管表面的流动情况来分析血管的疏水性。将脱细胞组和氟化组的血管置入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后孵育,在电镜下观察,评估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性能。取未脱细胞组、脱细胞组以及氟化组的兔主动脉连接上球囊扩张压力泵进行爆破压力测试。结果·对血管进行组织学观察发现,联合脱细胞法可以有效去除细胞并保留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且在电镜下内膜并未出现破损。对3组进行压力爆破测试,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疏水性测试中,水滴在氟化组内膜上停留的时间超过5 min,且在45°斜板上未留下明显水迹。在血小板黏附性试验中,脱细胞组内膜聚集活化了血小板,而氟化组则得到抑制。结论·联合脱细胞法可使脱细胞血管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物理稳定性,氟化涂层可使血管具有抗凝血性及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团队成果专栏
    AAK1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及其调控细胞内整体翻译水平的研究
    姜贵先, 胡荣贵, 吴皓
    2023 (7):  821-82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7.004

    摘要 ( 312 )   HTML ( 27 )   PDF(2709KB) ( 387 )  

    目的·探究衔接子相关蛋白激酶1(adaptor-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 1,AAK1)新的相互作用蛋白,以及除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外AAK1介导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在HEK-293T细胞中分别外源性转染带有标签的AAK1载体与空白对照载体,利用标签特异性的琼脂糖凝胶进行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并联合质谱分析的方法获得潜在与AAK1相互作用的蛋白;通过CoIP初步验证质谱结果;通过荧光共聚焦成像观察AAK1与其潜在结合蛋白在细胞内的空间定位;通过体外纯化重组蛋白,利用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融合蛋白沉降实验(glutathione-S-transferase pulldown,GST Pulldown)进一步明确蛋白间是否为直接的相互作用;通过嘌呤霉素结合实验观察AAK1对于细胞内整体翻译水平的调控作用。结果·质谱结果提示AAK1可能与以脆性X相关蛋白1(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syndrome-related protein 1,FXR1)、FXR2、脆性X智力低下蛋白(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protein 1,FMRP)三者为核心的一系列蛋白形成复合体。外源性转染AAK1-3xFLAG及FMRP-MYC质粒,利用抗FLAG琼脂糖凝胶富集AAK1-3xFLAG后,可以检测到FMRP-MYC的表达;利用内源性抗体进行CoIP,发现富集AAK1可以检测到FMRP的表达。荧光共聚焦成像显示EGFP-AAK1与mCherry-FMRP在细胞质中存在部分空间共定位。GST Pulldown显示FMRP可以直接沉淀HIS6-AAK1重组蛋白。嘌呤霉素结合实验显示相同时间内嘌呤霉素标记的细胞内新合成肽段数量与AAK1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AAK1与FMRP在细胞质内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且AAK1可以提高细胞内的翻译水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 基础研究
    脑卒中后脑血管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抑制Wnt7/β-catenin通路导致血脑屏障损伤的机制研究
    董海平, 谢海怡, 马晓晓, 王震虹
    2023 (7):  829-83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7.005

    摘要 ( 385 )   HTML ( 23 )   PDF(3501KB) ( 414 )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脑血管内皮细胞Wnt7/β-catenin信号失活是否导致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完整性破坏,并研究内质网应激爆发是否介导了Wnt7/β-catenin通路的抑制。方法·采用线栓法阻断小鼠大脑中动脉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脑缺血60 min后拔除线栓。向MCAO模型小鼠腹腔注射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苯基丁酸(4-phenylbutyric acid,4-PBA)作为4-PBA+MCAO组。并设置假手术组(Sham组)。MCAO后24 h用伊文思蓝(Evans blue,EB)测定小鼠BBB的通透性,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荧光测定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黏附性。对人脑微细血管内皮细胞(human 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HBMECs)进行氧糖剥夺(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4 h,加入4-PBA培养24 h。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OGD组和OGD+4-PBA组。采用CCK-8测定细胞活力,通过检测FITC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FITC-BSA)的通过率来评估细胞通透性;通过ELISA测定HBMECs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β(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β,PDGF-β)的分泌水平;采用Fluo-3 AM钙离子荧光探针检测细胞的荧光强度并评估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通过CM-H2DCFDA荧光探针测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以明确细胞内质网应激状态;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HBMECs中的连接蛋白[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和密封蛋白5(claudin-5)]、内质网应激蛋白[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 homologous protein,CHOP)、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门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2(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s 12,Caspase-12)]、Wnt7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结果·MCAO模型小鼠脑梗死区水含量较假手术组增加,EB渗出量明显增多(均P<0.05),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之间的黏附性下降;腹腔注射4-PBA后MCAO模型小鼠脑水肿程度减轻,BBB的渗透性降低(均P<0.05),脑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之间的黏附性增加。与空白对照组HBMECs比较,在OGD条件下细胞活力下降,通透性增加(均P<0.05);同时,OGD组HBMECs中连接蛋白ZO-1、claudin-5的表达水平下降,PDGF-β的分泌水平减少,钙离子浓度升高,ROS含量明显上调,内质网应激蛋白CHOP、GRP78、Caspase-12的表达水平增加,Wnt7和β-catenin的表达水平下降(均P<0.05)。而当HBMECs的OGD模型经4-PBA处理后,OGD导致的HBMECs损伤减轻,细胞中连接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加,HBMECs的通透性降低,PDGF-β的分泌水平增加,并且Wnt7/β-catenin信号的活性明显恢复(均P<0.05)。结论·脑卒中后脑血管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爆发导致Wnt7/β-catenin信号失活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是BBB破坏的关键途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甲双胍改善由C9ORF72肌萎缩侧索硬化/额颞叶痴呆相关多聚甘氨酸-精氨酸诱导的线粒体损伤
    冯奕源, 徐忠匀, 尹雅芙, 王辉, 程维维
    2023 (7):  839-84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7.006

    摘要 ( 242 )   HTML ( 19 )   PDF(4660KB) ( 255 )  

    目的·探索C9ORF72肌萎缩侧索硬化/额颞叶痴呆(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frontotemporal dementia,ALS/FTD)相关的多聚甘氨酸-精氨酸(poly-glycine-arginine,poly-GR)对线粒体形态及功能的影响,并分析二甲双胍对由poly-GR诱导的线粒体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慢病毒感染法分别构建能够稳定表达50个重复甘氨酸-精氨酸序列[(glycine-arginine)50,(GR)50]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SK-N-SH细胞,即(GR)50-SK细胞株和GFP CTRL-SK细胞株。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验证已构建细胞中(GR)50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GFP CTRL-SK细胞的GFP表达。采用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ne,PI)染色分别检测(GR)50-SK、GFP CTRL-SK细胞的凋亡水平。利用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染色分析(GR)50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情况。采用超氧化物指示剂MitoSOX Red分别对(GR)50-SK、GFP CTRL-SK细胞的氧自由基进行染色,并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红色荧光强度以评估线粒体活性氧水平的变化。采用透射电镜分别观察(GR)50-SK、GFP CTRL-SK细胞的线粒体形态。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GR)50-SK、GFP CTRL-SK细胞的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又称AKT)及其磷酸化水平。利用SC79激活(GR)50-SK细胞中的AKT,并采用MitoSOX Red染色及PI染色实验分析AKT磷酸化后细胞的线粒体活性氧水平及凋亡水平。利用二甲双胍处理(GR)50-SK、GFP CTRL-SK细胞,随后通过上述方法以及ATP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线粒体活性氧水平、线粒体形态、AKT及其磷酸化水平、ATP浓度情况。结果·Western blotting结果提示(GR)50-SK细胞构建成功,荧光显微镜的观察结果显示GFP CTRL-SK细胞构建成功。PI染色结果显示,(GR)50-SK细胞较GFP CTRL-SK细胞的凋亡水平更高(P=0.016)。IF结果提示,(GR)50-SK细胞中(GR)50蛋白与线粒体存在部分共定位。与GFP CTRL-SK细胞相比,(GR)50-SK细胞的线粒体形态及结构存在明显异常,其活性氧水平明显上升。(GR)50-SK细胞中的AKT水平与GFP CTRL-SK细胞相仿,但磷酸化AKT水平显著下降。SC79处理(GR)50-SK细胞后,可显著上调其AKT磷酸化水平,并下调其活性氧水平及凋亡水平。二甲双胍处理可明显上调(GR)50-SK细胞中的磷酸化AKT水平,但对AKT水平无影响;可重塑该细胞中的部分线粒体形态结构、降低活性氧水平、增加ATP的生成(P=0.000),并下调细胞的凋亡水平(P=0.000)。结论·(GR)50可通过下调AKT磷酸化引起线粒体形态及功能异常,并促进细胞凋亡;而二甲双胍则可抑制由(GR)50蛋白诱导的上述病理事件的发生。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鼠输卵管上皮类器官的构建及表型验证
    吴其谦, 胡燕琴, 陈迦勒, 李牧辰, 赵有淦, 伍静文
    2023 (7):  848-85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7.007

    摘要 ( 370 )   HTML ( 21 )   PDF(8524KB) ( 282 )  

    目的·构建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和miR-34b/c-/-且miR-449-/-双敲除(double knockout,dKO)小鼠输卵管上皮类器官的培养体系,并进行表型验证。方法·利用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WT小鼠和dKO小鼠输卵管上皮细胞,并利用免疫荧光法鉴定得到的输卵管上皮细胞的纯度;通过计数和直径测量比较WT小鼠和dKO小鼠输卵管上皮类器官数量、生长速度和生长大小;利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透射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对输卵管上皮类器官进行形态和结构观察;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并统计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在WT小鼠和dKO小鼠输卵管上皮类器官中的比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泌细胞、纤毛细胞相关基因在输卵管上皮类器官中的表达。结果·分离纯化得到的输卵管上皮细胞纯度较高。与WT小鼠相比,dKO小鼠输卵管上皮类器官生长更快,体积更大,数量也更多;但dKO小鼠输卵管上皮类器官发育较慢,于培养28 d时才出现上皮内陷,而WT小鼠的类器官于培养16 d时已经出现。H-E染色和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输卵管上皮类器官呈现出与在体输卵管类似的结构。免疫荧光检测显示dKO小鼠输卵管上皮类器官的纤毛细胞显著减少而分泌细胞显著增多(均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dKO小鼠输卵管上皮类器官的分子表达模式与在体输卵管组织基本一致,即纤毛细胞标志物乙酰化微管蛋白α(Ac-α-tubulin)、叉头框J1(forkhead box J1,FOXJ1)表达减少,分泌细胞标志物配对盒8(paired box 8,PAX8)表达增加;RT-qPCR结果显示dKO小鼠输卵管上皮类器官中Foxj1和微管蛋白β4A(tubulin β class Ⅳa,Tubb4a)的mRNA水平均降低(均P<0.05),而Pax8 mRNA水平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dKO小鼠类器官中FOXJ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AX8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研究成功构建WT小鼠和dKO小鼠的输卵管上皮类器官培养体系,该体系可模拟小鼠在体输卵管的表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XCL9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免疫浸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杜少倩, 陶梦玉, 曹源, 王红霞, 胡孝渠, 范广建, 臧丽娟
    2023 (7):  860-87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7.008

    摘要 ( 850 )   HTML ( 41 )   PDF(7698KB) ( 551 )  

    目的·探究C-X-C模体趋化因子配体9(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9,CXCL9)表达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其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tumor-infiltrating immune cell,TIIC)的相关性。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获得乳腺癌患者的1 100例癌组织和112例癌旁组织的转录组数据,并采用CIBERSORT反卷积算法分析乳腺癌免疫微环境中TIIC亚群比例及其对患者的预后影响。分别从TCGA数据库、ImmPort数据库和GEPIA2数据平台下载差异表达基因、免疫相关基因和乳腺癌预后相关基因,运用R语言分析该3类基因集的相交关系,以筛选目的基因。根据已下载的转录组数据,分析CXCL9的正相关基因、CXCL9 mRNA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利用STRING数据平台对CXCL9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利用R语言对CXCL9正相关基因和PPI网络获得的互作蛋白对应的基因行基因本体数据库(Gene Ontology,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KEGG)通路分析。运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CXCL9 mRNA表达与TIIC亚群、免疫检查点相关基因的相关性。收集60例乳腺癌患者的石蜡组织样本并制成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IHC)分析芯片中CXCL9表达和CD8 + T细胞浸润的相关性。采用多重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multiplex 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mIHC)分析芯片中乳腺癌组织间质内CXCL9+ 细胞的类型。采用Kaplan-Meier(KM)生存曲线分析CXCL9 mRNA表达、CD8+ T细胞浸润双因素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CIBERSORT算法分析显示乳腺癌免疫微环境中TIIC亚群的分布比例差异大,其对患者的预后影响也大不相同。绘制上述3类基因集的韦恩图,筛选出目的基因CXCL9。获得与CXCL9正相关的前150个基因。在乳腺癌4种分子分型中CXCL9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均P=0.000),且其高表达与患者的良好预后相关(HR=0.624,P=0.013)。通过PPI网络分析共获得41个互作蛋白。GO和KEGG分析的结果显示,CXCL9及其相关基因主要富集在免疫调控相关的生物功能和通路。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的结果显示,CXCL9 mRNA表达与CD8+ T细胞的浸润比例呈正相关,与M2型巨噬细胞的浸润比例呈负相关,且与多数免疫检查点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均P<0.05)。IHC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癌旁组织,乳腺癌组织中CXCL9的表达较高,且伴随CD8 + T细胞浸润比例增加(P=0.000);mIHC结果发现,乳腺癌间质中CXCL9在部分CD68+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和CD11c+ 树突状细胞内表达。KM生存曲线显示,当CXCL9高表达时,CD8+ T细胞高浸润才能延长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结论·CXCL9可作为乳腺癌患者良好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在乳腺癌微环境中CXCL9的高表达与CD8+ T细胞的浸润比例呈正相关并可能激活其抗肿瘤作用。同时,CXCL9的表达可能与肿瘤组织中募集淋巴细胞至肿瘤微环境发挥抗肿瘤免疫应答功能密切相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 临床研究
    18F-MD-PSMA PET/CT显像在中高危前列腺癌初始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严叶青, 梁胜, 杨斌, 邹仁健, 马玉飞, 蔡利生, 王辉, 傅宏亮
    2023 (7):  873-88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7.009

    摘要 ( 302 )   HTML ( 16 )   PDF(2329KB) ( 158 )  

    目的·评估18F-MD-PSMA PET/CT在中高风险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患者初始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22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的67例中高危PCa患者采用18F-MD-PSMA PET/CT进行初步分期;患者在18F-MD-PSMA PET/CT检查前2周内接受常规成像(conventional imaging,CI),包括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和全身骨显像(bone scintigraphy,BS),其中25例患者同期进行了18F-FDG PET/CT检查。评估18F-MD-PSMA PET/CT对初始分期的灵敏度(sensitivity,SEN)、特异度(specificity,SPEC)、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及准确率(accuracy,ACU),并将结果与18F-FDG PET/CT、mp-MRI和BS的结果进行对比。以术后病理的T、N分期结果及临床随访的骨转移结果为参考标准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18F-MD-PSMA PET/CT及CI在诊断原发灶累及范围、区域淋巴结转移、骨转移方面与参考标准的一致性,计算Kappa系数,并进行比较。结果·在67例PCa患者中,38例接受了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并且有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其中分别有27例和1例患者同时接受了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和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mp-MRI和18F-MD-PSMA PET/CT诊断包膜内病灶的检出率均为100%,诊断双侧腺叶内病灶的SEN分别为26.3%和63.2%,SPEC均为75.0%。与病理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18F-MD-PSMA PET/CT诊断包膜外侵犯(extraprostatic extension,EPE)、精囊腺侵犯(seminal vesicle invasion,SVI)、膀胱颈侵犯(bladder neck invasion,BNI)的一致性均高于mp-MRI。Fisher确切概率法显示,2种检查方法诊断EPE、SVI的SEN(P=0.226,P=0.491)和SPEC(P=1.000,P=0.342),以及诊断BNI的SEN(均P=1.0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诊断淋巴结转移方面,基于淋巴结数量分析,18F-MD-PSMA PET/CT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高于mp-MRI(Kappa系数分别为0.555和0.137);Fisher确切概率法提示2种检查方法的SEN和SPE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62,P=0.829)。基于患者分析,18F-MD-PSMA PET/CT与病理结果一致性高于mp-MRI(Kappa系数分别为0.850和0.313);两者SE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在诊断骨转移方面,基于骨病灶数量分析,18F-MD-PSMA PET/CT与随访结果的一致性高于BS(Kappa系数分别为0.500和0.299);Fisher确切概率法提示2种检查方法的SE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9)。基于患者分析,18F-MD-PSMA PET/CT与随访结果的一致性高于BS(Kappa系数分别为0.953和0.766);两者的SE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18F-MD-PSMA PET/CT检测后,21例(31.3%)患者的风险分层上升,1例(1.5%)风险分层下降;32例(47.8%)患者的初始分期改变,其中27例(40.3%)上调,5例(7.5%)下调。结论·18F-MD-PSMA PET/CT在诊断中高风险PCa患者的双侧腺叶内病灶、EPE、SVI、区域淋巴结转移及骨转移方面,相比CI具有一定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改变了部分患者临床分期及转移状态的诊断。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全外显子测序在肥胖人群中筛查致病突变
    王景慧, 张红, 张蓉, 彭丹凤, 余海蓉, 陈香慧, 宣晔, 胡承, 顾云娟
    2023 (7):  882-88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7.010

    摘要 ( 272 )   HTML ( 16 )   PDF(1911KB) ( 527 )  

    目的·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whole-exome sequencing,WES)筛查瘦素-促黑素细胞激素(leptin-melan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LEP-MSH)通路中的关键基因在肥胖人群中的突变情况。方法·招募2011年1月—2019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接受袖状胃切除术的119名肥胖患者:年龄17~65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34 kg/m2。采集研究对象的外周血,提取全基因组DNA并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LEP-MSH通路上16个基因(ADCY3、AGRP、BDNF、KSR2、LEP、LEPR、MC3R、MC4R、MCHR1、MRAP2、NTRK2、PCSK1、PHIP、POMC、SH2B1SIM1)的突变。选取1000 Genomes(1000G)、Exome Aggregation Consortium(ExAC)和Genome Aggregation Database(gnomAD)数据库中总人群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小于0.02且东亚人群频率小于0.01的罕见变异位点用于后续分析。使用6种突变有害性预测软件来评估变异的损害程度。最后,基于每位患者的临床信息,并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院(America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ACMG)指南对所有变异进行致病性判断,仅保留“致病的”“可能致病的”“意义不明的”突变。结果·119名患者中有24名患者检测到了LEP-MSH通路中16个关键基因的26个22种突变,均为杂合突变;其中SH2B1基因突变7个(占总突变数的26.92%),MCHR1基因突变4个(占15.38%),PHIP基因突变3个(占11.53%),ADCY3LEPR基因突变各2个(各占7.69%),LEPNTRK2、AGRP、KSR2、MC3R、MC4R、BDNF、PCSK1基因突变各1个(各占3.85%)。3名患者携带SH2B1基因上的相同变异位点,LEPR基因和MCHR1基因上分别有2名患者携带相同变异位点。共有12种变异在3个数据库的东亚人群中都没有被收录,为东亚人群新发变异,分别位于SH2B1(p.V209I、p.R67C、p.L149F)、KSR2(p.P155T)、LEP(p.D106N)、LEPR(p.W132R)、PHIP(p.K1461R)、BDNF(p.N84S)、PCSK1(p.R282W)、NTRK2(p.T732M)、MC3R(p.S71P)和MC4R(p.W174X)。结论·共检测到LEP-MSH通路上22种肥胖可能相关的罕见变异,其中12种为东亚人群新发变异。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蜗神经发育不良先天性耳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干预的听觉及言语能力长效评估研究
    杨璐, 黄美萍, 周嵌, 李进, 李蕴, 黄治物
    2023 (7):  890-89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7.011

    摘要 ( 261 )   HTML ( 20 )   PDF(1385KB) ( 188 )  

    目的·评估蜗神经发育不良(cochlear nerve deficiency,CND)先天性耳聋儿童植入人工耳蜗(cochlear implant,CI)后听觉及言语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改善的长期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随访的21例植入CI的CND患儿作为CND组,植入年龄、CI使用时间与CND组相匹配的20例内耳结构正常的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CI植入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助听听阈值检测、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 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IT-MAIS)、汉语普通话版小龄儿童听觉发展问卷(LittlEARS Auditory Questionnaire,LEAQ)、扩展版听觉能力分级问卷(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Ⅱ,CAP-Ⅱ)、有意义使用言语量表(Meaningful Use of Speech Scale,MUSS)、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闭合式和开放式双音节言语识别测试、语音清晰度测试对受试者的听觉和言语能力进行层级评估,采用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Infant-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ocial Life Ability Scale,S-M量表)评定受试者的社会生活能力。结果·CND组各频率点平均助听听阈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ND组90.5%的患儿各频率助听听阈值均进入中文香蕉图。CND组听觉和言语能力差于对照组,其中2组的IT-MAIS、CAP-Ⅱ、MUSS、SIR、闭合式和开放式双音节言语识别率、语音清晰度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LEAQ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ND组社会生活能力差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年龄、CI使用时间、康复时间与CND组听觉及言语效果间无相关性。结论·CI对CND患儿是一种有效的听觉干预方法,但其平均听觉言语及社会生活能力明显落后于内耳结构正常的CI植入者。应注重对患儿采用个性化的交流策略和康复训练方法,加强其社会生活能力培养和心理指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鉴定Wolfram综合征致病突变及其临床性状分析
    孟祥雨, 闫丹丹, 陈香慧, 赖思宇, 徐云, 耿瑞娜, 张红, 张蓉, 胡承, 严婧
    2023 (7):  898-90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7.012

    摘要 ( 419 )   HTML ( 16 )   PDF(3177KB) ( 180 )  

    目的·拟鉴定一个可疑Wolfram综合征的中国糖尿病家系的致病基因和突变位点,并进行相关临床性状分析。方法·纳入糖尿病家系共12名成员。先证者于2013年5月到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初诊,并于2022年7月和2023年4月先后2次来院复诊;该家系其他成员分别为先证者的姐姐、父亲、母亲、祖父、祖母、伯伯、姑姑及外祖父、外祖母、大舅和小舅。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利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对该家系6名成员的致病基因及其突变位点进行筛查,并用Sanger测序进行验证;采用CADD、DANN、MetaSVM、Polyphen-2、SIFT和M-CAP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Wolfram综合征致病基因WFS1突变对其编码蛋白wolframin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使用Swiss-Model软件构建野生型和突变型wolframin蛋白的三维结构,并用PyMOL软件进行可视化;用Clustal Omega软件进行WFS1基因突变位点物种保守性估测;采用JNetPRED软件进行wolframin蛋白二级结构在线预测。结果·该家系中,先证者及先证者的姐姐均携带Wolfram综合征致病基因WFS1的复合杂合突变R558H和S411Cfs*131;先证者的父亲和祖父均携带R558H突变;先证者的母亲和外祖父均携带S411Cfs*131突变。R558H为罕见错义突变,而S411Cfs*131是一个尚未报道过的移码突变。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R558H位于wolframin蛋白α螺旋结构域上,为损害突变,且该突变区域的氨基酸序列在包括人类在内的12个进化程度不同的物种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结论·利用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鉴定出Wolfram综合征的2个致病突变,可对Wolfram综合征现有基因型和表型谱进行补充,实现对糖尿病家系的早期诊断,并有助于对患者及时开展随访,以实现对疾病的早期干预和治疗。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 循证医学
    调整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剂量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母婴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
    陈惠, 朱唯一, 姚屹瑾
    2023 (7):  906-91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7.013

    摘要 ( 188 )   HTML ( 22 )   PDF(4423KB) ( 102 )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调整左旋甲状腺素(levothyroxine,L-T4)治疗剂量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2年4月9日所有关于根据TSH水平调整L-T4剂量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的对照研究文献,并追溯参考文献。2名研究人员独立对所获取的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其中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评价表。结局评价指标包括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产后出血、分娩方式、早产、胎儿死亡、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质量儿,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6个数据库共检索到1 268篇文献,最终纳入8篇,其中中文文献4篇、英文文献4篇,整体研究偏倚风险处于中等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根据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TSH水平调整L-T4剂量的试验组孕妇发生妊娠糖尿病风险OR值为0.61(95%CI 0.44~0.86,P=0.004),发生胎儿死亡风险OR值为0.38(95%CI 0.18~0.81,P=0.01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调整L-T4剂量的治疗方式在阴道分娩[OR=1.82(95%CI 0.75~4.40,P=0.180)]、妊娠高血压[OR=0.77(95%CI 0.53~1.12,P=0.170)]、产后出血[OR=1.20(95%CI 0.50~2.92,P=0.680)]、早产[OR=0.72(95%CI 0.48~1.06,P=0.100)]、低出生体质量儿[OR=1.00(95%CI 0.65~1.54,P=0.999)]和新生儿窒息[OR=0.50(95%CI 0.20~1.27,P=0.150)]发生风险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TSH水平调整L-T4治疗剂量,可能有助于降低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的妊娠糖尿病和胎儿死亡风险。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运动治疗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
    张硕渊, 李春波
    2023 (7):  916-92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7.014

    摘要 ( 483 )   HTML ( 25 )   PDF(1341KB) ( 467 )  

    抑郁障碍作为全球的重大疾病之一,其预防与治疗方法备受关注。运动治疗作为新兴的治疗方式,相较于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常规治疗方法,具有成本低、不良反应少且方便施行等优点,应用前景乐观。已有相关研究对运动治疗抑郁障碍的机制进行探索,但目前该机制并未明确,可能涉及提高神经生化分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调控神经内分泌系统以及改善神经可塑性等几个方面的影响。运动治疗被证明与抗抑郁药物存在相似的生物学效应,同时可能与其他治疗方法存在叠加效应。对未发病和已发病人群及早进行干预,都能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获益。目前运动治疗抑郁障碍的相关临床领域仍存在空白,高质量研究甚少,运动治疗的方案设计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一致结论,且缺少相关的运动治疗指南供临床医师参考。该文综述了运动治疗抑郁障碍的生物学机制,总结国内外开展的运动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结果,分析目前运动治疗的方案设计和优缺点,以期为运动治疗研究领域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T影像组学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应用进展
    马奔, 赵成, 束翌俊, 董平
    2023 (7):  923-93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7.015

    摘要 ( 280 )   HTML ( 12 )   PDF(1786KB) ( 246 )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生物学特征复杂,危险度不等,且不同危险度患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差异较大,因此早期诊断及危险度评估对于该病的精准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CT影像组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影像学技术,可以将传统的CT图像特征转变为大量数据,从而反映GIST的内在异质性,甚至与其基因表达特征相关联。该文回顾了CT影像组学在机器学习的助力下应用于GIST诊断、预测的研究进展。目前的CT影像组学不仅可用于GIST与其他胃部疾病的鉴别诊断,并且为GIST的危险度评估提供了新的方式,甚至可以根据CT影像图像进行病理分析及基因诊断,进而对其一线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进行预测。目前CT影像组学通过与临床信息结合构建的多种预测模型在不同临床问题的具体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验证,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在具体的临床应用过程中,样本数据采集及处理方式的不同、机器学习算法选择的差异、二维或三维图像的选择等,都影响到CT影像组学的具体效能,因此统一、规范的影像组学应用规则还有待建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表观遗传修饰调控肺炎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
    王青, 韩晓, 张晓波
    2023 (7):  931-93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7.016

    摘要 ( 282 )   HTML ( 21 )   PDF(1688KB) ( 459 )  

    肺炎是最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尽管目前肺炎的诊断及治疗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仍与高死亡率、长期住院和大量医疗支出密切相关。表观遗传修饰是指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基因表达发生可遗传的改变,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RNA修饰等,从DNA、组蛋白、转录水平及转录后水平等多层面参与基因表达调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可通过调控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影响肺炎的发生发展。在肺部感染病原体后,这些表观遗传修饰机制可通过调节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包括不同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分化,感染信号的识别和传递,及针对病原体的细胞因子和效应分子的产生而影响不同个体的肺炎发生发展过程。该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对于肺炎免疫中表观遗传修饰的研究,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探讨肺炎的发生发展机制,同时对表观遗传修饰在肺炎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潜力进行总结,为肺炎的临床精准诊疗和效应靶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相障碍患者自杀相关脑磁共振影像研究进展
    陈嘉烨, 张慧凤, 卢文仙, 彭代辉
    2023 (7):  939-94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7.017

    摘要 ( 236 )   HTML ( 20 )   PDF(1288KB) ( 204 )  

    双相障碍是一种重性精神病,患者终生自杀未遂率高,且自杀行为大多发生在抑郁发作期间。因此,深入研究其机制对于预防和早期发现并干预自杀的发生至关重要。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双相障碍自杀患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被发现存在异常。该文从结构改变、功能改变、结构-功能改变以及中枢代谢与脑血流灌注4个方面回顾以双相障碍患者为对象且应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研究的文献,总结自杀相关脑部影像学改变;侧重区分不同情绪发作状态下以及不同自杀定义下的脑磁共振影像改变,旨在为进一步探索双相障碍自杀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