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 基础研究
膀胱癌相关miRNA灵敏检测的框架核酸线性放大平台构建
毛晨宙, 张瑞赟, 陈海戈, 尹芳菲, 左小磊
2025 (3):  253-26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3.001

摘要 ( 24 )   HTML ( 0 )   PDF(3066KB) ( 12 )  

目的·构建框架核酸线性放大平台,用于膀胱癌相关微RNA(microRNA,miRNA)灵敏定量检测,实现膀胱癌的早期筛查和精准分型诊断。方法·结合等离子荧光增强芯片与四面体框架核酸高性能探针,以miRNA为靶标,构建框架核酸线性信号放大平台,实现多靶标精准、高通量定量分析。首先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验证四面体结构的有效合成。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和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fluorescent microscope,TIRFM)验证报告单元的信号线性放大能力。比较传感界面基底性能,选取具有信号放大的金岛芯片。通过界面特异度实验,验证检测体系的特异度。选取5种膀胱癌相关miRNA,构建靶标标准曲线,用于定量检测。结果·AFM验证了四面体单体及二聚体结构的有效合成。PAGE和TIRFM表征验证了1~6价荧光报告单元的荧光信号线性放大。为进一步实现信号放大,比较了等离子金岛芯片和传统的玻璃芯片,结果表明金岛芯片具有等离子效应,可显著增强近红外荧光,相较于玻璃芯片信号放大最高可达13.6倍。特异度验证实验显示,该体系信噪比为7~10,特异度良好。基于体系的高特异度,结合框架核酸界面良好的界面调控能力与线性放大,最终实现了靶标双色并行检测,各靶标工作范围为100 fmol/L~10 nmol/L(R²≥0.991),检出限低至100 fmol/L。结论·该平台的构建为生物标志物的高灵敏度定量分析开辟了新的途径。此外,所开发的框架核酸检测平台在膀胱癌及其他重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预后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通过早期检测和精准分型,医师可以为患者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和随之而来的不良反应。液体活检技术不仅为膀胱癌的早期筛查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为其他类型癌症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借鉴。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基莲心碱通过KEAP1/NRF2/GPX4和NF-κB信号通路减轻椎间盘退行性变
万宏劲, 胡逸斌, 王昕, 张凯, 秦安, 马培翔, 马辉, 赵杰
2025 (3):  261-27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3.002

摘要 ( 29 )   HTML ( 0 )   PDF(5349KB) ( 16 )  

目的·研究甲基莲心碱(neferine,Nef)在椎间盘退行性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中的治疗作用以及潜在的调控通路。方法·通过CCK-8(cell counting kit-8)实验检测Nef对髓核细胞活力及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分子对接软件分析Nef与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Kelch结构域的潜在结合位点。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髓核细胞铁死亡和炎症反应。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在TNF-α刺激下,加入或不加Nef时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glutathione peroxidase 4,NRF2/GPX4)信号通路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髓核细胞高密度培养检测Nef对髓核细胞的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影响。构建大鼠尾椎针刺退变模型,尾椎Co3/4椎间盘(IDD+Nef组)内注射2次1.5 μmol/L Nef 5 μL,Co2/3椎间盘(IDD组)注射等体积PBS;4周后通过X线检测椎间隙高度,通过磁共振成像检测椎间盘退变情况,通过组织学染色方法检测椎间盘结构。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Nef在1.5 μmol/L浓度及以下不会抑制髓核细胞活力和增殖。分子对接结果表明,Nef可能通过直接结合KEAP1蛋白Kelch结构域,降低KEAP1与NRF2之间相互作用从而激活NRF2。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Nef提高了铁死亡关键抑制蛋白NRF2和GPX4的表达量,同时抑制了NF-κB通路磷酸化P65蛋白的表达量(均P<0.05)。髓核细胞高密度培养结果显示,Nef减轻了TNF-α诱导的髓核细胞细胞外基质降解(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IDD组相比,IDD+Nef组椎间隙高度较高,Pfirrmann分级较低(均P<0.05),组织学退变程度较低。结论·Nef可能通过激活KEAP1/NRF2/GPX4通路抑制TNF-α诱导的髓核细胞铁死亡,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TNF-α诱导的髓核细胞炎症和细胞外基质降解,从而减轻大鼠IDD。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组装载药纳米探针用于乳腺癌焦亡增敏及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研究
邓佳丽, 郭嘉婧, 王静怡, 丁心怡, 朱仪, 王中领
2025 (3):  271-28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3.003

摘要 ( 18 )   HTML ( 0 )   PDF(12218KB) ( 9 )  

目的·制备具有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hemical exchange saturation transfer,CEST)激活成像性能的自组装载药纳米探针,评价其体内外CEST激活成像效能及光动力增敏乳腺癌细胞焦亡治疗的价值。方法·采用自组装的策略构建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与光敏剂二氢卟吩e6(chlorin e6,Ce6)共载的纳米探针(GC),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等对其进行表征,并观察该纳米探针的体外CEST激活成像效能以及pH浓度和时间依赖的药物释放。GC联合激光照射处理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后,采用2 ,7 -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2 ,7 -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探针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生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18等炎症因子的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检测钙网蛋白(calreticulin,CRT)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1)评估焦亡介导的免疫源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ICD)效应。构建小鼠乳腺癌4T1肿瘤模型,观察GC纳米探针在体内的CEST特异性激活效应,并通过测量肿瘤体积及检测炎症因子和ICD标志物等评估其基于焦亡的抗肿瘤效果。结果·SEM、DLS分析结果显示GC纳米探针为均一的类球形结构。该纳米探针在体外模拟的酸性微环境中及在细胞水平上均具有良好的pH浓度及时间依赖性激活成像效应。该载药纳米探针在pH 5.0酸性条件下药物Gem的释放量高达80%,显著高于pH 7.4条件下的药物释放量( P=0.003)。DCFH-DA荧光染色表明纳米探针介导的光增敏焦亡可生成大量的ROS。焦亡相关因子检测结果显示IL-1β、IL-18水平显著增加(均 P<0.05),ICD标志物CRT荧光表达增强、HMGB1荧光表达减弱。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尾静脉注射GC纳米探针4 h后肿瘤部位CEST信号显著增强并达到峰值;此外,体内抗肿瘤治疗结果显示GC联合激光照射的实验组与PBS处理的对照组相比,炎症因子IL-1β、IL-18水平增加,ICD标志物HMGB1、CRT均明显改变,肿瘤得到显著抑制(均 P<0.05)。结论·成功制备的GC纳米探针可特异性激活CEST成像,并引导光动力增敏乳腺癌肿瘤细胞焦亡,促进乳腺癌精准消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脓毒症预后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筛选及竞争性内源RNA网络的构建
刘田恬, 赵奕琳, 宁菁菁, 张育才, 王春霞
2025 (3):  282-29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3.004

摘要 ( 21 )   HTML ( 1 )   PDF(5002KB) ( 4 )  

目的·基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筛选儿童脓毒症预后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并构建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调控网络,探索其在儿童脓毒症预后评估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基于GEO转录组学数据集(GSE4607、GSE26440、GSE26378和GSE9692),对比儿童脓毒症休克患儿存活组与非存活组中lncRNA的表达差异,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和LASSO分析筛选潜在特征lncRNA,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其预后评估能力。预测lncRNA、微小RNA(microRNA,miRNA)和mRNA的互作,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55个预后相关的差异表达lncRNA。LASSO回归分析明确6个潜在lncRNA,包括miR503宿主基因(miR503 host gene,MIR503HG)、TAPT1反义RNA1(TAPT1 antisense RNA 1,TAPT1-AS1)、膀胱癌细胞凋亡相关转录物(apoptosis associated transcript in bladder cancer,AATBC)、SBF2反义RNA1(SBF2 antisense RNA 1,SBF2-AS1)、MGC16275及宿主小核仁RNA基因15(small nucleolar RNA host gene 15,SNHG15),组成6-lncRNA特征(6-lncRNA signature,lncSig6);lncSig6预测儿童脓毒症休克预后内部验证及外部验证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59(95% CI 0.722~0.996)和0.854(95% CI 0.687~1.000)。进一步构建基于差异表达MIR503HGSNHG15SBF2-AS1的lncRNA-miRNA-mRNA网络,根据核心蛋白PPI网络和GO/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提示:lncRNA经海绵化miRNA调控靶基因,涉及叉头盒蛋白O(forkhead box O,FoxO)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细胞衰老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缺氧诱导蛋白-1(hypoxia-inducible protein-1,HIF-1)信号通路,和晚期糖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及其受体(receptor of AGEs,RAGE)信号通路。结论·lncSig6可以作为预测儿童脓毒症休克预后的评估方法,构建的ceRNA分子网络可为信号通路研究提供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 临床研究
无糖尿病病史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相关性
杨晨蝶, 胡长青, 袁贺, TAY Guan Poh, 阿布力克木·阿木提, 张瑞岩, 王晓群
2025 (3):  292-30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3.005

摘要 ( 18 )   HTML ( 1 )   PDF(2233KB) ( 4 )  

目的·探索无糖尿病病史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后左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组自2014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因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无糖尿病病史患者,随访6个月。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情况、体格检查(血压、体质量指数等)、生化指标(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心肌肌钙蛋白峰值等)、用药情况等资料。采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作为反映胰岛素抵抗水平的指标。根据随访期间测定的平均HOMA-IR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低水平组、中低水平组、中高水平组、高水平组。分别于基线和随访结束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胰岛素抵抗水平与STEMI后左室重构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19例患者,平均年龄(62.7±11.9)岁,男性占85.4%(187例)。平均随访时间为(6.4±1.8)个月。随访期间平均测定HOMA-IR(4.32±2.18)次,HOMA-IR中位数为2.41(1.58,3.98),高于正常人群水平。随着HOMA-IR水平的升高,心肌梗死后的左室舒张末内径(P=0.027)及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P=0.013)从整体上呈扩张趋势。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随访期间的平均HOMA-IR水平(log变换后)与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变化值(r=0.20,P=0.003)和左室舒张末内径变化值(r=0.21,P=0.002)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在校正了年龄、性别、传统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史、体质量指数、吸烟史、肾功能、血脂等)、药物治疗情况及基线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肌肌钙蛋白峰值后,高水平HOMA-IR仍然是STEMI后左室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与低水平HOMA-IR组相比,高水平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增加7.727 mL/m2P<0.001)。结论·无糖尿病病史的STEMI患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且胰岛素抵抗水平是心肌梗死后左室不良重构的独立预测因子。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颗窄直径种植体支持的双单元悬臂修复下颌前牙区连续缺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鲍仁强, 吕成奇, 俞律峰, 陆家瑜, 邹德荣
2025 (3):  301-30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3.006

摘要 ( 14 )   HTML ( 0 )   PDF(3786KB) ( 5 )  

目的·探究单颗窄直径种植体支持的双单元悬臂修复在下颌前牙区连续缺失情况下的适用性。方法·构建简化的下颌前牙区颌骨模型与单颗窄直径种植体支持的双单元悬臂模型。下颌前牙区的骨块长度、宽度、高度分别设定为20、5、15 mm。采用的窄直径种植体为Axiom 2.8两段式窄直径种植体,型号为2.8 mm×10 mm,基台为高度2.5 mm的直角基台。通过计算,设定缺牙间隙的范围为5.8~11.6 mm,故建立牙冠近远中宽度分别为5.8、6.8、7.8、8.8、9.8、10.8、11.8 mm的7组牙冠模型。将种植体、牙冠与颌骨模型通过Siemens Nx 12.0软件整合装配,然后将数据导入Ansys Workbench 18.0软件中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施加100 N的垂直向加载及斜向30°加载,分析种植体Von-Mises应力值及种植体周围皮质骨最大压应力、皮质骨最大拉应力和松质骨最大拉应力,探讨悬臂长度变化时相关应力的变化情况。结果·种植体颈部为主要应力集中区域。随着悬臂长度的增加,种植体的Von-Mises应力峰值、皮质骨及松质骨的最大拉应力值、皮质骨的最大压应力绝对值均逐渐增大,但是所有应力值均在生理承受范围内。测算得到的种植体Von-Mises应力峰值范围介于141.52~707.17 MPa,均小于其极限抗拉强度930 Mpa;皮质骨的最大拉应力(最大值为11.8 mm组的60.82 MPa)均小于皮质骨的抗拉极限100~130 MPa,而皮质骨的最大压应力绝对值(绝对值最大值为11.8 mm组的129.39 MPa)则均小于皮质骨的抗压极限绝对值170~190 MPa;松质骨的最大拉应力范围介于0.84~4.70 MPa,均小于或接近其极限强度2~5 MPa。结论·单颗窄直径种植体支持的双单元悬臂修复可能是一种可行的针对下颌前牙区连续缺失的治疗方法。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创产前检测对17p12区域拷贝数变异的检测效能
张兰兰, 韩旭, 李牛, 王剑, 李淑元
2025 (3):  310-31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3.007

摘要 ( 13 )   HTML ( 0 )   PDF(2505KB) ( 5 )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对染色体17p12区域[包含外周髓鞘蛋白22(peripheral myelin protein 22,PMP22)]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的检测效能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4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行NIPT的孕妇,统计NIPT结果提示17p12区域微缺失/重复高风险个体的临床资料,随访相关个体后续产前诊断和孕妇夫妻双方外周血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结果,分析NIPT筛查17p12区域微缺失/重复的阳性预测值及假阳性的原因。对已明确诊断携带17p12区域CNVs的胎儿及孕妇进行追踪随访,记录妊娠结局及相关临床表型。结果·共61 858例孕妇行NIPT,其中24例(0.04%)结果提示17p12区域CNVs高风险,包括17p12微重复高风险6例、17p12微缺失高风险18例。24例孕妇均进行了后续遗传咨询,其中21例(87.50%)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介入性产前诊断结果提示胎儿17p12重复异常4例、17p12缺失异常9例、未见异常8例,阳性预测值61.90%(13/21)。对8例胎儿假阳性的孕妇外周血行CMA分析,提示孕妇自身均携带17p12区域微缺失/重复。对NIPT提示母源CNVs高风险的孕妇进一步分析提示,孕妇自身均携带相关CNVs。成功随访其中20例孕妇,除1例因胎儿新发17p12区域微重复选择终止妊娠外,其余均正常分娩。正常分娩的胎儿随访至今(平均年龄1.5岁),暂未报告相关异常。对16例携带17p12区域CNVs的孕妇进行评估,有2例表现出与17p12区域CNVs相关的临床表型特征,其余暂未见异常。结论·NIPT对17p12区域CNVs有较好的检测效能,母体CNVs是导致NIPT检测假阳性的主要原因。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颜面协调汉族成人的牙颌特征分析
陈思悦, 李思彤, 顾恺隽, 杜常欣, 朱妍菲, 郑朝, 周璟, 何颖, 朱敏
2025 (3):  317-32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3.008

摘要 ( 20 )   HTML ( 1 )   PDF(2532KB) ( 10 )  

目的·建立中国18~25岁颜面协调汉族人群Downs分析法头影测量正常值,并分析其性别特征及地域特征。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在中国7个自然地理区域分别进行受试者招募,筛选3万余人,最终共纳入883例符合要求的颜面协调者。收集受试者的基本资料,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采用Downs分析法(使用解剖耳点)测量硬组织数据,并比较牙颌结构的性别差异及地区差异。结果·颌凸角、上下牙槽座角、下颌平面角以及平面角,这4项硬组织指标的性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女性颌凸角、下颌平面角、平面角皆大于男性,上下牙槽座角小于男性;上下中切牙角、下中切牙-平面角、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及上中切牙凸距这几项牙性指标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owns分析法10项指标的测量结果皆显示出地区差异,但部分地区之间也有共通特征。东北、华东、华南三个沿海地区的面角较小,下颌平面角、颌凸角、平面角及上中切牙凸距偏大,即相较于内陆地区,沿海地区的颜面协调者颏部靠后,下颌陡度更大,上前牙位置更靠前,硬组织轮廓有更凸的倾向。结论·中国颜面协调汉族成人牙颌结构存在性别差异,且该差异主要表现在骨组织指标上。各地区有独有的牙颌特征,也有部分共同特征。临床诊疗需考虑到这些特点以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直肠癌无进展生存时间预测模型及影响因素研究
陈佳莹, 褚以忞, 彭海霞
2025 (3):  324-33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3.009

摘要 ( 27 )   HTML ( 1 )   PDF(2500KB) ( 6 )  

目的·探究影响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风险因素,建立相应的预后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的533例经手术切除并病理确诊为结直肠腺癌的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拆分为训练集(373例)和验证集(160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纳入的临床资料,分析CRC患者术后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关于结直肠癌的临床预后预测模型。使用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校准曲线、生存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进一步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不同年龄、性别以及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癌症分期人群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吸烟史、肝脏疾病、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AJCC分期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在训练集中,该PFS模型的C-index为0.69,3年和5年的AUC分别为0.744和0.713。在验证集中,该PFS模型的C-index为0.64,3年和5年的AUC分别为0.706和0.683。校准曲线图可见训练集和验证集的PFS预测校准曲线均趋近标准曲线。生存曲线提示低风险组患者的进展率显著低于高风险组。分层分析结果表明:对年龄≥65岁患者,年龄、肝脏疾病、AJCC临床分期是术后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对年龄<65岁的患者,吸烟史、CA724、AJCC临床分期是术后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对男性患者,年龄、吸烟史、CA724、AJCC临床分期是术后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对女性患者,肝脏疾病、CA724、AJCC临床分期是术后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对AJCC分期Ⅰ~Ⅱ期的患者,年龄和吸烟史是术后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对AJCC分期Ⅲ~Ⅳ期的患者,年龄、肝脏疾病和CA724是术后PF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针对CRC患者建立的PFS预后模型具有较好区分能力,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有效的风险评估工具。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共病强迫型人格障碍对强迫症患者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影响
周金静, 张晨, 杨桂萍, 沈辉, 张宗凤, 高睿, 陈永军, 曹璇, 范青
2025 (3):  335-34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3.010

摘要 ( 15 )   HTML ( 2 )   PDF(1598KB) ( 7 )  

目的·探讨共病强迫型人格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OCPD)对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行为抑制系统(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BIS)/行为激活系统(behavioral activation system,BAS)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确诊的247例未用药OCD患者,分为OCD组( n=202)和OCD+OCPD组( n=45);招募107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通过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on Scale,YBOCS)、BIS/BAS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患者的心理病理学特征。采用 χ2检验比较3组的性别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人口学信息、心理病理学特征及BIS/BAS的差异;采用LSD检验法进行事后两两比较;采用回归分析探究心理病理学特征与BIS/BAS的关系。结果·3组在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方面均无显著差异。OCD+OCPD组的YBOCS得分( t=2.925, P=0.004)、HAMD得分( t=2.130, P=0.034)、HAMA得分( t=2.568, P=0.011)均显著高于OCD组。3组被试BIS总分和BAS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IS: F=39.573, P<0.001;BAS: F=3.915, P=0.021)。事后比较结果发现:对于BIS,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CD+OCPD vs OCD: P=0.002;OCD+OCPD vs HC: P<0.001;OCD vs HC: P<0.001),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OCD+OCPD<OCD<HC。对于BAS,OCD组得分显著高于OCD+OCPD组和HC组(OCD+OCPD vs OCD: P=0.018;OCD vs HC: P=0.043),但OCD+OCPD组和H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构建OCD患者BIS和BAS的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对于BIS总分,模型整体预测效果显著( F=2.599, P=0.013),且只有OCPD严重程度可以显著预测BIS得分( t=-2.282, P=0.023);对于BAS总分,模型整体预测效果不显著( F=1.438, P=0.191)。结论·共病OCPD可能是OCD患者BIS异常的不利因素,是BAS异常的保护因素。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焦虑增强颞下颌关节疼痛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孙一丹, 杨鑫
2025 (3):  342-34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3.011

摘要 ( 12 )   HTML ( 0 )   PDF(2868KB) ( 3 )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焦虑情绪刺激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疼痛患者的脑功能变化。方法·纳入2021年11月—2023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口腔科就诊的颞下颌关节疼痛活动期患者30例,对其给予从国际情感图片系统中选取的负性情绪图片和中性情绪图片组成的任务程序进行焦虑情绪刺激,并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通过FSL 5.0.6软件进行一般线性模型处理找出激活的脑区。分别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记录受试者焦虑刺激前后的疼痛程度和焦虑程度,并使用SPSS 20.0软件对焦虑刺激前后的疼痛程度和焦虑程度进行配对 t检验。结果·负性情绪图片刺激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受试者焦虑程度显著增加( P<0.001),并且疼痛程度加重( P<0.001);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过程中,颞下颌关节疼痛程度随着负性情绪图片的不断刺激而加重,随着中性情绪图片的出现而缓解。在刺激过程中,主要激活的脑区包括杏仁核、海马、前扣带回、丘脑、枕叶皮层和岛叶;去除中性对照情绪后主要激活的脑区包括枕叶皮层、前扣带回和杏仁核。结论·颞下颌关节疼痛患者受到焦虑情绪刺激后,疼痛程度显著增强。并且受试者以海马为中心的痛觉过敏通路相关脑区和痛及情绪调节网络相关的丘脑-边缘系统功能脑区存在显著激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间歇性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对戒断期酒精依赖患者渴求、情绪和认知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王海红, 袁辰馨, 甘鸿, 江海峰, 赵燕, 杜江, 张毅
2025 (3):  349-35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3.012

摘要 ( 13 )   HTML ( 0 )   PDF(1445KB) ( 5 )  

目的·探讨左侧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间歇性θ短阵快速脉冲刺激(intermittent theta burst stimulation,iTBS)降低戒断期酒精依赖患者对酒精渴求的疗效,以及对患者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招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成瘾科戒断期酒精依赖住院患者41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20例)和对照组(21例)。2组患者均接受酒精依赖患者的常规住院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接受左侧DLPFC的iTBS真刺激,对照组接受相同参数的伪刺激。干预疗程为2周,共10次刺激。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和贝克焦虑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BAI)分别测量患者干预前后的渴求、焦虑、抑郁状况。使用计算机化认知评估工具CogState软件包行为学任务中的检出任务(detection task,DET)、识别任务(identification task,IDN)、双卡学习任务(two back task,TWOB)、Groton迷宫学习任务(the Groton maze learning task,GML)和国际购物清单任务(international shopping list task,ISL)分别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认知加工速度、注意力/警觉、工作记忆、空间问题解决/错误监管能力、言语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2组患者VAS评分的时间效应(F=126.713,P<0.001,偏η2=0.765)和交互效应(F=7.080,P=0.011,偏η2=0.154)具有统计学意义,TWOB得分的时间效应(F=9.114,P=0.004,偏η2=0.189)、组别效应(F=5.557,P=0.024,偏η2=0.125)和交互效应(F=4.977,P=0.032,偏η2=0.113)均具有统计学意义,BDI(F=45.273,P<0.001,偏η2=0.578)、BAI(F=31.432,P<0.001,偏η2=0.473)、GML(F=8.993,P=0.005,偏η2=0.209)、ISL(F=26.657,P<0.001,偏η2=0.439)得分只有时间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DET、IDN得分的时间效应、组别效应和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简单效应分析显示,真刺激组干预后VAS评分低于伪刺激组(F=8.805,P=0.005,偏η2=0.184)、TWOB得分高于伪刺激组(F=11.293,P=0.002,偏η2=0.225)。结论·在常规住院治疗的基础上联合iTBS,可以提高戒断期酒精依赖患者对酒精渴求的疗效,并改善患者的工作记忆。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髋关节滑膜炎对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长期保髋效果的影响
朱道宇, 付凯, 何海燕, 蔡倩莹, 彭昊, 陈圣宝, 殷吉旻, 罗鹏波, 金东旭, 张长青, 高悠水
2025 (3):  357-36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3.013

摘要 ( 21 )   HTML ( 4 )   PDF(1639KB) ( 7 )  

目的·观察髋关节滑膜炎对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长期保髋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01年10月—2013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诊断为股骨头坏死并接受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手术的患者370例(556个髋关节),通过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评估患者术前滑膜炎严重程度。滑膜炎分级基于HIMRISS(Hip Inflammation MRI Scoring System)评分,将病例分为无滑膜炎组、中度滑膜炎组和重度滑膜炎组。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90.5个月(5~215个月),随访期间收集患者Harris关节评分和髋关节置换情况,计算保髋失败率(定义为末次随访Harris评分<80或进行关节置换)。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比较不同程度的髋关节滑膜炎对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结果·无滑膜炎组和中度滑膜炎组患者行带血管蒂游离腓骨手术后,保髋失败率分别为28.0%和28.5%,重度髋关节滑膜炎组为60.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股骨头坏死类型、股骨头坏死受累侧、吸烟史、Harris评分基线水平和其他髋关节MRI指标(塌陷、骨髓水肿及退变)等基线协变量后,重度滑膜炎是股骨头坏死患者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术后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HR=2.06,95% CI 1.21~3.53)。结论·对于伴有髋关节滑膜炎的股骨头坏死患者,重度滑膜炎显著增高了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手术后的保髋失败率;在手术决策中,应考虑滑膜炎的严重程度。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神经内镜技术在后颅窝病变手术中的应用
周至宜, 赵浩, 缪亦锋, 朱池豪, 杨溪, 王思源, 冯军峰, 邱永明
2025 (3):  365-37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3.014

摘要 ( 9 )   HTML ( 0 )   PDF(22627KB) ( 3 )  

目的·探讨全神经内镜技术在手术治疗后颅窝病变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及其优势。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并整理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105例后颅窝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疾病性质以及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情况。术后1个月复查头颅增强MRI,后期根据病变性质平均每3个月随访1次。结果·在105例后颅窝病变患者中,男性45例,平均年龄(56±17)岁;女性60例,平均年龄(62±12)岁。根据后颅窝的分区,病变主要集中在桥小脑角区(78例),其他还包括岩骨区(7例)、小脑(10例)和脑干(10例)。疾病性质方面,包括听神经瘤(11例)、脑膜瘤(7例)、胶质瘤(7例)、脑转移瘤(7例)、血管母细胞瘤(6例)、囊肿(1例),以及三叉神经痛(43例)、面肌痉挛(22例)和舌咽神经痛(1例)。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全神经内镜下病变切除、组织活检或微血管减压术。术后随访时间范围为3个月至3年,通过复查增强MRI确认肿瘤性病变中病灶全切34例(87.2%)、次全切除3例(7.7%)、组织活检2例(5.1%),随访过程中死亡3例。在血管神经性疾病患者中,有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疼痛未得到完全缓解,面肌痉挛和舌咽神经痛缓解率达100%;术后并发症3例,2例为术后脑积水,经脑室-腹腔分流后症状缓解,1例为伤口愈合不良。结论·全神经内镜技术在后颅窝病变手术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超声评分参数及临床指标的列线图鉴别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与IgG4相关唾液腺炎
刘楚萱, 左佳鑫, 熊屏
2025 (3):  373-38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3.015

摘要 ( 19 )   HTML ( 2 )   PDF(4849KB) ( 6 )  

目的·基于超声评分参数及临床指标,构建鉴别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ὅgren′s syndrome,PSS)与免疫球蛋白G4相关唾液腺炎(immunoglobulin G4-related sialadenitis,IgG4-RS)列线图并评估其性能。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2023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PSS患者141例和IgG4-RS患者31例。收集患者的超声评分参数,包括腮腺超声(parotid gland ultrasound,PGUS)评分、下颌下腺超声(submandibular gland ultrasound,SMGUS)评分、唾液腺超声(salivary gland ultrasound,SGUS)评分,及临床指标包括性别、年龄、抗SSB/La抗体、抗SSA/Ro60抗体、抗SSA/Ro52抗体、IgG、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利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筛选出最优超声评分参数和临床指标,建立PSS和IgG4-RS的鉴别诊断列线图。通过bootstrap法进行模型的内部验证。分别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通过LASSO回归算法,共筛选出性别、年龄、抗SSA/Ro60抗体、抗SSA/Ro52抗体、PGUS评分、SMGUS评分6个变量,根据该6个指标建立列线图模型。该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976,具有较强的区分度。bootstrap法内部重复抽样1 000次进行验证,平均绝对误差0.018,校准曲线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良好吻合。DCA表明该列线图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性。结论·基于超声评分参数及临床指标建立的列线图,在鉴别PSS和IgG4-RS方面展示了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有望为临床鉴别诊断2种疾病及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 技术与方法
下睑缘切口新型眼袋成形术在面中部年轻化中的应用研究
葛文佳, 许瑾
2025 (3):  381-38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5.03.016

摘要 ( 15 )   HTML ( 0 )   PDF(4355KB) ( 10 )  

目的·探讨经下睑缘切口的新型眼袋成形术在面中部年轻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2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35例下睑袋、睑颊沟凹陷伴面中部软组织下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经下睑缘皮肤切口眶隔脂肪重置术联合面中部提升术。该术式采用下睑缘切口,钝性分离眶颧间隙和上颌间隙,打开眶隔释放出眶隔脂肪瓣。将脂肪瓣向下平铺,覆盖眶下缘固定脂肪于颧骨骨膜上。分离上颌间隙至眶颧韧带下方,将眶下区复合组织向外上方悬吊固定,下睑外侧眼轮匝肌悬吊固定于眶外侧外眦上方骨膜上,提升面中部松弛软组织。缝合上下眼轮匝肌形成卧蚕,恢复眶下原有组织结构形态。术后第1、3、6个月门诊随访,数码相机拍摄正位、左侧位、右侧位照。记录术后并发症,包括皮下瘀斑、肿胀,结膜水肿、血肿,睑球分离,下睑外翻,复视、斜视,眼球干燥、溢泪等。术后6~12个月不定期随访,观察患者术后远期效果。结果·35例下睑袋伴随面中部松弛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下睑袋及睑颊沟凹陷、鼻唇沟皱褶均得到明显改善,面中部下垂组织均得到复位,效果满意。无下睑退缩、睑外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下睑缘切口新型眼袋成形术可使下眼睑及面中部明显年轻化。该方法创伤较小、效果显著,简单且易于推广。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