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家论坛
    创面修复机制及技术研究进展
    方 勇
    2009 (12):  1403. 
    摘要 ( 2229 )   PDF(4040KB) ( 1932 )  

    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创面修复机制的认识逐步加深。随着物理、化学、生物、组织工程和材料等学科的渗透交叉,面向临床应用的创面修复理念及技术方法发展迅速。文章概述创面修复机制及创面处理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光化学反应组织黏合技术与组织修复
    姚 敏, 王 莹
    2009 (12):  1407. 
    摘要 ( 2023 )   PDF(2989KB) ( 1389 )  

    缝合术是临床常规应用的组织修复技术,但缝线(针)作为一种异物,可能引发患者不同程度的免疫反应,也是术后感染的诱因之一。缝合作为额外的损伤,可增加局部组织炎症反应并残留针眼瘢痕。文章介绍一种新的免缝合组织黏合技术——光化学反应组织黏合技术,即利用可见光激活光敏剂后使组织胶原之间形成交联而黏合组织。目前,该项技术已应用于皮肤、血管、神经、角膜等组织的损伤修复,可明显减轻炎症反应和瘢痕形成,降低血管吻合后的渗漏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并能促进神经修复后功能的恢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基础研究)
    二水磷酸氢钙涂层镁锌合金体内降解和新骨形成的研究
    陶海荣, 顾剑华, 何耀华, 等
    2009 (12):  1410. 
    摘要 ( 2174 )   PDF(8696KB) ( 1210 )  

    目的 研究二水磷酸氢钙涂层镁锌合金在体内的降解规律及其对新骨形成的影响。方法 72只新西兰大白兔均于左侧股骨髁钻孔,随机植入二水磷酸氢钙涂层镁锌合金棒(实验组,n=24)或镁锌合金棒(镁锌合金对照组,n=24)或聚乳酸棒(聚乳酸对照组,n=24)。术前1 d及术后第1天和第1、2、5、10周时,检测实验组和镁锌合金对照组动物血清Mg2+浓度。术后第3、6、12、18周时,植入处X线摄片检查;摄片后三组分别处死6只动物,采集并制备肝、肾组织标本,HE染色后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术后18周时,行股骨髁组织切片HE染色和品红苦味酸染色,观察植入物降解情况并比较骨矿物质沉积率。结果 二水磷酸氢钙涂层组与镁锌合金对照组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血清Mg2+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时,X线摄片观察发现镁锌合金对照组植入物旁有气泡产生。三组肝、肾组织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与两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骨矿物质沉积率较高,植入物的降解速度较慢。结论 二水磷酸氢钙涂层镁锌合金体内降解时间延长,生物相容性更优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檗碱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
    刘晓燕, 严士敏, 龚 慧, 等
    2009 (12):  1415. 
    摘要 ( 2186 )   PDF(4521KB) ( 2810 )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小檗碱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佛波酯(PMA)刺激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后经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诱导泡沫化,建立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模型。根据小檗碱干预与否及干预浓度将泡沫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小檗碱(5~20 μmol/L)干预组。细胞经分组处理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AcLDL聚集量;酶法检测胆固醇和乙酰甘油含量;闪烁计数法检测各组胆固醇流出率,同时分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抑制剂GW9662预处理对胆固醇流出率的影响(以吡格列酮作为阳性对照);RT-PCR检测肝X受体α(LXRα)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 mRNA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小檗碱干预组泡沫细胞内AcLDL聚集量及胆固醇和乙酰甘油含量均显著减少(P<0.01),而胆固醇流出率上升(P<0.01),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GW9662预处理后,不同浓度小檗碱干预组泡沫细胞的胆固醇流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小檗碱干预组泡沫细胞LXRα和ABCA1 mRNA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小檗碱可增加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的流出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γ途径,增加LXRα和ABCA1 mRNA表达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抑制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研究
    朱黎明, 涂水平, 戴 强, 等
    2009 (12):  1419. 
    摘要 ( 2335 )   PDF(8049KB) ( 1231 )  

    目的 研究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XAF1)基因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裸鼠荷瘤模型,每组5只裸鼠分别在瘤内分3点注射相同感染滴度的重组腺病毒Ad5/F35-XAF1、Ad5/F35-Null对照空病毒及等体积的磷酸缓冲液(PBS),隔天注射1次,疗程2周。每3天测量各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观察Ad5/F35-XAF1组移植瘤的生长与其他两组的差异。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细胞的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中XAF1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与PBS组和Ad5/F35-Null组比较,瘤内注射Ad5/F35-XAF1组裸鼠移植瘤体积、质量和MVD显著减小(P<0.05或P<0.01),而移植瘤细胞的凋亡指数和XAF1蛋白的表达率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 腺病毒介导XAF1基因可抑制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可能与该基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血管形成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视神经部分损伤后视网膜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表达的变化
    潘栋超, 毕永延, 冯东福, 等
    2009 (12):  1424. 
    摘要 ( 1694 )   PDF(4942KB) ( 1302 )  

    目的 研究大鼠视神经部分损伤后视网膜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的表达变化。方法 制作大鼠视神经部分损伤模型,于损伤后1、2、3、5、7、10、14 d收集视网膜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测定损伤组(n=28)、假手术组(n=28)和正常对照组(n=12)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SDF-1α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视神经损伤后各时间点,损伤组视网膜组织中SDF-1α蛋白和mRN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均在损伤后第5天出现峰值。伤后14 d,损伤组视网膜组织中SDF-1α蛋白及mRNA仍维持在高表达状态。结论 视神经部分损伤后SDF-1α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出现上调,并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表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的作用
    刘 峰, 姜 斌, 张文颖, 等
    2009 (12):  1428. 
    摘要 ( 2215 )   PDF(3557KB) ( 1290 )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瘤的影响。方法 自C57BL/6小鼠骨髓分离MSCs,制备单细胞悬液并于体外传代培养,取第4~5代细胞用于实验。56只C57BL/6小鼠经Lewis肺癌细胞皮下接种建立小鼠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根据MSCs给予时间分为D0组(接种同时给予MSCs)和D10组(接种后第10天给予MSCs),其中D0组分为3个亚组(n=8):组1单纯接种肿瘤细胞,组2肿瘤细胞和MSCs共同接种,组3肿瘤细胞接种及尾静脉注射MSCs;D10组分为4个亚组(n=8):组4(肿瘤细胞接种及瘤体内注射MSCs)及其等量PBS对照组(组5),组6(肿瘤细胞接种及尾静脉注射MSCs)及其等量PBS对照组(组7)。观察各组移植肿瘤的生长情况,包括肿瘤形成时间及不同时间点的瘤体大小,并进行组间分析比较。结果 在D0组,组1、2、3肿瘤形成时间分别为(9.37±1.41)d、(7.62±1.40)d和(9.25±1.49)d,与组1和组3比较,组2的肿瘤形成时间明显缩短(P<0.05);而各时间点三组瘤体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4的瘤体显著大于其对照组(P<0.05);而组6与其对照组的瘤体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s与Lewis细胞同时接种可加速小鼠肺癌皮下移植瘤形成,而成瘤后MSCs瘤体内注射具有促进移植瘤生长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与冠心病临床类型的关系
    张俊峰, 王长谦, 王 瑾, 等
    2009 (12):  1431. 
    摘要 ( 1891 )   PDF(3541KB) ( 1409 )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上游调控因子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冠心病临床类型的关系。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223例患者分成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n=65)、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 ACS)组(n=42)、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75)、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正常对照组,n=41)。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表面EMMPRIN的平均荧光强度(MFI);ELISA法测定血清中MMP-9的质量浓度;免疫速率法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质量浓度。结果 SAP组、STEMI组及NSTEACS组PBMCs表面EMMPRIN MF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而STEMI组和NSTE ACS组又高于SAP组(P<0.05或P<0.01)。各组中PBMCs表面EMMPRIN的表达特点与hs-CRP和MMP-9的表达特征一致。相关性分析显示,PBMCs表面的EMMPRIN MFI 与血清MMP-9、hs-CRP质量浓度呈正相关(r=0.168,P<0.05;r=0.305,P<0.01)。结论 EMMPRIN作为MMPs上游调控因子可能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冠心病的不稳定有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血液透析液对U937细胞凋亡和PKCδ表达的影响
    朱小娟, 郭黎莉, 潘 瑜, 等
    2009 (12):  1434. 
    摘要 ( 1745 )   PDF(6597KB) ( 1321 )  

    目的 研究不同血液透析液对U937细胞蛋白激酶C-δ(PKCδ)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在对数生长期人单核细胞株U937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不同血液透析液进行干预,分为A液+B液组(血液透析液A液+B液组合)、A液+B液+PKCδ特异性抑制剂(rottlerin)组、A液+B粉组(血液透析液A液+B粉组合)、A液+B粉+ rottlerin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和正常对照组。分组干预后24 h和48 h分别收集细胞,Hoechst33258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PKCδ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A液+B粉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呈凋亡典型形态学改变,分组干预24 h和48 h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4.99±3.54)%和(46.35±4.22)%,明显高于相应时间点空白对照组的(7.40±1.33)%和(7.62±0.95)%、正常对照组的(5.37±0.29)%和(6.46±1.02)%和A液+B粉+rottlerin组的(23.58±4.12)%和(33.70±4.50)%(P<0.05);同时与两对照组和A液+B粉+rottlerin组比较,A液+B粉组U937细胞PKCδ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A液+B液组细胞凋亡率及PKCδ mRNA和蛋白表达与两对照组和A液+B液+rottlerin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液A液+B粉组合对U937细胞有明显促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细胞PKCδ表达有关;与A液+B粉组合比较,选择A液+B液组合作为血液透析液可降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细胞凋亡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弥散加权成像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实验研究
    段志新, 王洪财, 吴芳芳, 等
    2009 (12):  1439. 
    摘要 ( 1974 )   PDF(5242KB) ( 1550 )  

    目的 观察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后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Marmarou致伤装置制备135只不同程度(轻度、中度、重度)DAI的SD大鼠模型,在大鼠致伤后4、8、24 h行磁共振成像检查;另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对各组大鼠的磁共振成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各组表观弥散系数(ADC)。结果 致伤后各组大鼠磁共振成像未发现明确可视性病灶。伤后4 h,各DAI组大鼠ADC值均下降,中、重度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8 h,各DAI组ADC值均升高,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8 h与伤后4 h相比,重度组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度、轻度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 h,各DAI组ADC值继续升高,以重度DAI组升高最显著。结论 通过测定ADC值可以检测到DAI后常规磁共振成像不能显示的外伤性改变;大鼠DAI急性期ADC值下降,随后上升,其变化幅度可能与DAI严重程度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弥漫性轴索损伤早期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李雪元, 王博成, 冯东福, 等
    2009 (12):  1443. 
    摘要 ( 2027 )   PDF(5042KB) ( 1541 )  

    目的 通过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研究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早期患者胼胝体压部局部异常神经代谢状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在伤后2~14 d,对21例DAI患者胼胝体压部行1H-MRS检测,分析伤后神经代谢物变化特征,并与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对DAI患者1H-MRS值和临床指标与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的相关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AI患者胼胝体压部NAA/Cr和NAA/Cho值下降,Cho/Cr值升高(P<0.05),且随伤情加重更加明显。预后不良患者的NAA/Cr和NAA/Cho值低于预后良好的患者(P<0.05);NAA/Cho、NAA/Cr、Cho/Cr值预测预后的准确率为89%,与GOS结合后为94%。结论 DAI患者在伤后早期进行胼胝体压部1H-MRS检测,对评估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手术创伤动员血管内皮祖细胞入血与移植瘤生长的关系
    王国江, 戴 强, 张燕捷, 等
    2009 (12):  1447. 
    摘要 ( 1782 )   PDF(3447KB) ( 1162 )  

    目的 研究手术创伤动员荷瘤裸鼠血管内皮祖细胞(EPC)入血与实体瘤生长的关系。方法 将42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非手术1 d组、单纯麻醉组、手术创伤组(术后24 h、48 h、72 h、30 d组)及非手术30 d组,每组6只。单纯麻醉组24 h后取血及获取移植瘤组织,手术创伤组分别在术后24 h、48 h、72 h、30 d取血及获取移植瘤组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EPC百分比;ELISA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术后24 h、48 h、72 h组EPC百分比与非手术1 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组、48 h组、72 h组、单纯麻醉组VEGF水平与非手术1 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M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VEGF水平与外周血EPC百分比呈正相关(r=0.695 6,P<0.01),外周血EPC百分比与MVD无相关性(r=0.221 4,P>0.05),血清VEGF水平与MVD也无相关性(r=0.224 9,P>0.05)。结论 手术创伤对移植瘤生长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TAT3、pSTAT3、VEGF和bF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王炯轶, 姜 斌, 刘 峰, 等
    2009 (12):  1450. 
    摘要 ( 2317 )   PDF(6511KB) ( 1466 )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 (STAT3)及其磷酸化形式pSTAT3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NSCLC和27例正常肺组织中STAT3、pSTAT3、VEGF、bF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STAT3、pSTAT3、VEGF、bFGF在NSCLC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NSCLC中pSTAT3、VEGF、bFGF三者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STAT3、pSTAT3在低分化NSCLC中的表达高于中、高分化者,在TNM Ⅲ+Ⅳ期NSCLC中的表达高于Ⅰ+Ⅱ期,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bFGF在TNM Ⅲ+Ⅳ期NSCLC中的表达高于Ⅰ+Ⅱ期(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0.05)。结论 STAT3、pSTAT3、VEGF和bF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康莱特注射液对Lewis肺癌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吴 岩, 潘 沛, 王彧杰, 等
    2009 (12):  1455. 
    摘要 ( 1945 )   PDF(4556KB) ( 1632 )  

    目的 观察康莱特注射液(KLT)对Lewis肺癌小鼠模型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只C57BL/6小鼠制成Lewis肺癌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KLT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建模第2天起,KLT高、中、低剂量组每天分别给予腹腔注射KLT 25、12.5、6.25 mL/kg,连续14 d;模型组不予任何处理。第16天,处死小鼠,称取体质量、肿瘤和脾脏质量,计算肿瘤抑制率和脾脏指数;MTT法检测脾脏中T细胞增殖活力;ELISA检测脾细胞中IL-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脾脏组织中NF-κB和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 KLT高、中、低剂量组的肿瘤抑制率逐渐降低;KLT高、中剂量组的脾脏指数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KLT高、中、低剂量组脾脏中T细胞增殖活力明显升高,KLT高、中剂量组脾细胞中IL-2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KLT高、中、低剂量组胞核中NF-κB蛋白表达随给药剂量增加而升高;胞质中NF-κB和IκBα蛋白表达随给药剂量增加而下降。结论 KLT在抗肿瘤的同时能通过提高T细胞增殖活力,调节IL-2、NF-κB、IκBα等因子的表达,达到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目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剂量托吡酯对癫癎大鼠海马组织中NCAM和GAP-43 mRNA表达的影响
    吴丹红, 钟 萍, 包关水, 等
    2009 (12):  1459. 
    摘要 ( 1779 )   PDF(4307KB) ( 1271 )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托吡酯(TPM)干预下,大鼠海马组织中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 将48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海人酸(KA)组、10 mg/kg TPM组、40 mg/kg TPM组、100 mg/kg TPM组和400 mg/kg TPM组,每组8只;建立不同剂量的TPM干预癫癎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通过Real-time PCR测定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NCAM和GAP-43的mRNA表达。结果 KA组大鼠海马NCAM及GAP-43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10 mg/kg TPM组和40 mg/kg TPM组与KA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 mg/kg TPM组和400 mg/kg TPM组明显低于KA组(P<0.01),其中400 mg/kg TPM组明显低于100 mg/kg TPM组(P<0.01)。结论 KA诱导癫癎大鼠海马NCAM和GAP-43 mRNA表达上调,较大剂量TPM能够抑制NCAM和GAP-43 mRNA的表达,且抑制作用与TPM剂量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十种可制作酸奶的乳酸菌体外降解草酸能力评价
    赵树田, 张士青, 顾 欣, 等
    2009 (12):  1463. 
    摘要 ( 2697 )   PDF(4408KB) ( 1645 )  

    目的 评价10种可制作酸奶的乳酸菌在草酸培养液中降解草酸的能力。方法 在5 mmol/L草酸培养液中,分别接种嗜酸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屎肠球菌、乳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共10种乳酸菌,培养72 h后检测培养液中草酸浓度和乳酸菌浓度的变化;另设不接种乳酸菌培养的空白对照。结果 经过72 h培养,10种乳酸菌浓度均增加,培养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对照相比,所有接种乳酸菌的培养液草酸浓度均下降,其中嗜酸乳杆菌、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长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和乳双歧杆菌培养前后的草酸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乳双歧杆菌的草酸降解率(29.03%)最高,屎链球菌草酸降解率(0.23%)最低。相关性分析显示,乳酸菌的增殖倍数与草酸降解率无显著相关性(r=0.435 7, P=0.208 2)。结论 10种可制作酸奶的乳酸菌均具有草酸降解能力,草酸降解能力与其在草酸培养液中的增殖能力无相关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防石酸奶与市售酸奶降低大鼠尿草酸排泄量的效果比较
    赵树田, 张士青, 顾 欣, 等
    2009 (12):  1467. 
    摘要 ( 2053 )   PDF(4102KB) ( 1343 )  

    目的 比较自制结石预防型酸奶(防石酸奶)与某市售品牌酸奶对大鼠尿草酸排泄量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连续20 d分别每日灌喂4 mL自制防石酸奶(防石酸奶组)、某市售品牌酸奶(市售品牌酸奶组)、灭菌防石酸奶(灭菌防石酸奶组)、灭菌某市售品牌酸奶(灭菌市售品牌酸奶组)和去离子水(空白对照组),灌喂前1天及灌喂期间每隔4天测量大鼠体质量及24 h尿草酸排泄量。结果 灌喂期间,各组大鼠体质量和24 h尿草酸排泄量均逐渐增加;灭菌防石酸奶组、灭菌市售品牌酸奶组和空白对照组尿草酸排泄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防石酸奶组和市售品牌酸奶组尿草酸排泄量的增加趋势明显小于其他三组,其分别于灌喂8 d和12 d后显著小于灭菌防石酸奶组和灭菌市售品牌酸奶组(P<0.05);防石酸奶组尿草酸排泄量于灌喂16 d后小于市售品牌酸奶组(P<0.05);各组大鼠体质量与24 h尿草酸排泄量呈正相关(r=0.97~0.99,P<0.01)。结论 自制防石酸奶与某市售品牌酸奶均可降低大鼠尿草酸排泄量,前者效果显著优于后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源性P物质对糖尿病大鼠烫伤创面组织愈合及新生血管化的影响
    倪 涛, 方 勇, 徐 鹏, 等
    2009 (12):  1471. 
    摘要 ( 1894 )   PDF(4409KB) ( 1443 )  

    目的 研究外源性P物质(SP)对烫伤创面组织愈合及新生血管化的影响。方法 84只Wistar大鼠经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后,于背部制备直径2 cm的深Ⅱ度烫伤创面。根据创面不同处理方式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局部注射SP)和对照组(局部注射与实验组等量的磷酸缓冲液),每组42只。分别于创面形成后当日和第1、3、7、10、14、21 天,观察创面并计算创面愈合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创面组织中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标志物CD31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结果 创面形成后第7天,实验组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为(42.69±3.26)% vs(30.24±1.17)%(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发现,自创面形成后第7天起,实验组创面组织中CD31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外源性SP具有促进糖尿病烫伤创面愈合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创面组织中CD31表达,使新生血管再生加速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钙拮抗剂对高草酸尿导致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李文峰, 张士青
    2009 (12):  1474. 
    摘要 ( 2085 )   PDF(3429KB) ( 1424 )  

    目的 观察高草酸尿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Ca2+]i)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了解钙拮抗剂硝苯地平对该影响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饮水组(只饮去离子水)、硝苯地平组(饮去离子水,并灌喂硝苯地平10 mg·kg-1·d-1)、诱石组(饮1%乙二醇去离子水)、诱石+硝苯地平干预组(共3组,饮1%乙二醇去离子水,并分别灌喂硝苯地平 3、6、10 mg·kg-1·d-1),每组10只,连续处理4周。测定各组大鼠24 h尿草酸浓度;TUNEL技术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应用Flou-3/AM荧光指示剂测定大鼠肾近曲小管细胞内Ca2+的荧光强度。结果 诱石组和诱石+硝苯地平干预组24 h尿草酸浓度均高于饮水组和硝苯地平组(P<0.01)。与饮水组相比,诱石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内Ca2+荧光强度均明显增加(P<0.01)。诱石+硝苯地平(3、6、10 mg·kg-1·d-1)干预组Ca2+荧光强度分别为诱石组的76.7%、62.7%和56.4%,量效关系显著(r=0.839,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内Ca2+荧光强度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密切相关(r=0.826,P<0.01)。结论 高草酸尿可使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Ca2+]i及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增加,钙拮抗剂硝苯地平对此有明显的干预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枸杞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生成的干预效果及其机制
    张士青, 李建涛, 顾 欣, 等
    2009 (12):  1477. 
    摘要 ( 2268 )   PDF(5598KB) ( 1597 )  

    目的 研究枸杞对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生成的干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根据诱石方式(吸烟或饮用乙二醇或两者联合)、枸杞浸泡剂干预与否以及干预浓度(10%或25%)进行分组,设立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分组处理40 d后,收集24 h尿液并采集肾组织样本。检测尿液中钙、草酸及枸橼酸浓度;观察各组大鼠肾小管草酸钙结晶沉积情况并进行等级评分;检测肾组织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TUNEL染色观察肾小管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 吸烟联合乙二醇诱石组尿钙浓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单纯饮用乙二醇和吸烟联合乙二醇诱石组大鼠肾小管草酸钙结晶评分、肾组织MDA含量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均高于空白对照组,而尿液中枸橼酸浓度和肾组织T-SOD活性均低于空白对照组。10%和25%枸杞浸泡剂干预可显著降低吸烟联合乙二醇诱石组大鼠尿钙浓度(P<0.01);同时使单纯饮用乙二醇和吸烟联合乙二醇诱石组大鼠肾小管草酸钙结晶评分、肾组织MDA含量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下降,而尿液中枸橼酸浓度和肾组织T-SOD活性升高。枸杞浸泡剂两种浓度间未见明显量效关系。结论 枸杞能有效抑制吸烟和(或)乙二醇诱导的大鼠肾草酸钙结石的生成,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肾组织内自由基水平,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以及减少尿液中促石成分而增加抑石成分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临床研究)
    胃癌组织中c-met、e2f-1和Ki-67的表达
    伍宏彪, 张 鹏, 李小强, 等
    2009 (12):  1482. 
    摘要 ( 2039 )   PDF(5886KB) ( 1340 )  

    目的 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转录因子e2f-1和Ki-67抗原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6例胃癌患者手术标本中c-met、e2f-1和Ki-67的表达,单因素与多因素法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三者的相关性,Log rank检验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c-met、e2f-1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均广泛表达。c-met的高表达与Ki-67高表达、生存期较短、肿瘤位置较高、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累及淋巴站较远及TNM分期较晚有关(P<0.05);e2f-1的低表达与肿瘤直径较大、TNM分期较晚、浸润较深、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累及淋巴站较远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度、累及淋巴站、TNM分期和Ki-67表达是c-met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而年龄和生存期是e2f-1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Log rank检验显示,与术后生存相关的因素有c-met、e2f-1和Ki-67表达、累及淋巴站、肿瘤直径、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率、浸润深度和TNM分期。结论 c-met阳性表达的胃癌患者生存期显著缩短。e2f-1在早期胃癌中高表达,晚期胃癌的进展可能与e2f-1表达降低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肺炎衣原体与突发性耳聋的相关性研究
    敖华飞, 毛小慧, 郭竹英
    2009 (12):  1487. 
    摘要 ( 1610 )   PDF(4656KB) ( 1498 )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突发性耳聋(SSHL)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SSHL患者120例(SSHL组),另选12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IF)及PCR分别检测PBMC中Cpn特异性抗原(Cpn-Ag)和Cpn-DNA的表达;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抗Cpn抗体IgA、IgG和IgM。结果 DIF法与PCR法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代表急性感染的Cpn-Ag和Cpn-IgM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代表慢性感染的Cpn-IgA和Cpn-IgG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HL患者Cpn感染的检出率显著升高,Cpn可能是引起SSHL的一种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创伤性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王博成, 李 梅, 吴利忠, 等
    2009 (12):  1491. 
    摘要 ( 1859 )   PDF(4588KB) ( 1583 )  

    目的 评估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创伤性脑损伤(TBI)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常规磁共振扫描及DTI对22例TBI患者(伤后1~7 d)和14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检查。行DTI图像后处理得到不同兴趣区(ROI)各向异性分数(FA),包括两侧内囊膝和后肢、胼胝体膝和压部的FA值。比较两组相同ROI的FA值,并比较TBI组患侧与健侧对称ROI的FA值。对TBI组FA值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进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BI组各ROI的FA值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健侧对称ROI比较,TBI组患侧的FA值明显降低(P<0.01);TBI组各部位的FA值与GCS无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DTI技术对白质纤维损伤较为敏感,能准确定量分析损伤程度,可为临床TBI患者的早期确诊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手术内固定与非手术外固定治疗创伤性连枷胸的效果比较
    滕继平, 程云阁, 倪 达, 等
    2009 (12):  1495. 
    摘要 ( 2337 )   PDF(4058KB) ( 1440 )  

    目的 比较手术内固定与非手术外固定在治疗创伤性连枷胸为主的全身多发伤中的疗效。方法 对60例以创伤性连枷胸为主的全身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手术组(手术内固定治疗,n=32)和非手术组(非手术外固定治疗,n=28)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手术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ICU时间和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短于非手术组(P<0.05),胸壁畸形、肺部炎症、肺不张和呼吸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非手术组(P<0.05)。出院后6个月,手术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包括深吸气量、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流量、肺总量和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均显著高于非手术组(P<0.05)。结论 对存在复合伤的连枷胸患者行手术内固定可减少连枷胸引起的并发症,有良好的短期和长期疗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链式亲情护理模式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自我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刘庆芬, 刘秋鸣, 王海燕
    2009 (12):  1499. 
    摘要 ( 1885 )   PDF(3292KB) ( 1370 )  

    目的 探讨链式亲情护理模式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自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60例AS患者平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建立亲情护理联系卡,给予持续性的健康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两组均同时给予药物治疗,治疗前后以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对两组患者病情及功能状态进行评价。结果 经3个月的治疗,试验组BASDAI和BASF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链式亲情护理模式提高了AS患者居家护理能力,对病情及功能恢复有显著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硫酸镁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临床研究
    周为民, 陈锡明, 侯瑞礁, 等
    2009 (12):  1502. 
    摘要 ( 2046 )   PDF(4724KB) ( 1370 )  

    目的 观察硫酸镁在鼻内窥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75例全身麻醉下鼻内窥镜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硫酸镁组和硝酸甘油组,每组25例。硫酸镁组在麻醉诱导前予以静脉输注10%硫酸镁40 mg/kg,继以15 mg·kg-1·h-1维持;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的5%葡萄糖液;硝酸甘油组术中泵注硝酸甘油,以1 μg·kg-1·min-1开始。观察用药后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出血量及输液量、手术及苏醒时间、术野质量、肌松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硫酸镁组患者术中心率平稳,而对照组和硝酸甘油组患者术中心率较麻醉前明显加快(P<0.01)。硫酸镁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硫酸镁组术中各时点术野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末次给药后至肌颤搐75%恢复的时间和恢复指数在组间比较,硫酸镁组明显大于硝酸甘油组和对照组(P<0.01)。各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硫酸镁可有效地的用于鼻内窥镜手术的控制性降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
    赵福涛, 赵 浩, 王艳玲
    2009 (12):  1506. 
    摘要 ( 1858 )   PDF(3010KB) ( 1619 )  

    目的 评价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8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43)。试验组予以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依那西普(25 mg,2次/周,上臂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予以NSAIDs和柳氮磺吡啶治疗。患者于治疗3个月后复查,分析腰痛发生率、腰部晨僵时间、Bath 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 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与入组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腰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腰部晨僵时间明显缩短(P<0.05),BASDAI和BASFI评分显著改善(P<0.05),ESR和CRP明显降低(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短期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剂量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分析
    赵 浩, 赵福涛, 王艳玲
    2009 (12):  1509. 
    摘要 ( 2120 )   PDF(3071KB) ( 1341 )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rhTNFR:Fc治疗A组22例(rhTNFR:Fc 25 mg/次,2次/周;甲氨蝶呤10 mg/周)、rhTNFR:Fc治疗B组24例(rhTNFR:Fc 12.5 mg/次,2次/周;甲氨蝶呤10 mg/周)和对照组30例(甲氨蝶呤10 mg/周)。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不同时间点(2、4、6、8、12、16、24周)进行关节功能相关指标检测,包括关节肿胀数、压痛数、疼痛程度、晨僵时间、健康评价问卷(HAQ)评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关节功能指标的变化,比较治疗后各组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以达到ACR20、ACR50、ACR70改善标准来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关节功能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三组患者各项关节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其中rhTNFR:Fc治疗A、B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第2、4周,rhTNFR:Fc治疗A组达到ACR50改善标准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在治疗后第8、12、16、24周,A、B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rhTNFR:Fc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有效且经济的备选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发性突聋风险预测中关联规则的应用
    程雪峰, 敖华飞, 顾 建, 等
    2009 (12):  1512. 
    摘要 ( 1672 )   PDF(3187KB) ( 1180 )  

    目的 对特发性突聋的风险预测进行数据挖掘,并形成关联规则。方法 收集517例特发性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19项特征属性,分别为性别、年龄、季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长期抽烟、酗酒、精神紧张、失眠、体质弱、长期卧床、感染、先天性畸形、创伤、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将源数据库进行数据清洗后,映射为挖掘数据库;设置最小支持度为0.1,最小置信度为0.9,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形成106个强关联规则,这些强关联规则中蕴含特发性突聋与19项特征属性之间的关联关系。结论 本方法有利于将抽象的数理统计理论转变为实用的关联规则来指导疾病预防控制实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卫生事业管理)
    药品不良反应伤害分级的初步研究
    盛红彬, 黄登笑, 陆逸雁, 等
    2009 (12):  1515. 
    摘要 ( 2139 )   PDF(3385KB) ( 1514 )  

    目的 设计药品不良反应(ADR)伤害的量化分级标准和分级方法,为构建ADR补偿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借鉴我国其他伤害事故分级的基础上,选取上海市范围内的27位医药卫生专家,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对不同器官和不同层级的ADR伤害进行独立评分和序化分级。结果 ADR伤害由重到轻初步分为1~10级,1级为死亡,10级为最轻微伤害。结论 以ADR伤害的特点为基础的量化分级方法基本符合我国现有国情,可以作为ADR补偿救济制度鉴定标准的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高渗盐溶液治疗颅脑外伤的研究
    罗 伟
    2009 (12):  1518. 
    摘要 ( 1488 )   PDF(4106KB) ( 1261 )  

    高渗盐溶液在脑损伤后渗透疗法中应用的可能性逐渐受到关注。有证据表明高渗盐溶液可以有效控制脑外伤后颅内压升高,增加脑血流量,并改善神经病学预后。文章就高渗盐溶液在创伤性脑损伤中应用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篇论著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MRL/lpr小鼠外周血NK细胞的影响
    郭丽萍, 金慧敏
    2009 (12):  1522. 
    摘要 ( 1780 )   PDF(2042KB) ( 1166 )  

    目的 研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MRL/lpr小鼠蛋白尿及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的影响。方法 MRL/lpr小鼠随机分为免疫球蛋白治疗组(尾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4 μL/kg×5 d)和对照组(尾静脉注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小鼠治疗前后分别进行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常规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NK细胞数量。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治疗组MRL/lpr小鼠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P<0.05),外周血NK细胞比例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MRL/lpr小鼠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和外周血NK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有效改善MRL/lpr小鼠的蛋白尿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外周血NK细胞数量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王彧杰, 王 超, 何 敏, 等
    2009 (12):  1524. 
    摘要 ( 1723 )   PDF(3066KB) ( 1269 )  

    目的 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门诊药房2007年下半年抗菌药物处方,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7月—200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处方28 406张,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等方面对其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处方中含抗菌药物处方4 184张,占总抽查处方数14.7%。抗菌药物单用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89.1%,不合理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1.24%。根据药物使用频度分析,前三位抗菌药物为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第一代头孢菌素。医院2007年下半年不良反应报告中,以喹诺酮类和林可霉素类引起的不良反应为主。结论 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应注重对喹诺酮类、林可霉素类及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吕 伟, 丁国栋, 林 珍, 等
    2009 (12):  1527. 
    摘要 ( 1418 )   PDF(1958KB) ( 976 )  

    目的 分析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情况。方法 收集160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度窒息112例,重度窒息48例。统计功能不全器官的比例,分析窒息程度与MODS发病率及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68例(42.5%)患儿并发MODS,重度窒息患儿MODS发病率(75%)和病死率(38.9%)高于轻度窒息患儿MODS的发病率(28.6%)和病死率(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窒息患儿心脏损伤的发生率(68.8%)最高,其次为肺(35.0%)、肾脏(31.9%)、脑(21.3%)。结论 窒息新生儿常合并MODS,窒息程度与MODS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高频超声诊断表皮样囊肿8例报道
    郑 丽, 刘晓庆
    2009 (12):  1529. 
    摘要 ( 1797 )   PDF(2623KB) ( 10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颅脑外伤后核上性动眼神经核损伤一例报道
    胡海林, 王俊芳, 施彩虹
    2009 (12):  1530. 
    摘要 ( 1394 )   PDF(2154KB) ( 10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