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基础研究)
    钩端螺旋体对血管内皮细胞单层的侵袭性研究
    邓 聪, 曾令兵, 张 彦, 等
    2011 (5):  52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01

    摘要 ( 1922 )   PDF(8073KB) ( 1564 )  

    目的 比较不同毒力的钩端螺旋体(钩体)对血管内皮细胞单层的侵袭能力和通透性改变的影响。方法 利用Transwell小室和EAhy926细胞构建完整血管内皮细胞单层模型,分别加入钩体有毒株56606v株、减毒株56606a株、腐生型PatocⅠ株、伤寒沙门菌14028菌株和大肠埃希菌 DH5α菌株,作用2、4、8 h后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计数到达Transwell下室细菌的数量,并检测内皮细胞单层对荧光颗粒的通透性改变。56606v株和56606a株分别与EAhy926细胞共同孵育24 h,流式细胞术Annexin V和PI染色检测内皮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下观察钩体穿透内皮细胞单层过程中的形态特征。结果 感染后2 h,56606v和14028菌株开始在下室出现,而56606a株和PatocⅠ株到4 h后才出现。随时间的延长,下室的细菌数目持续增加;感染8 h后,56606v株到达下室的数量最多,且明显多于56606a株和PatocⅠ株(P<0.05)。不同毒力的钩体均未引起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明显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钩体56606v株和56606a株均未引起内皮细胞凋亡;电镜观察显示,钩体穿透内皮细胞单层主要是通过穿透内皮细胞胞体而非细胞间紧密连接处。结论 有毒株钩体对内皮细胞单层的穿透能力明显强于减毒株和腐生型钩体;不同毒力的钩体对内皮细胞单层通透性及内皮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糖和甲基乙二醛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Ang-Tie2信号链表达的影响
    徐雅虹, 方 炜, 袁江姿, 等
    2011 (5):  53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02

    摘要 ( 2420 )   PDF(5576KB) ( 1990 )  

    目的 观察高浓度葡萄糖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生成素2(Ang2)和酪氨酸激酶2受体(Tie2)表达的影响,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腹膜血管新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分别以4.25%葡萄糖(高糖组)、4.25%甘露醇(甘露醇组)和800 μmol/L葡萄糖降解产物甲基乙二醛(MGO)(MGO组)对体外培养的HUVECs进行干预,设立空白对照组。以MTT比色法测定的D(490 nm)比较各组HUVECs干预后12、24、48 h时点的细胞增殖情况;分别采用Real-Time PCR技术、ELISA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HUVECs中Ang2和Tie2 mRNA表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ng2分泌量及HUVECs中Tie2蛋白的表达。结果 高糖组、甘露醇组和 MGO组HUVECs干预后12 h时点的D(490 nm)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干预后24 h时点的D(490 nm)则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甘露醇组和MGO组HUVECs中Ang2 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高糖组和甘露醇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ng2分泌量均显著增加(P<0.05),MGO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ng2分泌量则明显减少(P<0.05)。高糖组、甘露醇组和MGO组HUVECs中Tie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透析液中的高浓度葡萄糖可能通过刺激内皮细胞增殖和上调Ang2表达而促进腹膜血管新生;葡萄糖具有独立于其高渗透压之外的促血管新生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釉原蛋白基因转导对人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合成的影响
    胡景超, 束 蓉, 宋忠臣, 等
    2011 (5):  53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03

    摘要 ( 2041 )   PDF(7068KB) ( 1592 )  

    目的 观察慢病毒介导的人釉原蛋白(hAm)基因转导对人骨髓基质细胞(hBMSCs)增殖及细胞成骨分化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P)合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R技术获取hAm编码基因,扩增产物与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慢病毒载体质粒(FUGW)连接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质粒FUAmW, 以聚乙烯亚胺(PEI)法三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组装获取慢病毒,并感染hBMSCs(目的基因转导组);以感染FUGW和未感染病毒的hBMSCs分别作为对照基因转导组和空白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测定慢病毒感染效率,RT-PCR鉴定细胞hAm表达;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慢病毒感染后第7天,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ALP染色情况;感染后第4、7、10天,采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hBMSCs内ALP mRNA表达。结果 目的基因转导组细胞FUAmW的感染效率达40.29%,RT-PCR 检测到540 bp的目的基因产物条带;细胞增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基因转导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慢病毒感染后第7天,目的基因转导组ALP染色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少于对照基因转导组和空白对照组;感染后第4、7、10天,目的基因转导组细胞ALP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基因转导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 导入外源性Am基因能刺激hBMSCs增殖,但细胞内ALP mRNA表达下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巨噬细胞Nampt表达的影响
    简蔚霞, 林 宁, 董 艳, 等
    2011 (5):  54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04

    摘要 ( 1792 )   PDF(5071KB) ( 1851 )  

    目的 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对巨噬细胞尼克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人单核细胞株THP-1为体外细胞干预模型,经佛波酯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后,以0(阴性对照组)、50、100、250、500、1 000 μg/mL 的AGEs干预12 h,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Nampt蛋白表达。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选择合适浓度的AGEs处理巨噬细胞,分别于干预后0(阴性对照组)、3、6、12、24 h时点收集细胞,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巨噬细胞Nampt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在50~500 μg/mL的浓度范围内,AGEs处理组巨噬细胞Nampt 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且随干预浓度的升高呈现逐渐上升趋势,250 μg/mL和500 μg/mL AGEs处理组的干预效应最显著,设定后续实验中以250 μg/mL AGEs对巨噬细胞进行干预。250 μg/mL AGEs处理组巨噬细胞干预后各时点的Nampt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且随干预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结论 AGEs干预能促进巨噬细胞Nampt表达上调;提示AGEs可能部分通过Nampt途径激活巨噬细胞而参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wist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鲍 伟, 刘小奕, 许 颖, 等
    2011 (5):  54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05

    摘要 ( 1817 )   PDF(5602KB) ( 1629 )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Twist在人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收集宫颈鳞癌标本(宫颈鳞癌组,n=61)、CINⅠ期标本(CINⅠ期组,n=22)、CINⅡ~Ⅲ期标本(CIN Ⅱ~Ⅲ期组,n=44)以及正常宫颈组织标本(正常对照组,n=2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组织中Twist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宫颈鳞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 正常对照组、CINⅠ期组、CIN Ⅱ~Ⅲ期组和宫颈鳞癌组的Twist蛋白阳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分别为0、40.90%、68.18%和70.49%;CINⅠ期组、CINⅡ~Ⅲ期组和宫颈鳞癌组的Twist蛋白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CINⅠ期组、CINⅡ~Ⅲ期组及宫颈鳞癌组间比较,Twist蛋白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临床病理分析,在宫颈鳞癌组中,不同年龄、FIGO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血管间隙浸润的患者间比较,Twist蛋白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wist蛋白在低分化和未分化肿瘤中的阳性率(94.44%)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肿瘤(6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Twist蛋白阳性率(93.75%)较无淋巴结转移者(62.22%)明显升高(P<0.05)。结论 Twist蛋白在宫颈鳞癌中高表达,在判断肿瘤分化程度及转移潜能方面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酵母双杂交研究小鼠肝脏再生TGF-β调控通路中相关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
    谢 超, 王方圆, 袁运生, 等
    2011 (5):  55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06

    摘要 ( 2108 )   PDF(7139KB) ( 1424 )  

    目的 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肝脏再生调控途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中4种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方法 经CCl4腹腔注射诱导建立小鼠肝损伤再生模型,提取模型小鼠肝脏组织总RNA作为模板,经RT-PCR获得cDNA。经肝脏再生基因芯片检测显示差异表达且与TGF-β信号通路相关的激活转录因子3(ATF3)、DNA结合抑制因子3(ID3)、DNA损伤诱导的转录因子3(DDIT3)和LIM蛋白家族成员FHL2(FHL2)作为候选基因,进行基因克隆和载体构建,PCR及DNA测序鉴定。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进行自激活检测实验和酵母双杂交实验,观察ATF3、FHL2、DDIT3和ID3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PCR及DNA测序鉴定表明,ATF3、FHL2、DDIT3、ID3基因克隆与载体构建成功。自激活检测显示ATF3、FHL2、DDIT3和ID3不存在自激活现象;酵母双杂交实验发现7对蛋白互作,分别为ID3/ATF3、FHL2/ATF3、ATF3/ATF3、FHL2/FHL2、ID3/FHL2、ID3/ID3和ID3/DDIT3。结论 ATF3、FHL2和ID3间的蛋白互作可能对TGF-β信号通路具有调控作用;蛋白互作网络可作为肝损伤再生机制研究的途径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断骨膏外用对去势大鼠骨折后骨痂形成和改建的影响
    许 勇, 李飞跃, 王晋申, 等
    2011 (5):  55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07

    摘要 ( 2230 )   PDF(6464KB) ( 1470 )  

    目的 观察外用断骨膏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早期骨痂形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切除卵巢法制作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切除卵巢组,n=45),正常对照组(n=25)大鼠采用假手术。术后第3个月,两组各取5只大鼠验证造模情况;其余60只大鼠制作胫骨骨折模型,其中切除卵巢组分为骨质疏松对照组(外用空白对照药膏,n=20)和骨质疏松断骨膏组(外用三七断骨膏,n=20)。分别在骨折早期的第1、2、3、4周采用X线、组织形态学以及Micro-CT检测骨痂形成的情况。结果 切除卵巢术后第3个月,Micro-CT显示切除卵巢组大鼠骨小梁数目减少,间距增加,骨密度降低,说明骨质疏松造模成功。骨折后第2~4周时,骨质疏松对照组骨痂体积较大,但骨痂密度在第3周后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断骨膏外用后,骨痂体积接近正常对照组,但在第3周后骨痂密度则明显高于骨质疏松对照组(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切除卵巢组软骨骨痂向骨性骨痂转化进程延缓,而外用断骨膏可以改善此过程。结论 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早期,断骨膏能够促进软骨骨痂向骨性骨痂转化形成,减少早期软骨骨痂的过量形成,提高骨痂的密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鼠肝脏卵圆细胞干细胞特性的研究
    李 影, 赵丽娟, 李艳香, 等
    2011 (5):  56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08

    摘要 ( 1914 )   PDF(9442KB) ( 1287 )  

    目的 探讨大鼠肝脏卵圆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及其干细胞特征。方法 采用2-乙酰氨基芴/四氯化碳方法建模,胶原酶灌流和流式细胞术分选纯化卵圆细胞,进行培养和扩增。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肝脏卵圆细胞的超微结构,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干细胞标志物OV-6、c-kit和Thy-1.1的表达;RT-PCR法检测卵圆细胞内c-kit、肝细胞标志物(HNF-4α、AFP)和胆管细胞标志物(CK-7、CK-19)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OV-6和AFP蛋白的表达。结果 大鼠肝脏组织可见明显的卵圆细胞增生,成簇分布,逐渐向肝实质内延伸。细胞体外培养可达40 d以上,细胞体积较小,多呈圆形和卵圆形。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细胞直径5~10 μm,细胞核大,胞质少,核/质比例大,细胞器少,仅见少量线粒体和内质网。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细胞表面OV-6、c-kit和Thy-1.1染色阳性;RT-PCR检测显示,卵圆细胞内有c-kit、HNF-4α、AFP、CK-7和CK-19基因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OV-6蛋白持续表达,AFP蛋白表达逐渐增强。结论 大鼠肝脏卵圆细胞体外可大量扩增并且保留其干细胞和双向分化潜能特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ngⅡ诱导的肾损伤大鼠肾脏组织中SSeCKS的表达研究
    王 涛, 王应灯, 张 薇
    2011 (5):  56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09

    摘要 ( 1884 )   PDF(5403KB) ( 1777 )  

    目的 建立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肾损伤大鼠模型,观察受损肾脏组织中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SSeCKS)的表达情况。方法 2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0)、假手术组(n=10)和正常对照组(n=6)。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经皮下埋置药物缓释泵分别向体内灌注AngⅡ和等量生理盐水,释放速度均为200 ng/(kg·min);正常对照组大鼠不予任何处理。各组大鼠均于埋泵后第3天收集24 h尿样后处死,留取肾皮质组织。采用磺基水杨酸法进行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肾脏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和分析SSeCKS在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部位及荧光强度;采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SSeCKS mRNA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皱缩、剥脱。免疫荧光染色分析结果显示:SSeCKS表达主要定位于肾小球基膜和部分系膜细胞区,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SSeCKS mRNA 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 通过皮下埋置AngⅡ药物缓释泵成功制作大鼠肾损伤模型,受损肾脏组织中SSeCKS的表达明显上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育肾养血方治疗卵巢早衰的实验研究
    徐海霞, 胡国华, 夏亦冬
    2011 (5):  57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10

    摘要 ( 1880 )   PDF(8391KB) ( 1266 )  

    目的 探讨全国名老中医朱南孙教授的经验方——育肾养血方治疗卵巢早衰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75只性周期规律的雌性Wistar大鼠的卵巢组织制备卵巢抗原;另取50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n=10)和模型组(n=40)。模型组采用卵巢抗原皮下注射自身免疫法建立卵巢早衰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再分为四组(n=10):中药中、高剂量组(灌服中药复方)、西药对照组(灌服己烯雌酚)、模型对照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正常组为空白对照组(不造模仅灌服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2周。治疗结束后经腹主动脉采血,留取卵巢组织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和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抑制素B(InhB)蛋白阳性表达水平,观察卵巢、子宫湿重变化及组织学改变。结果 育肾养血方能提高卵巢早衰大鼠血清E2水平和降低FSH水平;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西药对照组的E2和FSH水平、中药高剂量组的FSH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西药对照组和中药中、高剂量组大鼠卵巢InhB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卵巢内淋巴细胞浸润减轻,各级卵泡数增多,卵巢和子宫的湿重增加。结论 育肾养血方可以促进卵巢早衰大鼠的卵泡生长,增加InhB和E2的分泌,恢复受损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丙泊酚麻醉后的认知功能研究
    胡 江, 李 潺, 闻大翔, 等
    2011 (5):  57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11

    摘要 ( 1994 )   PDF(4239KB) ( 1634 )  

    目的 评估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丙泊酚麻醉后的认知功能。方法 将24只3月龄雄性SHR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丙泊酚组,分别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和丙泊酚。采用无创尾动脉血压测定分析系统测量给药前、给药后即刻和给药后3 h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变化情况。采用经典Morris水迷宫,给药后1 d 开始行定位航行实验,连续7 d,比较两组的逃避潜伏期;第7天去除平台行空间探索实验,比较两组停留在原平台象限的时间百分比。结果 丙泊酚组给药后即刻和给药后3 h的MAP和脉搏较基础值和对照组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两组逃避潜伏期均逐渐缩短,其中训练第2~4天,对照组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短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7天,两组成绩逐渐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间探索实验显示,两组大鼠在原平台象限的停留时间百分比超过25%,均高于其他象限。结论 经丙泊酚麻醉的SHR会出现一过性的血压和脉搏下降,并在短期内产生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训练初期;给予足够训练后的SHR认知功能可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患者血清对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彭立威, 杨国锋, 纪建国, 等
    2011 (5):  58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12

    摘要 ( 1777 )   PDF(5793KB) ( 2009 )  

    目的 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AMAN)患者血清对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16例AMAN患者和16名健康献血者的血清对原代培养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进行干预,24 h后行双向凝胶电泳,MALDI-TOF/TOF串联质谱鉴定神经元发生变化的蛋白,表达水平上升或下降超过30%的点判定为差异蛋白质点。结果 AMAN患者血清干预与健康献血者血清干预的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比较,有21种差异表达蛋白,其中内质网蛋白29、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蛋白酶体α亚基1、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电压门控阴离子选择性通道蛋白1为凋亡相关蛋白。结论 在AMAN患者血清作用下,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发生了变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磺酸罗哌卡因和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比较
    蔡美华, 张马忠, 荣征星, 等
    2011 (5):  58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13

    摘要 ( 1865 )   PDF(4566KB) ( 1455 )  

    目的 比较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和0.75%盐酸罗哌卡因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40例择期下腹部、下肢手术病例,随机分为甲磺酸罗哌卡因组(n=20)和盐酸罗哌卡因组(n=20)。于给药前和给药后2、5、10、20、30、45、60、90、120、180、240、300、360、720、1440 min抽取肘前静脉血,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测定血浆中甲磺酸或盐酸罗哌卡因浓度。采用DAS 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比较两组药代动力学参数的特征。结果 甲磺酸罗哌卡因和盐酸罗哌卡因组的表观分布容积(Vd/F)分别为(2.1±0.7)和(2.7±1.1)L/kg,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333±89)和(378±112)min,药时曲线下总面积(AUC0-∞)分别为(480±168)和(425±126)mg·min/L,清除率(CL/F)分别为(4.6±1.3)和(5.1±1.3)mL/(min·kg),达峰时间(Tpeak)分别为(26±13)和 (29±20)min,峰浓度(Cmax)分别为(1732±833)和(1 345±341)ng/mL,两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和0.75%盐酸罗哌卡因药代动力学特征近似,符合二室模型;盐基的改变对罗哌卡因的代谢无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米托蒽醌对大鼠胃癌基因PCNA、Caspase-3和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杨宏梅, 邢 影, 郑美珍
    2011 (5):  58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14

    摘要 ( 1730 )   PDF(4566KB) ( 1486 )  

    目的 研究米托蒽醌对胃癌大鼠病变胃黏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aspase-3和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作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发的大鼠胃癌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N组)、模型对照组(M组)、小剂量米托蒽醌干预组(ML组)及大剂量米托蒽醌干预组(MH组),每组25只动物。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组织中PCNA的表达,分光光度计法检测Caspase-3活性,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5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N组PCNA表达阴性,ML组和MH组的PCNA阳性率显著低于M组(P<0.01,P<0.05)。M组和MH组的Caspase-3活性均显著低于N组(P<0.01,P<0.05);但ML组和MH组的Caspase-3活性又显著高于M组(P<0.01,P<0.05)。M组的p53基因表达明显高于N组(P<0.01);ML组和MH组的p53基因表达逐渐降低(P<0.01,P<0.05),但仍高于N组。p53蛋白的表达量在M组、ML组和MH组中依次下降。结论 米托蒽醌可能通过改变基因的表达达到治疗胃癌的效果,对抑制或逆转癌症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临床研究)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关系
    刘 艳, 陆 林, 吴志俊, 等
    2011 (5):  59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15

    摘要 ( 1873 )   PDF(6590KB) ( 1497 )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5种单核苷酸多态及其构成单倍型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冠心病(CA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质谱检测方法,对438例CAD患者和330名健康对照者的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的T-1031C、C-863A、C-857T、G-308A和G-238A多态进行基因分型;并检测受试者的血糖和血脂浓度。结果 C-857T多态基因型分布及其等位基因频率在CAD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7C等位基因携带者的CAD发病风险是T携带者的1.45倍(95%CI=1.092~1.927)。CAD患者中,C/C基因型和C/T基因型的血清总胆固醇浓度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明显高于其T/T基因型携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G-308A多态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308A等位基因携带者的CAD风险是非携带者的1.43倍(95%CI=1.055~1.949)。单倍型分析提示,单倍型CCCGA和TCCAG频率在CAD组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其携带者的CAD风险分别是非携带者的2.96和1.67倍(95%CI分别为1.176~7.430和1.166~2.379);而单倍型TCTGG在对照组中明显增加,可降低CAD的发病风险(OR=0.57,95%CI=0.415~0.784,P<0.01)。结论 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多态可能与上海地区汉族人群CAD的发病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患者卡培他滨联合紫杉醇化疗后生存期的关系
    郑磊贞, 顾建春, 龚继芳, 等
    2011 (5):  59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16

    摘要 ( 2165 )   PDF(6596KB) ( 1696 )  

    目的 探讨热点候选肿瘤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胃癌患者卡培他滨联合紫杉醇化疗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收集93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胃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联合紫杉醇为主的方案进行化疗。用TaqManMGB探针进行原癌基因TP53 rs1042522(G/C)、代谢相关基因GSTP1 rs1695(A/G)和CYP11B2 rs1799998(T/C)以及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XRCC1 rs1799782(C/T)和ERCC2 rs1799793(G/A)的基因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化疗后中位生存时间(MST)及各种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对93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29.6个月,MST为34.93个月。TP53 rs1042522(G/C)多态性位点与胃癌患者化疗后的MST相关,携带TP53 rs1042522野生基因型G/G组的MST为51.2个月,而携带变异基因型(G/C+C/C)组的MST为26.6个月,经log-rank检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但较为接近(P=0.073);其他基因多态性与MST无显著相关性(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手术和病理分期是影响胃癌患者化疗预后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TP53(rs1042522 G/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用药效果呈临界相关,进一步的验证还需要扩大样本。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DO和FoxP3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和病理进程的相关性
    顾卓伟, 狄 文, 叶薇怡, 等
    2011 (5):  60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17

    摘要 ( 1817 )   PDF(7961KB) ( 1260 )  

    目的 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和FoxP3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和病理进程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02—2007年在仁济医院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标本,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级20例(CINⅠ~Ⅱ级组),CIN Ⅲ级20例(CIN Ⅲ级组),宫颈癌60例(宫颈癌组),因子宫肌瘤接受全子宫切除术且术后病理明确为子宫肌瘤的标本2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 IDO、FoxP3在CIN及宫颈癌原发灶中的表达。随访宫颈癌组标本中IDO和FoxP3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及患者生存状态的相关性。结果 宫颈癌组标本的IDO和FoxP3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CIN组(P<0.01)。在宫颈癌组,IDO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FIGO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均相关(P<0.05),而FoxP3的阳性表达与FIGO分期相关(P<0.05);IDO和FoxP3在复发与死亡组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生存组,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局部IDO和FoxP3的表达升高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两者既可作为宫颈癌的筛查、术前疾病评估和术后随访的辅助指标,也为临床靶向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妊娠晚期雌、孕激素及其受体表达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关系
    吴氢凯, 毛笑园, 姜 丽, 等
    2011 (5):  61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18

    摘要 ( 2411 )   PDF(6632KB) ( 1677 )  

    目的 研究妊娠晚期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及盆底组织雌、孕激素受体表达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关系。方法 将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女71例分为SUI组(n=33)和非SUI组(n=38),于孕36~40周检测血清雌二醇(E2)、雌三醇(E3)、孕酮(P)水平。SUI组中的20例和非SUI组中的31例于胎儿娩出后,取会阴侧切口顶端最深部肌肉组织行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选取3例因外阴癌、直肠癌行手术治疗的女性非妊娠患者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盆底组织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表达。结果 SUI组与非SUI组孕妇血清E2和E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UI组孕妇血清P的质量浓度小于非SUI组\[(184.7±48.2)μg/L和(223.2±93.5)μg/L\](P<0.05)。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均发现,妊娠晚期妇女会阴深部平滑肌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空泡变性,肌纤维变细,细胞间质水肿。非SUI组平滑肌细胞ER和PR的强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SUI组(P<0.05);盆底横纹肌细胞不表达ER和PR。结论 雌激素和孕激素对妊娠期盆底结构和功能均起到保护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盆底三维超声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女性盆膈裂孔的影响
    吴氢凯, 张 荣, 程 慧, 等
    2011 (5):  61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19

    摘要 ( 2458 )   PDF(5634KB) ( 1613 )  

    目的 采用经会阴盆底实时三维超声观察不同分娩方式的女性产后盆膈裂孔解剖结构的重塑状态。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2010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定期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胎初产妇82例,于产后6~12周行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其中阴道分娩组55例,又分为自然分娩组(n=44)和产钳分娩组(n=11);剖宫产分娩组27例。观察各组妇女的盆膈裂孔形态结构及特征,测量其在静息、Valsalva动作和缩肛动作3种状态下的盆膈裂孔参数及膀胱颈最大移动度。结果 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图像显示,产后妇女的盆膈裂孔两侧耻骨直肠肌结构较模糊,部分产妇单侧或双侧耻骨直肠肌从耻骨联合处撕脱。盆膈裂孔内的结构模糊,部分可观察到膀胱回声图像。在缩肛动作状态下,阴道分娩组产妇盆膈裂孔各参数明显大于剖宫产组(P<0.05);而静息和Valsalva动作状态下,两组产后盆膈裂孔各参数基本一致(P>0.05);阴道分娩组的膀胱颈最大移动度明显大于剖宫产组[(15.3±3.8)mm vs (11.7±3.6)mm](P<0.01)。自然分娩组和产钳分娩组的产后盆膈裂孔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钳分娩组的膀胱颈最大移动度明显大于阴道自然分娩组[(21.2±2.9)mm vs (16.1±3.0)mm](P<0.01)。结论 不同分娩方式妇女产褥早期静息和Valsalva动作时盆膈裂孔大小无明显差异。阴道分娩妇女缩肛动作时盆膈裂孔明显增大;产钳分娩妇女的膀胱颈最大移动度较其他分娩方式的妇女明显增大,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严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策略比较
    任 蕾, 李庆云, 杜井波, 等
    2011 (5):  62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20

    摘要 ( 2364 )   PDF(5886KB) ( 1591 )  

    目的 探讨不同严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如何选择肺康复策略。方法 将89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严重度分为中度COPD组(n=32)、重度COPD组(n=36)和极重度COPD组(n=21),每组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肺康复干预策略1组和策略2组,并进行20周的康复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及各组间患者BODE指数、6 min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程度评分(MMRC)、肺功能(FEV1)、体质量指数(BMI)及COPD急性加重次数的变化。结果 经过20周的肺康复干预,COPD中度、重度患者策略2疗效最好,干预前后6MW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BODE指数、MMRC、BMI和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极重度COPD患者策略1组疗效最好,干预前后MMR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ODE指数、6MWD、BMI和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COPD患者策略2组的BODE指数和6MWD改善效果最好(均P<0.000 1);极重度COPD患者策略1组MMRC改善效果最好(P<0.01)。Poisson 回归分析显示,重度COPD患者在肺康复干预后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减少(P<0.01);其余不同干预组和不同严重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不同严重度COPD患者可采取不同的肺康复策略以取得最佳疗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肾病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的Meta分析
    王 袁, 吴琪俊, 施 榕
    2011 (5):  62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21

    摘要 ( 1881 )   PDF(6840KB) ( 1718 )  

    目的 评价载脂蛋白E (Apo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为DN的早期基因诊断提供循证医学的证据。方法 查阅有关我国T2DM人群与ApoE基因多态性研究的相关文献,利用Meta分析系统性评价T2DM患者中并发DN(DN组)与未并发DN(对照组)患者的ApoE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分析和比较,计算比值比(OR值)。结果 实际纳入文献14篇,总计2 730例T2DM患者,其中DN组1 528例,对照组1 20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E3/3基因型相比,E2/3(OR=1.776,P=0.000)和E3/4(OR=1.417,P=0.003)基因型患者更容易发生DN;与等位基因ε3相比,等位基因ε2(OR=1.678,P=0.000)和ε4(OR=1.219,P=0.048)携带患者更容易发生DN。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与T2DM患者DN的发生相关。基因型E2/3、E3/4和等位基因ε2、ε4可能是我国T2DM患者并发DN的危险因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
    储 光, 张国兵, 张 锋, 等
    2011 (5):  63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22

    摘要 ( 2130 )   PDF(7163KB) ( 1687 )  

    目的 观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的临床特点。方法 2004—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共收治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885例,分为合并新发CAVB组(n=19,2.1%),无CAVB组(n=866,97.9%),分别观察肌酸激酶及同工酶峰值、脑钠肽水平、心功能Killip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住院病死率,并分析发生CAVB的发病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新发CAVB组较无CAVB组肌酸激酶峰值和同工酶峰值明显升高[(1 804.5±65.4)U/L vs(1 251.3±46.7)U/L,(155.8±25.6)U/L vs(104.3±19.1)U/L,均P<0.05];脑钠肽峰值水平更高[(1 254.4±55.3)pg/mL vs(432.4±78.5)pg/mL,P<0.05];心功能Killip分级较差(P<0.05);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40.5±4.6)% vs(51.2±6.9)%,P<0.05];冠状动脉病变更为严重(P<0.05);住院病死率显著升高(63.2% vs 2.4%,P<0.05)。结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新发CAVB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心肌坏死面积大,心功能差,住院病死率极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须捷平, 徐曙光, 张 云, 等
    2011 (5):  63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23

    摘要 ( 2378 )   PDF(5082KB) ( 2104 )  

    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54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患者分为TNBC组和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组,分析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TNBC组和non-TNBC组的患者数分别为71(13.0%)和476(87.0%)。TNBC组与non-TNBC组患者年龄<35岁(14.1% vs 1.1%)、有乳腺癌家族史(29.6% vs 9.2%)、肿瘤直径>50 mm(22.5% vs 8.0%)、肿瘤分期Ⅲ期(23.9% vs 16.4%)、肿瘤分级Ⅲ级(40.8% vs 28.8%)、有转移或复发(28.2% vs 10.9%)等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绝经状态、转移淋巴结数、病理类型、手术方式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TNBC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DFS)和5年总生存率(OS)均显著低于non-TNBC组患者(65.8% vs 85.3%,P<0.01;77.7% vs 88.7%,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乳腺癌家族史、肿瘤分级和转移淋巴结数是影响TNBC组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结论 与non-TNBC患者相比,TNBC患者发病年龄轻、有明显乳腺癌家族史、肿瘤体积大、肿瘤分期晚、肿瘤分级高、易复发转移、DFS和OS低、预后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塞术后眼压变化分析
    徐建敏, 张士胜, 张 琼, 等
    2011 (5):  64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24

    摘要 ( 2507 )   PDF(3421KB) ( 1588 )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塞术后的眼压变化,并探讨其可能原因。方法 对45例(45眼)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塞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高眼压标准为术后眼压≥24 mmHg(1 mmHg=0.133 kPa)。结果 22例(48.9%)患者出现高眼压,以术后早期(术后2周内)为多(17/22,77.3%)。所有患者经降眼压药物治疗及调整激素用量或停用激素处理后,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高眼压组与非高眼压组性别、年龄、病程、屈光度及硅油填充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眼压是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眼内组织水肿、葡萄膜炎反应和频繁使用激素类滴眼液等可能是引起高眼压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卒中相关感染患者外周血皮质醇、IFN-γ、IL-4和IL-10的变化
    杨丽娟, 耿 直
    2011 (5):  64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25

    摘要 ( 1756 )   PDF(4066KB) ( 1508 )  

    目的 探讨卒中相关感染(SAI)患者血清皮质醇及血浆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 连续收集发病24 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或脑出血患者共85例,根据入院7 d内有无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n=29)和非感染组(n=56)。分别于入院第1天和第7天,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皮质醇水平,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反应测定血浆IFN-γ、IL-4和IL-10水平。采用多因素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SAI的易感因素。结果 入院第1天和第7天,感染组皮质醇、IL-4和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IFN-γ水平显著低于非感染组(P<0.05)。入院第1天,相关性分析显示,皮质醇与IFN-γ水平呈负相关(r=-0.299,P=0.024),与IL-4、IL-10水平呈正相关(r=0.298,P=0.040;r=0.306,P=0.02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第1天皮质醇水平升高是SA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03,95%可信区间为0.816~1.000,P=0.05)。结论 皮质醇、IFN-γ、IL-4和IL-10在SAI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卫生事业管理)
    上海市部分三级医院临床医师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调查分析
    阎仲珩, 黄登笑, 黄淇敏
    2011 (5):  64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26

    摘要 ( 2197 )   PDF(5941KB) ( 1866 )  

    目的 研究临床一线医师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相关知识和报告工作的认知情况。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0家附属医院的临床一线医师(N=370)作为样本,进行随机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第二部分为ADR基本认识调查;第三部分为ADR上报工作认知度调查。结果 有效问卷为347份,有效率为96.12%。22.8%的医师正确知道ADR原因,17.6%的医师能从各种药品损害事件中正确判断出ADR。58.8%的医师对常见ADR的判断有一定把握,31.1%的医师对新的或未报导过的ADR判断有一定把握。52.2%的医师知道发现ADR需要上报,49.6%的医师知道上报ADR是医务人员的法定义务,22.8%的医师知道ADR需上报至不良反应监测中心,11.0%的医师知道ADR上报时限。ADR上报工作整体认知得分中,超过3分者仅占17.5%。对于所遇到的ADR,18.7%的医师全部进行了上报,医师漏报原因主要为不太了解上报程序(46.0%)、工作繁忙(37.6%)、认为太常见而没有必要(28.0%)。结论 临床医师对ADR基本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掌握并不一致,对上报工作的总体认知度不高。应加强对临床一线医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上报意识,提高ADR判断水平,以提升ADR监测报告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内实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应吴硕, 唐红梅, 王馥明
    2011 (5):  65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27

    摘要 ( 2085 )   PDF(5498KB) ( 1540 )  

    目的 了解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内实训教学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选取110名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相关医学类专业教师,就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实训硬件条件及设备使用情况、实训教学内容与质量、实训教学管理制度与质量监控进行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10份,回收率100%。调查对象中对实训硬件条件、实训教学质量表示满意的分别占95.5%和92.7%,认为实训设备超负荷使用和充分使用的分别占14.5%和59.1%,认为实训教学内容更新不够快捷和基本沿用的分别占41.8%和10.0%,认为学校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需要改进的占73.6%。结论 实训教学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实训硬件条件、实训项目数量和实训教学课时比例已达到较高水平,但在设备使用效率、实训教学内容更新、实训教学中对学生人文关怀的培养、实训教学管理制度与质量监控仍存在问题。应通过加强校院(校企)合作,完善各项实训教学管理制度,构建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学校实训教学的内涵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钾氯共转运体-2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赵华平, 薛庆生, 于布为, 等
    2011 (5):  65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28

    摘要 ( 1977 )   PDF(4229KB) ( 1922 )  

    钾氯共转运体-2(KCC2)是阳离子和氯离子共转运体家族中的一员,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CNS),主要负责把细胞内的氯离子泵出细胞外,维持抑制性神经元的抑制功能所必需的低氯环境。KCC2的下调参与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和疼痛的发生和发展,而KCC2本身亦受多种因素的调节。该文就KCC2的调节机制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ax6基因突变与胰腺发育和糖尿病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陆玉凤, 刘丽梅
    2011 (5):  66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29

    摘要 ( 2666 )   PDF(3988KB) ( 1411 )  

    配对盒因子6(Pax6)基因是Pax多基因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是与胰腺发育、α细胞分化、高血糖素基因的转录和激活、β细胞功能以及胰岛素表达密切相关的关键转录因子,在众多调节β细胞发育的基因中发挥中心作用,其突变/变异已成为糖耐量异常和早发糖尿病的致病原因或易感位点。该文就Pax6基因突变与胰腺发育及糖尿病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孕期铅暴露对胎儿及婴幼儿的影响
    苗 红, 程蔚蔚
    2011 (5):  66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30

    摘要 ( 1598 )   PDF(5077KB) ( 1767 )  

    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中铅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根据最近几年的文献报道,孕妇铅中毒的比例达10%~20%,存在地区性差异。孕期低水平的铅暴露可能间接地通过母体对胎儿产生各种不良影响,进而对婴儿的体格、智能、情绪发育及神经系统等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文章对血铅水平的可能影响因素、孕期铅暴露对胎儿和婴幼儿的影响及机制、铅中毒的监测与预防措施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列腺癌易感基因及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吴琪俊, 徐剑锋, 施 榕
    2011 (5):  67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31

    摘要 ( 2048 )   PDF(4111KB) ( 1828 )  

    遗传学研究证实遗传因素在前列腺癌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一些病例对照研究与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也提示前列腺癌具有复杂的遗传流行病学的特征。文章分析了流行病学暴露因素及易感基因与前列腺癌的关系,并就国内外前列腺癌遗传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子癎前期-子癎并发症发生机制的研究
    乐怡平, 林建华
    2011 (5):  67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32

    摘要 ( 2177 )   PDF(5356KB) ( 1560 )  

    子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疾病之一,以妊娠期高血压和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如不进行有效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子,并可产生心血管、肾脏、脑、血液、消化等各系统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子前期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胎盘低灌注是其病理基础,引起母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从而导致全身各系统功能障碍。文章主要对子前期子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发病率以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篇论著
    上海市崇明县离休干部慢性病现况调查
    周熙琳, 梁 辉
    2011 (5):  68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33

    摘要 ( 1776 )   PDF(3211KB) ( 1570 )  

    目的 对上海市崇明县离休干部常见的9种慢性病的患病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现居该县的所有离休老干部(n=268)进行普查,全部病历资料来自该院的干部门诊、体检中心、干部病房及上门调查,疾病分类诊断参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实查249人,应答率 92.9%。回顾性分析被调查者慢性病的发病率和病种分布情况。结果 慢性病的发病率为 98.39%(245/249),单病种的发病率依次为冠心病73.1%、高血压病72.3%、脑卒中35.7%、慢性阻塞性肺病34.5%、胃炎和溃疡病33.7%、糖尿病28.1%、慢性肾脏病20.5%、老年性痴呆14.5%、恶性肿瘤14.1%。被调查者同时患3种以上疾病的比例为 83.5%,患7种以上疾病的比例为9.1%;肿瘤的发病率高达14.1%。结论 离休干部的疾病谱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同时患有多种疾病是最重要的流行病学特征;老年人肿瘤的发病率较高不容忽视,应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综合分析及兼顾治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与方法
    不同16S rDNA通用引物对DGGE进行牙周微生物群落分析的影响
    周彦玢, 束 蓉, 刘大力
    2011 (5):  68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34

    摘要 ( 2506 )   PDF(4873KB) ( 1764 )  

    目的 初步评价不同的16S rDNA片段对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进行牙周微生物群落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3种牙周主要可疑致病菌的标准菌株,通过构建质粒DNA分别获得16S rDNA V3区、V3~V5区和V6~V8区片段,测序鉴定并进行BLAST验证;将测序正确的质粒DNA经DGGE分离和硝酸银染色后获得条带图谱。结果 由3对通用引物扩增得到的DGGE图谱并不相同。V3区引物获得的并非单一条带,且不同菌株间没有识别度;V3~V5区和V6~V8区的图谱显示:3种菌株的DNA片段均得到了单一条带,且区分性较好。结论 16S rDNA V3~V5区和V6~V8区的两对引物可用于龈下菌群多样性的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验交流
    经阴道非脱垂全子宫切除152例临床分析
    钱晓蕾, 王弓力
    2011 (5):  68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35

    摘要 ( 1913 )   PDF(4254KB) ( 1577 )  

    目的 分析经阴道非脱垂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特点和适应证范围。方法 收集2005年11月—2008年12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因妇科良性疾病经阴道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52例,并以同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n=122)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n=168)的患者为对照,比较三种术式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适应证范围。结果 三种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在年龄、产次、绝经与否以及剖宫产手术史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手术适应证和子宫大小的选择方面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腹腔镜和经阴道同时行附件手术者分别为62例(369%)、36例(29.5%)和18例(11.84%),经腹组明显多于经阴道组(P<0.05)。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和手术费用最少。结论 经阴道非脱垂子宫切除术效果好,并发症少,对于部分子宫较大、有盆腔手术史者也同样适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桥本甲状腺炎合并亚急性甲状腺炎一例报道
    刘 晔, 王育璠, 彭永德
    2011 (5):  69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1.05.036

    摘要 ( 1609 )   PDF(3704KB) ( 1568 )  

    桥本甲状腺炎与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甲状腺炎类型,但发病机制不同,前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后者发病则与病毒感染相关,两者临床上较少合并出现。该文报道并回顾一例桥本甲状腺炎合并亚急性甲状腺炎病例的诊治过程,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病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病因及治疗特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