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封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生殖医学科简介
    2012 (8):  963. 
    摘要 ( 1275 )   PDF(719KB) ( 21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辅助生殖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赵晓明
    2012 (8):  96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01

    摘要 ( 1625 )   PDF(236KB) ( 1701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是不孕症治疗的重大突破,随着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等衍生技术的日趋完善和不断突破,IVF-ET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迅猛的技术之一;但目前IVF-ET的周期妊娠率仍徘徊于40%左右。如何提高IVF的成功率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同时,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多胎妊娠等并发症的发生也是临床医师需要时刻注意的问题。IVF应遵循简单、经济、有效的原则,在提高妊娠率的同时,应特别关注对其风险进行评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报道(不孕不育症及辅助生殖技术)
    染色体核型分析对男性不育诊疗与捐精筛查的意义
    汪小波, 胡洪亮, 刘 勇, 等
    2012 (8):  96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02

    摘要 ( 2192 )   PDF(367KB) ( 1409 )  

    目的 对不育患者和捐精志愿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967例不育患者(不育组)和3 184例精液初筛合格的捐精志愿者(捐精组)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比较两组异常核型发生率和异常核型构成情况。结果 不育组异常核型发生率显著高于捐精组(14.06%和3.39%,P<0.01)。不育组主要异常核型为非多态性变异,其发生率显著高于捐精组(9.62%和0.25%,P<0.05);捐精组主要异常核型为多态性变异,其发生率与不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4%和4.44%,P>0.05)。不育组另发现2例世界首次报道核型,分别为46,XY,t(3;12)(p23;q24)和46,XY,inv(20)(p13;q13.1)。结论 染色体非多态性变异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不育患者和捐精志愿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利于优生优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相冷冻法和液相冷冻法对人类精子运动能力、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刘 锋, 孟 颖, 王 峰, 等
    2012 (8):  97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03

    摘要 ( 1468 )   PDF(720KB) ( 1419 )  

    目的 研究液氮蒸汽熏蒸法(简称气相冷冻法)和直接投入液氮冷冻法(简称液相冷冻法)对人类精子冷冻复苏后运动能力、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25例捐精者的精液标本,按照1∶1的比例添加改良甘油-卵黄-枸橼酸钠(GYC)作为冷冻保护剂。每份精液标本等分为2份,分别进行气相法冷冻和液相法冷冻。复苏后,利用IVOS精子分析仪测定精子总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运动参数,巴氏染色观察精子形态并计算形态正常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精子超微结构。结果 气相法冷冻从28 ℃降温到-185 ℃用时468 s,再经过1 h后降温到-196 ℃;液相法冷冻从30 ℃降温到-196 ℃用时90 s。两种方法冷冻复苏后精子总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运动参数、形态正常率与冷冻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气相法冷冻复苏后精子的复苏率、总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均高于液相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冷冻方法复苏后精子形态正常率、运动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使用GYC作为冷冻保护剂,两种方法冷冻复苏后,精子头部质膜和顶体膜超微结构未出现明显的损伤。结论 改良GYC保护剂对精子超微结构具有保护作用;气相冷冻法冷冻人类精子的复苏结果优于液相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温度和Hoechst 33258浓度对人活精子标记效果的影响
    卢 慧, 施文博, 肖玉芳, 等
    2012 (8):  97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04

    摘要 ( 1595 )   PDF(580KB) ( 1394 )  

    目的 研究孵育温度和荧光染料Hoechst 33258(H258)的浓度对活体标记人类精子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14份精液标本,经洗涤处理后,在不同温度(0 ℃、室温和37 ℃)下分别用0(对照)、0.01、0.1 mg/mL的H258孵育1 h。 记录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及H258着色率。以未予处理的精液标本作为空白对照组。结果 在观察条件范围内,孵育温度与H258浓度对精子运动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随着H258质量浓度的升高和孵育温度的降低,精子前向运动百分率下降(P<0.01)。精子着色率随孵育温度和H258质量浓度的升高而提高;当H258质量浓度为0.1 mg/mL时,不同孵育温度下的精子着色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258可用作精子活体荧光标记,37 ℃+0.1 mg/mL H258是本研究中最优的染色条件。但仍需要根据不同使用目的选择孵育条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附睾精子DNA损伤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王鸿祥, 陈 斌, 胡 凯, 等
    2012 (8):  98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05

    摘要 ( 1596 )   PDF(405KB) ( 1330 )  

    目的 检测梗阻性无精子症(OA)患者附睾精子DNA损伤情况,并与后续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结局进行对照分析。方法 选取OA患者121例(OA组),均拟行ICSI治疗;另选取配偶于1年内自然受孕,且精液参数正常范围的38份精液标本作对照组。OA组患者进行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后镜检分析,对照组进行常规精液分析,同时进行穿刺液/精液吖啶橙试验。以精子DNA损伤指数(DFI)<30%为正常,两组进一步分为高DFI亚组(DFI>30%)和低DFI亚组(DFI<30%)。对OA组患者后续ICSI治疗的受精率、临床妊娠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OA组整体精子密度、前向运动精子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整体(均P<0.01);OA组两个DFI亚组间精子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DFI亚组前向运动精子比例显著低于低DFI亚组(P<0.01);OA组与对照组整体相比,吖啶橙(AO)试验阴性率较低(P<0.01);OA组患者的ICSI治疗结局,高DFI亚组与低DFI亚组受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DFI亚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低DFI亚组(P<0.01)。结论 ICSI前对精子DNA 进行评估十分必要。OA患者通过对诊断性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获取的附睾精子进行DNA损伤分析,是预测ICSI结局的有效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类稀少精子细管法超快速冷冻的实验研究
    刘 勇, 刘 锋, 李 铮, 等
    2012 (8):  98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06

    摘要 ( 1571 )   PDF(318KB) ( 1208 )  

    目的 研究人类稀少精子超快速冻存方法,寻求稀少精子冷冻保存的最优方式。方法 选取20份在上海市人类精子库捐精的20名健康志愿者的精液。将精液稀释后密度调至(3~5)×106/mL(每个高倍视野3~5条精子),按照不同冷冻方式分为四组进行冷冻:A组应用0.5 mL麦管和精子冷冻剂,以程序降温方式冷冻;B组应用毛细玻璃管和精子冷冻剂,以程序降温方式冷冻;C组应用毛细玻璃管和改良甘油-卵黄-枸橼酸钠(GYC)型冷冻保护剂,以程序降温方式冷冻;D组应用毛细玻璃管和改良GYC型冷冻保护剂,以超快速降温方式冷冻。比较四种方法复苏后精子活率和正常形态率。结果 冷冻前精子活率为(68.6±21.3)%;A、B、C、D组复苏后活率分别为(32.2±17.2)%、(41.5±18.4)%、(44.9±18.0)%和(50.2±19.7)%,B、C、D各组复苏后活率高于A组(P<0.05),D组高于其他三组(P<0.05)。冷冻后A、B、C、D组精子正常形态率分别为(14.2±4.1)%、(15.0±4.7)%、(14.5±5.2)%和(15.9±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超快速降温冷冻模式冷冻稀少精子,具有较高的冷冻复苏率。改良GYC冷冻保护剂具有与精子冷冻剂相似的冷冻保护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反复种植失败后宫腔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陈平平, 高敏芝, 赵晓明, 等
    2012 (8):  99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07

    摘要 ( 1877 )   PDF(371KB) ( 1241 )  

    目的 宫腔镜下观察反复种植失败(RIF)后妇女宫腔异常检出率和异常类型,评价RIF妇女再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前行宫腔镜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7例既往IVF-ET失败≥2次者(RIF组)与176例行输卵管插管通液拟供精人工授精者(对照组)的宫腔镜检查结果,比较两组宫腔异常检出率和异常类型。结果 宫腔镜检查发现,RIF组宫腔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1.78%和28.98%,P<0.01)。RIF组宫腔异常类型较对照组更多,主要为内膜异常,包括息肉或息肉样增生(26.39%)和内膜炎(4.06%);其次为宫腔形态异常,包括宫腔狭小(9.64%)和宫腔粘连(5.08%)。各年龄段RIF组患者的宫腔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25~29岁和30~34岁年龄段的对照组与RI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RIF病例类型(P=0.001,OR=2.320,95%CI:1.440~3.736)和年龄(P=0.039,OR=1.403,95%CI:1.016~1.935)是宫腔异常的危险因素,而不孕年限(P=0.747,OR=1.038,95%CI:0.827~1.303)不是宫腔异常的危险因素。RIF妇女中,原发不孕组与继发不孕组的宫腔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原发不孕组的内膜息肉或息肉样增生检出率高于继发不孕组(31.45%和17.80%,P<0.05),宫腔粘连检出率低于继发不孕组(2.42%和9.59%,P<0.05)。结论 RIF妇女宫腔异常率显著高于正常妇女,宫腔异常的主要类型为内膜息肉和息肉样增生。向RIF妇女推荐宫腔镜检查和治疗以改善宫腔环境、提高内膜容受性是合理且必要的。建议RIF妇女再次接受ET前常规行宫腔镜检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孕症患者伦理教育需求的初步调查与分析
    郭 靖, 王 玲, 陈 佩, 等
    2012 (8):  99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08

    摘要 ( 1278 )   PDF(228KB) ( 1157 )  

    目的 明确不孕症患者的就诊需求和伦理教育的内容与实施方法。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选取150例不孕症患者进行伦理教育需求的问卷调查。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自拟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不孕症患者的就诊需求和困难、伦理教育的现状、患者对治疗的知情同意情况、伦理教育的内容和效果以及伦理教育途径5个方面。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 不孕症患者就医愿望迫切,而医疗机构对患者健康与伦理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患者对治疗过程及法律后果还未完全知情同意,对伦理教育内容不明确,伦理教育方式可接受程度也有待提高。结论 在不孕症患者中开展伦理教育是必要且可行的,其中加强有效知情后的同意原则是目前伦理教育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医疗机构应对伦理教育内容和流程进行规范化设计,实施多途径的伦理教育,以利于不孕症患者获取多种信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失败后改行供精人工授精的时机和妊娠结局分析
    夏 兰, 赵晓明, 孙 赟, 等
    2012 (8):  100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09

    摘要 ( 1634 )   PDF(395KB) ( 1053 )  

    目的 探讨重度少弱精子症或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失败后改行供精人工授精(AID)治疗的时机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男方重度少弱精子症或梗阻性无精子症实施ICSI治疗失败而改行AID治疗(93个治疗周期)的46例妇女的周期妊娠率,并与同期直接行AID的患者(AID对照组,n=74)的周期妊娠率比较。同时,选择同期接受ICSI助孕的1 007例患者(1 128个治疗周期),根据不同ICSI精子来源分为射出精子组和附睾睾丸精子组,再根据参数分为轻度少弱畸精子症组(A组,n=157)、重度少弱畸精子症组(B组,n=305)、附睾或睾丸穿刺偶见活精组(C组,n=110)及其余穿刺组(D组,n=435),比较四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比较B组患者ICSI第1~4周期助孕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结果 46例患者经过多周期的ICSI治疗失败,再改行1~4周期的AID,可以实现52.2%的累积妊娠率和25.8%的周期妊娠率,与AID对照组27.6%的周期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精子来源及参数的分组中,C组的受精率(75.3%)和妊娠率(28.7%)显著低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的优质胚胎率(40.7%)低于其他三组,妊娠率(35.1%)也低于A和D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进入第3和第4及以上周期的妊娠率分别为15.4%和0,显著低于第1和第2周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3周期以上ICSI失败,或者重度少弱精子症及梗阻性无精子症穿刺后镜下偶见精子寻找精子困难者第2周期助孕时,可以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AID助孕,实现较高的妊娠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外受精周期中血清和卵泡液活性氧及总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牛志宏, 吴丹丹, 林 楠, 等
    2012 (8):  100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10

    摘要 ( 1424 )   PDF(348KB) ( 1342 )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IVF)周期中血清和卵泡液活性氧(ROS)及总抗氧化能力(TAC)的变化特征。方法 选择进行IVF助孕的患者共245个周期,分别收集卵泡刺激前基础状态血清和取卵日血清及排卵期卵泡液,检测ROS和TAC,并分析其与相关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基础状态血清ROS值平均为(59.8±54.6)cps,取卵日血清ROS值平均为(77.5±62.3)cp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A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泡液ROS与取卵日血清ROS、卵泡液TAC与基础状态血清TAC及取卵日TAC均呈正相关(P<0.05)。卵泡液ROS和TAC水平与患者年龄、 雌二醇(E2)峰值、获卵数、峰值E2/获卵数及受精率等均无相关性,仅ROS与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呈正相关(r=0.29,P=0.04)。BMI<19 kg/m2组与BMI 为23~25 kg/m2组及BMI>25 kg/m2组的患者相比,卵泡液ROS显著降低(P<0.05)。结论 排卵期血清ROS较早卵泡期升高,卵泡液ROS与BMI呈正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DE5抑制剂对精子活力及受精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卢克敏, 卢 慧, 李 铮
    2012 (8):  101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11

    摘要 ( 2133 )   PDF(331KB) ( 1833 )  

    磷酸二酯酶-5 (PDE5)抑制剂常用于治疗阴茎勃起功能障碍。近年来,研究发现PDE5抑制剂对精子的活力和受精功能有影响,尤其在适当药物浓度时能显著提高精子运动能力。该文就PDE5抑制剂对精子活力和受精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张平贵, 冯 云
    2012 (8):  101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12

    摘要 ( 2209 )   PDF(474KB) ( 1672 )  

    低种植率始终是生殖医学领域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也是限制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胚胎的成功着床取决于胚泡的侵入能力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然而,大量的临床试验发现即使胚胎质量良好,胚胎的种植率仍然较低。子宫内膜容受性受损可能是导致低种植率的主要因素。良好的内膜容受态的建立能促进胚胎与内膜的相互作用,利于胚胎着床。明确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是改善内膜容受性的前提条件。近年来,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成为生殖领域的热点,该文主要对内膜容受性的经典标志物如胞饮突、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同源框A 10(HOXA10)基因等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非Piezo依赖的高卵子存活率小鼠显微授精技术
    苗聪秀, 燕志光, 杨红梅, 等
    2012 (8):  102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13

    摘要 ( 1807 )   PDF(520KB) ( 1279 )  

    目的 对已建立的非Piezo依赖的小鼠显微授精技术作进一步改良,以获得更高的卵子存活率。方法 将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技术中对卵子深吸持后直接深穿刺(一步法非Piezo-ICSI组)的步骤分成两步进行(两步法非Piezo-ICSI组):先浅吸持后浅穿刺,再进一步深吸持后深穿刺;另以孤雌激活发育的卵子作为卵子质量对照组。比较两步法非Piezo-ICSI组与一步法非Piezo-ICSI组卵子的存活率、原核出现率和卵裂率。结果 两步法非Piezo-ICSI组的卵子存活率(92.2%)显著高于一步法非Piezo-ICSI组(83.7%)(P<0.01);而原核出现率和卵裂率与一步法非Piezo-ICS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鼠卵子胞膜在被新型持卵管深吸持时的变形造成了部分卵子胞膜变脆,两步法吸持穿刺在深吸持前进行了穿刺,避免了脆性敏感时的穿刺,有利于卵子存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基础研究)
    γ分泌酶抑制剂阻断Notch信号通路对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的影响
    周 敏, 范志文, 韩瑞超
    2012 (8):  102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14

    摘要 ( 1459 )   PDF(427KB) ( 1541 )  

    目的 观察γ分泌酶抑制剂MW167阻断Notch信号对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的影响。方法 正常氧条件下培养肺腺癌细胞A549,通过Western blotting及RT-PCR方法检测Notch受体各亚型的表达。在正常氧条件下,不同浓度(5、10、20 μmol/L)MW167处理肺腺癌细胞A549(加药组),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Notch1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RT-PCR方法检测Notch信号通路下游基因HES1mRNA表达的变化,应用MTT法检测MW167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每个浓度设二甲基亚砜对照组。结果 Notch1~4各亚型在A549细胞均有表达。5、10、20 μmol/L MW167处理肺腺癌A549细胞48 h后,各加药组与对照组相比,Notch1蛋白表达升高(P<0.05),而HES1 mRNA表达下降(P<0.05),随MW167浓度升高,对HES1 mRNA表达的抑制率逐渐升高(r=0.927,P<0.01)。MTT法检测结果显示各加药组吸光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MW167浓度升高,细胞增殖率相应升高(r=0.904,P<0.01)。结论 在正常氧条件下,MW167可阻断Notch信号通路,对A549细胞起促增殖作用;Notch1信号通路可能在A549细胞中起一定抑癌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管空肠覆膜支架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实验研究
    付唆林, 朱惠明, 郑 丽, 等
    2012 (8):  102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15

    摘要 ( 1338 )   PDF(454KB) ( 1336 )  

    目的 观察内镜下(联合开腹手术)食管空肠覆膜支架转流术对肥胖症并2型糖尿病(T2DM)模型犬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肥胖症并T2DM模型犬(实验组,n=5)实施内镜下(联合开腹手术)食管空肠覆膜支架转流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4、8、12周时测定空腹血糖和胰岛素,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采用稳态模型评估β细胞功能(HOMA-β)和胰岛素抵抗(HOMA-IR)。以仅行胃镜检查和剖腹探查术的正常Beagle犬作为对照组(n=5)。结果实验组术后4周时的空腹血糖、IVGTT-2 h血糖、空腹胰岛素和IVGTT-2 h胰岛素即已显著低于术前水平(P<0.01),术后12周时,实验组空腹血糖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实验组HOMA-IR逐渐下降(P<0.01),HOMA-β则缓慢上升(P<0.01,P<0.05),至术后12周时,实验组HOMA-IR和HOMA-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肥胖症并T2DM模型犬实施内镜下(联合开腹手术)食管空肠覆膜支架转流术,可模拟并改良经典的Roux-en-Y胃转流术,治疗T2DM安全有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胰腺癌中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临床意义
    林志川, 陈谭根, 李建国
    2012 (8):  103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16

    摘要 ( 1476 )   PDF(387KB) ( 1255 )  

    目的 检测胰腺癌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MSP)检测56例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14例正常胰腺组织、3株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CFPAC-1、SW1990)、1 株正常肝细胞株(HL-7702)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检测用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处理前后胰腺癌细胞株RUNX3 mRNA的表达。分析RUNX3异常甲基化与胰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56例胰腺癌组织中,51.79%(29/56)存在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异常甲基化,癌旁胰腺组织有10.7%(6/56)存在异常甲基化,而正常胰腺组织中未检测到RUNX3基因异常甲基化。RUNX3基因异常甲基化与患者病理分化程度(r=0.314,P=0.018)、淋巴结转移(r=0.370, P=0.005)显著相关。在5-Aza-cdR处理前,胰腺癌细胞株PANC1、CFPAC-1、SW1990的RUNX3 mRNA无表达或低表达,经5-Aza-cdR处理后各胰腺癌细胞株RUNX3 mRNA恢复表达。结论 胰腺癌组织及胰腺癌细胞株均存在RUNX3基因CpG岛异常甲基化;RUNX3启动子的高甲基化与其基因表达降低有关,与胰腺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褪黑素对丙烯酰胺致大鼠睾丸细胞DNA损伤的拮抗作用
    武红娟, 陈 于, 赵 奇, 等
    2012 (8):  103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17

    摘要 ( 1514 )   PDF(780KB) ( 1351 )  

    目的 研究丙烯酰胺(AA)致大鼠睾丸细胞DNA损伤及褪黑素(MT)对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 40只8周龄SD雄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MT组、AA组和MT+AA组,每组10只。MT(10 mg·kg-1·d-1)腹腔注射,AA(25 mg·kg-1·d-1)经口灌胃染毒,共30 d。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睾丸细胞DNA损伤(CASP软件测定慧星尾长、慧尾DNA百分含量、尾矩及Olive尾矩),TUNEL标记凋亡细胞,ELISA试剂盒检测睾丸组织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A组大鼠睾丸细胞彗星尾长、彗尾DNA百分含量、尾矩、Olive尾矩均显著增加,凋亡细胞增多,睾丸组织8OHdG和MDA含量增加,SOD活力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A组比较,MT+AA组大鼠睾丸细胞DNA损伤程度减轻,凋亡细胞数减少,睾丸组织8OHdG和MDA含量降低,SOD活力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A能够引起大鼠睾丸细胞DNA损伤并诱发凋亡,且对睾丸产生氧化损伤;MT则能拮抗AA引起的损伤。氧化损伤可能是AA引起大鼠睾丸细胞DNA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模拟帕金森病的表达人α-synucleinA53T转基因小鼠的早期嗅觉功能观察
    章素芳, 李丽喜, 倪 俊, 等
    2012 (8):  104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18

    摘要 ( 1952 )   PDF(786KB) ( 1394 )  

    目的 通过对表达人α-synucleinA53T的转基因小鼠嗅觉功能的检测和比较,确立一个可供研究帕金森病早期嗅觉障碍发病机制的模型。方法 选取不同月龄的表达人α-synucleinA53T的转基因(TG)小鼠与同窝野生型(WT)对照小鼠;转棒试验评估10月龄TG小鼠随意运动功能是否发生变化;DAB法观察10月龄小鼠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一步验证小鼠是否发生运动功能改变。通过气味鉴别及适应试验,观察小鼠对已熟悉的同种气味的短期记忆能力及适应能力,判断小鼠对陌生气味的辨别能力;通过长间隔记忆试验,检测小鼠对已经暴露过的气味在一定间隔时间后再次暴露的记忆能力;通过隐藏颗粒试验,检测小鼠对食物气味的感知能力,反映嗅觉阈值的水平。结果 转棒试验和多巴胺能神经元观察结果均显示10月龄TG小鼠的随意运动功能尚未发生改变。6月龄TG小鼠出现对气味辨别能力的下降,对新旧两种气味的识别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10月龄TG小鼠表现出更明显的气味识别缺陷(P=0.295)。6月龄TG小鼠寻找到食物的时限长于WT小鼠(P=0.015)。各年龄段小鼠短期记忆及适应能力均正常;但9月龄TG小鼠表现出长期(两次试验间隔时间60、80、100 min)记忆能力减退。结论 表达人α-synucleinA53T的转基因小鼠在运动功能改变之前出现嗅觉障碍,表现在气味辨别、记忆、感知能力等方面,能够很好地模拟帕金森病早期嗅觉障碍的表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蛋白配伍α-酮酸饮食对慢性肾衰竭大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龙 泉, 朱 淳, 单剑萍, 等
    2012 (8):  105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19

    摘要 ( 1261 )   PDF(458KB) ( 1376 )  

    目的 研究低蛋白配伍α-酮酸饮食对慢性肾衰竭大鼠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剥离肾包膜假手术,n=10)和模型组(行两步法肾大部切除术,n=30)。模型组1周后根据不同喂养方式分为以下亚组:正常蛋白组(NPD组,n=10,以含18%酪蛋白的饲料喂养)、低蛋白组(LPD组,n=10,以含6%酪蛋白的饲料喂养)、低蛋白+α-酮酸组(LK组,n=10,以含5%酪蛋白+1% α-酮酸的饲料喂养)。对照组以含18%酪蛋白的饲料喂养。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及血、尿生化指标的改变,生化指标包括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总蛋白(TP)和24 h尿蛋白排泄量。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和肾皮质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肾皮质匀浆中肾素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活性;ELISA法测定血浆中AngⅡ的活性。结果 饲养12周后,各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Alb和T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饲养4、8、12周时,各模型组大鼠的24 h尿蛋白排泄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其中LPD组和LK组均显著低于NPD组(均P<0.05),LK组较LPD组进一步降低(P<0.05)。LK组大鼠肾皮质匀浆中肾素活性和AngⅡ活性均较NPD组显著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肾皮质匀浆中MDA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SOD和GSH-Px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其中LPD组和LK组MDA水平较NPD组显著降低(均P<0.05),SOD和GSH-Px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肾皮质匀浆中MDA水平与AngⅡ的活性呈正相关(r=0.892,P<0.001),而SOD和GSH-Px水平均与AngⅡ的活性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978和-0.965,均P<0.001)。结论 低蛋白配伍α-酮酸饮食在维持营养状态稳定的前提下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可改善慢性肾衰竭大鼠体内增强的氧化应激及减少蛋白尿排泄;该作用可能与营养治疗本身有关,也可能与抑制肾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UMO特异性蛋白酶1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黄 弦, 吴 际, 程金科
    2012 (8):  105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20

    摘要 ( 1610 )   PDF(557KB) ( 1421 )  

    目的 探讨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在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主动脉整体和主动脉根部油红O染色以及主动脉根部巨噬细胞标志物MOMA-2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SENP1+/+ X Apoe-/-(n=5)与SENP1+/- X Apoe-/-(n=4)两组小鼠在饲喂高胆固醇高脂食物后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改变。采用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泡沫化,油红O染色检测RAW264.7 si-ns及RAW264.7 si-SENP1的泡沫细胞形成能力。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RAW264.7 si-ns和RAW264.7 si-SENP1中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饲喂高胆固醇高脂食物后,油红O染色显示,SENP1+/- X Apoe-/-小鼠的斑块相对面积(斑块面积/血管总面积)和主动脉弓斑块面积均大于SENP1+/+ X Apoe-/-小鼠,分别为(6.716±1.442)%和(5.952±2.332)%以及(364 249±45 838)和(273 486±158 814)μm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主动脉根部巨噬细胞面积/斑块面积分别为(41.00±0.05)%和(40.47±0.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4)。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以及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RAW264-7 si-SENP1的FABP4表达水平及泡沫细胞形成能力均较RAW264-7 si-ns高。结论 SENP1通过下调FABP4的表达,抑制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形成,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临床研究)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发病情况及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蔡 宏, 严玉澄, 陆任华, 等
    2012 (8):  106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21

    摘要 ( 1755 )   PDF(415KB) ( 1684 )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腹主动脉钙化(ACC)的发病情况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以接受MHD的164例慢性肾脏病5D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钙、血磷、总铁结合力、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和血清铁蛋白(SF)等指标,计算血液透析充分性指标Kt/V;利用腹部侧位X线片评估腹主动脉钙化(AAC)积分。分析AAC的发生率、分布特点和严重程度;分析AAC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比较钙化与非钙化患者的心血管疾病(CVD)发生情况,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评价AAC诊断MHD患者CVD发生的准确性。结果 164例MHD患者中,腹主动脉钙化的发生率为68.9%;从腰椎L1向L4钙化发生率逐渐增高(P<0.05),且钙化程度逐步加重(P<0.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AC与患者年龄(r=0.290,P<0.001)、透析龄(r=0.225,P=0.004)、iPTH(r=0.342,P=0.043)、骨化三醇剂量(r=0.214,P=0.006)呈正相关。与非钙化组比较,钙化组患者CVD的发生率显著增高(52.2%和29.4%,P=0.007);发生CVD 患者的AAC显著高于未发生CVD 的患者(P<0.001)。AAC 诊断CVD 发生的AUCROC为0.658(95%CI 0.573~0.742, P<0.001)。结论 MHD患者腹ACC的发生率较高,由远端向近端发展并由近端向远端逐渐加重,且与CVD的发生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8F-FDG PET/CT显像在131I全身扫描及血清Tg均阴性的已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程维维, 王 辉, 冯 方, 等
    2012 (8):  106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22

    摘要 ( 1333 )   PDF(558KB) ( 1310 )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血清Tg和131I全身扫描均为阴性的行甲状腺癌切除和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治疗后的患者中检测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 41例接受了甲状腺全切和大剂量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治疗的DTC患者,在随访中进行了血清Tg测定、131I-WBS、颈部B超、胸部CT及18F-FDG PET/CT全身显像。结果 41例患者血清Tg和131I-WBS均为阴性,颈部B超或胸部CT均显示存在异常病灶;其中23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阳性,18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阴性。18F-FDG PET/CT显像阳性患者中,有3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甲状腺癌转移;18F-FDG PET/CT显像阳性病灶与阴性病灶的长短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接受甲状腺全切和大剂量131I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治疗后的DTC患者术后随访血清Tg及131I-WBS均为阴性时,18F-FDG PET/CT显像可显示可疑的阳性病灶,有助于发现复发和转移病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术中的应用
    程志军, 尤新民, 季 惠, 等
    2012 (8):  107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23

    摘要 ( 1416 )   PDF(229KB) ( 1305 )  

    目的 评价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行无痛胃镜术的147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n=51)、舒芬太尼组(S组,n=46)和对照组(C组,n=50)。D组患者静脉注射地佐辛20 μg/kg,S组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 μg/kg,C组患者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min后三组患者均注射丙泊酚1 mg/kg。分别于注药前(T1),睫毛反射消失时(T2)和定向力恢复时(T3)记录各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出现的不良事件、苏醒时间和丙泊酚用量。结果 与T1时比较,T2时各组MAP均明显下降,D组下降缓和,与C组和S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HR均明显下降,D组下降更明显,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RR和SpO2明显下降,且SpO2较S组和D组明显下降(P<0.05)。S组和D组苏醒时间较C组明显缩短,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均P<0.05),且D组与S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应用于老年人无痛胃镜术,可明显减少丙泊酚用量,稳定循环呼吸功能,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58例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微创手术治疗
    陆兆丰, 邱永明, 程小兵, 等
    2012 (8):  107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24

    摘要 ( 1324 )   PDF(704KB) ( 1326 )  

    目的 探讨微创血肿引流术对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58例创伤性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12分,均在CT定位下以YL-1微创引流针穿刺血肿腔,并以尿激酶50 000~60 000 IU冲洗引流。术后1 h、3 d及7 d行CT动态扫描,计算血肿量;术后3个月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 CT显示术后1 h血肿量平均为(20±5)mL,术后3 d为(15±2) mL,均较术前的(45±15)mL显著减少(均P<0.05)。术后3~5 d血肿均完全清除。术后5 d平均GCS为(12±1)分,较术前的(8±4)分显著提高(P<0.05)。术后3个月GOS 5分(恢复良好)者45例(占78%),4分(中度残疾)者9例(占16%)。结论 微创血肿引流术对GCS≥8分的创伤性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疗效确切,创伤小且操作简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卫生事业管理)
    护士创新行为量表的研制及信度和效度检验
    包 玲, 王 琳, 章雅青
    2012 (8):  107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25

    摘要 ( 2083 )   PDF(373KB) ( 1803 )  

    目的 研制适用于护士的创新行为量表。方法 根据文献回顾对护士创新行为进行定义,通过对12名临床护士的半结构式访谈形成3个测量维度和15个题项,并采用专家咨询法对题项进行初步筛选。在上海市2所综合性医院的234名护士中进行测试,根据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筛选题项,并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结果 共发放问卷234份,回收有效问卷206份,有效回收率88.03%。经专家咨询、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3个因子(产生想法、取得支持和实现想法),共10个题项,与理论框架相一致。3个因子可累计解释总方差的72.012%,各维度与总分的相关系数高于维度间的相关系数,总量表的内容效度为0.91,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为0.879。结论 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为测量护士创新行为提供了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医师撰写SCI论文的内在驱动力研究
    王 青, 刘嘉祯, 费 辛, 等
    2012 (8):  108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26

    摘要 ( 1451 )   PDF(326KB) ( 1343 )  

    目的 调查临床医师在《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收录杂志上发表论文(简称SCI论文)的影响因素,探讨影响医师发表SCI论文的内在原因。方法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40个学科的857名临床医师中随机抽取335名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09份,有效率92.24 %。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在2007—2011年SCI论文的撰写情况、对SCI政策的知晓和反应情况、撰写SCI论文的内在驱动力,以及对自身和身边医师“被科研”问题的看法。结果 被调查者愿意撰写SCI论文的主要原因为职称评定(69.11%)、科室考核(47.15%)和申请人才计划(47.15%);不愿意撰写的主要原因为临床工作量太大(82.80%)和顾虑录取门槛较高(59.14%)。65%以上的被调查者知晓相关政策,主要知晓途径是科主任的宣讲。被调查者对SCI论文与个人职称挂钩政策的反对率高于支持率,但对将其纳入科室考核、获得经济奖励、申请学位和导师以及人才计划评定政策的支持率高于反对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6.67%的被调查者曾有过“被科研”现象,80.26%的被调查者知道身边的同事存在“被科研”现象。结论 临床医师撰写SCI论文的内在驱动力主要来自政策导向,但反对将其与个人职称挂钩;“被科研”现象普遍存在,应当从本质上提高医师的科研兴趣,进而提高SCI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以肿瘤分子标志物为基础的转化医学研究进展
    李建芳, 朱正纲, 刘炳亚
    2012 (8):  108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27

    摘要 ( 1696 )   PDF(332KB) ( 1706 )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诞生了转化医学的概念。转化医学是将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中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在实验室与病房(bench to bedside)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目前,肿瘤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迅速,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正在成为肿瘤诊断、治疗、预后及疗效监测的有效工具,是转化医学模式的重要体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在肾脏移植中的应用进展
    詹嘉铭, 王祥慧
    2012 (8):  109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28

    摘要 ( 2078 )   PDF(389KB) ( 1273 )  

    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在临床肾脏移植领域的应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免疫炎症调节和免疫替代治疗。前者主要用于脱敏疗法和治疗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和激素抵抗性排斥反应;后者主要用于防治移植后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和感染性并发症。IVIG不仅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防治感染功效,而且可有效地调节免疫反应,将在改善临床肾脏移植预后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euregulin1/erbB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曾路路, 汪 静, 张 昕, 等
    2012 (8):  109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29

    摘要 ( 1498 )   PDF(309KB) ( 1186 )  

    神经病理性疼痛属于慢性疼痛中的一种,近年来,因其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和临床治疗的低治愈率日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神经损伤后,大量细胞因子被释放,开启体内多条信号通路,参与疼痛的形成。文章旨在探讨Neuregulin1/erbB信号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质疏松症靶向治疗的研究和应用
    王 莹, 杨云梅
    2012 (8):  110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30

    摘要 ( 1684 )   PDF(380KB) ( 1324 )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疾病,是由于骨质和骨微结构的系统性破坏所导致。该病好发于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随着对骨细胞分子生物学认识的不断深入,研究者揭示了骨形成过程中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的关键信号系统,并以此为靶点研发出了新的治疗方法。最新治疗策略的目标是抑制额外的骨吸收以及增加新生骨的形成。最有前景的新开发药物包括Denosumab(破骨细胞形成关键信号因子的单克隆抗体)、Odanacatib(破骨细胞蛋白酶——组织蛋白酶K的特异性抑制剂)以及两种内源性骨形成抑制剂(硬化蛋白和Dickkopf-1的抗体)。该文将讨论这些治疗策略的基本原理,并探讨它们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与方法
    大鼠关节软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特性的鉴定
    童文学, 向晟楠, 张 宁, 等
    2012 (8):  110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12.08.031

    摘要 ( 1517 )   PDF(740KB) ( 1300 )  

    目的 分离培养大鼠关节软骨干细胞(ACSCs)并鉴定其特性。方法 运用纤连蛋白黏附法从大鼠关节软骨细胞中分选出ACSCs,流式细胞技术分别鉴定干细胞阳性表面抗原(阳性标志物CD90与CD44)和阴性表面抗原(阴性标志物CD45、CD31与CD34)在ACSCs中的表达水平,单克隆形成实验鉴定ACSCs的单克隆形成能力,成骨、成脂及成软骨诱导鉴定ACSCs的多向分化潜能。结果 纤连蛋白可以特异性地分选出ACSCs。ACSCs高表达CD90与CD44,几乎不表达CD45、CD31与CD34。经过7 d培养,单个ACSC可以形成大于32个细胞的单克隆细胞团。ACSCs具备很强的成骨、成脂和成软骨分化能力。结论 大鼠关节软骨内存在ACSCs,ACSCs具有比较典型的干细胞特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