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心脑血管慢病协防共管专题
    基于人群大队列探索心脑血管疾病相关血浆代谢组学特征
    张梦吉, 黄琳, 李峥, 马卓然, 魏霖, 袁安彩, 胡刘华, 张薇, 钱昆, 卜军
    2022 (3):  259-26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3.001

    摘要 ( 1043 )   HTML ( 22 )   PDF(2401KB) ( 697 )  

    目的·采用纳米增强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技术采集大队列人群的血浆代谢指纹图谱,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代谢组学差异解释。方法·所有样本来源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然人群队列。于2019年2—8月期间纳入符合标准的14 419例队列成员,分别为冠心病单患组1 608例,脑卒中单患组461例,心脑血管疾病共患组(冠心病+脑卒中)145例和对照组12 205例,并进行前瞻性血浆样本采集。采用课题组开发的纳米材料增强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技术对血浆样品进行代谢指纹图谱采集,基于统计分析确认心脑血管疾病单患人群(冠心病单患组、脑卒中单患组)或心脑血管共患人群的典型代谢特征。结果·研究共提取到345个代谢信号峰作为血浆代谢指纹图谱。再经过质谱数据分析,鉴定出具有差异性变化的6种代谢生物标志物(以下简称标志物)与心脑血管疾病高度相关。进一步地,6个代谢标志物可以归为“酮体代谢因子”“脂肪酸代谢因子”2个集群。“酮体代谢因子”集群中,冠心病单患组血浆中氨基磺酸、乙酰乙酸、甲基丙二酸的强度显著增加,而在脑卒中单患组、心脑血管共患组中显著下降。“脂肪酸代谢因子”集群中,心脑血管共患组血浆中葡萄糖、半乳糖醛酸、α-亚麻酸的强度显著降低,而在脑卒中单患组中显著增加。根据以上6种代谢标志物,在“酮体代谢因子”集群中,鉴定出3种相关代谢通路;在“脂肪酸代谢因子”集群中,鉴定出2种相关代谢通路。结论·研究采用的新型固相质谱技术实现了大队列人群的高效血浆代谢指纹图谱采集,确定了6个与心脑血管疾病差异调控相关的血浆代谢标志物,进一步从代谢角度揭示心脑血管疾病的分子病理机制,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提供代谢层面线索。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传统危险因素人群中TyG指数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张彤, 田雪, 左颖婷, 郑曼琪, 张怡君, 吴寿岭, 陈朔华, 马高亭, 佟旭, 王安心, 莫大鹏
    2022 (3):  267-27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3.002

    摘要 ( 1665 )   PDF(1658KB) ( 474 )  

    目的·探索在无传统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中,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方法·研究包括来自中国唐山市开滦社区队列研究的32 532名于2006—2007年基线调查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且没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的观察者[男性64.01%;平均年龄(48.26±12.89)岁]。TyG指数计算为:ln[三酰甘油(mg/dL)×葡萄糖(mg/dL)/2]。根据TyG指数水平将入选人群进行四分位分组,即Q1、Q2、Q3以及Q4组。研究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研究的主要结局是随访期间新发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检验,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估TyG指数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性。采用5节点(第5、25、50、75以及95个百分位)限制性立方样条图进一步研究TyG指数水平和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双侧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中位随访12.97(12.67,3.17)年间,研究观察到1 324例新发心脑血管疾病,其中1 084例脑卒中和255例心肌梗死。校正了其他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TyG指数Q1组相比,Q2组、Q3组以及Q4组的人群新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为1.16(95%CI 0.97~1.38)、1.29(95%CI 1.08~1.53)和1.60(95%CI 1.35~1.90);出现脑卒中的风险比为1.12(95%CI 0.93~1.36)、1.21(95%CI 1.00~1.46)和1.44(95%CI 1.20~1.73);出现心肌梗死的风险比为1.32(95%CI 0.84~2.06)、1.64(95%CI 1.07~2.51)和2.41(95%CI 1.60~3.65)。敏感分析性得到相似的结果。在不同性别人群中,亚组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人群中TyG指数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一致,性别与TyG指数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并且多变量调整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显示,TyG指数与心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及心肌梗死发生风险之间呈J型关联。结论·在没有传统ASCVD危险因素的个体中,随着TyG指数水平的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随之增加。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互联网+”的可穿戴式心电设备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慢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梁存禹, 赵倩, 宋宁, 门莉, 陈清杰, 楚俊昆, 卜军, 李晓梅, 杨毅宁
    2022 (3):  275-28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3.003

    摘要 ( 600 )   PDF(958KB) ( 629 )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可穿戴式心电设备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慢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4—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住院并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出院前健康宣教、常规随访的管理模式;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可远程穿戴的心电设备在日常和运动时进行心电监测,并采用社交媒体平台管理、宣教的“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干预后静息心率(resting heart rate,RHR)及其达标率、冠心病知识评价调查表(Perceived Knowledge Scale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s,PKS-CHD)评分和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oronary Artery Disease Self-Management Scale,CSMS)评分的变化,以及心电图中心律失常、ST段改变检出率。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的RHR、PKS-CH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组患者的RHR达标率、RHR、PKS-CHD总分及5个维度(危险因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药物知识及二级预防)得分、CSMS总分及5个维度(不良嗜好管理、一般生活管理、症状管理、疾病知识管理、依从性管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心电图心律失常检出率(44.8%)、ST段改变检出率(22.4%)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6.8%和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的可穿戴式心电设备应用于冠心病PCI术后慢病管理,可以降低患者RHR并提高其达标率,可改善患者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和知识水平,提高心律失常和ST段改变的检出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心脑血管疾病单患、共患基线情况及生活方式特征
    蒋惠如, 李峥, 马卓然, 魏霖, 袁安彩, 胡刘华, 陈潇雨, 郭韵悦, 张薇, 卜军
    2022 (3):  282-28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3.004

    摘要 ( 722 )   PDF(1021KB) ( 749 )  

    目的·基于大规模前瞻性社区老年人群队列,探索心脑血管疾病单患、共患人群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特征。方法·研究的对象来源于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该队列的基线调查始于2019年2月,结束于2019年8月,收集了包括队列成员的人口统计学信息、疾病史和家族史、生活方式、心理状况等信息。根据自我报告有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和/或脑卒中将全部队列成员分为4组:冠心病单患组、脑卒中单患组、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脑卒中)共患组以及对照组(无冠心病及脑卒中)。对这4组对象的基本信息、共患其他疾病情况、生活方式、心理状况、睡眠状态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7 948名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纳入队列研究,其中冠心病单患组2 050名、脑卒中单患组724名、心脑血管疾病共患组269名、对照组14 905名。4组人群平均年龄分别为(70.4±6.2)岁、(71.8±7.1)岁、(73.2±7.0)岁和(68.3±5.9)岁。心脑血管疾病共患组患者合并高血压(76.6%)、高脂血症(38.3%)、糖尿病(26.0%)等基础性疾病的比例最高,其次为脑卒中单患组(分别为74.2%、26.8%和25.8%)、冠心病单患组(分别为72.9%、21.1%和21.7%),而对照组最低(分别为54.6%、8.7%和15.4%)。心脑血管疾病共患组患者有抑郁症状(16.0%)、焦虑症状(13.1%)、久坐习惯(2.2%)、睡眠质量较差或很差(38.6%)的比例最高,其次是脑卒中单患组(分别为10.1%、6.6%、2.2%和27.2%)、冠心病单患组(分别为7.9%、4.8%、0.5%和27.0%)。心脑血管疾病共患组患者有规律运动习惯的比例(29.5%)最低,而对照组的规律运动比例(39.2%)最高。结论·冠心病、脑卒中患者尤其是冠心病+脑卒中共患者合并基础性疾病、具有不良生活习惯和心理疾患的比例较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团队成果专栏
    裂殖酵母Shelterin五元复合物的电镜结构研究
    鲁彦伽, 孙虹, 吴振芳, 雷鸣
    2022 (3):  290-29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3.005

    摘要 ( 510 )   PDF(3677KB) ( 341 )  

    目的·通过电子显微镜(电镜)和负染技术分析裂殖酵母端粒结合蛋白质Shelterin五元复合物(Rap1-Poz1-Tpz1-Ccq1-Pot1)的三维结构。方法·利用大肠埃希菌表达系统在体外重组和表达带有组氨酸-小分子泛素相关修饰物蛋白(histidine-small ubiquitin related modifier,His-SUMO)和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纯化标签的目的蛋白质,通过两步亲和层析(镍离子金属螯合亲和层析、谷胱甘肽琼脂糖凝胶亲和层析)以及一步凝胶过滤层析(SuperoseTM6 10/300 GL)分离纯化目的蛋白质复合物。采用0.75%甲酸双氧铀对蛋白质样品进行染色,用120 kV透射电镜观察,放大倍数设置为92 000倍,收集颗粒分散性较好的负染照片。用EMAN2软件和Relion3.0软件,通过单颗粒重构技术研究裂殖酵母Shelterin复合物的三维结构,最后利用UCSF Chimera软件对裂殖酵母Shelterin复合物的重构模型进行分析。结果·经过两步亲和层析以及凝胶过滤层析获得纯度高、组分齐、均一性良好的重组裂殖酵母Shelterin五元复合物的蛋白质样品;利用120 kV透射电镜获得负染电镜照片83张,从中挑选18 659个蛋白质复合物颗粒进行三维模型构建,初步解析了该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将重构模型与已报道的蛋白质组分的高分辨率结构进行分子对接,确定各组分在复合物中的定位情况,揭示该复合物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结论·构建了裂殖酵母Shelterin五元复合物(Rap1-Poz1-Tpz1-Ccq1-Pot1)的低分辨率的三维模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 基础研究
    铁死亡对肌肉损伤后再生能力的影响
    杜玉婷, 张婧, 黄莺, 张晶
    2022 (3):  298-30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3.006

    摘要 ( 1071 )   PDF(2816KB) ( 624 )  

    目的·探讨铁死亡对心脏毒素(cardiotoxin,CTX)诱发肌肉损伤后肌肉再生能力的影响。方法·在15只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胫骨前肌(tibialis anterior,TA)上取上、中、下3个点注射CTX,在第0、3、7日分别取5只小鼠的TA做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肌肉损伤程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从RNA和蛋白水平检测肌肉再生相关指标及铁死亡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同时,将45只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铁离子螯合剂去铁胺(deferoxamine,DFO)处理组和铁死亡抑制剂UAMC-3203处理组,每组15只。通过分别提前1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DFO,以及提前1 d腹腔注射UAMC-3203对小鼠进行预处理。随后在小鼠TA部位注射CTX,分别于第0、3、7日取TA组织,利用RNA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铁死亡抑制剂预处理后对CTX诱导的肌肉损伤后再生能力的影响,通过H-E染色观察及qPCR检测铁死亡抑制剂对肌肉再生相关基因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H-E染色显示CTX注射后肌肉损伤再生模型构建成功。实验观察到铁死亡相关指标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yl-CoA synthet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mox-1)在RNA和蛋白水平上明显升高,提示肌肉损伤及再生过程中发生了铁死亡。在注射CTX后第3日肌肉组织的损伤情况较为严重,伴随着肌肉再生相关基因成肌分化抗原(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antigen,Myod)、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固生蛋白(tenascin-c,Tnc)的明显上调,第7日有所恢复。通过对RNA-seq差异基因的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发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UAMC-3203处理组中性粒细胞的脱颗粒化,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生成以及吞噬作用中的磷脂等信号通路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并且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 S,Ctss)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更重要的是,注射UAMC-3203和DFO可抑制肌肉再生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抑制铁死亡在一定程度上减慢了肌肉的再生过程,提示铁死亡的发生可能促进了肌肉的再生。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春发育期5-羟色胺合成下降对雌鼠青春期启动的影响
    董婷, 尹小琴, 李妍, 李嫔
    2022 (3):  307-31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3.007

    摘要 ( 408 )   PDF(1213KB) ( 283 )  

    目的·初步探讨青春发育期下丘脑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合成下降对雌鼠青春期启动的影响。方法·将72只21日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氯苯丙氨酸(para-chlorophenylalanine,PCPA)组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每组36只。每日向PCPA组大鼠腹腔注射PCPA(以建立5-HT合成下降模型),对照组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给药处理均持续至处死前1 d。分别在28日龄、35日龄和42日龄处死大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2组大鼠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基因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2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5-HT含量、GnRH含量以及血清中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同时,从28日龄开始,每日9:00~10:00观察并记录2组大鼠阴门开放时间。结果·5-HT含量的ELISA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在28日龄最低、42日龄最高,整体呈递增趋势,与PCPA组的趋势相一致;同对照组相比,PCPA组大鼠在上述3个时间点的5-HT含量均较低(均P<0.05)。GnRH含量的qPCR及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CPA组大鼠在上述3个时间点的GnRH mRNA相对表达量、GnRH含量均较低(均P<0.05)。LH水平的ELISA结果显示,同对照组相比,PCPA组大鼠在28日龄、35日龄有所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阴门开放时间的观察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CPA组大鼠的阴门开放时间有所延迟(P=0.035)。结论·青春发育期5-HT合成下降可致SD雌性大鼠下丘脑组织中GnRH合成减少、血清LH水平下降、阴门开放延后,从而推迟了其青春期启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MP14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许静轩, 杜少倩, 曹源, 王红霞, 黄伟翼
    2022 (3):  312-32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3.008

    摘要 ( 1122 )   PDF(6030KB) ( 649 )  

    目的·探究基质金属蛋白酶14(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4,MMP14)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与胰腺癌肿瘤免疫微环境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通过GEPIA(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数据平台分析MMP家族成员在30种常见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R语言整合GTEx(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数据库中167例胰腺正常组织和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库中178例胰腺癌组织及4例配对癌旁组织的转录组数据,比较MMP14在胰腺癌与正常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使用GEPIA数据平台对不同MMP14表达水平胰腺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178例胰腺癌患者的相关临床信息,应用Perl和R语言分析MMP14的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应用R语言和GSEA v3.0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采用CIBERSORT反卷积算法计算胰腺癌免疫微环境中各类免疫细胞亚群比例,分析MMP14的表达与各免疫细胞亚群比例的相关性。收集6例新鲜胰腺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类免疫细胞亚群;通过t-SNE降维与统计学分析,描述胰腺癌免疫微环境的特征。利用胰腺癌组织芯片进行多色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MMP14的表达与免疫细胞亚群的比例,验证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结果·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中,与MMP家族其他成员相比,MMP14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且胰腺癌中MMP14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他肿瘤;MMP14在胰腺癌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胰腺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P=0.000),TNM分期Ⅱ期肿瘤MMP1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Ⅰ期(P=0.012),病理组织学分级G2和G3期肿瘤MMP14显著高于G1期(均P=0.000)。MMP14低表达组患者生存预后显著优于高表达组(P=0.033)。KEGG和GO分析结果显示MMP14主要富集在胰腺癌和免疫相关通路。MMP14的表达水平与CD8+ T细胞、单核细胞的比例呈负相关(均P<0.05),与巨噬细胞的比例呈正相关(P=0.000)。流式细胞实验结果提示胰腺癌肿瘤微环境呈现免疫抑制性。多色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显示,MMP14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0),TNM分期较晚及病理组织学分级较高的肿瘤MMP14的表达水平也相对较高(均P<0.05)。在MMP14高表达的肿瘤组织中,CD8+ T细胞比例降低(P=0.001),巨噬细胞比例升高(P=0.000),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一致。结论·与正常胰腺组织和癌旁组织相比,MMP14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显著升高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MMP14高表达的胰腺癌组织中CD8+ T细胞比例降低,巨噬细胞比例升高;高表达MMP14的胰腺癌肿瘤微环境呈现高度免疫抑制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介导miR-124-1对小胶质细胞M2型极化调控的影响
    郝磊, 金戈, 杨涌涛, 王军伟, 孙洋, 秦翠玲, 展群岭
    2022 (3):  323-33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3.009

    摘要 ( 563 )   PDF(2743KB) ( 243 )  

    目的·探讨过表达miR-124-1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外泌体(exosomes,Exo)对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M2型极化调控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鼠BMMSCs,提取其Exo(BMMSCs-Exo),并分别对BMMSCs及BMMSCs-Exo行流式细胞术、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与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及鉴定。合成miR-124-1基因,构建其慢病毒载体,观测过表达miR-124-1基因的BMMSCs及其Exo的miR-124-1基因的表达变化。将过表达miR-124-1基因的BMMSCs-Exo(BMMSCs-Exo+miR-124-1,Exo/124-1)与经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活化的HAPI小胶质细胞株(HAPI细胞)共培养。分别收集Exo组与Exo/124-1组细胞。用仅含LPS培养基培养的HAPI细胞(LPS组)与未处理的HAPI细胞(正常组)作对照。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其M1型分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M2型分子(CD206、IL-10)的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分离、培养、鉴定了BMMSCs及BMMSCs-Exo。Exo/124-1明显表达miR-124-1基因。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实,BMMSCs-Exo能携带miR-124-1基因,其明显下调了HAPI细胞的IL-6(与正常组和LPS组比较,在基因水平分别下调了55.71%、73.04%,在蛋白水平分别为52.32%、76.95%)和TNF-α(与正常组和LPS组比较,在基因水平分别下调了51.95%、68.91%,在蛋白水平分别为52.14%、77.47%)。并且Exo/124-1上调了HAPI细胞的CD206(与正常组和LPS组比较,在基因水平分别上调了46.90%、76.99%,在蛋白水平分别为65.13%、85.11%)和IL-10(与正常组和LPS组比较,在基因水平分别上调了43.09%、72.36%,在蛋白水平分别为55.19%、78.18%)的表达。结论·BMMSCs-Exo可介导miR-124-1调控HAPI细胞向M2型极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 临床研究
    粪钙卫蛋白、C反应蛋白、白介素-6在诊断克罗恩病患者消化道黏膜损伤状态中的价值
    马继荣, 沈薇, 顾怡, 沈文艳, 周景艺
    2022 (3):  331-33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3.010

    摘要 ( 762 )   PDF(1218KB) ( 420 )  

    目的·探讨粪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F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诊断克罗恩病患者消化道黏膜损伤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克罗恩病患者52例。根据消化道内镜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黏膜未损伤组和黏膜损伤组,比较2组之间的临床特征。通过流式微球分析技术法检测IL-6水平,通过免疫荧光层析技术检测粪便中FC含量,通过散射比浊法检测患者全血中CRP含量。患者在入院24 h内检测外周血IL-6、CRP,72 h内检测FC;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黏膜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判断IL-6、CRP、FC及联合指标对于判断黏膜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52例患者中黏膜未损伤组21例,黏膜损伤组31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蒙特利尔分型中仅疾病行为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膜损伤组患者的IL-6、CRP、FC水平分别为11.1(3.67,17.54)pg/mL、8.02(2.13,30.96)mg/L、448.4(212.90,639.50)μg/g,均显著高于黏膜未损伤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仅有FC是克罗恩病患者消化道黏膜受损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06, P<0.05)。IL-6、CRP和FC单项指标判断消化道黏膜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1、0.88和0.85(均P<0.05);FC+CRP和FC+IL-6双项联合检测时AUC分别为0.91和0.84(均P<0.05);FC+IL-6+CRP三项联合检测时AUC为0.92(P<0.05)。通过比较双项联合检测与三项联合检测的ROC曲线发现,FC+CRP与FC+IL-6+CRP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FC+IL-6与FC+IL-6+CRP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同时,FC+CRP与FC+IL-6+CR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分别为77%和100%。结论·FC和CRP联合检测,以及FC、IL-6和CRP联合检测均能有效判断克罗恩病患者消化道黏膜损伤情况,诊断价值相当;基于简便性及检测成本,临床上更推荐使用FC和CRP联合检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对关节镜下半月板修补术后患者功能重建的治疗效果
    王衍鸿, 韩稷钰, 万大千
    2022 (3):  337-34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3.011

    摘要 ( 685 )   PDF(1538KB) ( 418 )  

    目的·探索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对关节镜下半月板修补术后康复期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并与关节功能康复训练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康复结果进行比较。方法·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后行关节镜下半月板修补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试验未进行双盲法分组及分配隐藏;随机将患者分为常规康复疗法联合CPM训练组(常规组,45例)和常规康复疗法联合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训练组(外骨骼组,45例),康复训练前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对2组患者在康复训练前(术后4 d)和康复训练后(康复训练2个月后)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分级、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分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进行对比分析。记录试验过程中的不良事件。结果·常规组和外骨骼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膝关节损伤部位及分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均完成2个月的康复训练。半月板修补术后常规组和外骨骼组患者康复前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的优良率、HSS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康复训练2个月后2组患者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的优良率,以及HSS评分均较康复前显著提高(均P<0.05),且常规组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的优良率,以及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外骨骼组(均P<0.05)。常规组患者康复前后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外骨骼组康复前后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康复后外骨骼组膝关节活动度显著大于常规组(P=0.001)。康复训练期间,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关节镜下半月板修补术后康复期患者,在同时联合常规康复疗法的情况下,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比CPM对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膝关节活动度的效果更加显著。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房颤动左心耳封堵前后左心房自发显影临床分析
    赵志宏, 王赛华, 郝淑雯, 宋湘, 罗俊, 武英彪, 朱茜, 方明, 田蓓, 顾薇, 宁忠平
    2022 (3):  344-34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3.012

    摘要 ( 570 )   PDF(883KB) ( 364 )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左心耳封堵(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LAAC)前后左心房自发显影(left atrial spontaneous echo contrast,LA SEC)发生情况及其与装置相关血栓(device-related thrombus,DRT)发生的关系,和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连续入选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心内科用LAmbre封堵器行LAAC并完成术前及术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检查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26例,LAAC术前LA SEC患者比例为19.8%(25/126)。根据术前TEE结果分为LA SEC组(n=25)和无LA SEC组(n=101),分析患者基线资料、LAAC相关资料、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TEE复查时间中位数为72 d,根据TEE结果,再次分为LA SEC组(n=58)和无LA SEC组(n=68)进行分析。对这些患者平均随访(12±6)个月,比较DRT发生情况,随访缺血性脑卒中及脑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房颤患者LAAC术前LA SEC患者较无LA SEC患者接受抗凝方案的比例偏低,左心房内径及左心室内径增大,射血分数降低。LAAC后TEE复查诊断的LA SEC病例数增加至46.0%(58/126),其中40.0%(10/25)的LAAC前LA SEC患者封堵后TEE复查LA SEC继续存在;新发生LA SEC患者48例,占总例数的38.1%(48/126)。LAAC术后,TEE复查明确的LA SEC患者左心耳口直径较大及LAAC术后未接受抗凝方案而是选择抗血小板方案;LA SEC患者及无LA SEC患者之间死亡事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缺血发作、脑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房颤患者行LAAC术前TEE诊断的LA SEC患者特点为抗凝比例偏低,左心房及左心室增大,射血分数降低;LAmbre封堵术后TEE复查诊断的LA SEC患者特点为左心耳口直径更大,术后抗凝比例偏低,但临床预后与无LA SEC患者无明显差异。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FRA-2 mRNA表达及DNA甲基化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杜晴晴, 侯泽鑫, 李军, 胡颖, 曹国磊, 李思源
    2022 (3):  350-35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3.013

    摘要 ( 483 )   PDF(1434KB) ( 191 )  

    目的·探讨Fos相关抗原-2(Fos-related antigen-2,FRA-2)mRNA表达水平及DNA甲基化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1年6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就诊的有MS危险因素(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患者160例,分为MS组(危险因素≥3项,n=80)和非MS组(危险因素1~2项,n=80);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危险因素0项,n=80)。收集并记录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等一般资料,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A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空腹胰岛素(fasting serum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等临床生化指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FRA-2 mRNA表达水平,碱基特异性裂解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时间飞行质谱仪(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s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测定FRA-2 DNA甲基化水平。3组之间性别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年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临床生化指标、FRA-2 mRNA表达水平、FRA-2 DNA甲基化水平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 Spearman法分析FRA-2 DNA CpG单元甲基化水平与MS相关临床生化指标之间、FRA-2 mRNA表达水平与FRA-2 DNA甲基化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采用线性回归分析FRA-2 DNA甲基化水平与MS危险因素个数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及非MS组相比,MS组年龄、BMI、WC、DBP、SBP、FPG、TAG、TC、LDL-C、HOMA-IR上升(均P<0.05),HDL-C降低(P=0.000),FRA-2 mRNA表达水平下降(F=49.155,P=0.000)。与对照组相比,非MS组和MS组4个FRA-2 DNA CpG单元甲基化水平上升(均P<0.05);与非MS组相比,MS组5个FRA-2 DNA CpG单元甲基化水平上升(均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危险因素个数与FRA-2 DNA甲基化水平呈正相关(β=0.012,P=0.000)。Spearman法分析结果显示,测定的10个FRA-2 DNA CpG单元中CpG 3、CpG 8、CpG 9.10、CpG 12.13.14、CpG 19与WC、SBP、DBP、FPG、TAG、HDL-C之间都存在相关性(均P<0.05);FRA-2 mRNA表达水平与FRA-2 DNA甲基化水平呈负相关(r=-0.607,P=0.000)。结论·FRA-2基因甲基化水平与MS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FRA-2 DNA甲基化水平增高从而下调mRNA表达可能在MS发生中发挥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 循证医学
    婴幼儿尿布性皮炎预防策略的最佳证据总结
    李燕, 江艳, 康琼芳, 陆群峰
    2022 (3):  357-363.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3.014

    摘要 ( 568 )   PDF(1118KB) ( 582 )  

    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预防婴幼儿尿布性皮炎的最佳证据,为减少婴幼儿尿布性皮炎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网站、苏格兰校级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护理学会最佳实践指南、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Database of Abstracts of Reviews of Effectiveness、Cochrane Library、Campbell协作网、医脉通、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华护理学会网站、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网站中有关预防婴幼儿尿布性皮炎的相关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及专家共识。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21年6月。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同时提取和汇总相关证据。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2篇临床决策、1篇证据总结、4篇系统评价、1篇专家共识。共总结了26条证据,内容包括尿布部位的暴露、屏障制剂的应用、清洁、尿布的选择和更换、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在循证依据的基础上结合文化特点、资源配置和患者特征等情况,优化临床预防尿布性皮炎的流程,重视家庭健康教育,以降低婴幼儿尿布性皮炎发生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肠道微生物组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和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李博文, 刘宁宁, 王慧
    2022 (3):  364-36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3.015

    摘要 ( 862 )   PDF(819KB) ( 572 )  

    肠道微生物组在人体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由多种环境因素(包括肠道微生物组)在遗传易感个体中引起的免疫疾病。尽管大多数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组及其代谢物通过诱导炎症和免疫紊乱在肠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作用,但仍无法确定微生物组与IBD发病机制之间的因果关系。该文总结了IBD发病过程中细菌、真菌和病毒微生物组的改变以及潜在的功能途径,探讨当前针对微生物组的治疗方法和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视相关非编码RNA的研究进展
    陈威存, 苑影, 柯碧莲
    2022 (3):  369-37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3.016

    摘要 ( 469 )   PDF(819KB) ( 328 )  

    非编码RNA是一类无法借由翻译形成蛋白质的RNA,包括微RNA(microRNA,miRNA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等,曾被认为是“转录噪音”。研究发现非编码RNA参与许多人类疾病病理生理过程,包括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及胚胎发育等。近年来发现近视患者及近视动物模型的巩膜组织、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房水组织存在非编码RNA表达谱变化。非编码RNA异常表达可能通过调节巩膜细胞外基质重塑过程、调整脉络膜血流及厚度来影响近视的发生发展。因此,该文围绕非编码RNA在近视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近视的诊疗提供全新的方向和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循环外泌体微RNA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综述
    陈仪婷, 赵安达, 李荣, 康文慧, 李生慧
    2022 (3):  375-38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3.017

    摘要 ( 422 )   PDF(841KB) ( 153 )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病理特点复杂的异质性疾病,目前缺乏灵敏、有效的诊断方法,病情往往被低估,导致延误治疗。近年来,循环外泌体包裹的微RNA(microRNA,miRNA)作为细胞间重要的信息传递介质,由于其高度的稳定性和样本收集的便利性,以及在诊断和预测各种疾病方面展现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使其具有作为疾病生物标志物的潜力。由于循环外泌体miRNA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其在哮喘的诊断、鉴别、疗效预测和预后评估中的结果尚不一致,实际的临床应用存在一定阻碍。综合现有的研究提示:多种循环外泌体miRNA可协调作用于哮喘的发生与发展,且个体的生理特征是影响循环外泌体miRNA与哮喘两者间关联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病情进展程度、表型以及用药前后哮喘患者miRNA的种类与数量的差异和变化规律仍有待进一步细化和明确。该文总结、归纳了现有循环外泌体miRNA在哮喘疾病诊断、严重程度和表型鉴别以及药物疗效和预后评估中作用的最新进展,以期为哮喘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女性盆底器官三维数字模型重建的研究进展
    陈立奇, 薛卓维, 吴氢凯
    2022 (3):  381-38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3.018

    摘要 ( 912 )   PDF(834KB) ( 990 )  

    女性盆底器官、肌肉及周围结缔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造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isorders,PFD)的主要原因,细致了解盆底病理生理状态下的空间解剖结构能够帮助临床医师做出精确诊断以优化治疗策略。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临床医师对于盆底构造的认识,但其对于盆底结构的展示仍停留于二维平面影像,无法直观展示三维空间结构。而基于MRI的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将女性盆底器官结构转化为数字模型用以观察、测量甚至用于三维打印后进行逆向分析,极大地推动了临床对于PFD发病到治疗的认识并为个体化诊疗提供依据。尽管如此,现有MRI三维重建技术尚未成熟,如不同商业软件使用方式各有优劣、不同图形识别技术算法各异、三维重建模型尚无统一评价标准、建模效率与质量难以平衡等问题,均限制其成为有效的PFD的医学研究手段。为此,该文归纳基于MRI的女性盆底组织器官三维数字模型重建的研究进展,旨在为PFD的临床诊治及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线粒体自噬异常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综述
    林祎嘉, 程丽珍, 苗雅
    2022 (3):  387-39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3.019

    摘要 ( 844 )   PDF(790KB) ( 561 )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是老年痴呆的主要类型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AD患者常发生线粒体自噬异常。相关研究显示,线粒体自噬是线粒体质量和数量控制的重要途径,即细胞可通过选择性自噬清除受损或功能失调的线粒体,以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和能量供应。该文从AD状态下线粒体自噬发生的异常变化及该变化在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以期提供通过靶向诱导线粒体自噬来控制并延缓AD进程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环状RNA与氧化应激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
    赵久红, 童佳婷, 沈郅珺, 吕叶辉
    2022 (3):  393-39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3.020

    摘要 ( 589 )   PDF(876KB) ( 497 )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共价闭环非编码RNA,广泛存在于各组织细胞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circRNA可通过与RNA结合蛋白相互作用、调节mRNA稳定性、作为竞争性内源RNA等机制,在转录或转录后水平发挥调控作用。氧化应激即体内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失衡的一种状态,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期研究表明,多种circRNA在氧化应激状态下存在表达差异,并通过充当微RNA海绵等机制,调控相关炎症因子和凋亡基因的表达,进而干预氧化应激状态下细胞的存活及凋亡情况。根据调控作用结果,有circRNA可参与氧化应激造成的损伤,起到促氧化应激作用;也有circRNA通过上调抗氧化基因,降低氧化应激的影响,起到抗氧化应激作用;circRNA与氧化应激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共同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该文从氧化应激概述、circRNA在各系统疾病氧化应激中的作用、circRNA与氧化应激潜在互作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