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 基础研究
    血根碱通过上调m6A甲基转移酶14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
    陈鸣, 张靖
    2022 (2):  135-14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2.001

    摘要 ( 517 )   HTML ( 1171 )   PDF(2415KB) ( 394 )  

    目的·探讨血根碱(sanguinarine,SAG)对胃癌细胞MGC-803和AGS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与N6-甲基腺嘌呤(m6A)甲基转移酶(methyltransferase 14,METTL14)的关系。方法·利用不同浓度SAG(0、10、20 μmol/L)处理胃癌细胞系MGC-803和AGS,48 h后通过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SAG对METTL14表达的影响。然后用METTL14的小干扰RNA(si-METTL14)慢病毒载体或其空载对照si-NC慢病毒载体转染上述2个胃癌细胞系,再以10 μmol/L SAG或PBS处理48 h,将细胞分为si-METTL14+SAG组、si-NC+SAG组和si-NC+PBS组。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si-METTL14转染后METTL14在胃癌细胞的表达水平。噻唑蓝(MTT)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观察3组细胞的增殖水平、克隆形成数量及侵袭潜能。2组数据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2组以上数据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对照组(0 μmol/L)比较,10 μmol/L、20 μmol/L SAG在2种胃癌细胞中均可上调METTL1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P<0.05),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转染si-METTL14METTL14在胃癌细胞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MTT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si-NC+SAG组较si-NC+PBS组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均P=0.000);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si-NC+SAG组较si-NC+PBS组细胞克隆数显著减少(均P<0.01);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si-NC+SAG组较si-NC+PBS组穿过基底胶(Matrigel)的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均P<0.01)。而si-METTL14可以部分逆转SAG的上述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论·SAG可以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克隆形成及侵袭潜能,这些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METTL14表达水平实现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维电镜在脑干耳蜗核神经元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周佳蕾, 盛海斌, 王皓煜, 鲁岩, 王方方, 吴皓, 华云峰
    2022 (2):  142-14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2.002

    摘要 ( 483 )   HTML ( 1181 )   PDF(3073KB) ( 514 )  

    目的·探索利用新型三维电子显微成像的方法对小鼠耳蜗核组织开展跨尺度神经解剖学和连接组学研究的可行性。方法·成年CBA/Ca小鼠(2月龄)脑组织经固定、解剖后,获取其中完整耳蜗核组织,并对该组织行重金属块染(还原性锇酸扩增法)、梯度乙醇和无水丙酮脱水、低黏度树脂包埋。通过X射线显微成像技术对耳蜗核组织进行断层扫描成像及三维重构,并对其染色效果进行评估,再根据听神经特异性分布对其目标区域进行定位。采用扫描电镜快速获得该组织的低分辨预扫图像,并与X射线显微成像进行比对,确定目标层面后使用连续切片扫描电镜采集目标区域的图像进行三维重构,并对该目标区域丛细胞及其表面的突触等超微结构进行追踪标记和重构分析。结果·成功制备了CBA/Ca小鼠完整耳蜗核的三维电镜样品。X射线显微成像采集并重构了具有细胞分辨率的耳蜗核立体结构,实现了耳蜗核各亚区的解剖定位。连续切片扫描电镜成功采集耳蜗核目标区域丛细胞的三维电镜数据,完成了丛细胞胞体上根蕾状突触和其他非听神经来源突触的追踪、标记和重构。三维电镜的数据分析显示,投射至目标丛细胞表面的听神经根蕾状突触有5个,共形成了348个突触活跃区,而非听神经来源的突触有97个。结论·利用锇酸块染、树脂包埋等方法对成年小鼠完整耳蜗核进行三维电镜样品的制备具有可行性。X射线显微成像可用于耳蜗核组织各亚区以及目标区域的快速和精确定位,且所采集的三维电镜数据可用于耳蜗核神经元的形态学以及突触连接方式的研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csk9基因干扰对高脂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张晓文, 王祎, 张婵, 张迪, 贠航, 黄笛
    2022 (2):  150-15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2.003

    摘要 ( 686 )   HTML ( 1009 )   PDF(2405KB) ( 379 )  

    目的·探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 kexin 9,Pcsk9)基因干扰对高脂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的影响。方法·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SD大鼠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high fat)组、shRNA-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NC)干扰模型(high fat+shRNA-NC)组及Pcsk9-shRNA干扰模型(high fat+Pcsk9-shRNA)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Pcsk9基因干扰效率。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脂指标。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及主动脉组织损伤。TUNEL染色检测肝脏组织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PCSK9、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P65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肥胖指数和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均P=0.000);肝脏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0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显著降低,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AG)水平显著升高(均P=0.000);炎症因子IL-1β、IL-6、iNOS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00);TLR4、NF-κB P65蛋白活化及TNF-α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00);肝脏组织和主动脉组织均呈现明显损伤。干扰Pcsk9基因表达后,与模型组比较,high fat+Pcsk9-shRNA 组肥胖指数和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P=0.007,P=0.000);肝脏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00);HDL-C水平显著升高,而LDL-C、TC和TAG水平显著降低(均P=0.000);炎症因子IL-1β、IL-6及iNOS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00);TLR4、NF-κB P65蛋白活化及TNF-α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00);肝脏组织和主动脉组织病理损伤均得到改善。结论·干扰Pcsk9基因可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肥胖指数、胰岛素水平、血脂指标及炎症反应,并抑制TLR4、NF-κB P65蛋白激活,进而改善大鼠肝脏及主动脉组织的损伤。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烟酰胺单核苷酸对衰老小鼠代谢的干预作用
    党国栋, 洪新宇, 蔡美琴
    2022 (2):  158-165.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2.004

    摘要 ( 717 )   HTML ( 61 )   PDF(1837KB) ( 768 )  

    目的·研究烟酰胺单核苷酸(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NMN)对衰老小鼠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70只C57BL/6N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早衰模型组、干预Ⅰ组、衰老模型组和干预Ⅱ组,每组14只。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D-galactose,D-gal)(150 mg/kg),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干预Ⅰ组和干预Ⅱ组同时灌胃给予NMN(300 mg/kg),其余各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均每日1次,早衰模型组和干预Ⅰ组持续6周,衰老模型组和干预Ⅱ组持续12周;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和蒸馏水,每日1次,持续6周。造模6周后检测对照组、早衰模型组、干预Ⅰ组小鼠呼吸代谢量、活动量、能量消耗等能量代谢监测指标,计算胸腺、脾脏、肝脏、肾脏的脏器指数,检测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以及血清和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造模12周后对衰老模型组和干预Ⅱ组进行上述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早衰模型组和衰老模型组小鼠胸腺指数(P=0.035,P=0.000)和肾脏指数(P=0.009,P=0.002)降低,夜晚的O2消耗量(P=0.018,P=0.000)、CO2呼出量(P=0.044,P=0.003)、活动量(均P=0.000)和能量消耗(P=0.010,P=0.001)显著下降,胰岛素敏感性降低(P=0.012,P=0.011),血清SOD(P=0.002,P=0.001)、GSH-Px(P=0.001,P=0.011)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均P=0.000)。能量代谢监测指标、胸腺和肾脏指数以及抗氧化指标的下降验证了D-gal衰老模型造模成功。与早衰模型组相比,干预Ⅰ组在呼吸代谢、能量消耗、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等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活动量(P=0.022)和血清SOD(P=0.026)、GSH-Px(P=0.006)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1)。与衰老模型组相比,干预Ⅱ组夜晚的O2消耗量(P=0.045)、CO2呼出量(P=0.030)、活动量(P=0.049)和能量消耗(P=0.043)显著增加,糖耐量受损得到改善(P=0.030),胰岛素敏感性提高(P=0.010),血清SOD活性显著升高(P=0.046),血清及肝组织中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00),2组间血清及肝组织中的GSH-Px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NMN能一定程度改善衰老小鼠的代谢水平,其作用机制很可能与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 临床研究
    骨折后手术患者异位骨化风险的nomogram临床评分系统的建立
    王晔恺, 陈位, 杨颍辉, 吴静泽, 王和平, 姚燕珍, 鲍舟君
    2022 (2):  166-17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2.005

    摘要 ( 426 )   HTML ( 62 )   PDF(1837KB) ( 327 )  

    目的·建立预测骨折后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发生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风险的nomogram临床评分系统。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在浙江省舟山医院骨科或脑外科住院的骨折并接受手术的患者共124例,其中男性81例,女性43例,年龄25~91岁[平均年龄(56.48±15.45)岁]。收集患者入院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是否合并脑外伤、麻醉方式、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等。采集患者骨折后1 d、7 d、15 d共3个时间点的外周血,ELISA法检测血清骨成形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BMP-4、BMP-5、BMP-7及细胞因子白介素-4(interleukin 4,IL-4)、IL-6、IL-10、γ干扰素(interferon γ, 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浓度。按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可见HO组和未见HO组,以α=0.15从临床和实验室指征中挑选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单变量Cox回归模型;再以α=0.05从单变量Cox回归模型中挑选变量纳入多变量Cox回归模型来筛选患者发生异位骨化的独立风险因子,并计算风险率(HR);最后通过R语言中的rms包进行nomogram可视化输出。结果·随访共发现13例异位骨化患者,随访发现时间中位数为71(38,292)d。通过组间比较、单变量Cox回归分析、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得到合并脑外伤(HR=2.932,P=0.038),手术持续时间(HR=1.005,P=0.007),术中出血量(HR=1.004,P=0.022),15 d时的BMP-2(HR=1.009,P=0.044)、BMP-4(HR=1.004,P=0.011)、TGF-β(HR=1.011,P=0.046),以及7 d时的BMP-7(HR=1.004,P=0.008)共7个对异位骨化结局有显著影响的独立因子并输出得到骨折后90 d、180 d、360 d患者异位骨化发生概率预测的nomogram评分系统。结论·预测骨折后手术患者异位骨化风险的nomogram评分系统的7个评分指标分别为是否合并脑外伤,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后15 d外周血BMP-2、BMP-4、TGF-β水平,以及骨折后7 d外周血BMP-7水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少年不同发育阶段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后复发率的差异
    王学宏, 陈旭卓, 毛懿, 沈达, 张善勇
    2022 (2):  173-17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2.006

    摘要 ( 749 )   HTML ( 60 )   PDF(1598KB) ( 258 )  

    目的·基于磁共振,对经开放性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治疗的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ADD)青少年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价青少年不同发育阶段术后复发率的差异。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20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行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的青少年患者(12岁≤年龄≤18岁),以快速生长发育期15岁年龄为界分为A(>15岁)、B(≤15岁)2组,经术后至少半年磁共振随访,评估手术前后关节盘位置和髁突高度的变化。随访期间若再次出现ADD,则认为术后复发。在导出的磁共振图像上,采用三圆中心法进行关节盘位置、长度和髁突高度的定量分析,比较手术前后2组间的差异,使用SPSS 2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2组手术复发率差异采用χ2检验,2组关节盘长度、移位程度及髁突生长高度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共90例(144侧关节),其中男性26例,女性64例,平均年龄(14.2±1.2)岁,平均随访时间(16.0±12.0)个月,术后1周显示所有移位关节盘均复位。磁共振显示:术后随访阶段,A组96.4%(54/56)的关节盘位置良好,而3.6%(2/56)的关节盘前移复发;B组85.2%(75/88)的关节盘位置良好,14.8%(13/88)的关节盘前移复发;B组患者复发率大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发现A组患者术后随访髁突高度比术前平均增加(1.33±1.29)mm,B组增加(1.79±1.14)mm,B组患者随访髁突高度增加大于A组(P=0.036)。B组患者关节盘前移位程度大于A组(P=0.002),但2组术前关节盘长度没有明显差异(P=0.585)。结论·对于行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的青少年患者,经历快速生长发育期可能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使用锚固钉进行复位固定的术后效果可能受到髁突快速生长发育的影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血压变异的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灌注特征
    余爱勇, 赵迎春, 潘晓春, 周克贵, 赵玉武, 顾磊
    2022 (2):  178-18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2.007

    摘要 ( 535 )   HTML ( 53 )   PDF(3470KB) ( 164 )  

    目的·探索肢体抖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imb shaking-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LS-TIA)患者的血压波动与脑灌注和侧支循环变化的关系,为明确LS-TIA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LS-TIA患者。以动态血压仪采集的收缩压标准差作为短时收缩压变异(short-term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variation,SSBPV)指标,根据SSBPV水平,将LS-TIA患者分为SSBPV高组16例,SSBPV正常组14例,同期因头痛、头晕就诊的人群作为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15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高脂血症病史以及脑梗死病史资料。所有患者以1%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单弯导管行双侧颈总动脉、双侧颈内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双侧椎动脉造影,由手术医师判断颅内动脉狭窄数目以及评估侧支循环开放情况。通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检查,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以小脑作对照,比值小于0.9,作为判断脑叶低灌注的标准。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其余资料为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HC组相比,SSBPV高组、SSBPV正常组的颅内动脉狭窄总数、颈内动脉狭窄数目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SSBPV高组、SSBPV正常组出现低灌注的脑叶数高于HC组(均P=0.000),SSBPV高组出现严重低灌注的病例数高于HC组(P=0.000),SSBPV高组侧支循环开放的总数(P=0.001)、二级侧支循环开放数高于HC组(P=0.014)。与SSBPV正常组比较,SSBPV高组出现低灌注的脑叶数多(P=0.041),出现严重低灌注的病例数多(P=0.024),侧支循环开放的总数多(P=0.034)。结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增大,导致了LS-TIA患者脑低灌注范围更大,重度脑低灌注比例更高,这可能参与了LS-TIA的发病机制;而作为代偿机制之一,患者的侧支循环开放比例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一日门诊饮食个体化指导对血糖控制、体质量增速和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谷沁, 夏英倩, 朱亦清, 马莉莹, 瞿蕾, 孙文广
    2022 (2):  185-191.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2.008

    摘要 ( 565 )   HTML ( 65 )   PDF(931KB) ( 390 )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一日门诊的餐次供能比例和总能量的个体化指导对其血糖控制、体质量增速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GDM一日门诊收治的孕妇490例。依据餐次供能比例不同,将其分为A组(207例,鸡蛋于9:00即早点时食用,早餐和早点的供能比为15%和10%)和B组(283例,鸡蛋于7:00即早餐时食用,早餐和早点的供能比为20%和5%),比较该2组孕妇的血糖控制水平。根据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和孕期增重不同,在调整饮食能量供应后,将B组孕妇进一步分为a组(132例,总能量无变化)和b组(151例,总能量减少1~2个交换份)。比较该2组孕妇的血糖控制水平、体质量增速和妊娠结局。结果·早餐后2 h和午餐前,A、B组孕妇的血糖水平与标准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相比,B组孕妇午餐前的血糖水平已达到控制标准(<5.60 mmol/L)。午餐后,a组孕妇的血糖水平高于标准值(<6.70 mmol/L)(P=0.009),b组则与标准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孕妇经干预后的体质量增速低于干预前(P=0.004)。b组孕妇的妊娠期高血压(P=0.015)、早产(P=0.032)和巨大质量儿(P=0.032)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结论·采用20%和5%的早餐和早点的供能比进行进食,有利于GDM孕妇控制午餐前的血糖水平;同时,适当减少总能量的摄入,有利于孕前超重、肥胖或孕期增重过快的GDM孕妇控制午餐后的血糖水平及体质量增速,但仍易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建议临床上尽早干预。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8例儿童卵巢颗粒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邢正文, 吴滢, 王雪莉, 王庆煜, 王文婷, 李治, 张彬, 金晶
    2022 (2):  192-19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2.009

    摘要 ( 907 )   HTML ( 64 )   PDF(3077KB) ( 562 )  

    目的·探讨儿童卵巢颗粒细胞瘤(granulosa cell tumor,GC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收集上海市儿童医院2008年6月至2018年6月共8例卵巢GCT患儿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分析预后情况。结果·患儿发病年龄为2~12岁(中位年龄6.5岁)。2例为成人型颗粒细胞瘤(adult granulosa cell tumor,AGCT),6例为幼年型颗粒细胞瘤(juvenile granulosa cell tumor,JGCT)。首发症状均表现为腹痛或腹部包块。6例患儿并发性早熟症状;其中5例为真性性早熟,1例为假性性早熟。外周血性激素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肿瘤最大径4~22 cm(平均12.8 cm),大体形态呈囊实性。AGCT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明显核沟,并有微滤泡结构,内含嗜酸性物质,即特征性的Call-Exner小体;JGCT具有大小不等的滤泡结构,内含嗜碱性分泌物,滤泡壁内层由粒层细胞构成,周围可被卵泡膜细胞环绕,未见Call-Exner小体,核沟少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患儿α抑制素(α-inhibin)和CD99均为阳性,上皮细胞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均为阴性,5例钙网膜蛋白阳性,5例广谱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5%~50%,3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6例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翼状螺旋/叉头转录因子2(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2,FOXL2)在2例AGCT和6例JGCT中均高表达,2例AGCT和3例JGCT中见散在SOX9(SRY-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9)阳性细胞。所有病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5例术中发现肿瘤破裂或转移,1例腹水病理检测结果为可疑阳性。8例GCT患儿术后随访19~155个月,均健康存活。结论·儿童卵巢AGCT与JGCT临床特征相似且各自具有典型的组织病理学特征。选择合适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方法,有助于同其他儿童卵巢肿瘤进行鉴别诊断。即使发生肿瘤破裂,儿童卵巢GCT经彻底手术等治疗,预后仍良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 循证医学
    白细胞介素-1B-511C/T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联的meta分析
    谭颖超, 杨珺玥, 王莉娜
    2022 (2):  197-20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2.010

    摘要 ( 560 )   HTML ( 56 )   PDF(1841KB) ( 211 )  

    目的·评估白细胞介素-1B(interleukin-1B,IL-1B)-511C/T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生风险的关联。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和Embase数据库中已公开发表的关于IL-1B-511C/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6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及数据提取。提取的数据包括第一作者姓名、发表年份、研究对象的种族、匹配因素、对照组来源、基因分型方法、样本量、基因型计数、等位基因计数、是否满足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2 190例冠心病患者和2 385例对照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IL-1B-511C/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生风险间无明显统计学相关(T vs C:OR =1.21,95% CI 0.91~1.61;TT+CT vs CC:OR=1.24,95% CI 0.88~1.75;CC+CT vs TT:OR=1.28,95% CI 0.86~1.9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人群中与携带C等位基因和CC基因型的个体相比,携带T等位基因和TT+CT基因型的个体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分别增加了85%和116%(T vs C:OR=1.85,95% CI 1.02~3.36;TT+CT vs CC:OR=2.16,95% CI 1.10~4.24)。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中,与携带CC+CT基因型的人群相比,携带TT基因型的人群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增加了59%(OR=1.59,95% CI 1.03~2.47)。结论·IL-1B-511C/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生风险间无明显关联。在中国人群中,携带T等位基因和TT+TC基因型的个体的冠心病发生风险较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 技术与方法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辅助下结直肠息肉检测系统对初级医师结直肠小息肉检出率的影响
    王晓峰, 周璐, 姚乐宇, 何凡, 彭海霞, 杨大明, 黄晓霖
    2022 (2):  205-21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2.011

    摘要 ( 714 )   HTML ( 67 )   PDF(1476KB) ( 474 )  

    目的·探究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中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CNN)模型构建的计算机辅助检测(computer-aided detection,CADe)系统对缺乏电子结肠镜操作经验的初级医师结直肠息肉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内镜中心数据库2019年1月—2020年12月的结肠镜图像及2021年1月—3月的结肠镜视频。将筛选出的图像和视频分为数据集1(5 908张图像)和数据集6(360条短视频),数据集1分为数据集1a(4 906张图像)、数据集1b(300张图像)和数据集1c(702张图像);其中,数据集1c为从视频数据集6中截取的图像。数据集2~5分别为公共数据集CVC-ClinicDB、CVC-ColonDB、ETIS-Larib Polyp DB和KVASIR,共包含2 188张图片。数据集1a和数据集2~5为模型训练集,数据集1b和数据集1c为模型测试集。将10名经过培训且无结肠镜操作经验的初级医师随机分为AI辅助组(A组,n=5)及无AI辅助组(B组,n=5)。2组医师分别对360条结肠镜视频进行判读。前180条视频两组均无AI辅助。后180条视频中,AI辅助组辅以息肉检测系统,将视频数据集经检测系统处理后标记息肉,供研究者判读;无AI辅助组则观看原始视频,判读是否存在息肉。所有视频先由2位高年资内镜医师确认是否存在息肉;若存在争议,则剔除该视频,并以这2位医师共同确认的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视频中存在息肉,受试者未能检出,视为漏诊;视频中无息肉,受试者判断存在息肉,视为误诊。结果·前180条视频均无AI辅助时,A组与B组结直肠息肉漏诊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180条视频中,A组息肉检出漏诊例数明显小于B组(P=0.031);在A组内比较,后180条视频中的息肉漏诊例数小于前180条视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2组间及各自组内的息肉误诊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研究所构建的DCNN模型辅助下的结直肠息肉检测模型可以明显改善缺乏结肠镜操作经验医师的结直肠息肉检出率,同时不会增加结直肠息肉的误诊。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学治疗常规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林艳艳, 许岩, 李慧
    2022 (2):  211-217.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2.012

    摘要 ( 627 )   HTML ( 235 )   PDF(850KB) ( 606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在儿童血液肿瘤中发病率最高,占比约为所有儿童癌症的三分之一。随着治疗方案的不断优化和我国医疗保障水平的持续提升,儿童ALL的治疗效果取得了显著的改善,5年以上总体生存率可达90%。然而临床耐药复发的出现且有效治疗手段的欠缺,导致患儿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近年来,ALL耐药的发病和调控机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研究表明,ALL患儿不仅可能对某一种化学治疗(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更可能存在多重耐药的棘手情况。因此,完善ALL耐药机制的研究,对改善ALL患儿的预后有重要意义。该文从儿童ALL治疗的常规化疗药物入手,回顾相关化疗药物耐药的既往文献,分别对激素类、抗代谢类(叶酸拮抗剂类、硫嘌呤类、促氨基酸代谢类)、生物碱类、蒽环类在内的多种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应对儿童ALL化疗常规药物临床耐药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滤泡辅助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卫欣迪, 钮晓音
    2022 (2):  218-22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2.013

    摘要 ( 1225 )   HTML ( 90 )   PDF(1029KB) ( 865 )  

    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细胞)近年被定义为新的CD4+ T细胞亚群,主要表达C-X-C趋化因子受体5、可诱导共刺激分子等表面分子,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1,其关键转录因子为B细胞淋巴瘤分子6。Tfh细胞存在于淋巴组织的生发中心及外周血中,可促进B细胞的成熟与分化、生发中心的形成及抗体的产生,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等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Tfh细胞数量和(或)功能的异常参与组织损伤等病理过程,并促进疾病进展。该文就Tfh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在不同类型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揭示某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参考,并为通过靶向该细胞来治疗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中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对消化道组织及肠道微生物群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昊, 王然, 巴乾
    2022 (2):  225-229.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2.014

    摘要 ( 494 )   HTML ( 59 )   PDF(820KB) ( 334 )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除了能够满足温饱外,还兼具色、香、味、形、意等方面,其中食品添加剂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在食品和日用品中,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TiO2)常被作为色素添加剂而大量使用,使得人们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和摄入TiO2纳米材料。基于此,该文就TiO2纳米材料被机体摄入后对消化道内细胞组织及微生物群的影响及该颗粒在肠道炎症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的直接和间接的促炎作用进行综述,从而为进一步提升TiO2纳米材料在食品领域中应用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先天性视盘凹陷性异常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研究进展
    邹弋华, 彭婕, 赵培泉
    2022 (2):  230-234.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2.015

    摘要 ( 859 )   HTML ( 164 )   PDF(797KB) ( 732 )  

    先天性视盘凹陷性异常(congenital cavitary optic disc anomalies,CCODA)是一类造成视力损害的先天性眼部发育异常性疾病,主要包括牵牛花综合征、视盘缺损、视盘小凹和盘周葡萄肿。这类视盘异常临床表现较为相似,准确鉴别诊断常被忽视。CCODA常合并屈光不正、黄斑病变及视网膜脱离,可严重威胁视功能。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配镜及弱视训练、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切除术等。该文就CCODA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眼部特征、全身系统性异常、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异常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张蓉, 陆丽, 王亚昕, 董文倩, 张宇, 周健
    2022 (2):  235-240.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2.016

    摘要 ( 870 )   HTML ( 65 )   PDF(867KB) ( 914 )  

    糖尿病不仅可导致大血管和微血管发生病变,还会加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发展,增加罹患痴呆的风险。研究表明,糖尿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与血糖升高及血糖波动异常均相关,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脑血管病变、炎症损伤、脑细胞凋亡以及β淀粉样蛋白聚集等有关。目前,关于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有研究发现部分降糖药物(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或可改善该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但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明确。该文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方法,血糖波动异常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和相关病理生理机制,以及不同降糖药物对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韩稷钰, 王衍鸿, 万大千
    2022 (2):  241-246.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2.017

    摘要 ( 3068 )   HTML ( 514 )   PDF(917KB) ( 2487 )  

    各种原因导致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是一种新型的可穿戴仿生装置,主要应用于实现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站立和行走,是目前康复医学的研究热点。回顾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发展历史,该研究领域近些年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和发展。未来如果能攻克其便携性、智能化和模块化等技术问题,将使下肢功能障碍患者得到最大化康复成为可能。该文对可穿戴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和临床应用进行全面综述,进一步对该领域的研发提出新的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桥粒黏蛋白2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李彦庆, 王晓霞, 贾向东, 任猛, 许天祥
    2022 (2):  247-252.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2.018

    摘要 ( 692 )   HTML ( 292 )   PDF(823KB) ( 502 )  

    桥粒黏蛋白2(desmoglein-2,DSG2)是钙黏着蛋白家族成员之一,作为桥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维持细胞间黏附的作用。研究发现,DSG2还可以通过信号转导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在调节肠上皮屏障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DSG2在多种消化系统肿瘤中表达异常,表达水平各有不同,而表达水平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推测DSG2在不同的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不同的作用。该文就DSG2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正常血镁Gitelman综合征1例的临床表现及基因诊断分析
    周建华, 李晓华, 张宏利
    2022 (2):  253-258. 
    doi: 10.3969/j.issn.1674-8115.2022.02.019

    摘要 ( 466 )   HTML ( 1147964 )   PDF(2245KB) ( 320 )  

    目的·分析1例正常血镁Gitelma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SLC12A3基因的突变特点。方法·以1例拟诊断为Gitelman综合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并行SLC12A3基因和CLCNKB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结果·该患者成年起病,临床表现为低血钾、正常血镁、低尿钙,排除长期使用噻嗪类利尿剂、泻药,慢性腹泻和呕吐可能,诊断为Gitelman综合征。采用Sanger直接测序法,在SLC12A3基因检测到致病突变c.1084G>A和c.1850G>A,均被证实是新发现的突变位点。结论·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Gitelman综合征并改善其预后。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